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故阴谷为山北面的低谷。
B.五鼓,古代以打更击鼓报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两小时,晚七点起更,五鼓相当于早晨三至五点钟。
C.城墙有内外之分,里面一道为“郭”,外面一道为“城”,“望晚日照城郭”,句中的“城郭”泛指城墙。
D.泰山在山东省中部,古称东岳,别称岱岳、岱宗,与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并称五岳。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光潜的《谈美》是一本雅俗共赏的美学佳作,特别适合青年人阅读。
B.学校要因地制宜,开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简便易行的体育课程。
C.各种文明在亚洲这片土地上交相辉映,谱写了亚洲文明发展的壮丽史诗。
D.为了满足节日消费需求,食品工厂开足马力,络绎不绝地生产各式糕点。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B.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C.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
D.倚柱,怒发上冲冠 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4、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按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名我固当 ②旦视而暮抚 ③早实以蕃 ④其筑欲密
⑤非有能硕茂之也 ⑥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⑦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⑧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⑨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A.①③④⑦/②⑧/⑤⑥⑨
B.①②③⑦/④/⑤⑥⑨/⑧
C.①③④⑦/②/⑤⑨/⑥/⑧
D.①②③⑦/④/⑤⑨/⑥⑧
5、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B.必固其根本
C.则思知止以安人
D.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的民间刺绣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已经具有两千多年历史,它是经过人类文明进步,不断进化与发展而凝聚起来的艺术精髓。在历史的长河中,民间刺绣的图案慢慢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展示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民俗风情与民族特征。
我国的民间刺绣来自社会群众之间,民间刺绣作品上的图案具有非常浓厚的象征意义,表达出不同民族祈福求祥的信息。民间刺绣图案象征符号把表层结构与深层意义有机地结合为一体,体现出民间艺人在图案构思中自然与直接的纯朴观念与愿望。比如最为常见的“鲤鱼跳龙门”,在作品上活灵活现地展示出鲤鱼在激流中跃起,跳向龙门,表达出前途无量、步步高升的祝福。
民间刺绣图案除了部分文字之外,大多数的图案内容都是我国民间传统中的吉祥物。吉祥物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比直接的语言表达具有更深层次的寓意。动物作为民间刺绣图案中的象征符号之一,每种动物符号都能够体现出文化内涵。比如蝙蝠,作为民间吉祥物的一种,它所表达出的是“蝠”与福、富的谐音,因此,蝙蝠通常象征着福气与富贵,使用蝙蝠这种象征符号通常所表达的是福到吉祥、富贵满堂的寓意。还有很多民间传说与神话中的动物,比如龙。龙在民间是种神圣的灵物,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与能力,被视为吉祥之物,龙的传人就是非常有特色的象征符号。人们非常喜欢龙的象征符号,望子成龙寓意为希望子孙能够成为栋梁人才。
在民间刺绣困案中的植物象征符号主要包括花草类与树木类,一种或者多种植物相搭配组合,形成一种具有文化寓意的象征符号。人们通过对大自然中各种植物的观察与了解,熟悉并总结出植物的特点与性情,在观赏的同时,还根据植物的属性或者同音、谐音来表达出吉祥祝福的象征符号。比如梅、兰、竹、菊通常被喻为四君子,这四种植物传递着自强不息、淡泊名利的精神。在豫西一带的民间刺绣中,常常能见到绣葫芦的纹样。民间刺绣选用“葫芦”作为刺绣纹饰,重要的原因是“葫芦”与“福禄”二字谐音,取其“福”和“禄”的谐音,使葫芦扩大了吉祥观念的内涵。
民间刺绣图案的象征符号还有人物故事,把历史故事或者神话传说作为传递信息的象征符号,表达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另外还有些建筑图饰,比如楼台亭阁等,与动物、植物搭配形成复合图案,象征着如意、平安、吉祥等美好祝福。
