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滁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加点字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仆不相师(抱怨)

    恨不疏林挂住斜晖(央求)

    何不其泥而扬其波(搅浑)

    桴止响(传播)

    B. 疾痛惨(悲痛)

    其称文小而其极大(同“旨”,旨趣)

    则仆偿前辱之(自责)

    矣,何足怪乎(清楚)

    C. 其次木索、被箠楚受辱(同“贯”,套上)

    再休似此处栖迟(留恋)

    其成败之迹(根本)

    方其系燕父子以(绳索)

    D. 微风浪(振动)

    迩而见义远(事物)

    不获世之垢(滋生)

    其成败兴坏之理(考察)

  • 2、下面对《马嵬(其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夹叙夹议。叙,采用了倒叙的方式,说唐玄宗“招魂之举“的荒唐:议,为下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B.颔联用“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的“虎旅传宵柝”,使玄宗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跃然纸上。

    C.尾联包含强烈的对比。从章法上说,是对前文的总结,从艺术构思上说,是由前一方面引起的联想。

    D.本诗写了玄宗在马嵬驿为“六军”所逼,“赐”死杨贵纪的悲剧事件。既对玄宗述恋女色、荒废朝政暗含指责,又对玄宗表示了深深的同情。

  • 3、阅读《咏怀古迹》(其三),回答下列小题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凤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下面各项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发端两句起势不凡,诗人发挥想象力,构想出群山万壑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借此来烘托昭君。

    B.诗歌颔联简短有力,两句诗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而沉重之感。

    C.尾联写得真切率直,琵琶曲中含有无尽的怨恨,诗歌以此作结,虽含义深远,但也有悖“卒章显志”的原则。

    D.本诗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主题落在“怨恨”二字上,诗人既同情昭君,也是在感慨自身。

  •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形骸  钝响 蹙缩 不加思索   再接再励

    B. 踌蹰  瞋视 桌帷 察言观色   荒诞不经

    C. 寒暄  惫懒 竹杆 计日成功   义愤填膺

    D. 撕打  杜撰 谬论 锥心泣血   笑靥如花

  • 5、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B.何从缔交,相与为一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7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法律及政策文件,为慈善和志愿服务的发展创造了全新的制度环境。2018年2月4日,中央一号文件对外发布,意见指出要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吸引支持各类人才通过各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在党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社会各界对志愿服务的认识也在加深,志愿服务的社会价值逐渐被更多的人认识。

    我国志愿服务在公益事业中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作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补充,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以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初心,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服务。数据显示,从2016年至2018年7月,全国志愿者总数达91541104人,志愿团体总数达470846个,服务总时长共计960886172小时。这说明我国志愿服务在近两年内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逐渐成为我国社会治理和慈善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摘编自《中国企业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18》)

    材料二:

    图1  您一般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志愿服务方面的信息?

    外部

    影响

    朋友影响

    家人影响

    党建要求

    公司要求

    14.67%

    9.33%

    7.11%

    11.11%

    利社会

    能够帮助到需要帮助的群体,为社会尽一份力量

    传递正能量,通过身体力行影响更多的人参与志愿者

    81.78%

    60.89%

    利自己

    为家人树立好的榜样

    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丰富人生阅历,开阔视野

    扩大社会关系网络,结交新的朋友

    有机会展示自我能力,实现个人价值

    32.89%

    39.56%

    61.7%

    38.32%

    55.11%

    利企业

    能增强员工的集体荣誉感,提高公司团队凝聚力

    有利于形成和保持更健康的企业文化

    加强公司内部的交流互动

    促进企业与所在社区的关系融洽

    52.67%

    50.89%

    49,11%

    47.33%

     

