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杭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加点字,词类活用现象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赵王瑟;②于是相如进缶;③毕礼而之;④吾,不忍为之下

    B.①宜皆之;②宁许以秦曲;③单于其节;④臣乃敢

    C.①秦王恐其壁;②惠等哭,归营;③陵与卫律之罪,达于天;④诚甘

    D.①武能纺缴,檠弓弩;②卒见相如;③空以身草野;④其一人

  •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项是

    A.期明年春再舟载之:准备   陵降,不敢武:  访求

    单于召会武属官,前以降及物故:死亡  愿枉车骑之;  路过、经过

    B.臣等不肖:不才,无能   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两夜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于魏:连续   请毕今日之题,死于前: 献出

    C.此五霸之也:功业   自已死久矣:料想

    侯生敝衣冠:整理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通宾客:赞叹

    D.未有路耳:只是   单于使使晓武,会虞常:议论、商讨

    如惠语以单于:责备   而公子亲数之:看问

  • 3、下列词语解释都准确的一项是(   

    A. 途有饿莩而不知发(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而绝江河(绝:断绝)

    B.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亡:丢失) 叩关而攻秦(叩:攻打)

    C.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胜:尽) 树之以桑(树:树木)

    D. 填然鼓之(之:代词,代“鼓”)   弃甲曳兵而走(曳:拖着)

  •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师者,所以传道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众人:很多人。

    C.是故无贵无贱,长无少…… 无:无论,不分。

    D.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庸:哪,岂。

  •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北宋词人。他继承并发展了民间的和文人的词的优良传统,为宋词开辟了一条新道路,并给后代的词以相当大的影响。

    B.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所选的两首词都是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时期的作品,都抒发了作者被贬谪后的内心苦闷,阐发了他的人生感悟。

    C.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北宋词人,他的词中多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慨之思和爱国之情。

    D.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她通晓金石鉴赏,能诗善文,词的成就尤其突出。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打 树

    许 仙

    李正第三次被送入市人民医院抢救时,已是奄奄一息,但儿女是极其孝顺的,毫不犹豫地又把他送入市里最好的医院。

    李正在高干病房几度昏迷,主治医生是该院副院长,卑微地对李赛白道:“李书记,非常抱歉,能做的我们都做了,您看是不是按老人家的意思回去吧,晚了怕……”昏迷的李正老眼潮湿,枯枝般的手死死抓住老伴不放。

    老伴抹着泪,对儿女说:“你爹想回家过年,你们就随他的心愿吧。”

    李赛白和李赛红这才送父亲回家。

    这天是年廿九,李赛白和李赛红回到老家就奔进奔出的,要给父亲过一个热热闹闹的年。李赛红和母亲把家清扫干净,又准备红包、烟酒茶和糖果;李赛白忙着张灯结彩,门是对联,窗是福字,大红灯笼挂檐下。家里亮堂堂的,飘出煮粽子和炒瓜子的香气,乡亲们纷纷前来探望。

    李正回家后神志反而清醒了,时不时地睁开眼来。李赛白和李赛红在父亲床前守了一夜,见父亲病情平稳,也松了一口气。

    第二天上午,李正忽然有了精神,叫老伴扶他坐起身来,要看一看孙女和外孙子,瞧着孩子们跑进跑出的,枯槁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下午,李赛红和嫂子下厨,准备了一顿丰富的年夜饭;大家把饭桌移到父亲的床前,让李正靠在床上吃饭。见父亲精神好,大家也开心,有说有笑的,一个个向父亲敬酒,祝他长命百岁;李正居然喝了一杯酒,还吃了半碗饭,脸红扑扑的。

    吃过年夜饭,饭桌撤走了,老伴和女儿、儿媳妇收拾干净后,再次回到他床前;李正伸出手来,吃力地比划着。

    李赛红问母亲,爸爸说什么?“打树。”“打树?”李赛红问父亲,李正点点头。

    儿媳妇愣愣的,但李赛红连忙朝父亲说:“好。打树。我们打树。”

    打树是李家大年三十必备的传统节目。院子的围墙里种着两棵树,一棵梨树,一棵桃树,分别是李赛白和李赛红出生那天李正种的,如今已有四十岁和三十八岁了,是方圆百里以内两棵顶天立地的大树,令乡亲们羡慕不已。乡亲们但凡教育起后代来,必以李家儿女为榜样。

    李赛白和李赛红自有记忆起,每年吃过年夜饭,父亲就操起门闩,李赛白便自觉地躲在自己的梨树后,李赛红也学哥哥样,躲在自己的桃树后。

    李正借着几分酒力,先打梨树,边打边问:“来年多开花多结果?”