(摘编自赵蕾《民间刺绣图案的象征符号阐释》)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的民间刺绣历史悠久,经过不断进化和发展,各个地域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固定不变的风格。
B.民间刺绣图案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体现出劳动人民在图案构思中祈福求祥的朴素愿望。
C.民间刺绣图案既有文字又有吉祥物,在表情达意方面,寓意深厚的吉祥物胜过文字。
D.每种动物符号都能够体现出文化内涵,每种动物都是民间刺绣图案中的吉祥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介绍了我国民间刺绣悠久的历史和形成的深厚文化底蕴,接着举例论证,形象地阐释了民间刺绣图案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民俗风情与民族特性。
B.第2段交代了民间刺绣作品上的图案具有浓厚的象征意义,第3.4.5段分别从动物、植物、人物故事和建筑图饰等方面进行了解说。
C.文章结构严谨,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深入阐述了民间刺绣图案的象征意义深厚意蕴,论点明晰,论据翔实。
D.文章在论证时有详有略,详细论述了动物、植物象征符号的内涵,而对于人物故事和建筑装饰这两种象征符号只是简单介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鲤鱼跳龙门”表达出劳动人民对前途命运的深深祝福,劳动人民希望自己或家人能够步步高升,改变命运。
B.“蝠”与福、富谐音,“葫芦”与“福禄”二字谐音,表达的都是吉祥富贵的含义,“蝠”与“葫芦”的内涵完全一致。
C.人们根据动植物的属性来表达出吉祥祝福的内涵,比如鸳鸯象征美满的婚姻、牡丹代表富贵。
D.神话传说也可以表达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嫦娥奔月》就表达了世人渴望美好团圆,渴望幸福生活的情感。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但将酩酊酬佳节,______________。(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2)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3)日日花前常病酒,_____________。(冯延巳《鹊踏枝》)
(4)____________,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令》)
(5)江流有声,___________;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后赤壁赋》)
(6)不忍登高临远,______________,归思难收。(柳永《八声甘州》)
(7)细雨梦回鸡塞远,____________。(李璟《浣溪沙》)
(8)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无悔矣。(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女子借“ _____,_____”来比喻任何事物都是有界限的,同时也反衬出男子的变化无常。
(2)屈原在《离骚》中以“_____ ,_____”两句表明自己要以先贤为榜样,保持清白、献身正道的决心。
(3)《琵琶行并序》以声喻声,且用通感来描绘的一段婉转流畅的旋律的是“ __________”。
(4)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
(5)《定风波》“______?_____ ”体现了词人淡然面对风雨的态度。
(6)《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自心呼喊,将与外界断绝来往“ 归去来兮,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小山重叠金明灭,________。(温庭筠《菩萨蛮》)
(2)垆边人似月,________。(韦庄《菩萨蛮》)
(3)________,平林新月人归后。(冯延《鹊踏枝》)
(4)疑怪昨宵春梦好,________。(晏殊《破阵子·春景》)
(5)________,行人更在春山外。(欧阳修《踏莎行》)
(6)是处红衰翠减,________。(柳永《八声甘州》)
(7)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________。(苏轼《留侯论》)
(8)霜叶既降,________。(苏轼《后赤壁赋》)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石钟山记》中,写苏轼认为“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钟山记》中,苏轼用一个反诘句表明实践出真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石钟山记》中,苏轼用来表达自己知道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后轻松愉快的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出师表》中,诸葛亮劝谏后主刘禅要向贤臣征询治国良策并听取正确意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词人和征人们想家但战争还未胜利不得还乡的矛盾心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晚年四处漂泊、年迈病苦、久客孤愁。