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牡丹江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特朗普上台后,高调奉行美国优先政策,对他国事务指手画脚,多次在不同场合对中国人权、安全、教育、文化和经贸等方面频频发难。

    ②生态环境治理,涉及到大气扩散、液体排放和垃圾处理等方方面面,只有综合协调,齐抓共管,做到无微不至,才能打赢这一场硬仗。

    ③弹指间,改革开放的中国已走过四十个年头,留在记忆深处的雪鸿泥爪,似乎都成为历史陈迹,或悄然隐没或恒久闪烁,皆令人叹息。

    ④太平洋非常大,盛得下中美两国以及其他国家的舰船,何必要剑拔弩张!尽管我们始终虚怀若谷,美国航母却总是咄咄逼人,寻衅滋事。

    ⑤摄影艺术家只有深入自然与生活的第一线,采撷的镜头,才会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那些拾人牙慧的艺术作品,也就是差强人意而已。

    ⑥某些不负责任的媒体,总是试图制造一些哗众取宠耸人听闻的消息,或夸大其词,或掩饰事实真相,以谋取发行量或点击率的节节攀升。

    A. ②③⑥ B. ①④⑥ C. ②④⑤ D. ①③⑤

  • 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红楼》这部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经曹雪芹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完成了前八十回。

    河西走廊曾是佛教东传的要道,这里还留存着大量的石窟群,大小石窟俯拾即是,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相互激荡,积淀下蔚为壮观的历史文明。

    在对待利比亚局势的态度上,英国又一次紧跟美国顺风吹火,这纯系英美关系的惯性使然,尤其显示了它们当前特别需要相互借重的一面。

    王校长的一席话果然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与会的人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写手逐渐作为一个职业发展起来。一时间网络平台的文坛泥沙俱下,多数作品难称文学之名。

    读古代典籍,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否定古代的一些人士,其实我们没有资格对古人嗤之以鼻,因为我们现在自以为是的观念意识又有多少不属于发昏之列呢?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

     

  •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乡,指乡试,是科举时代在京城贡院举行的一次选拔人才的考试。

    B. 幕府,将帅在外临时设置作为府署的营帐,代指将帅办公的地方。

    C. 御史,春秋战国时期掌管文书和记事,秦朝后专司纠察弹劾官员。

    D. 宪府,御史所居的官署,专司弹劾之职。“宪”的意思是“法令”。

  • 4、下列选项中,对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会会徽“长城之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片不同特征的花瓣围绕恰似翩翩起舞,生动呈现出“生动活泼世园会”的特色。

    B.形态各异的花,共同代表着生命与希望、亮丽与美好、活泼与可爱、活力与清新。

    C.造型中汉语拼音、英文字母的完美融合,体现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完全不可分离。

    D.整体端庄大气,彰显生命的延展与升华,凸显普及园艺知识、传播美好理念的使命。

  • 5、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诗人在诗词韵律中搭建自己人生的亭台楼阁,   时自成风景、   ,赋闲时以逸待劳、守静待动,逆境中   、不与乱世争英雄,不失为一种人生韬略。

    A.畅快   各领风骚   养精蓄锐 B.畅达   各领风骚   韬光养晦

    C.畅快   各行其是   养精蓄锐 D.畅达   各行其是   韬光养晦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各题。

    中国如何在世界范围发挥自己的文化影响力?

    我们的文化历来提倡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思是指不同因素和谐、融合才能产生、发展万物,如和六律才有悦耳动听的音乐,和五味才有香甜可口的佳肴,如果都是同一个音符,便不成曲调。我们发展文化影响力,寻求的并非中国文化的单边统治,而是世界文化的多元共生。在一个多元的交响乐里,中国文化作为世界文化很重要的一个声部,参与其中,共同解决世界难题,开创一种新的精神世界。

    那么,中国要发展文化影响力,应该用什么来面对世界?如何面对世界?

