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李牧连却之 B.以地事秦
C.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D.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2、以下句中加点的字活用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外连衡而斗诸侯; B.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C.常以身翼蔽沛公 D.侧身西望长咨嗟。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对青少年观众很有教育意义。
B.我们所倡导的“工匠精神”,既体现在更多的普通人身上,还应体现在少部分具备高超技艺的人身上,唯有如此,才能凸显出真正的社会价值。
C.批评或许有对有错,甚至偏激,但只要出于善意,没有违犯法律法规,没有损害公序良俗,我们就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
D.国家二孩政策全面放开,许多期盼已久的夫妇却放弃了要“二宝”的打算,其主要原因不是观念的变化,也不是经济、精力等方面的压力太大,而是因为“大宝”的坚决反对。
4、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 王甚任之
为楚怀王左徒 ④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A. 相同,④相同 B. 不同,④不同
C. 不同,④相同 D. 相同,④不同
5、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车驾,指天子出巡时乘坐的马车,后亦用为天子的代称。
B.国记,按照国家建立的顺序记述多国史实或事件的史书。
C.郡县,秦朝统一后行郡县制,郡以下置县,官员由中央任免。
D.太守,是秦朝至汉朝时期对郡守的尊称,是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橘子
[日]芥川龙之介 著
刘光宇 译
一个阴沉沉的冬日黄昏,我坐在由横须贺始发北上的二等客车的一角,呆呆地等着开车的笛声。车厢里早已点上了灯,难得的是,除我之外空无一人。朝外看去,与往日不同是,昏暗的站台上,今天未见一个送行的人,只有关在笼子里的一只小狗,间或发出几声哀鸣。这景色与我此刻的心绪竟出奇地吻合。我脑子里有一种难以名状的疲劳和倦怠,犹如雪前的天空般阴沉。我两手插进大衣兜里动也不动,连掏出晚报来看看的兴致都没有。
不一会儿,开车的笛声响了。我心里略觉舒坦,把头倚在后面窗框上,漫不经心地期待着眼前的车站缓缓地向后退去。然而,火车还未启动,只听见检票口那边传来一阵矮齿木屐的呱嗒呱嗒声。霎时,随着列车员的叫骂声,我乘坐的二等车厢的门哗啦一声拉开了,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慌慌张张走了进来。这当儿,火车猛地晃了一下,徐徐开动了。眼前掠过站台上的一根根廊柱,仿佛被遗忘了的送水车,还有向车厢里给小费的人道谢的红帽子搬运工——这一切都随着刮进车窗的煤烟,依依不舍地朝后倒去。我总算松了口气,点上一支烟,这才懒洋洋地抬起眼皮,瞥了一下坐在对面座位上的小姑娘的脸。
那是个地道的乡下姑娘。没有油性的头发左右梳成两个半银杏髻,红得扎眼的两颊上横着道道皴裂的痕迹。脏兮兮的浅绿色毛围巾一直拉到膝盖,膝上放着一个大包袱。抱着包袱的手满是冻疮,十分珍惜地紧紧捏住一张红色的三等车票。我不喜欢小姑娘那粗鄙的长相,她那邋遢的衣着也令我不快。她甚至愚蠢得连二等和三等车厢都分不清,就更令人气恼。因此,点上烟之后,也是有心要忘掉这个小姑娘,便漫不经心地把兜里的晚报摊在腿上。突然间,从车外射到晚报上的光线,变成电灯光,印刷粗糙的几栏铅字分外耀眼。不消说,火车现已驶入横须贺线上许多隧道中的头一条隧道。
灯光下,我浏览一遍晚报,上面登的净是些世间寻常事,媾和问题、新婚夫妇、渎职事件、讣告等,这些都无法排遣我心中的郁闷——进入隧道的一刹那,我产生了一种错觉,似乎火车在逆向行驶,同时,几乎是机械地扫视着一条条乏味的消息。不消说,我始终不能不意识到那小姑娘正坐在我面前,她的表情仿佛就是这庸俗现实的人格化。这辆正在隧道里行驶的火车,这个乡下小姑娘以及净是些寻常消息的晚报——这不是象征又是什么呢?不是这不可理喻的、卑贱而无聊的人生的象征,又是什么呢?我百无聊赖,将未读完的晚报扔到一边,头又倚着窗框,像死人似的闭上眼睛,打起盹儿来。
几分钟后,我蓦地瞿然一惊,不禁环顾四周。那小姑娘不知什么时候竟从对面座位挪到我身旁,几次要打开车窗。沉重的车窗好像不大容易打开。她那满是皴裂的脸颊更红了,一阵阵抽鼻涕声,轻微的喘气声,一股脑儿地涌入我的耳鼓。这当然足以唤起我几分同情。暮色中长满枯草的两侧明亮的山腰,此时迫近窗前,眼看火车就要开进隧道口了。尽管如此,这个小姑娘为什么特意要把关着的车窗打开,我觉得不可理解。不,我只能把这视为她心血来潮。因此,我依然抱着一种幸灾乐祸的心理,冷眼望着那双生着冻疮的手,苦苦地要打开车窗的情景,但愿她永远也成不了。不一会儿,火车发出凄厉的轰鸣,冲进隧道;这当儿,小姑娘想要打开的那扇车窗,终于吧嗒一声落了下来,一段乌黑的空气,像是烧化的煤烟似的,顷刻变成令人窒息的烟雾,从方形窗孔呼呼地灌满车厢。本来就患咽喉炎的我,连用手帕蒙住脸都来不及,呛了一脸的烟,咳嗽得气儿都喘不上来。但是小姑娘对我毫不在意,把头伸到窗外,直盯着火车前进的方向,她那挽着两个半银杏发髻的鬓发在黑暗中任风吹拂。在煤烟和灯光中我望着她的身影,窗外不知不觉已亮了起来,泥土、枯草和水的气息冷飕飕地灌了进来,我总算止住了咳嗽,要不然,我准会劈头盖脸地把这个陌生的小姑娘训斥一顿,让她把窗户照原样关好。