    图2  你参加志愿服务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现阶段,随着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不断推进,志愿服务发展已进入深水区,存在政策保障不够完善。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不够规范,服务水平不够高等问题,志愿服务组织在总体上也存在数量不足,能力不强,发展环境有待优化等问题,传统的以政府推动型的志愿服务亟需转型。目前,我国志愿服务平台广泛,类型多样,全国有几十个不同类型的志愿者平台,平台之间由于各种原因互相独立,信息难以共享,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志愿服务的“互联互通”。民政部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志愿服务大数据资源库,实现相关部门间的志愿服务数据共享与汇聚的目标。此文件为未来三年“互联网+”志愿服务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对“互联网+”志愿服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摘编自北国网)

    材料四:

    调查显示,在18~69岁的调查对象中,有38.2%的人曾经有过志愿服务经历;近一年以来有25.5%的人参加了志愿服务活动。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中18~69岁人口的占比情况,可推断我国18~69岁的人群中有志愿服务经历的大约有3.96亿人,其中近一年来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简称活跃志愿者)大约有2.65亿人。非群众身份的居民更倾向于参与志愿服务,活跃志愿者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最高,活跃志愿者的经济条件也相对更好。

    总体上看,我国志愿服务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其队伍已形成了一定规模。他们不仅创造了较高的社会经济价值,还具有美好的社会心态,是社会正能量的积极传播者。但我们在推动志愿服务的广泛参与时,需注意分步骤,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解决志愿服务参与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要在全面发展志愿服务的同时可重点发展“老年关怀”“医疗护理”“扶贫济困”等志愿服务领域;也要加强志愿服务培训机制建设,多层次、多领域、多时点地提供培训机会,推动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和网络化;还要整合现有的各类志愿者管理和服务平台,形成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管理服务平台。从而实现志愿者资源的利用和管理的效用最优化。同时,需要加大政府对志愿服务的财政扶持力度,设立专项财政资金,增加志愿服务对民众的吸引力。

    (摘编自《中国志愿服务参与状况调查报告》)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志愿服务的社会整体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B.我们对志愿服务方面信息的了解有多种渠道,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信息是通过网络方式得到的。

    C.现阶段,我国志愿服务还存在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传统的以政府推动型的志愿服务需要转型。

    D.非群众身份的居民更愿意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文化程度高的志愿者的占比更高,经济条件也更好。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政府通过激励手段吸引人才服务乡村振兴事业,使得我国志愿服务成为我国慈善领域的重要力量。

    B.人们参加志愿服务事业的原因各种各样,但离不开外部影响、有利社会,有利自我,有利企业几方面。

    C.我国志愿服务平台众多,但各平台互相独立,信息难以共享,使得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举步维艰。

    D.当前,我国志愿服务的参与既不平衡,也不充分,只要政府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3根据上述材料,说说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具有怎样的优势?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

    (1)今两虎共斗,__________。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2)__________,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雨霖铃》)

    (3)独上高楼,____________________,山长水阔知何处?(《蝶恋花》

    (4)__________,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__________!(《声声慢》)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苏轼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注)①苏轼的好友王巩因受“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点酥”一词即“点抹凝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寓娘肤如凝脂般光洁细腻的美。

    B.“雪飞炎海变清凉”一句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表现了寓娘歌声独特的艺术效果。

