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面一小段文字,完成小题。
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枢而瓮牖;上漏下湿,匡坐而弦。子贡乘大马,轩车不容巷,往见原宪。子贡曰:“嘻!先生何病?”原宪应之曰:“宪闻之,无财谓之贫,学而不能行谓之病。今宪贫也,非病也。”子贡逡巡而有愧色。
(选自《庄子·让王)
根据选文,选出最适合形容原宪品德修养的一项
A.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
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C.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
D.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2、下列句子的特殊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B.故不我若也
C.吾又何能为哉
D.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3、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全诗以“望”“怀”着眼,将“月”和“远”作为抒情对象。因而诗中处处不离明月,句句不离怀远,将月写得那么柔情,把情表现得那么沉着,诗的情意是那么缠绵而不见感伤,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这种风格对以后的孟浩然、王维等诗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B.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的颈联“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借景抒情,写登山远望,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一片萧条景象。作者抓住了当时当地所特有的景物,既表现出时序为严冬,又烘托了作者心情的伤感。
C.杜甫的《兵车行》中“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两句含义深刻,孩子还不会束发,就被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此情此景,令人心酸心碎。他被迫把自己的一生都交给了戍边服役,白发归来,又被征到前线。诗人以这一个役夫的悲惨遭遇,揭露了统治者的黩武政策给人民造成了的深重灾难。
D.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一诗形象鲜明,结合自己的欣赏经历来赞美李凭的精湛技艺,句句写实,设色瑰丽,富有艺术感染。
4、选出与例句中加点的“其”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例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距其院东五里
5、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按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名我固当 ②旦视而暮抚 ③早实以蕃 ④其筑欲密
⑤非有能硕茂之也 ⑥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⑦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⑧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⑨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A.①③④⑦/②⑧/⑤⑥⑨
B.①②③⑦/④/⑤⑥⑨/⑧
C.①③④⑦/②/⑤⑨/⑥/⑧
D.①②③⑦/④/⑤⑨/⑥⑧
6、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太阳岛上
包利民
父亲那时每喝完酒,都会感叹着说:“在哈尔滨,最好的地方就是太阳岛了,全国都出名啊!”
那年我八岁,父亲一年中有大半年时间在工程队干活,走过很多地方。当时正流行郑绪岚演唱的《太阳岛上》,歌中唱道:“明媚的夏日里天空多么晴朗/美丽的太阳岛多么令人神往/带着垂钓的渔竿/带着露营的篷帐/我们来到了/我们来到了/小伙子背上六弦琴/姑娘们换好了游泳装……”不知勾起了多少人的向往之心。
于是在一次父亲酒后,我问他:“你去过太阳岛吗?你咋知道那是哈尔滨最好的地方?”父亲便略低下头说:“没去过,不过肯定是能去的!”那年父亲所在的工程队要去哈尔滨修江桥,他兴奋得无以复加,用力地拍着我的肩膀说:“小子,这回你爹可真要去太阳岛喽!”
夏天的时候父亲写信回来,说过几天他们要放两天假,正好可以去太阳岛瞅瞅,还说远远地看那里,全是绿色,里边肯定要比歌中唱得还好。于是那以后我日日盼着父亲的信,想听他讲讲太阳岛上的事。可是竟是一直没有信来,也不知他去太阳岛没有。
秋天的时候,父亲回来了。我和姐姐就都问:“你去太阳岛了吗?那上面好吗?”父亲就说:“当然去了,嘿,真是太好了!”我们就不依不饶地问:“那到底好在哪儿呢?”父亲也说不清楚,问他上面可有歌中说的弹琴的小伙子和穿泳装的姑娘,他说:“反正人挺多,干啥的都有!”我们就说:“你是不是没去啊,回来骗我们!”父亲急了,说:“咋没去?那门票要五块钱一张呢!”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来,在我们眼前晃了晃:“这就是门票!”我们看了一眼,上面果然写着“5元”的字样,还有一个红红的印章,没等细看,他就收回去了,说:“别让你们弄坏了,这可要留做纪念呢!”
