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辽源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本赛季鲁能泰山队表现差强人意,遇强不弱、及领先时防守松懈的老毛病仍没有改观。

    ②南宋皇城经元兵的一把大火,早已灰飞烟灭,世人只能从历史记录里捕捉到雪泥鸿爪

    ③《朱子治家格言》自问世以来被尊为“治家之经”,在整篇家训中,最让人醍醐灌顶的句便是: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④第23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颁奖典礼在上海举办,《朗读者》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获得了最佳季播电视节目奖。

    ③为人不可妄自尊大,须知人外有人;反之,妄自菲薄自己也不可取,对自己的能力没有自信,也会一事无成。

    ⑥巴金胸无城府,朴实无华,心灵如蓝天一般透明,在今天这个功利浮躁的年代里,这种说真话做真人的品质实在是难能可贵。

    A. ①②④   B. ②③⑥   C. ②⑤⑥   D. ①③④

  •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是以道德视角谈贪污问题,认为要 贪污,必须提高官吏的道德水准,使他们有一种清澈如水的 ,才可以一文不取。这些都是道德性手段,而不是制度性手段,因此封建王朝才出现大家都说清廉,但人人都 的恶果。

    A. 防止  节操  阳奉阴违 B. 防治  节操  口是心非

    C. 防止  情操  口是心非 D. 防治  情操  阳奉阴违

  •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日,部分国际品牌基于谎言与虚假信息在供应链安排和广告宣传中排斥新疆棉花及其制品的行为,引发了纺织产业界和广大消费者的极大愤慨。

    B.在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呼吁下,2021白玉兰国际音乐节完成了升级和扩容,从采用单一的钢琴比赛为主扩展到弦乐、管乐等各类乐器的综合比赛。

    C.本年度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超3亿人有睡眠障碍,失眠发生率高达38.2%,近五年人均入睡时间推迟近两小时,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熬夜大军。

    D.生物安全问题已成为全人类生存威胁,要从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出发,巩固对生物安全的认识,全面贯彻生物安全法,牢牢加深国家生物安全防线。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在立法上强调加重刑法,并不必然提升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威慑效果,在特定条件下甚至还起着相反的作用。

    B. 社会中的每一个公民是否能自觉维护公共道德,遵守文明规范,是社会维持长治久安和谐发展的内在保障。

    C. 动物园的选址和建设要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国家相关法规出发,既要有利于动物生存,也要保证游客安全。

    D.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既能吸引海归人才回国创业,又能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还能支持本土人才勇攀高峰。

     

  •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祖屋被荒置多年,已是椿萱并茂,今年他打算趁着暑期长假,好好地修葺一番。

    ②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③澳门不仅以博彩业闻名遐迩,还是东西方文化融合共存、风貌独特的城市,在灯红酒绿中沉淀着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

    ④在2018年女足亚洲杯小组赛中,中国队兵不血刃,以3:0完胜菲律宾队,轻松晋级本届亚洲杯半决赛并获得了明年法国世界杯决赛阶段比赛的入场券。

    ⑤在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现场,外卖小哥雷海为击败北大文学硕士彭敏摘得总冠军,全场观众无不起立拍手称快