然而,这时火车已平安地穿过隧道,正在通过夹在净是枯草的山岭当中的一个贫穷镇边的道口。道口附近,寒碜的茅屋顶和瓦房顶杂乱无章地挤在一起。大概是看道工在打信号旗吧,一面发白的小旗形单影只地在暮色中无精打采地摇晃着。火车刚驶出隧道时,我看见在萧索的道口栅栏对面,三个红脸颊男孩挤着站在一起。他们的个子仿佛叫阴沉沉的天空压得都很矮。穿着的颜色和镇边的风景一样凄惨。他们仰望着火车开过,很快一齐举起手,扯着稚嫩的嗓门拼命尖声地不知在喊着什么。转眼间,从窗口探出半个身子的那小姑娘,一下子伸出长着冻疮的手,使劲地来回摆动。忽然间,令人惊叹的是,沐浴着和煦阳光的五六个橘子,从窗口一个接一个地飞落到送行的孩子们的头上。我不禁屏住气息,顿时恍然大悟。小姑娘,恐怕是前去当用人,把揣在怀里的几个橘子从窗口扔下去,以慰劳特意到道口来为她送行的弟弟们。
暮色中镇边的道口,小鸟啼鸣般的三个孩子,还有散落到他们头上的橘子那鲜艳的颜色——这一切从车窗外转瞬即逝。然而,此番情景却痛切地铭刻在我的心上。我意识到自己不由得产生了一股莫名其妙的豁然开朗的心情。我昂然扬起头,像看另一个人似的注视着那个小姑娘。她不知什么时候已回到我对面的座位上,浅绿色的毛围巾依旧围着她那满是皴裂的脸颊,抱着大包袱的手里,紧紧捏住那张三等车票。
这时,我才聊且忘却那难以名状的疲劳和倦怠,还有那无法理喻的卑贱而无聊的人生。
(选自《芥川龙之介全集》)
【1】用简明的词语,概括“我”对小姑娘的情感态度的变化。
【2】赏析文中画横线的部分。
【3】分析本小说结构上的特征。
【4】这篇小说为什么以“橘子”为题?请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船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2)庄周《逍遥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如果水积蓄得不深厚, 就没有负载大船的力量。
(3)《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括号里选出最恰当的选项
(1)杜甫《客至》中喜迎客人到来的句子是(_____)
(2)杜甫《客至》中写出平日生活单调,为喜客铺垫的句子是(_____)
A.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B.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C.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D.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9、补写出下列句子巾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________”,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________”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
(3)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出了对人生短暂的哀叹和对自然永恒的羡慕。
10、(1)《荀子·劝学》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些至理名言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者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
(2)《荀子·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与之相反的是 螃蟹用心浮躁,以致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后果。
(3)《师说》中韩愈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并由此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这是“教学相长”思想的体现。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无论外界怎样看我,如笑我、嗔我、责我、辱我,或是赞我、敬我、哄我,我都能淡然处之。在庄子的《逍遥游》中有意思相似的句子,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面对蜀中豺狼“_________,_________”的险恶景象,不禁产生劝友人早点离开“锦城”“还家”的思绪。
(3)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引用典故抒发自己老当益壮、希图得到朝廷任用的愿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食土饮泉,因为它心思专一;而“________ ,__________”因为它心思浮躁。
(2)黄庭坚《登快阁》中,“________ ,__________”两句既是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
(3)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借助对“云”的描写表现自然恬淡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借助“鸟”表现对回归田园坚定决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13、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1】这支曲子的题目是“夜雨”,全曲却没有一个“雨”字,作者是如何写雨的?