自那以后,父亲每次喝酒之后,更是慨叹太阳岛的美,说得我们心中痒痒的,暗暗决定以后一定要亲自去看看。父亲也是常说:“等有机会我还要再去看看,这次要看得仔细些!”可是父亲终没有再等到机会,工程队那几年转而向大小兴安岭施工,再也不去省城了。后来父亲的一条腿被砸伤,不能再出去干活了,而我们的小村子离哈尔滨又极远,他再去太阳岛的梦想就一直没有实现。
后来,我去哈尔滨上学,到了那儿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了一趟太阳岛。也许是期望过高,并没有想象中的美丽迷人,心中便有了失望。可是在给父亲的信中,我还是把太阳岛的风景描绘得天花乱坠。姐姐来省城看我,我们又去了一次太阳岛,并照了许多相片,姐姐说:“回去我一定给爸好好讲讲,他现在喝完酒还总念叨呢!这么多年了,他一直都没忘!”我们相视一笑,心中却涌起一种异样的情绪。
那年暑假,我回到家,父亲一见我就用力地拍着我的肩膀,说:“小子,爸没骗你吧?那太阳岛是不是很好?”我使劲儿点头。那天我陪父亲喝酒,话题总是不离太阳岛。父亲喝醉了,躺在炕上口中还不住地说着:“太阳岛,就是最好的地方!”
我和姐姐默默地看着酣睡的父亲,眼睛都有些发湿。当年我们就曾偷偷地翻出父亲那张太阳岛的门票,其实那是一张随地吐痰的罚款单收据,父亲从没有去过太阳岛。
(选自《中外读点》)
【1】对这篇小说的赏析评价,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小说中的父亲是一个热爱并向往美好的生活,对生活有朴素的愿望和追求的人。有非常强烈的自尊心,以至于自欺欺人地维持着自己的梦想和父亲的尊严。
B. “父亲”在儿子表示怀疑的时候,“便略低下头”“急了”说明他“自尊”,把罚款收据当门票掩饰正是父亲“自欺欺人”的表现。
C. 我们相视一笑,心中却涌起一种异样的情绪。这“异样的情绪”是姐弟俩对父亲曾经自欺欺人的蔑视。
D. 父亲对太阳岛梦想从向往、追求到自欺、满足的全部经历,“我”亲历其中,以第一人称“我”为角度进行叙述,使父亲的形象塑造得更客观、真实。
E. 第一人称“我”通常能使小说的情节、人物更具真实感,以“我”观小说主人公, 将作者的主观认识与“我”的身份相结合,使小说的主题表达更深入,情感更真挚。
【2】小说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述。
【3】小说以“太阳岛上”为题,从全文看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4】小说最后说“父亲那张太阳岛的门票”“其实是一张随地吐痰的罚款单收据,父亲从没有去过太阳岛”。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相》中,写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
(3)杜牧《阿房宫赋》中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阿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言语进行对比。
8、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
(1)事不目见耳闻,__________,可乎?
(2)_____________,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3)_____________,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4)今我来思,__________。
(5)__________,清辉玉臂寒。
(6)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
9、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月”的意象在古诗词中比较常见,使用该意象可增强作品的表达效果。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①_______,②________”两句,写出了人类代代相传,无穷无尽,与明月共存于天地之间的生命之思。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 ③_________,④________”两句,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关心。杜牧《泊秦淮》中的“⑤________,⑥_____________”两句,竭力渲染秦淮河边夜色的清淡素雅,并点明了夜泊的具体地点。
(2)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先强调了人要经历各种困苦磨练,后又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一旦“ ⑦_______, ⑧__________”,国家就必定灭亡的论断。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说明因大自然美景召唤而相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阁夜》中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人民的深重灾难,显示地方风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贺《李凭箜篌引》中描写音乐可以震破五色石,引来一场秋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阿房宫赋》中,警示当朝统治者要吸取秦亡教训、不要重蹈覆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白的《蜀道难》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将阿房宫的奢华与百姓的生活作了鲜明的对比,揭示了秦始皇的残暴。其中将阿房宫的钉子与百姓的粮食进行对比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天姥山洞外恐怖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写夜宴与环境都很美好,大家在月光下相互敬酒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陈情表》中用乌鸦反哺的典故写明人应尽孝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密《陈情表》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作者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3)《项脊轩志》中,归有光描写项脊轩里充满书香之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注]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此词当作于辛弃疾遭谗被贬,闲居带湖期间。
【1】下列对本词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上片四句描绘词人夜宿的王氏庵中的实景,声色形神兼绘,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
B.“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形象逼真地写出了眼中所见;“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耳中所闻。
C.下片抒写词人的心理活动和无限感慨。动物猖獗,秋风凉薄,词人不能安然入睡,浮想联翩,焦急万分,怎能不更加衰老呢?