他晚期的诗作《登高》中,对这种生活状态做了生动而准确的概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虞美人》中,春花秋月之外,“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2)《红楼梦》中的俗语“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出自《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极言阿房宫占地广阔;而“____________________”则指出阿房宫是依着山势走向而修建的。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体现作者不愿违背心意,趋炎附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吊李白
欣闻青莲诗社同好相携,于今春清明至诗歌小镇哀咏李白,叹以公赴晋不得共襄盛举,特属此调。
宙宇云游客,巴蜀觅仙踪。青莲世界,耕者樵夫入画中。汗牛浑身精气①,涪水春秋浪卷,千里映山红。谁倚栏杆久,皓月别帘笼。
匡山墨,陇西竹,剑门松。人间好处,处处道骨仙风。斗酒抽刀断愁,放马青崖白鹿,行路难无穷。岂敢摧眉宇,壮哉造化功②。
注①相传李白少年时看到一座石牛作《咏石牛》,其中有“风吹遍体无毛动,雨打浑身有汗流”“自来鼻上无绳索,天地为栏夜不收”。②语出《望庐山瀑布水二首》其一,“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1】下面对这首词内容和手法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两项是( )
A.上片以李白乃“宙宇云游客”开启对谪仙人的缅怀,引出作者寻觅仙踪,继而追忆诗仙李白留给故里的念想。
B.上片,作者选择了与李白密切相关的“青莲”“樵夫”“皓月”等意象,既是对“觅仙踪”一路情境氛围的渲染,又含蓄的表达了对诗仙李白的追慕、赞美之情。
C.下片前几句诗所写的几处地方,均与李白生平有关。此处将现实与游览景点相结合,诗人触景生情,由衷赞叹了诗歌小镇被打造得符合李白“道骨仙风”的气质。
D.诗歌中多次化用李白诗意,以“斗酒抽刀断愁”一句为例,诗人借白诗表达了自己现实忧愁,理想不就,因此寄情山水,缅怀古人之情。
E.诗歌上片描写了诗人觅踪之路,一幅悠闲自然,和谐明丽的山水逢耕图呈现在脑海之中,渲染了凭吊气氛;下片抒发了作者的仰慕之情,其中前三句里三意象的选用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李白崇高人格的敬佩。
【2】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诗人对李白的凭吊之意。
1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洪汝含《鼓山游记》序
明 曹学佺
①作文游山记最难。未落笔时,搜索传志,铺叙程期⑴,洋洋洒洒,堆故实于满纸⑵,但数别人财宝而已,于一种游情了不相关。即移之他处游亦可,移之他人游亦可。拘而寡韵,与泛而不切,病则均焉。
②记游如作画,画家必须摹古,间复出己意着色生采,自然飞动。及乎对镜盘礴⑶,往往难之。乃以为画不必似,盖远近位置,木石向背,逼真则碍理,两为入耳⑷。法既不伤,于境复肖,又何以似为病也?
③友人洪汝含氏,作《鼓山游记》。余读之,初若不汲汲于游者。或为岚翠招之⑸,或为友朋动之,或自崖而返,或登顶者再。惟随其兴之所适,及乎境之所奏⑹,故其为记,亦不为传志故实之所窘缚,与夫年月里数之所役使。神情满足,气色生动,嘻笑戏谑,皆成文章。以如意之笔术,夺难肖之画工。此所谓合作也⑺。传《诗》之《葛覃》曰:“葛者,妇人之所有事也。为是诗者,咏歌其所有事,而又及其所闻见,言其乐从事于此也⑻。”噫!汝含氏之游,可谓乐矣,是宜记。
注释:⑴程期:日期。⑵故实:典故。⑶盘礴:指恣意作画。⑷入:指合适。⑸岚翠:山气呈现的翠绿。⑹奏:通“凑”。会合。⑺合作:谓书画诗文等合于法度。⑻传《诗》:《诗经》毛亨传。传:解说经义的文字。
【1】第①段中,作者说“病则均焉”,其中的“病”指的是
【2】第②段中,作者说“记游如作画”,他通过“作画”想说明什么?
【3】阅读第③段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所说的“合作”指的是:
⑴ 。
⑵ 。
⑶ 。
【4】结尾作者说“汝含氏之游,可谓乐矣”,其中的“乐”指的是
【5】作者认为“作文游山记最难”,其表现往往“未落笔时,搜索传志”、“堆故实于满纸”。而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开篇就考证“褒禅山”的命名缘由,介绍华山洞的位置,辨“华山”的读音等,对此你怎么看?
15、根据要求作文。
“云”这个字被现代人赋予了新的内涵,出现了很多“云概念”,如:云服务、云空间、云搜索、云浏览、云社区、云应用等一系列资源分享应用。时下,越来越多的应用正在迁移到“云”上,如:我们生活中接触的各种“云盘”存储。实际上,“云”并不新潮,它已经持续了10余年;而今,它还在不断扩展到各个领域。生活正在因“云”发生着革命性的变革!
请结合以上内容,联系现实生活,以“小议‘云 ’”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得体。不少于 700 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