    ⑥虽有摹描的痕迹,但终因自己的才气,李白写出了与崔颢《黄鹤楼》功力悉敌的《登金陵凤凰台》。

    A. ①④⑤   B. ①③⑥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当今诗坛,诗学家和诗人们普遍认为诗意主要来自于语言的陌生化。诗评家陈仲义认为:“就语言层面来说,陌生化担负着对老去语词的埋葬任务,追求语词‘前景化’,时刻对司空见惯的功利语言、实用语言实施狙击、拦截,增加感觉长度、制造新鲜刺激,因其特别符合诗语的求新天性,陌生化的合唱一浪高过一浪,陌生化终成为现代诗学追求的美学标的之一。”但我要说的是,由于诗人们过于偏好陌生化的语言,导致诗歌偏离了读者的审美趣味,诗歌的面孔变得十分陌生,越来越多的读者在远离诗歌和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觉得当前的诗坛需要有一种让读者觉得亲切和亲近的诗歌出现,就显得特别有意义。从学术层面看,任何把某种诗学理论极端拔高的结果,都会导致诗歌创作生态发生不必要的偏离。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提出不同的诗学观点和理论,显得比较艰难。尽管这样我还是欣喜地看到中国内地的青年学者、批评家苍耳等,首先质疑了陌生化给诗歌带来的危害。苍耳认为:高度变形的语言恰恰对深入本体世界构成了一次障碍、一种抵消;它只是揭示了诗歌语言的一极,而忽略了潜在的另一极——亲近化;亲近化意味着归本、归源、归朴、归真。诗评家陈仲义也认为在某些语境下的熟悉语言,处理得好,一点也不会比陌生化语言差。诗人王立世是这种亲近化诗学理论的创作实践者,他这方面的代表诗作,我认为当推他的《夹缝》。

    《夹缝》这首诗就这么短短几行,但是它带给我们的感受和体味却是无限的丰富的。就是这样丰富的人生体验,诗人王立世,没有像有的诗人那样将满腔的情绪完全倾倒而出,而是很节制地选取了“夹缝”这一中心意象,同时撷取人们常见的花草、空气、鸟鸣、风雨等意象进行了丰富而又亲切的描写。他不像有的诗人板着面孔,更不像有的诗人故作高深,在那里写着只有他们自己才能读懂的诗篇。应该说,当今诗坛不缺少法官般刻板的诗人面孔,也不缺少哲学家般缥缈的诗意述说,更不缺少那些让人感到陌生和新鲜的现代或者后现代诗篇,缺的恰恰就是像《夹缝》这种让人感到亲切而又诗味十足、让人读之觉得亲近而又诗意深邃的诗篇。

    现在很多诗评家和诗人认为陌生化的语言是最好的诗歌语言,甚至把它当成唯一的诗歌语言评判标准,这样的认识是偏激而又片面的,也是对诗歌创作有害的。要知道真正好的诗歌语言其实是在朴实中蕴含丰富的内涵,在亲近中交融着饱满的情绪。

    为此,我认为诗人们有必要清洗自己的诗歌创作观念,清洗自己的诗歌语言。只有当诗人彻底地清洗掉附着在头脑中那些空洞无用的思想,清洗掉诗人创作时游荡在心中的杂乱无章的情绪,清洗掉诗人笔尖下多余的不必要的语言修饰和枝蔓,诗歌才会变得越来越让读者感到亲近。只有让读者感到诗人可近,诗篇可亲,读者才会将他们阅读诗篇时的智慧发挥到极致。

    (选自《在亲近朴实的诗写中揭示人的生存状态》,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语言陌生化因为担负着对老去语词的埋葬任务,能够增加感觉长度、制造新鲜刺激感,且符合诗语的求新天性,所以得到了诗学家和诗人们普遍认可。

    B. 诗评家陈仲义认为:语言的陌生化追求语词“前景化”,时刻对司空见惯的功利语言、实用语言实施狙击、拦截,陌生化是现代诗学追求的美学标的之一。

    C. 诗人们在诗歌中大量运用过于陌生化的语言,会导致诗歌偏离读者的审美趣味,使越来越多的读者远离诗歌和诗人,因此作者呼吁出现亲近朴实的诗歌。

    D. 内地的青年学者、批评家苍耳等,在诗歌创作生态已经发生了不必要的偏离的状态下,首先质疑了陌生化给诗歌带来的危害,这一点令作者感到十分欣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诗人王立世是亲近化诗学理论的创作实践者,其作品《夹缝》语言亲切,诗意深邃,以极其寻常的意象带给读者无限丰富的感受和体会。

    B. 苍耳认为高度变形的语言忽略了语言的亲近化,亲近化意味着归本、归源、归真。提倡语言陌生化的陈仲义也同样认可语言的亲近化。

    C. 当今诗坛充斥着板着面孔或是故作高深的诗人,他们写着只有自己才能读懂的诗篇,诗坛极其缺乏让人感到亲切而又诗味十足的诗篇。

    D. 把陌生化语言当成唯一的诗歌语言评判标准,这种偏激、片面的认识对诗歌创作是有害的,事实证明,通俗易懂、语言亲近化的诗歌更受大众欢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诗人们有必要清洗自己的诗歌创作观念,清洗自己的诗歌语言,不应把追求新鲜刺激作为自己的创作观念,也不应该一味追求陌生化的诗歌语言。

