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杰出的文学家。他的诗歌成就颇高,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
B. 鲁迅,原名周树人,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朝花夕拾》等。
C. 欧·亨利,美国短篇小说家,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他与契诃夫、莫泊桑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D. 干支纪年法是中国传统的纪年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简称。这种方法把干支按顺序相配六十个为一周期,周而复始,循环记录。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卒之东郭墦间(墦:坟墓) 谨庠序之教(庠序:泛指学校)
B.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瞷:窥视)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检查)
C.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嗜:爱好)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攘:窃取)
D.沛然谁能御之(御:抵挡)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斯:则)
3、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B. 如弃草芥
C.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D. 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4、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府,旧时行政区划名,比县高一级,文中大名府、东平府都是宋朝的行政区划。
B.通判,官名,掌管州府的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同时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之责。
C.靖康,是宋钦宗的第一个年号,也是北宋的最后一个年号,共使用两年。
D.北狩,指到北方打猎,这里运用了春秋笔法,实际指的是两宫因金人再犯京师而被迫向北撤退。
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王毕,四海一 毕:完结。
B.剽掠其人,倚叠如山 剽:抢劫,掠夺。
C.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互:交互,相继。
D.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使……快速。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从筹备、建设到通车,历时15年,是中国第一例集桥、双人工岛、隧道为一体的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桥经过伶仃洋海域中最繁忙的主航道,该航道目前达到10万吨级通航等级,远期30万吨油轮可以通行。如果在此建造桥梁,必然是跨径很大、净空很高、桥塔耸立的悬索桥梁。但同时该处临近香港国际机场,对航空领域的建筑物高度有着严格的限定。所以,隧道成为唯一可行的方案。为了实现桥梁与隧道之间的转换,故在隧道两端修建人工岛。于是,形成了港珠澳大桥的桥岛隧相结合的建设方式。
“超级工程”背后有“超级创新”。港珠澳大桥建设难度极大,铺设了世界上最难、最长、最深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仅专利就达400项之多,填补了多个领域的空白。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10月24日)
材料二:日本《每日新闻》23日评论称,港珠澳大桥开通是大湾区发展的里程碑式事件,大湾区经济圈将超过纽约经济圈和东京经济圈,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美国《华尔街日报》23日的报道提到,大湾区进一步整合面临诸多复杂情况,例如相异的法律和税收制度,中国内地的资本账户仍相对封闭,而香港和澳门是自由港,各自拥有自己的货币且没有资本管控。报道还特意关注一个问题:在香港和澳门,机动车都靠左行驶,而在中国内地则是靠右通行,如何解决?
英国广播公司23日载文道,中国开通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但需要吗?此前,他们更是在网站刊长文列出一大串港珠澳大桥在香港的“争议”——逾千亿港元的拨款、实质效益疑问、工伤事故、建筑质量、环保等。
美国彭博新闻社网站23日报道,又一个将香港拉入中国内地怀抱的项目完成,该项目将曾作为欧洲前哨的香港和澳门与中国内地联结起来。这个项目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宏伟计划的一部分,它将粤港澳大湾区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可与美国硅谷抗衡的高科技中心。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10月24日)
材料三:港珠澳大桥建设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桥通车后,将大大缩短香港、珠海、澳门三地的时空距离,从香港到珠海、澳门驱车仅需30分钟的车程。通车前,如果陆路往来三地,只能绕道东莞虎门大桥,车程在3小时左右;水路乘高速客轮也要1个小时。从社会经济发展层面而言,大桥的通车将提升珠海等三地人员和生产资料的流动效率,加深香港与珠江西岸的联系,为香港与珠江西岸城市群的产业合作提供交通便利,为港澳经济发展提供更便利的腹地空间,并由此促进港珠澳产业的互动交流和升级。也就是说,港珠澳大桥对于港珠澳大湾区、泛珠三角区域乃至“一带一路”的建设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前夕,大桥总设计师孟凡超接受香港媒体专访时表示,港珠澳大桥对大湾区经济增长有重大的支撑作用,会为区内产生几十万亿经济效益,经济价值远超大桥本身1000多亿元港币的投资,因此他对大桥收回成本很有信心。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8年10月24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英国广播公司基于成本、效益、事故、环保、质量等一系列“争议”问题,对港珠澳大桥的修建持否定态度。
B.港珠澳大桥经过伶仃洋海域的路段受海域、空域条件的限制,不能建设悬索桥梁,隧道成为必须的可行性方案。
C.美国彭博新闻社对建成的港珠澳大桥不仅关注到它在科技方面的影响,而且更多地关注到可能带来的政治效应。
D.港珠澳大桥投资大,建设时间长,但孟凡超认为成本回收不是问题,并对其未来的经济效益持乐观态度。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我国首例采用桥岛隧相结合方式建成的港珠澳大桥,解决了大量实际难题,体现出我国桥梁建设的进步。
B.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和通车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也将对我国“一带一路”的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C.港珠澳大桥通车后,三地之间通行方式更加多样化,人员物资流动加快,产业合作更加便利。
D.由材料二可见,各国媒体都高度关注港珠澳大桥建成的深远意义,也客观地指出了大桥修建带来的问题。
【3】《人民日报》《华尔街日报》《光明日报》报道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概括。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在《拟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8、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伶官传序》中,作者在总结庄宗得失天下的原因时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之理也。
