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举办的第十五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决赛,设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报告厅举行,现场将揭晓个人和团队的获奖名单。
B. 这位生前默默无闻的画家在去世很多年以后,世人才像发现新星一样赞叹他,他的作品也开始倍受追捧,收藏价格飞涨,而这一切,都与他毫不相干了。
C. 铁凝《哦,香雪》是一篇饱含诗情的小说,作品在时代变迁的大背景下,表现了在闭塞山村中生活的少女香雪对都市文明的向往,因而文笔清新自然,耐人咀嚼。
D. 基于近两年国内大城市过低的生育水平降低了经济潜在增长率、经济增长面临着巨大挑战的情况,中央调整了我国的人口政策,全面二孩政策于2016年1月起正式实施。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智能通讯设备虽然方便快捷、乐趣多多,但问题也接踵而至,很多老年人反映手机字小看不清,软件操作复杂不会用。
②80后外卖小哥雷海为在中央电视台第三届《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首当其冲,在2018年4月4日晚的总决赛中一举夺冠。
③精于谋划小圈子的人,拉帮结派,编织自己的关系网,以使自己左右逢源,如鱼得水,到头来却是作茧自缚,害了自己。
④作为“天眼之父”,中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的发起者及奠基人,南仁东教授被追授为“时代楷模”可谓实至名归。
⑤母亲薄氏卧病期间,汉文帝刘恒不顾自己帝王的身份,常常目不见睫,衣不解带,亲自侍奉母亲,为她亲口尝汤药。
⑥南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亭台、拱桥、雕塑等景观设计,与整个公园的风格浑然一体,体现了建筑设计方的独到匠心。
A. ①③⑥ B. ①②⑤ C. ③④⑥ D. ②④⑤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藏独分子滥杀无辜,罪不容诛,热爱和平、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人士和一切正义的力量决不会向他们妥协。
②他在抗战开始后不久,就向日寇暗送秋波,后来干脆卖身投靠,公开作了日寇的走狗,真是辱没了他的祖先。
③她在填报高考志愿的第一批院校时,既想报清华大学,又想报北京大学,总是见异思迁,拿不定主意。
④在繁忙而紧张的高三学习中,父母见微知著的关怀,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使她备受感动和鼓舞。
⑤遗憾的是,因临时有事我未能去汉江码头送行,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惟一的一次对陶先生的失约,一直耿耿于怀。
⑥北大有一只猫经常蹲在教室的窗户上听课,师生发现后,便让它登堂入室,这只猫成为最特殊的学生。
A. ③④⑥ B. ①②⑤ C. ②③⑤ D. ①④⑥
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杭州G20峰会的成功举办,让世界再次想起了,八年前在国际金融危机紧要关头,二十国集团临危授命,同舟共济,把世界经济拉回到稳定发展的轨道上。
B. 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期,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瞻前顾后、畏葸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还可能前功尽弃。
C. 中国电影如今已迈入所谓的大片时代,明星片酬的飞涨,外国团队的加盟,3D技术的普及,使得影片制作成本突飞猛进。
D. 雾霾对国人身体以及心里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会呼吸的痛”,针对此种状况,相关部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已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力争空气质量逐步好转。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当年他的大女儿和小儿子哭着抱住他的腿不让他走,儿女情长,令他心如刀割,但为了事业,他咬咬牙,还是毅然登上西去的列车。
②脱贫攻坚到了关键时刻,只要我们勠力同心,真干实干,就一定能打赢这场攻坚战,兑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庄严承诺。
③支教老师梁俊和山区孩子们演唱的《苔》,质朴无华,却如天籁;他们让观众用“歌的形式”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无与伦比的魅力。
④林教授讲课时,喜欢从现实生活具体案例中寻找切入点,呈现事实真相;然后避实就虚,由实践上升到理论,寻求规律,直指本质。
⑤美国出现贸易逆差的根源是其国内经济失衡,不解决财政赤字问题,不增加居民储蓄,单靠保护主义来解决问题,这无异于缘木求鱼。
⑥画家借李白的形象抒发胸臆,以笔墨挥洒豪情,飘逸飞动的墨线与李白浪漫清俊的诗章并驾齐驱,将诗仙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什么是区块链?从技术层面来看,区块链涉及数学、密码学、互联网、物联网等多个技术问题;从应用层面来看,简单地说,区块链就是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这些特点保证了区块链的“诚实”与“透明”,为区块链创造信任奠定了基础。而区块链巨大的应用场景,正是基于它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及能够保证多个主体之间的相互信任与一致行动。
为了理解区块链如何创造信任与合作机制,我们可以深入到具体的应用场景一探究竟。