    我们可以在纽约时代广场放一部广告,也可以在海外搞一场很精彩的演出或展览,但这些是否是中国向世界贡献的最核心东西?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断言中国不会成为世界大国,因为中国没有独立的、足以影响世界的思想;西方对于中国,也往往赞扬中国的古代文化,甚少尊重当代文化。到了21世纪,情况已有所改变,中国正在产生一些新的中国思想,引起了世界性的震动,得到了世界性的认同。比如,一些中国的青年学者,提出冲突最小化是利益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引发热烈讨论。这些中国思想并不是凭空诞生,它们从中国文化的根底发芽,由中国和西方学者共同研究、共同提倡,继而让全世界受益。

    可见,中国文化要产生影响力,就要向世界贡献新的思想,能够同他人一起解决人类共同的难题。

    林语堂在上世纪30年代时,用英文写就《吾国与吾民》和《生活的艺术》,在国外非常畅销,直到今天仍有很多人在阅读。为什么林语堂这么受欢迎?在我看来,这主要基于他对中国文化有相当深刻的了解,把外国读者当朋友看待,以和平的心态、自由的精神和杰出的文字从容自若地娓娓道来。

    但直到今天,为何还没出现一本能与以上两本书的影响力媲美的作品?我想主要还是态度不对:要么逢迎西方思想和外国读者;要么就是大国主义、与之不来往

    不同文化的交流,本质上是一种对话关系。这种对话并非以思想统一为目的、以覆盖或同化对方思想为手段。多种文化的共处,更要强调不同、差异、尊重别人的意见,因为不同更易摩擦出新火花。

    中国文化面对世界的根本态度,应是对自己的文化自觉而且热爱,对他人的文化同情而且了解,唯此,大家才能产生互动和共鸣。

    (节选自《中国应向世界贡献思想》,有删改)

    1

    A. 我们发现文化影响力,寻求的并非中国文化的单边统治,而是世界文化的多元共生。

    B. 在纽约时代广场放一部广告或在海外搞一场很精彩的演出或展览。

    C. 不同文化的交流本质上是一种对话关系,我国文化历来提倡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D. 中国应向世界贡献新的思想,能够同他人一起解决人类共同的难题。

    2

    A. 在一个多元的交响乐里,中国文化作为世界文化很重要的一个声部,只要参与其中,就能开创一种新的精神世界。

    B. 因为中国没有独立的、足以影响世界的思想,所以中国不会成为世界大国。

    C. 林语堂基于他对中国文化有相当深刻的了解,把国外的读者当成朋友看待,所写的《吾国与吾民》和《生活的艺术》深受外国读者的欢迎。

    D. 一些中国青年学者提出冲突最小化是利益最大化的必要条件中国思想,从中国文化根底发芽,保有中华民族特色,因而能让全世界收益。

    3

    A. 逢迎国外读者,接受西方思想,毕竟外国文化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B. 强调不同与差异,尊重别人的意见,与多种文化和谐共处,对自己的文化自觉且热爱,对他人的文化同情且了解。

    C. 以思想统一为目的,以覆盖或同化对方思想为手段,广建孔子学院,发扬中华文化。

    D. 各国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很多是无法学习与沟通的,因此不必学其他国的文化。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世间不是缺乏人才,而是缺乏发现人才的胸襟和境界。韩愈在《马说》中列举了三种不能发现人才的现象,首先是“策之不以其道”,再次是“___________ ”,还有“____________ ”,而这最后者尤其耐人寻味。

    (2)荀子在《劝学》中表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泛学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陋室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居于陋室不受打扰的安静生活,从反面虚写陋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的高雅情趣。

    (2)《氓》“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女子自诉婚后早起晚睡,日日辛劳,这与氓的“凶暴”形成对比,表达她内心的不满。

    (3)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叹,江山之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

  • 9、补写出下列句子横线部分。

    (1)《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作者在文末高度概括自己不辞辛苦,求师助学的经历的一句是:_______

    (2)《离骚》一文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中,“     ”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了国家形势危亡和个人身世坎坷。

    (2)苏轼《赤壁赋》中“     ”形容小船像一片叶子任意飘摇在宽阔浩淼的江面上。

    (3)《劝学》一文中,作者以蟹为例,指出其之所以会“ ”是态度浮躁不专一所致。

     

  •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_____,信以成之。(《论语》)

    (2)彼童子之师,_____,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3)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_____。(《诗经·氓》)

    (4)惟草木之零落,_____。(屈原《离骚》)

    (5)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6)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7)_____,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

    (8)_____,约于身而广于世。(《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 12、名篇名句默写

    (1)李白《行路难》化用宗悫少有大志的典故,抒发自我豪情的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有对英雄人物形象的精彩描写,如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了曹操的文采风流。

    (3)《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的艰辛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聚蚊谣

