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晋城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外连衡而诸侯 ②燕赵之收藏   ③仓皇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④顷之未发,太子之 ⑤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⑥烛之武退秦师

    ⑦汝之纯明宜其家者  ⑧假舟楫者,非能也 ⑨有泉出 ⑩单于其节

    A.①⑥/②④⑩/③/⑦⑨/⑧⑤ B.①⑥⑧/②③/④⑦⑨⑩/⑤

    C.①⑤⑥/②③⑨/④⑩/⑦⑧ D.①⑥/③⑨/④⑩/⑤⑦⑧/②

  • 2、下列各项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么简单的一道题,你竟然做了半天真是小题大做

    B.听了他的话,我和妹妹忍俊不禁的笑了起来。

    C.老教授知识渊博,演讲时信口开河,十分精彩。

    D.只要身体条件许可,我就会一如既往地投入到公益事业。

  • 3、下列各项有关古代诗歌、散文的文学常识,表述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后人将之归纳为“风”、“雅”、“颂”,其中“风”又称“十五国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民歌,它浓缩了《诗经》中最精华的部分。

    B.盛唐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诗坛名家辈出,不仅出现了中国诗坛盛极一时的“双子星”: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还出现了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谢灵运以及为人们所熟知的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等。

    C.先秦散文尚处在应用阶段,哲学家用以说理,史学家用以记事。前者有儒家的《论语》《孟子》,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韩非子》《荀子》等诸子散文;后者有纪传体的《春秋》,编年体的《战国策》等历史散文。

    D.中唐韩愈、柳宗元等人尖锐批判六朝以来的骈俪文,提倡更为实用的上继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并称之为“古文”,与骈俪文对立。在他们的实际创作成绩和理论倡导的影响下,中唐文风大变,古文创作成为文坛的主要风尚,文学史上称其为古文运动。

  • 4、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今日往而不反者 B.朝济而夕设版焉

    C.长乐王回深父 D.令将军与臣有郤

  • 5、下列语句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失其所与,不知   ②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③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④进兵北略地 ⑤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⑥皆为龙虎,成五采   ⑦唯大王命之

    ⑧秦王还柱而走

    A.①③④⑥⑧ B.①②⑤⑥⑧

    C.②③④⑤⑦ D.②③⑤⑥⑦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水平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根本标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并明确提出“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凸显了党和政府对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高教学水平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希望,凸显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占据基础地位,是大学教育的主体组成部分。本科教育质量是大学办学声誉的重要载体。因此,一流的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建设一流大学必须建设一流本科。坚持“本科为本”,是我国一流大学建设的必然选择。

    纵观国外一流大学,普遍将本科人才培养和本科教育质量放在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世纪之交,美国提出“重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推动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教学改革。近年来,美国一些研究型大学持续深入推进本科教学改革,斯坦福大学2012年出台了《本科教育研究报告》,开启了新一轮大规模本科教学改革。国外高水平大学对本科教育的办学定位和做法,对我们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是适应新形势、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新形势、新要求。从世界形势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进行,综合国力竞争越发激烈。从我国改革发展形势看,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央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一系列区域、产业发展战略举措;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动力转换、结构调整、方式转变、产业升级任务紧迫。从教育对象特点看,90后大学生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与上一代学生相比有了很大变化,我们以往熟悉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方式、管理手段等,迫切需要作出相应调整。

    “985工程”“211工程”高校拥有最好的生源,担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支撑和引领未来发展的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的重要使命。这些高校要深入研究新形势新变化,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提出的新要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加快改革创新,加快推动人才培养链与国家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衔接,大力提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摘编自林蕙青《一流大学要办好一流本科教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党和国家重视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是基于人才培养在高等教育中的根本性地位。

    B.高校要坚持“双一流”建设,是因为本科教育质量是衡量大学办学水平的关键。

    C.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新形势,从根本上说是教育对象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D.“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的生源特质决定了它们是我国人才培养的主力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立论前提,论证了建设一流大学要办好一流本科的问题。

    B.第二段援引美国一流大学本科教育的办学经验,意在通过对比使论证更加深刻有力。

    C.文章第三段从三个方面阐述建设一流本科的迫切性,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D.文章的论证思路是先交代背景,再提出观点,紧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提出努力的方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科教育是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只有建设一流本科,才能建设一流大学。