首先是存证。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点,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存证”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只要能够确保上链信息和数据的真实性,区块链就可以解决信息的“存”和“证”难题。比如在版权领域,区块链可以用于电子证据存证,可以保证其不被篡改,并通过分布式账本链接原创平台、版权局、司法机关等各方主体,从而大大提高处理侵权行为的效率。在金融、司法、医疗等对数据真实性要求较高的领域,区块链都可以创造安全、高效的应用场景。同时,区块链由于记录了所有的交易记录,因此本身就可以形成征信,从而为实现社会征信提供全新思路。
其次是共享。区块链“分布式”的特点,可以打通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信息和数据共享。与中心化的数据存储不同,区块链上的信息都会通过点对点广播的形式分布于每一个节点,通过“全网见证”实现所有信息的“如实记录”。在公共服务领域,区块链能够实现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同维护和利用,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好的政务服务体验。目前已经有一些地方探索把房地产数据上链,在买房的时候,老百姓只需要到银行跑一次就可以实现产权过户。可以预见,随着“区块链十政务”的落地,跨部门的业务协同办理将成为常态,以后再也不需要“证明我妈是我妈”了。
三是信任。区块链能够形成“共识机制”,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真正实现从“信息互联网”到“信任互联网”的转变。经济发展中的很多问题难以解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少信任。比如说,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任”问题。区块链恰能在供应链金融中弥合信任鸿沟,它可以增强供应链上下游的信息可信度,通过链上可拆分的电子凭证实现资金的流转融通,打通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解决多级供应商的融资难问题。
四是协作。区块链能够通过“智能合约”实现多个主体之间的信任协作,拓展合作的范围和深度。市场经济活动常常涉及复杂的行为主体,如何实现多方主体的高效协作,是经济发展的共同难题。尤其是在全球语境下,跨境支付、跨境贸易、跨境物流等等,更是涉及各个国家出口、进口、运输、监管等各方面的协作。如果把区块链运用于全球贸易,各方都可以同时协作管理,保证所有信息电子化并实时共享,从而提高协同效率,降低沟通成本,使各个离散程度高的主体仍能有效合作。
总之,随着区块链与金融资本、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以及“区块链十”在各个应用场景落地,新的区块链产业生态将逐步建立,从而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抓住区块链技术融合、功能拓展、产业细分的契机,发挥区块链在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建设可信体系等方面的作用”。
(摘编自《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区块链上的信息分布于互联网上的每一个节点并向全网发布,有利于打通部门间的“数据壁垒”。
B.“区块链十”的应用模式可以实现跨部门业务协同办理的愿景,为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
C.区块链可以增强供应链上下游信息的可信度,实现信息对称,从而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D.分布式数据可以实现所有节点信息共享,而智能合约能够协同交易双方的行为,从而推动合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阐述区块链的概念时,文章着重介绍它的本质特点,目的是为下文论证其功能与价值服务。
B.文章从四个方面论证了区块链如何创造信任与合作机制,每一方面都列举了具体的应用场景。
C.从文章的本论部分来看,论证的重点是“信任”与“协作”,因为它们是区块链最核心的价值。
D.文章结尾处的引用,从一个侧面强调了区块链产业生态建设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区块链上的信息和数据不可篡改并能全网见证,将会对人类可信体系的建设产生积极作用。
B.区块链技术来临的时代,我们要面对的最大问题是上链内容是否真实,多主体能否协作。
C.有了区块链的存证技术,版权、金融、司法、医疗等领域的社会征信就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D.从“信息互联”到“信任互联”需要“共识机制”,所以完善区块链须从“集体维护”着手。
7、(1)《赤壁赋》中,“客”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积于心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表明自己无意功名、淡泊名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消遥游》中,作者认为“无所待”的最高境界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安石《登飞来峰》诗中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的《师说》首先明确老师的职能,提出中心论点后,又以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从反面论述跟随老师学习的重要的感慨。
(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蛟龙、寡妇的反应写出乐曲凄切婉转。
(2)《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极写屈原烦闷失意,走投无路。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高低结合地写出茅草乱飞的样态。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和抒情融为一体,笔力道劲,境界宏阔,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起承上启下作用,过渡自然。