【2】“落灯花,棋未收”两句属于怎样的描写方法?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情?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左鼎,字周器,永新人。正统七年进士。明年,都御史王文以御史多阙,请会吏部于进士选补。帝从之。尚书王直考鼎及白圭等十余人,晓谙刑名,皆授御史。而鼎得南京。寻改北,巡按山西。
时英宗北狩,兵荒洊臻,请蠲太原诸府税粮,以苏其困。也先请和,抗言不可。寻以山东、河南饥,遣鼎巡视,民赖以安。律,官吏故勘人致死者抵罪,时以给事中于泰言,悉得贷。鼎言:“小民无知,情贷可也。官吏深文巧诋,与故杀何异?法者,天下之公,不可意为轻重。”自是论如律。
景泰四年,疏言:“巡按所系尤重,毋使初任之员,漫然尝试。其余百执事,皆当慎择而久任之。”帝颇嘉纳。未几,复言:“国家承平数十年,公私之积未充。臣请痛抑末技,严禁游惰,使归南亩,裁冗员以省虚糜。开屯田而实边,料士伍而纾饷。专以务农重粟为本,而躬行节俭以先之,然后可阜民而裕国也。”章下户部,尚书金濂请解职,不许,鼎言亦不尽行。
逾月,以灾异,偕同官陈救弊恤民七事,末言:“大臣不乏奸回,宜黜罢其尤,用清政本。”帝善其言,下诏甄别,而大臣辞职并慰留。给事中林聪请明谕鼎等指实劾奏鼎聪等乃共论通政使李锡不职状锡罢。
鼎居官清勤,每考为天下最。御史练纲以敢言名,而鼎尤善为章奏。京师语曰:“左鼎手,练纲口。”自公卿以下咸惮之。鼎出为广东右参政。会英宗复位,以郭登言,召为左佥都御史。逾年卒。
(选自《明史•左鼎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给事中林聪请明/谕鼎等指实劾奏鼎聪等/乃共论通政使李锡不职/状锡罢
B. 给事中林聪请/明谕鼎等指实劾奏/鼎聪等乃共论通政使李锡不职状/锡罢
C. 给事中林聪请/明谕鼎等指实劾奏鼎聪等/乃共论通政/使李锡不职/状锡罢
D. 给事中林聪请明/谕鼎等指实劾奏/鼎聪等乃共论通政/使李锡不职状/锡罢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改”改任官职,古代官职调动的一种;表调动官职的词还有:迁、徙、调、转、出、入等。
B. “景泰”是明朝皇帝朱祁钰的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C. “劾”指“揭发罪状”,“弹劾”指君主时代担任监察职务的官员检举官吏的罪状,“劾死”指冒死弹劾。
D. “最”指“殿最制”的一种,“殿最”表明考核政绩或军工的高低和先后顺序,上等称“最”,下等称“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左鼎情系民生,心系百姓。连年兵荒,他上书请求减免税收,以缓解百姓的困苦;山东河南闹饥荒,他派人巡视察看灾情,使百姓能够安定下来。
B. 左鼎忠于朝廷,建言献策。他建议谨慎选择官员,重视农业生产,裁减冗杂人员,提倡节俭,反对浪费,显示出卓越的政治才能。
C. 左鼎光明正大,耿直磊落。也先求和,他直言进谏。因为灾害怪异,他和同官陈述纠正弊端抚恤人民的七件事。还进谏应罢免最严重的奸恶邪僻的大臣。
D. 左鼎熟知刑律,秉公执法。他反对滥用职权,坚持依法办事。他还善写文章,在京城,他和练纲享有“左鼎手,练纲口”的美誉。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律,官吏故勘人致死者抵罪,时以给事中于泰言,悉得贷。
(2) 章下户部,尚书金濂请解职,不许,鼎言亦不尽行。
15、从句号、感叹号、破折号中选择一种,围绕此标点符号,联系自己现在的人生,思考自己未来的人生,写一段抒情文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