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论语》中有关文句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②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③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韶》:相传是舜时的乐曲名。《武》:相传是周武王时的乐曲名。)
A.乐要以仁为基础
B.乐和礼能起到完善人格的作用
C.乐和礼是相辅相成的
D.乐要兼具道德性和艺术性
2、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古城区发展到一定阶段,适度地“提升改造”是必要的,搞文旅开发也 ,但尺度必须适当。其实,提升改造与对老建筑、文物的保护本来可以 ,恰当的 ,不但可以让历史建筑重新焕发活力,起到保护作用,也能够提升城区的整体质量,兼顾“提升改造”的目的。
A.无可厚非 并行不悖 修缮 B.无可非议 并行不悖 修浚
C.无可非议 相提并论 修缮 D.无可厚非 相提并论 修浚
3、下列句子出自的作品依次是( )
①如果收入二十镑,花十九镑十九先令六便士,他就快活;如果花二十镑一先令,他就苦恼。
②你又来做什么?死活凭我去罢了,横竖如今有人和你顽,比我会念,又会作,又会写,又会说笑,又怕你生气,拉了你去哄着你,你又来做什么呢?
③“这没有什么,不过我的胆子大一点。”哥哥觉民带笑地说,便停了脚步,让弟弟高觉慧走到他旁边。
④哎,倘若我有钱,倘若我留着家私,没有把财产给她们,她们就会来,会用她们的亲吻来舔我的脸。
A. 《巴黎圣母院》 《红楼梦》 《雷雨》 《大卫·科波菲尔》
B. 《高老头》 《水浒传》 《雷雨》 《巴黎圣母院》
C. 《大卫·科波菲尔》 《红楼梦》 《家》 《高老头》
D. 《大卫·科波菲尔》 《红楼梦》 《家》 《巴黎圣母院》
4、填入下面句子空白处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
①银行应遵循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可比性原则,规范地[甲]经过审计的年度财务报告。
②教师职业的性质不明确,其特点也会不明确,不仅给教师带来[乙],也给管理带来了困难。
A. [甲]透露 [乙]疑惑,
B. [甲]披露 [乙]困惑
C. [甲]披露 [乙]疑惑
D. [甲]透露 [乙]困惑
5、对下图中“各文明组成的世界政治”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今世界相对简单的两极关系已经被多级、多文明的关系取代,
B.当下中国和西方世界日益严重的经贸西方冲突正是源于两种文明的严重冲突。
C.中华文明和印度文明,日本和东正教文明,冲突性较为严重。
D.相对而言日本与西方及中化文明之间冲突性并不严重。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当前,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国古代书院的优秀传统,尤其是其中的“成人”教育理念,对当今教育颇有启发意义。
书院“成人”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去功利化。宋代大儒朱熹曾经严厉批评当时的官学已成为学生追求功名利禄之所,仅仅培养学生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成功,这种教学只会“促其嗜利苟得、冒昧无耻之心,殊非国家之所以立学教人之本意也”。曾经主持复兴岳麓书院的张栻也明确反对功利化教育,认为书院教育“岂特使子群居佚谈,但为决科利禄计乎?”他和朱熹一样主张通过创办书院恢复孔子的“成人”教育理念。古代教育家批评的功利化教育,同样存在于当代教育中。例如,片面鼓励学生以考上重点大学为唯一目标,大学只是偏重于知识技能的教育培训,使得学校教育不能突出以人为核心,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格、能力、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古代书院强调人格教育的重要性。南宋时期的《白鹿洞书院揭示》综合了早期儒家“成人之教”的教育理念,特别强调人格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从自我修身、待人接物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南宋理学代表人物陆九渊明确反对片面的知识教育,强调读书多少并不是衡量一个人品质高下的唯一标准;读书不多的普通人,只要心地纯正,也可以成为君子。他创建象山精舍讲学,就是为了实践其教育理念。当代教育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忽视人格教育的问题,出现了片面知识化、商业化的倾向。这实际上也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当今中国教育可以吸收古代书院重视人格教育的优良传统,努力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古代书院还将“成人之教”引向家国情怀培养。书院教育的“成人”并不是“独善其身”的自我人格完善,而是要求将自我人格的完善与家国天下的事业结合起来。史书记载:“长沙之陷,岳麓诸生,荷戈登陴,死者十九,惜乎姓名多无考。”宋末岳麓书院学生参加抗元斗争,大都壮烈牺牲,这正是“见危授命”的“成人”作为。2010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教育面向21世纪国际研讨会,将“学会关心”作为本世纪教育的基本方向,与会专家学者希望教育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和国家、关心人类的生存条件,等等。这正与我国人文教育传统相呼应。
(朱汉民《书院“成人”教育理念的当代启示》)
【1】下列对书院“成人”教育理念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原文观点不.一、致.的 一项是
A. 书院“成人”教育的突出特点就是去功利化 ,不以培养学生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成功为主要目的。
B. “言忠信,行笃敬”体现了儒家圣人孔子的“成人”教育理念,强调人格教育的重要性。
C. 宋代大儒朱熹认为当时的官学不能成为学生追求功名利禄的地方,应该以立学教人为本意 。
D. 宋末岳麓书院学生参加抗元斗争,大都壮烈牺牲,体现了自我人格完善的“独善其身”的教育理念。