    李赛白就在树后应:“来年多开花多结果。”李正又边打边问:“决不开谎花[注]?”李赛白又答:“决不开谎花。”轮到桃树,也是这番打问与应答。

    后来,李赛白和李赛红都大了,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回家过年,李正依旧热衷于打树,让两个成年人躲在树后,他边打边问:“来年开红花结红果?”李赛白就问:“我是梨树,怎么开红花结红果呢?”李正醉醺醺地说:“我怎么问你就怎么答!来年开红花结红果?”李赛白就应:“来年开红花结红果。”李正又边打边问:“决不开黑花结黑果?”李赛白又答:“决不开黑花结黑果。”

    再后来,李赛白和李赛红升职了,当官了,从商了,发达了,回家过年,李正还是热衷于打树,让两个大人躲在树后,还是边打边问……

    孩子们不知道打树是怎么回事?好奇新鲜,吵吵闹闹的,院子可热闹了;李赛红将门闩交给哥哥李赛白,自己拉着侄女躲在梨树后,李赛白边打边问:“来年多开花多结果?”李赛红就教侄女应:“来年多开花多结果。”李赛白又边打边问:“决不开谎花?”她们又答:“决不开谎花。”接着是李赛红打树,李赛白拉着外甥躲在桃树后……卧室里,李正笑微微地望窗外,慢慢地合上老眼;他太累了,去那边休息了。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注) 谎花:不结果实的花。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但儿女是极其孝顺的”一句,为下文写“李赛白和李赛红在父亲床前看护”及“移饭桌及给父亲敬酒”张本。

    B.昏迷的李正之所以“老眼潮湿”,是他意识到自己马上要离开亲人,很是舍不得;也为能回家看到自己的孙女和外孙而感到欣喜。

    C.李赛白忙着张灯结彩,门是对联,窗是福字,大红灯笼挂檐下,是要给父亲过个热热闹闹的年。

    D.这篇小说以“父亲”为主要人物,通过语言、动作、神情、心理、场面等描写,使人物性格鲜明,人物形象生动,故事感人。

    2李正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其性格特点。

    3李家的“打树”教育给人以深刻启迪,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默写

    (1)《劝学》中用走路来形象弟论述学习积累的重要性是_______,______.

    (2)李商隐在《锦瑟》中以典故来比喻自己一生坎坷、满腔幽情,言简义丰,意境朦胧的是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以江水明月的寂静来衬托音乐声音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日登芦台怀于鳞元美兄弟明卿诸君子二首(其二)

    徐中行

    孤城摇落气悲哉,斥卤黄花也自开。

    万里乡心随去雁,九河秋色起登台。

    自怜蓬鬓风尘老,犹忆萸囊汉署来。

    此日衔杯谁不念,飘零天地转堪哀。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的“悲”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黄花”扣合题中表明的节令。

    B.颔联的“秋色”承接上联而来,“登台”二字照应诗题中的“登芦台”。

    C.颈联着眼现实,生动形象地描画出诗人此时佩戴萸囊登高远眺的情景。

    D.尾联总结全诗,直抒胸臆,并且再次回扣诗歌题目中的“九日”二字。

    2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谏逐客书

    李斯

    ①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人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壤,遂散六国之众,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②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③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问,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④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1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士而不用________

    A.粗疏  B.疏忽  C.疏远  D.生疏

    (2)是以太山不土壤_______

    A.舍弃  B.任凭  C.谦让  D.责备

    2下列加点词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割膏腴壤   何厌有   (《烛之武退秦师》

    B.陛下说之   王笑不言  (《齐桓晋文之事》)

    C.却宾客业诸侯   加之师旅 (《子路、曾暂、冉有、公西华侍坐》)

    D.士不产秦   其时时梦中寻我乎 (《与妻书》)

    3下面是一位同学就词类活用做的知识卡片,请你根据卡片内容为其补充类别,并从上述两份材料中为其选择相关例句并解释相关词义。

    4把第②段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5本文第②段论证层层推进,很有说服力,请简要分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见许多美丽的瞬间:夜色中昙花一现的绚烂,运动场老师激情的助威呐喊,街道上陌生人的一个善意举动……

    诸如此类的遇见带给了你怎样的心灵震撼或潜移默化的影响?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文体不限;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④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