    刘禹锡

    沉沉夏夜兰堂开,飞蚊伺暗声如雷。

    嘈然歘起初骇听,殷殷若自南山来。

    喧腾鼓舞喜昏黑,昧者不分聪者惑。

    露华滴沥月上天,利觜迎人看不得。

    我躯七尺尔如芒,我孤尔众能我伤。

    天生有时不可遏,为尔设幄潜匡床。

    清商一来秋日晓,羞尔微形饲丹鸟

    (注)①唐元和年间,王叔文政治集团失败,刘禹锡受到牵连,被贬谪朗州。②利觜:尖利的嘴。③丹鸟:萤火虫的异名。

    1诗歌前八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蚊子”这一形象。

    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歌最后两句的表达效果。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秋水阁记

    钱谦益

    ①阁于山与湖之间,山围如屏,湖绕如带,山与湖交相袭也。虞山,嶞山也。蜿蜒西属,至是则如密如防,环拱而不忍去。西湖连延数里,缭如周墙。湖之为陂为寖者,弥望如江流。山与湖之形,经斯地也,若胥变焉。阁屹起平田之中,无垣屋之蔽,无藩离之限,背负云气,胸荡烟水,阴阳晦明,开敛变怪,皆不得遁去豪末。

    ②阁既成,主人与客,登而乐之,谋所以名其阁者。

    ③主人复于客曰:“客亦知河伯之自多于水乎?今吾与子亦犹是也。尝试与子直前楹而望,阳山箭缺,累如重甗。吴王拜郊之台,已为黍离荆棘矣。逦迤而西,江上诸山,参错如眉黛,吴海国、康蕲国之壁垒,亦已荡为江流矣。下上千百年,英雄战争割据,杳然不可以复迹,而况于斯阁欤?又况于吾与子以眇然之躯,寄于斯阁者欤?吾与子登斯阁也,欣然骋望,举酒相属,已不免哑然自笑,而何怪于人世之还而相笑与?”

    ④客曰:“不然。于天地之间有山与湖,于山与湖之间有斯阁,于斯阁之中有吾与子。吾与子相与晞朝阳而浴夕月,钓清流而弋高风,其视人世之区区以井蛙相跨峙而以腐鼠相吓也为何如哉?吾闻之,万物莫不然,莫不非。因其所非而非之,是以小河伯而大海若,少仲尼而轻伯夷,因其所然而然之,则夫夔蚿之相怜,鯈鱼之出游,皆动乎天机而无所待也。吾与子之相乐也,人世之相笑也,皆彼是之两行也,而又何间焉?”

    ⑤主人曰:“善哉!吾不能辩也。”姑以秋水名阁,而书之以为记。崇祯四年三月初五日。

    (注):嶞,山形狭长的样子。陂,河岸。寖,同浸,渗透之意。吴海国、康蕲国:海国公吴祯,蕲国公康茂才,均为明初大将,协助朱元璋一统天下。天机:自然。

    (1)根据文中相关信息,作者以“秋水”名阁,是取  (人名)《秋水》之意。

    (2)第③段写主人登阁产生“黍离”、“江流”之悲,其作用是什么?

    (3)结合上下文,对文中划线句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世间万物没有不是这样的,也没有是这样的。

    B.持肯定的立场去认识世间万物,这样的方法是不对的。反之亦然。

    C.顺着所肯定的方面就去肯定,世间万物没有不被肯定的。反之亦然。

    D.对世间万物的态度,要么持肯定的立场,要么持否定的立场。

    (4)概括结尾主人言“吾不能辩也”的原因。

    (5)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分析本文是如何将情景理有机结合的。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某一期《中国好声音》节目中,导师李荣浩为其战队学员选了抖音神曲《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作为参赛曲目,这一决定引起了不少观众质疑。而质疑的重点在于:一个以音乐性见长的竞技类节目,究竟应不应该选这种词曲没有经过用心打造的网络歌曲呢?李荣浩回应称,音乐并没有贵贱之分,一首歌产自网络并不代表低级。诚然,对于听众来说,音乐只有喜不喜欢的区别;但对于从事相关行业的人来说,粗制滥造的歌曲凭借“洗脑”功夫大行其道,不仅是对真正用心的音乐的“打击”,长此以往,大众的审美也将“沦陷”。

    请你以一个爱好音乐的高中生的身份给李荣浩写一封信,表明你对这件事情的立场。可以肯定李荣浩的态度,也可以否定。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