【2】下列理解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
A. 我国高等教育中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需要借鉴采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思想。
B. 文章从去功利化、强调人格教育和培养家国情怀三个方面阐述了书院“成人”教育对当今教育的启发意义。
C. 受到古代教育家批评的功利化教育在当今的教育中也普遍存在,使得学校教育不能突出以人为核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学会关心”作为21世纪教育的基本方向,“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和国家、关心人类的生存条件”等理念与我国人文教育传统相呼应契合。
【3】下列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 教育功利化的问题不只是现在有,古代也同样有,一些有识之士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并主张教育去功利化。
B. 我国古代的书院教育具有优良的传统,巳经形成了一整套系统成熟的“成人”教育理念和方法。
C. 学校教育不能只强调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格、能力、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 当今的中国教育也要发扬古代书院重视人格教育的优良传统,立德树人,培养高品质的人才。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观刈麦》中,描写妇女儿童支援农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題)
(1)____,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____。 (《论语》)
(2)___,___。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李密《陈情表》)
(3)蜀道之难,难于上靑天,____。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 (李白《蜀道难》)
(4)___, 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5)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 (苏轼《定风波》)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两句,直接写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道 尽无限悲愁之绪。
(2)白居易的《琵琶行》诗前有一段小序,诗的正文中与小序所述“偿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有关的诗句是 "______”,与“委身为贾人妇”呼应的句子是“_____”。
(3)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明确指出在“_____,_____”这两种情况下国家一定会灭 亡;而忧患意识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证。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清代学者方玉润评价《诗经・氓》中的语句说:“不见则忧,既见则喜,夫情之所不容己者,女殆痴于情者耳。”其中“忧”表现为“____”,而“喜”表现为“____”。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展现迷离恍惚、道路弯曲不定的世界的两句诗是“____,____。”
(3)杜牧《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宮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句子是“____,____。”
(4)《戒兄子严敦书》中,马援对当世贤良龙伯高乖杜季良加以对比分析,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比喻警拔有力,发人深省。
(5)《登快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营造了阔远澄清的意境,流露出黄庭坚了却公事后登阁远眺、暂得放松的喜悦之情。
11、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卫风·氓》里,男主人公对婚事进行占卜,结果显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琵琶行》中,白居易被贬江州,卧病浔阳,听不到丝竹之声,早晚间只能听到“杜鹃啼血猿哀鸣”,虽然有一些山歌村笛,却“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③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4)李贺在《李凭箜篌引》中描写清冷的乐声使人觉得长安城沉浸在寒光中,而且打动了天上的皇帝,这一句是“⑤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2)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氓》)
(3)人间如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13、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塞下曲
(唐)李益
蕃州部落能结束①,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②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塞下曲
(唐)许浑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注]①蕃州部落:指驻守在黄河河套(“黄河曲”)一带的边防部队。结束:戎装打扮。②燕歌:戍边将士所唱的《燕歌行》。
【1】这两首《塞下曲》同属盛唐诗歌中的__________诗派,这一诗派的代表性诗人王翰有一句著名的诗句:_______________,古来征战几人回?