    B.如果不进行改革调整,高校教育会跟不上新形势,难以实现“双一流”的建设目标。

    C.借鉴国外经验,办“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本科教育应当成为我国高校办学的共识。

    D.在推动人才培养进程中,加强“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的本科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根据课文内容理解,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湘夫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表现湘君安慰自己好事多磨,在旷达自解中见出对幸福爱情的执着追求。

    (2)《蜀相》将对诸葛亮的崇敬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在《拟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一句用互文的手法写出了主人给客人送别时的设宴地点;“_____”一句则写出晚宴有酒无乐的尴尬,为下文琵琶女的出场作了铺垫。

    (2)屈原的《离骚》中的“____________”,写虽然芬芳香草和污浊汗衣混杂,可高洁的品质并没有受到侵袭,以此表现自己的洁身自好。

    (3)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阿房宫里走廊以及屋檐的形状的两句是:“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江水拍打江岸的情形,“_________”一句勾画出了周郎的儒将形象。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写诗人回到家中庭院拄着拐杖随意走走停停,时而抬头望望远处景色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勃《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夕阳与水鸟相映,碧水与青天相接,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图画。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蔑视权贵的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夜归鹿门歌》写人们渡河回家的情景,以此表现世俗之人的争名夺利和尘世的喧闹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湘君把外衣抛到江中去,把单衣丢在澧水旁是希望湘夫人能知道他曾经来过。

    (4)《蜀相》中写诸葛亮抱负和才智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湘夫人》 中,借秋景来渲染和深化相约未见愁情,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鲍照在《拟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其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3)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虞美人》中,李煜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流露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5)《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的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7)《夜归鹿门歌》中,写上鹿门山的山路上,月光照耀着树林,朦朦胧胧,美妙无比,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阁夜》中表达诗人对宇宙永恒和人生无常的悲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摹写乐声激越动听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用夸张的手法写杨贵妃嫣然一笑,百般娇媚,六宫他人皆无色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本文主旨和诗人高尚节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3)《阁夜》中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人民的深重灾难,显示地方风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4)《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岂独伶人也哉?”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

    欧阳修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

    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倚栏斜日照青松。

    会须乘兴携佳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注]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期间。怀嵩楼为“昔人”唐代名相李德裕贬为滁州刺史时所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句描绘了秋日怀嵩楼上所见云烟重叠缠绕城郭的景象,诗人触景生情,从而引发了追往怀人的感慨。

    B.诗歌第二联写深秋时节,霜林木落,群山争出,野菊竞放;展示出群山、野菊不畏寒霜,富有生机的一面。

    C.诗歌尾联紧承前三联实写携客踏雪看群峰的场景,拓宽了诗歌的意境,丰富了诗人情感,升华了诗歌的主旨。

    D.这首诗写景自然流畅而又层次分明,摄景的角度不断变换,或俯或仰,时远时近,描绘了开阔深远的画面。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的诗人形象。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项脊轩志

    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B.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C.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D.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五之夜”,指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既望”则指农历每月十六。

    B.“妪,先大母婢也”,“先大母”是对死去的祖母的敬称,“先妣”则是对死去的母亲的敬称。

    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束发”是古代男子成人自立的标志,而“至于成立”指男子二十岁。

    D.“吾妻来归”中“归”指古代女子出嫁,“吾妻归宁”,“归宁”旧指女子出嫁后回娘家省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志”是古代记事抒情的一种文体。《项脊轩志》着重叙述与项脊轩有关的人与事,承载着作者的复杂情感。

    B.家中的老婆婆是作者已去世的祖母的奴婢,她告诉作者,祖母曾拿一象笏给他,勉励他要努力学习、振兴家业。

    C.文章多用叠词,如“珊珊”写月下桂树随风摇曳,状物更为细致,写景更为生动,读起来音节和谐,更富美感。

    D.本文善于选取生活小事、平凡场景,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寄托作者的深情,可谓“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2)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5】全文笼罩着一种浓重的悲情,请简要概括作者产生这种“悲情”的缘由。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作文。

    有一位哲人说:“我们的生活样式,就像一幅油画;从近处看不出所以然,要欣赏她的美,就非站远一点不可。”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就此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