D.本词语言平浅,纯用白描,笔墨干练,真切自然,别具一格,生动感人。
【2】本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思?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安德王延宗,文襄第五子也。平阳之役,后主自御之,命延宗率右军先战,城下擒周开府宗挺。及大战,延宗以度下再入周军,莫不披靡。诸军败,延宗独全军。至并州,闻周军已入雀鼠谷,后主乃以延宗为并州刺史,总山西兵事。谓回:“并州,阿兄自取,儿今去也。”延宗曰:“陛下为社稷莫动,臣为陛下出死力战。”骆提婆曰:“至尊计已成,王不得辄沮。”后主竟奔邺。在并将率咸请曰:“王若不作天子,诸人实不能出死力。”延宗不得已,即皇帝位,下诏曰:“武平孱弱,政由宦竖,衅结萧墙,盗起疆场。斩关夜遁,莫知所之,则我高祖之业将坠于地。王公卿士,狠见推逼,今便祇承宝位。可大赦天下,改武平七年为德昌元年。”众闻之,不召而至者,前后相属。延宗容貌充壮,气力绝异,驰骑行阵,劲捷若飞。倾覆府藏及后宫美女,以赐将士,籍没内参千余家。延宗见士卒,皆亲执手,陈辞自称名。众皆争为死,童儿女子亦乘屋攘袂,投砖石以御周军。周军围晋阳,延宗命莫多娄敬显拒城南,和阿于子、段畅拒城东。延宗亲当周齐王于城北,奋大槊,往来督战,所向无前。
和阿于子、段畅以千骑投周。周军攻东门,际昏,遂入。延宗与敬显自门入,夹击之,周军大乱,争门相填压,齐人从后斫刺,死者二千余人。周武帝左右略尽,自拔无路,承御上士张寿辄牵马头,佛恩及降者皮子信为之导,仅免。时齐人既胜,入坊饮酒,尽醉卧,延宗不复能整。周武帝出城,饥甚,欲为遁逸计。齐王宪及柱国王谊谏,以为去必不免。延宗叛将段畅亦盛言城内空虚。周武帝乃驻马,鸣角收兵,俄顷复振。诘旦还攻东门克之又入南门延宗战力屈走至城北于人家见禽。
及至长安,周武与齐君臣饮酒,令后主起舞,延宗悲不自持。屡欲仰药自裁,傅婢苦执谏而止。未几,周武诬后主及延宗等,云遥应穆提婆反,使并赐死。皆自陈无之,延宗攘袂,泣而不言。皆以椒塞口而死。
(节选自《北齐书·安德王高延宗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诘旦还攻/东门克之/又入南门/延宗战力屈走/至城北/于人家/见禽/
B. 诘旦还攻/东门克之/又入南门/延宗战/力屈/走至城北/于人家见食/
C. 诘旦/还攻东门/克之/又入南门/延宗战/力屈/走至城北/于人家见禽/
D. 诘旦/还攻东门/克之/又入南门/延宗战力屈走/至城北/于人家/见禽/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后主,后代的君主:历史上习惯称一个王朝或者一个国家的末代君主,如南唐的李煜。
B. 儿,用于自称,既可以是子女对父母的自称,也可以是弟对兄的自称,文中属于前者。
C. 萧墙,萧通“肃”,墙指“屏”,古代臣见君王,至屏处则肃然起敬,故用以比喻内部。
D. 大赦,指国家遇到特别情况之时,由国家元首发布命令,赦免若干罪犯或者予以减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高延宗骁勇善战,所向无敌。平阳一战,延宗率部两入敌军,所向披靡;周军围晋阳时,延宗镇守城北,执架上阵,往来督战,无人能敌。
B. 高延宗临危受命,军民拥戴。高延宗登上皇位后,将全部库府财物和后宫美女赏赐将士,接见士卒时能亲切地称呼对方名字,赢得了民心。
C. 高延宗控制不力,形势逆转。高延宗率军击溃周军,周武帝狼狈逃跑;胜后士兵饮酒狂欢,不料周武帝卷土重来,高延宗最终落败而被俘。
D. 高延宗面对屈辱,态度激烈。周武帝令齐后主在宴会上起舞助兴,见故主受辱,高延宗悲不能禁,几次要喝药自尽,都被侍奉的婢女劝止。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斩关夜遁,莫知所之,则我高祖之业将坠于地。王公卿士,猥见推逼,今便祗承宝位。
(2)未几,周武诬后主及延宗等,云遥应穆提婆反,使并赐死。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年的3月20日是国际幸福日,设此意在强调幸福的价值,因为“追求幸福是人类的基本目标之一”。联合国2017年《世界幸福报告》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在全球国家幸福感排名中,排在前列的国家都在如下的几个因素上得了高分:收入、健康、关爱、自由、信任、良好的国家治理。
根据材料,结合个人的成长经历,从以上关键词中选择两到三个,形成有机关联,体现自己的幸福观,写出自己对幸福生活的感受、期许或认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