【2】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这两首诗(可简称“李诗”“许诗”)的抒情手法和思想感情。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任城威王彰,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从征伐,志意慷慨。太祖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保足贵也!”课彰读《诗》《书》,彰谓左右曰:“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太祖尝问诸子所好,使各言其志。彰曰:“好为将”。太祖曰:“为将奈何?”对曰:“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太祖大笑。
二十三年代郡乌丸反以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临发太祖戒彰曰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动以王法从事尔其戒之彰北征,入涿郡界,叛胡数千骑卒至。时兵马未集,唯有步卒千人,骑数百匹。用田豫计,固守要隙,虏乃退散。彰追之,身自搏战,射胡骑,应弦而倒者前后相属。战过半日,彰铠中数箭,意气益厉,乘胜逐北,至于桑乾,去代二百余里。长史诸将皆以为新涉远,士马疲顿,又受节度,不得过代,不可深近。彰曰:“率师而行,唯利所在,何节度乎?胡走未远,追之必破。从令纵敌,非良将也。”遂上马,令军中:“后出者斩。”一日一夜与虏相及,击,大破之,斩首获生以千数,北方悉平。彰乃倍常科大赐将士,将士无不悦喜。时太祖在长安,召彰诣行在所。彰自代过邺,太子谓彰曰:“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应对常若不足者。”彰到,如太子言,归功诸将。太祖喜,持彰须曰:“黄须儿竟大奇也!”
太祖东还,以彰行越骑将军,留长安。太祖至洛阳,得疾,驿召彰,未至,太祖崩。文帝即王位,彰与诸侯就国。黄初二年,进爵为公。三年,立为任城王。四年,朝京都,疾薨于邸,谥曰威。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十九·任城陈萧王传第十九》)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二十三年/代郡乌丸反/以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临发/太祖戒彰曰/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动以王法从事/尔其戒之。”
B.二十三年/代郡乌丸反/以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临发/太祖戒彰曰/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动以王法/从事尔其戒之/
C.二十三年/代郡乌丸反/以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临发/太祖戒彰曰/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动以王法从事/尔其戒之/
D.二十三年/代郡乌丸反/以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临发/太祖戒彰曰/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动以王法/从事尔其戒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祖,庙号之一,是开国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谥为太祖的君主是商太祖成汤。
B.博士,博通古今之人,也用指古代对具有某种技艺或专门从事某种职业的人的尊称,还可表示古代的学官名。
C.行在所,也称“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历史上,南宋在杭州设立临安府,称之为行在,而仍将东京汴梁城称为京师。
D.爵,是古代君主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在中国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爵,后代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不尽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彰善射有力,立志从军。曹彰臂力过人,能徒手与猛兽搏斗,不畏避险阻;希望像卫青、霍去病那样率领大军驰骋沙漠,驱除戎狄,立大功、建封号。
B.曹彰作战勇猛,战功显赫。曹彰北征乌桓叛军,亲身搏战,虽铠中数箭,但气概更加猛厉,乘胜追击,大破敌军,斩首获生数以千计,,平定了北方势力。
C.曹彰听从建议,深受喜爱。太祖在长安召曹彰前去相见,曹彰在邺城见到太子,太子建议曹彰要表现得谦虚,曹彰以此行事,归功诸将,太祖大喜,认为他很奇异。
D.曹彰备受信赖,不断晋升。太祖东还,让曹彰镇守长安,太祖临死前还很想见到他;文帝即位后,曹彰先后被晋升为公爵和任城王,后来回到封国,暴毙于官邸。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
⑵长史诸将皆以为新涉远,士马疲顿,又受节度,不得过代,不可深近。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一个被碰掉一块的圆,决心要找回丢失的部分,便踏上了征程。由于残缺,他滚得很慢,得以与路上的花、草、小虫谈话。有一天,他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变成了完整无缺的圆,但因滚得太快,错过了许多美丽的风景。
请以“完美与残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标题自拟;④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