    B. 一定语境下的熟悉语言,处理得好,也不会比陌生化语言差,王立世的《夹缝》是这方面的典型,在朴实中蕴含丰富的内涵,在亲近中交融着饱满的情绪。

    C. 只要诗人头脑中没有空洞无用的思想,创作时无杂乱无章的情绪,笔尖下没有多余的不必要的语言修饰和枝蔓,就会写出内涵丰富,给读者亲近感的诗歌。

    D. 诗歌的艺术价值不仅仅是诗人创造的,有时也来自读者的创造,只有让读者感到诗人可近,诗篇可亲,读者才会将他们阅读诗篇时的智慧发挥到极致。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了仁人志士不苟且偷生、不逃避死亡的原因。

    (2)杜甫《登高》中“_______”一句写出自己沦落他乡,因而生发出无限悲秋之绪;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小石潭记》中柳宗元连用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小溪的形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认为圣人的道德境界也不是天生的,在《劝学》中他指出,普通人只要“___________”,自然就会“___________”,最终具有圣人的精神境界。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通过刻画英雄的年轻有为、器宇轩昂来感慨自己白发早生、壮怀难酬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观沧海》中状尽大海浩淼无垠、吞吐日月的宏大气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2)韩愈《师说》中作者以孔子曾拜郑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来说明—个道理:“_______”。

    (3)《诗经·氓》反映出女主人公内心孤援无助,即使在夫家被虐待,回娘家又无法跟兄弟叙说的处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 10、按要求填空。

    (1)万里归船弄长笛,_______。(黄庭坚《登快阁》)

    (2)郴江幸自绕郴山,_______?(秦观《踏莎行·____》)

    (3)为了“义”,先前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的,现在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穷人感激接受了,孟子用一句话一针见血的指出这种行为的本质,即“______”。(孟子 《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苟子《劝学》写到,与蚯蚓相比,螃蟹虽然具有天生的优势,但结果“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一诗中,诗人以采荷花裁衣为喻来形容自己刻意追求完美外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即道元在《三峡》中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写出山峰陡峭幽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12、名句默写。

    (1)《离骚》中写诗人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离骚》中诗人写自己虽遭到贬抑,但仍要一如既往地修身洁行,而不论别人怎么看待自己,这二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有两句,说世俗人善于投机取巧,违反规矩,又任意改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虞美人•无聊

    陈维崧

    无聊笑拈花枝说,处处鹃啼血。好花须映好楼台,休傍秦关蜀栈战场开。

    倚楼极目深愁绪,更对东风语。好风休簸战旗红,早送鲥鱼如雪过江东。

    【注】①陈维崧: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人。本词以发生在川陕地区的战争为写作背景。

    ②簸:摇动。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无人可以交流,只好拈花枝倾诉,其“笑”也勉强。

    B. “鹃啼血”既写花红如血,又有“杜鹃啼血”之悲。

    C. 倚楼极目,愁绪更深,幸好有东风寄语,频传捷报。

    D. “鲥鱼”有良好的寓意,与“秦关蜀栈”况味迥异。

    2下列选项中的诗句都借“旗”表达了对战争的情绪,其中与“好风休簸战旗红”表达的情绪最相似的一项是

    A. 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李白《豫章行》)

    B.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辛弃疾《鹧鸪天》)

    C. 马蹀阏氏血,旗枭可汗头。(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D. 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夏完淳《即事》)

    3同样是写春花和春风,《虞美人·无聊》与下列这首诗相比,作者的情思却有不同,请结合相关诗句分析。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高启《寻胡隐君》)

    4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①这首词中写到诗人“倚楼极目”,《滕王阁序》中王勃也写到登阁远望,“披绣闼,俯雕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首《虞美人》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深愁绪”,李煜的《虞美人》也在结尾点明愁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首词提到了战场,屈原的《国殇》里也有对战场的描写:“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温疫论》原序