(2)《蜀道难》中描写水石相激山谷轰鸣如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3)《春望》中,诗人通过刻画自己形象,表达忧国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按要求填空。
(1)_____,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2)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________,列坐其次。((_____)《兰亭集序》)
(3)《荀子•劝学》中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_________,______”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1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感愤
(宋)王令
二十男儿面似冰,出门嘘气玉蜺①横。
未甘身世成虚老,待见天心却太平。
狂去诗浑②夸俗③句,醉余歌有过人声。
燕然未勒胡雏在,不信吾无万古名。
(注)①蜺:古同“霓”,虹的一种。玉蜺,指白虹②浑:简直。③夸俗:拔俗,脱俗。这里是说诗人有着超凡的才情。
【1】本诗从体裁上看属于_____诗,采取______的抒情方式,抒写了内心情怀。
【2】请简要分析本诗尾联与陆游《书愤》一诗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同的表现手法及不同的思想情感。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戴若思,广陵人也,名犯高祖庙讳。若思有风仪,性闲爽,少好游侠,不拘操行。遇陆机赴洛,船装甚盛,遂与其徒掠之。若思登岸,据胡床,指麾同旅,皆得其宜。机察见之,知非常人,在舫屋上遥谓之曰:“卿才器如此,乃复作劫邪!”若思感悟,因流涕,投剑就之。机与言,深加赏异,遂与定交焉。
若思后举孝廉,入洛,机荐之于赵王伦曰:“伏见处士广陵戴若思清冲履道德量允塞思理足以研幽才鉴足以辩物诚东南之遗宝宰朝之奇璞也惟明公垂神采察不使忠允之言以人而废。”伦乃辟之,除沁水令,不就,遂往武陵省父。时同郡人潘京素有理鉴,名知人,其父遣若思就京与语,既而称若思有公辅之才。累转东海王越军谘祭酒,出补豫章太守,加振威将军,领义军都督。以讨贼有功,赐爵秣陵侯,迁治书侍御史、骠骑司马,拜散骑侍郎。
元帝召为镇东右司马。将征杜弢,加若思前将军,未发而弢灭。帝为晋王,以为尚书。中兴建,为中护军,转护军将军、尚书仆射,皆辞不拜。出为征西将军,加散骑常侍.发投刺王官千人为军吏,调扬州百姓家奴万人为兵配之,以散骑常侍王遐为军司,镇寿阳,与刘隗同出。帝亲幸其营,劳勉将士,临发祖饯,置酒赋诗。
若思至合肥,而王敦举兵,诏追若思还镇京都,进骠骑将军。寻而石头失守,若思与诸军攻石头,王师败绩。若思率麾下百余人赴宫受诏,与公卿百官于石头见敦。敦参军吕猗昔为台郎,有刀笔才,性尤奸谄,若思为尚书,恶其为人,猗亦深憾焉。至是,乃说敦曰:“周顗、戴若思皆有高名,足以惑众。公若不除,恐有再举之患,为将来之忧耳。”敦以为然,又素忌之,俄而收若思而害之。若思素有重望,四海之士莫不痛惜焉。贼平,册赠右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谥曰简。
选自(《晋书·戴邈传》)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伏见处士/广陵戴若思清冲履道/德量允塞/思理足以研幽/才鉴足以辩物/诚东南之遗宝/宰朝之奇璞也/惟明公垂神采察/不使忠允之言以人而废。
B. 伏见处士/广陵戴若思清冲履道/德量允塞思理/足以研幽/才鉴足以辩物/诚东南之遗宝/宰朝之奇璞也/惟明公垂神/采察不使忠允之言/以人而废。
C. 伏见处士广陵戴若思/清冲履道/德量允塞/思理足以研幽/才鉴足以辩物/诚东南之遗宝/宰朝之奇璞也/惟明公垂神采察/不使忠允之言以人而废。
D. 伏见处士广陵戴若思/清冲履道/德量允塞思理/足以研幽/才鉴足以辩物/诚东南之遗宝/宰朝之奇璞也/惟明公垂神采察/不使忠允之言/以人而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庙讳”是古代避讳方式中的一种,指为皇帝已故的父祖而避讳,如果普通百姓姓名、称号等不避讳是要判刑的。
B. “孝廉”,古代察举考试中用以选拔人才,任命官员的科目,是察举制常科中最主要、最重要的科目,始于汉代,明清时用作状元的雅称。
C. “投刺”,古代礼节,通报姓名来表示相见、祝贺、求官等,正式拜会会递上名帖。刺,也称之为“名刺”,即现在的名片。
D. 刀笔,本指在竹简上写字的工具,后指法律案牍和文章,文中是指后一种。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戴若思很有指挥才能,曾经得到过陆机的赏识和举荐。年少时,他带领同伙抢劫了陆机的船只,指挥同伙时有条不紊,陆机赞赏他,与他交谈一番后,结下友情。
B. 戴若思少有为官之才,曾多次被举荐,后因功加官进爵,先是被陆机推荐给赵王司马伦,后来又得到潘京举荐,被称为“宰相之才”,之后再因军功加官进爵。
C. 戴若思两次辞去任命,备受朝廷关注。先是赵王任命,他没有赴任,后来朝廷任命,他也没有赴任;他领命镇守寿阳,皇帝亲临军营表达慰问之情。
D. 戴若思受命平叛,却被叛贼杀害,王敦叛乱,他率命回兵镇守京城平叛,朝廷军队战败之后,他不惧安危去见叛军首领,最后被叛军王敦杀死。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思有风仪,性闲爽,少好游侠,不拘操行。
(2)公若不除,恐有再举之患,为将来之忧耳。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荀子说“人定胜天”“制天命而用之”,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主体地位几乎获得最大程度的彰显。但人类对自然本身的价值、需求的关注依然极为有限,使得当今世界的生态危机和生态环境问题,以海啸、地震、物种灭绝、资源枯竭乃至各种疫病肆虐横行的形式爆发出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再次提醒并帮助我们深刻理解“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的生态文明理念。
这不得不促使我们进行反思。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