(2)在《苏幕遮》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清丽喜人的雨后荷花图,这两句也被王国维评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
(3)李白在《桃花园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极力夸赞在座的各位堂弟。
(4)《阿房宫赋》中,作者批判秦始皇暴殄天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小石潭记》中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身、溪水曲折隐现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简洁而生动地表现了“山间之四时”中秋天和冬天的情景。
(3)周敦颐《爱莲说》中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4)王湾《次北固山下》中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并以小景与大景相互映衬,写出了江面的开阔,同时也使人心胸开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运用细腻的动作描写表达内心悲愤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①屈原在《国殇》中描绘了将士们虽遭受重创,仍舍生忘死奋勇当先的场景:“______________,援玉枹兮击鸣鼓。”
②杜甫在《蜀相》中以“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 叹惋诸葛亮功业未竟,壮志难酬;陆游在《书愤》中用“_____________,千载谁堪伯仲间”盛赞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 “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_______”,《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以恣肆的想象,写出了梦境的绮丽诡谲。
④杜牧的《阿房宫赋》警示后人要借鉴秦国灭亡的历史教训:“_________________,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⑤《论语》中记载了曾皙所向往的盛世图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________,咏而归。”
1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诗人听完琵琶女诉说生活的不幸后,想到自己宦途所受打击,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他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体现了全诗的主旨。
(3)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________ ,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
②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__________ ,_________”两句,表明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
③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形象的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且代落花立意,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两句是:______ ,________ 。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虞美人
舒亶①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注)①舒亶:宋神宗时任御史中丞,获罪罢官,写此词寄赠江南友人公度。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片的前两句写诗人日暮登楼所见,寥寥几笔,由下及上地勾勒出一幅苍茫的画卷。
B.本词用字精妙,“芙蓉落尽天涵水”中“涵”字写出了天空苍茫、水天一色的特点。
C.“贴云寒”写出了燕飞行之高 ;着一“寒”字,又从视感而转化为一种心理感受。
D.此词上片主写景,下片主言情,用语清婉雅丽,情真意切,不失为赠答词中的佳作。
【2】词的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乾道四年(1168年),通判建康府。寻知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遂奏疏曰:“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为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申饬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诏奖谕之。
诏委以规画,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寨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傔人在外,战马铁甲皆备。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画缴进,上遂释然。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差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官吏、儒生、商贾、市民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来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
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櫂歌》。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B. 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C. 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D. 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建康,今南京市的古称。与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建康”不同。
B. 奏疏,臣子向皇帝的奏折,其中可报告工作、歌功颂德、议礼论学陈政要、言兵事。
C. 缗钱,可以指用绳穿连成串的钱;在汉代也可以作为计算税课的单位;又可泛指税金。
D. 长短句,文中指词。词是一种韵文文体,萌芽于南朝,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辛弃疾关注民生。他在担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期间,给皇帝上疏,希望皇帝告诫州县以仁爱百姓为本,惩处违法贪赃者。
B. 辛弃疾忠心国事。他奉命筹建飞虎军时,藏起御前金字牌,最终建成飞虎营栅,再陈奏事情的本末,画图进献,解除了皇上疑虑。
C. 辛弃疾注重大局。任江西安抚使时,成功赈灾;信州谢源明不顾幕僚的反对向辛弃疾求助,辛弃疾将十分之三的米船给了信州。
D. 辛弃疾很有文才。辛弃疾曾经和朱熹一起在武夷山游玩,并写了《九曲櫂歌》;他的词悲壮激烈,有《稼轩集》流传于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为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
(2)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一快递小哥在送单途中,因车速太快撞上了停在路边正常停车位上的一辆豪车。面对6万元的维修费,小哥哭了,他认为自己工作辛苦并且收入不高,车主不该让自己赔钱;而车主认为自己规范停车,并无过失,小哥理应承担全部费用;目击者也是议论纷纷,看法不一。对此,相关部门准备召开听证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协商解决事宜。
请结合材料内容,在快递小哥、车主、目击者代表中任选一种身份,写一篇发言稿,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