    吴又可

    昔仲景立《伤寒论》,盖为伤寒设也。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症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牍俱系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求其所谓伤寒者,百无一二。予即诸书,咸以为春、夏、秋所发,皆属温病,而伤寒必在冬时。则历年较之,温疫四时皆有,而真伤寒, 每在严寒。虽有头疼、身痛、恶寒、无汗、发热之症,每用发散之剂,一汗即解。间有不药亦自愈者,并未尝因失汗,以致发黄、谵语、狂乱等症。此皆感冒肤浅之病,非真伤寒也。伤寒、感冒均系风寒,竟感冒居多,伤寒希有,感受有霄壤之隔。今鹿马分,益见伤寒世所绝少。仲景以伤寒为急病,仓卒失治,多致伤生,因立论济天下万世,用心可谓仁矣。然伤寒与温疫皆急病,以病之少者,尚谆谆以告世,况温疫多于伤寒百倍,安忍置之勿论?或谓温疫一症,仲景原别有方论,历年既久,兵火湮没,即《伤寒论》称散亡之余,王叔和补方造论,谬称全书。则温疫之论,未必不由散亡也明矣。崇祯辛巳,疫气流行,感者甚多,于五六月益甚,或阖门传染。

    其于始发之时,每见时师误以伤寒法治之,未有不者。或病家误听七日当自愈,不尔,十四日必,因而失治。或遇医家见解不到,以急病用缓药,虽不即受其害,究迁延而致死,比比皆是。

    感邪之轻者,有获侥幸;感邪之重者,而加以失治,枉死不可胜计。嗟乎!守古法则不合今病,舍今病而别搜古书,斯投剂不效,病者日笃。病愈急,投医愈乱。不死于病,乃死于医;不死于医,乃死于古册之遗亡也。千载以来,何生民不幸如此?余虽固陋,静心穷理,其所感之气、所入之门、所抵之处,与夫传变之体,并平日所用历验方法,详述于下,以高明者正之。

    (节选自吴又可《温疫论》,有删改)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鹿马分 攸:通“悠”,深,远

    B.未有不者 怠:懈怠

    C.十四日必 瘳:痊愈

    D.高明者正之 俟:等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因立论济天下万世 请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B.然伤寒与温疫皆急病   其闻道亦先乎吾

    C.况温疫多伤寒百倍 青,取之于蓝,而青

    D.何生民不幸如此   夫晋,何厌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症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牍/俱系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

    B.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症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牍/俱系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

    C.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症/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牍/俱系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

    D.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症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牍/俱系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

    4一名考生在居家隔离期间,翻阅古籍,了解中医文化,对文中划线词语做了如下笔记,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A.《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医学经典,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

    B.按,小篆字形,形声字,本义为用手向下压。成语“按图索骥”和《鸿门宴》“项王按剑而跽”中的“按”字与文中意思相同。

    C.崇祯辛巳,是年号干支兼用纪年法。其中,“辛巳”是干支纪年。古人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作为序号。

    D.格,文中为“推究”之意,古文中可表达相似意思的字词还有“稽、原”等。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主要是针对伤寒之病,后世从医者却往往将伤寒与其他病症相互混淆,容易导致患者病情的延误。

    B.吴又可从临床症状、病情的急缓、病例的多寡等方面比较了感冒、伤寒、温疫三种疾病的异同,凸显了研究瘟病的紧迫性。

    C.崇祯辛巳年间,瘟疫流行,感染者众多。到了五六月份,疫病越来越严重,有的紧闭门户的人家,依旧被传染上了瘟疫。

    D.吴又可为人谦逊务实。他潜心梳理了数年来的行医经验,研究了疫气从哪里产生,又是如何传染到人的身上,立言救世。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这几天,“地摊经济”火了起来,网络上能看到各种各样摆摊的景象。有人说地摊虽小,却关系着不少小商小贩的生计,也方便了普通市民的生活,让城市多了一份烟火气,应该大力支持。也有人认为摆摊导致“脏乱差吵”城市综合治理问题,应该要严管,甚至取缔。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