    C.上片通过寓娘的外貌和歌声,写其外在美;下片通过寓娘的北归,刻画其内在美。

    D.下片一问一答,既刻画寓娘独到的形象,又寄寓了作者襟怀,情理交融,引人思考。

    2全词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内容简要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方信孺,字孚若,兴化军人。有隽材,未冠能文,周必大、杨万里见而异之。以父崧卿,补番禺县尉。韩侂胄举恢复之谋,诸将偾军,边衅不已。朝廷寻悔,金人亦厌兵,乃遣韩元靓来使,而都督府亦再遣壮士遗敌书,然皆莫能得其要领。近臣荐信孺可使,自萧山丞召赴都,命以使事。信孺曰:“开衅自我,金人设问首谋,当何以答之?”侂胄矍然。至濠州,金帅纥石烈子仁止于狱中,露刃环守之,绝其薪水,要以五事。信孺曰反俘归币可也缚送首谋于古无之称藩割地则非臣子所忍言子仁怒曰若不望生还耶信孺曰吾将命出国门时已置生死度外矣至汴,见金左丞相、都元帅完颜宗浩,宗浩叱之曰:“前日兴兵,今日求和,何也?”信孺曰:“前日兴兵复仇,为社稷也。今日屈己求和,为生灵也。”宗浩不能诘,授以报书曰:“和与战,俟再至决之。”信孺还,诏侍从、两省、台谏官议所以复命。众议还俘获,罪首谋,增岁币五万,遣信孺再往。金人见信孺忠恳,乃曰:“割地之议姑寝,但称藩不从,当以叔为伯,岁币外,别犒师可也。”信孺固执不许。复命,再差抵汴。宗浩变前说,别出事目。信孺曰:“岁币不可再增,故代以通谢钱。今得此求彼,吾有陨首而已。” 信孺还,言:“敌所欲者五事:割两淮一,增岁币二,犒军三,索归正等人四,其五不敢言。”侂胄再三问,至厉声诘之,信孺徐曰:“欲得太师头耳。”侂胄大怒,夺三秩信孺自春至秋,使金三往返,以口舌折强敌,议用弗就。信孺使北时,年财三十。既龃龉归,营居室岩窦,自放于诗酒。后赀用竭,宾客益落,信孺寻亦死矣。

    (节选自《宋史·方信孺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信孺曰/反俘归币可也/缚送首谋/于古无之/称藩割地/则非臣子所忍言/子仁怒曰/若不望生还耶/信孺曰/吾将命出国门时/已置生死度外矣/

    B.信孺曰/反俘归币可也/缚送首谋/于古无之称藩/割地则非臣子所忍言/子仁怒曰/若不望生还耶/信孺曰/吾将命出国门时/已置生死度外矣/

    C.信孺曰/反俘归币可也/缚送首谋/于古无之称藩/割地则非臣子所忍言/子仁怒曰/若不望生还耶/信孺曰/吾将命出国门/时已置生死度外矣/

    D.信孺曰/反俘归币可也/缚送首谋/于古无之/称藩割地/则非臣子所忍言/子仁怒曰/若不望生还耶/信孺曰/吾将命出国门/时已置生死度外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冠:古代男子十八岁举行冠礼,结发戴冠,以示成年,称“弱冠”,未成年称“未冠”。

    B.荫:古代一种制度,子孙因先辈有勋劳或官职而依照往例受到封赏或免罪。

    C.社稷:社,土神;稷,谷神。古代帝王祭祀他们以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后用作国家的代称。

    D.三秩:秩,古代官吏的俸禄,引申指官吏的职位和品级,三秩,即三级或三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信孺才能出众。曾得到周必大和杨万里的赞赏。与金国交涉时,都督府派去的人不能领会敌方要领,而方信孺出使时能从容地与金国周旋。

    B.方信孺临危不乱。他首次出使金国受到威胁,仍沉着冷静,仅答应金国提出的“反俘”“归币”这两个不损宋朝国家主权的停战条件。

    C.方信孺坚守气节。他自始至终都没有同意金国提出的交出主谋的无理要求,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来维护朝廷尊严。

    D.方信孺勇于维护朝廷利益。他三次出使金国,先后拒绝了金国提出的增加岁币等有损国家利益的要求,使敌方的贪欲无法轻易得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金帅纥石烈子仁止于狱中,露刃环守之,绝其薪水,要以五事。

    (2)信孺自春至秋,使金三往返,以口舌折强敌,议用弗就。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5月4日是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日。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定主题,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时代追求:培养勇毅品质,提升审美情趣,珍视传统文化,开拓国际视野。

    请抓住一到两个关键词,结合你的体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