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例句中的“长跪不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例:然而,也正是这千百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让一些画家“长跪不起”,不敢轻易逾越雷池,仍在使用今日的笔墨纸张道说古人程式化的话语。
A.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顶延伸着。
B.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壁障”太难了。
C.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D.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2、下列各词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太阳队近来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糟糕的防守问题一直没有改善,比赛连连失利,甚至在与弱旅勇士队比赛时,也饮恨败北。
B.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细心是质量工程的保障,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我们要深思而慎为。
C. 人们认为,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只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而是能使队员行动一致、互相配合的团队协作技能。
D. 中国史学家在世纪之交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辨析能力,越来越显示出相当高的学术含量,这样就为中外史学家的真正对话提供了可能和前提。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孔子和弟子们在一起,谈的都是事关天下苍生的大事,他们不会求田问舍,不会蝇营狗苟,他们是胸怀天下而又洞穿未来的大丈夫。
②如果校园足球能够突破现有瓶颈,推进体育真正融入、回归到教育体系之中,无需拔苗助长,足球苗子自会源源不断地涌现。
③《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④1992年11月17日这个冬天的早晨,路遥那双一生紧握着陕北的大手松开了,一个想要诉说的声音归于缄默,一个苍劲的手势在半空中戛然而止。
⑤中国电影人的专业素质良莠不齐,因此冯小刚、张国立等人欲创办电影职业学校来提升电影创作队伍的水准。
⑥世界把他忘了,他也好像忘了世界,从37岁至50岁,他只是和他的学生们厮守,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A. ①②③ B. ②④⑥ C. ①②⑥ D. ②⑤⑥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游国恩先生不问家事,躲进书房,钻入文学研究的世界,目不窥园,不断地有新作发表,业内人士读了,赞叹不已。
②向安和罗锋两位教授的看法异曲同工,在新世纪的巨大冲击下,民间故事传承人的口头传承悄然消失,传统民间文学走向哀歌。
③据统计,我国人均捐赠额远不如发达国家,也低于经济水平相等的国家,而要促进慈善捐赠,就应该细大不捐,充分尊重捐献者的意愿。
④受强冷空气影响,黑龙江多地降雪,气温持续下降,空中喷温水秒变冰雾,地面倒水瞬间结冰,人们在室内坐了半天,仍然觉得席不暇暖,冰凉透骨。
⑤联大以刚毅坚卓为校训,在极端艰难困苦中弦歌不辍,大师辈出,赓续了我们民族的文化血脉,这不仅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这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A. ②④ B. ①⑤ C. ②⑤ D. ③④
5、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而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吃什么对于人的重要性除了最基本的生存问题,也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 。 。 。 。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吃荤是一种特权。
①《左传·曹列论战》中就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记载
②周代礼制规定,天子食用牛肉,诸侯食用羊肉,大夫食用猪、犬肉
③由于生产力低下,肉食来源有限,古代统治者对食肉者的等级也有严格的限制和区分
④古代把食肉的统治者称为“肉食者”
⑤当时帝王及贵族在每月初一,食物较平日丰盛,叫做“朔食”,此时各个级别的盲员,食物规格也较平时提高一等。
⑥《孟子·梁惠王上》中,“七十者可以食肉矣”,这是太平盛世下的理想社会,老百姓活到70岁时才可以吃上肉
A. ④①③⑥②⑤ B. ③②⑤①④⑥ C. ④①③②⑤⑥ D. ③④①②⑤⑥
6、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冯士筰:符号数字皆诗情
出生于天津一个书香世家的冯士筰,从小就刻苦好学。清华读书时,更是出了名的“苦行僧”。他大学的同窗好友孙文心教授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冯士筰每天都是最后一个从图书馆或者教室回宿舍的。回来后,饿了还会抱着冰冷的窝窝头啃几口。1964年,他在深入研究了当时享有盛名的物理海洋学家Munk大洋风生环流模型的基础上,找出该模型未考虑热盐因素的不足,建立了大洋风生——热盐环流模式。正当他准备发表关于这一模型的重要论文时,文化大革命突如其来地发生了。
冯士筰被关了牛棚,但幸运的是他和赫崇本先生关在了一起。白天他们一起劳动,晚上赫先生不仅会给他讲海洋科学的历史和前景,而且还鼓励他不要因暂时的困难而气馁。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里,冯士筰的心总是热乎乎的,对未来也充满着期盼。
1970年,在周恩来总理的过问下,我国风暴潮研究起步了。冯士筰从牛棚里被解放了出来,接受了这一极有挑战性的课题。
风暴潮是发生在海洋沿岸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一次大的风暴潮可能使几万甚至几十万人丧生,经济损失可达几亿甚至几十亿元。我国是风暴潮高发国家之一,从历史资料看,几乎每隔三四年就会发生一次特大的风暴潮灾。世界主要海洋国家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开始了风暴潮的预报研究工作。而我国直到20世纪70年初还对风暴潮理论和我国风暴潮的实际状况几乎一无所知,风暴潮研究在我国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冯士筰的研究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没有资料、没有实践、没有理论。
为了获得风暴潮的第一手资料,1970年冯士筰等人环绕渤海湾进行了两次实地考察,足迹遍及渤海周围数省的40多个县市,行程4000多公里。其中的2000多公里完全是徒步跋涉的。他们走村串户向渔民、农民和盐民了解风暴潮的一般常识;走访当地政府、查阅当地县志,寻找有关记载;他们还反复到水利部门和验潮站搜集有关数据。冯士筰终于获得了国内第一批关于风暴潮灾害的珍贵资料。
要从本质上认识和最终解决风暴潮,当然首先要探讨其机制,因为只有弄清风暴潮的发生机制,建立一定的模式,风暴潮预报预测才能科学准确。研究中冯士筰发现:在南方风暴潮多有强台风引起;而在北方,寒潮也能在渤海掀起风暴潮。虽同为风暴潮,但二者的动力源和引发机制并不尽相同。冯士筰的这一发现,不仅具有深远的理论研究意义,而且具有相当的应用价值。1975年,冯士筰及其合作者一连发表了数篇论文,系统论述了风暴潮的概念、理论和数值预报的力学模型,建立了独特的超浅海风暴潮理论。1982年,冯士筰将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撰写成《风暴潮导论》一书,这是国内外第一部关于风暴潮的理论专著,它标志着我国对于风暴潮的研究已经进入世界风暴潮研究之林,也标志着冯士筰已经跨入我国一流物理海洋学家行列。
1983年,冯士筰作为高级访问学者,飞抵美国旧金山,同美国相关单位进行为期一年的合作。这次合作又使他的科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拉格朗日余流及长期物质输运。
“拉格朗日余流”是当时学界最有争议的前沿课题之一。冯士筰和他的合作者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解析了欧拉余流理论的缺陷,深入分析了拉格朗日余流和欧拉余流的本质差异,提出了一种拉格朗日余流和长期物质输运的理论模型,导出了一个全新的长期物质输运方程。该方程一问世,立刻引起了国内外同行们的重视。回国后,冯士筰在对该问题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开始了从根本上改造近海或河口环流传统理论的研究工作。此后十年,他建立了以拉氏时均速度的最低阶近似——物质输运速度来体现浅海环流速度基本场的新理论框架,导出了浅海潮生——风生——热盐环流基本方程组,建立了一种新型的长期的输运方程。此理论在中国陆架海环流研究中起到了指导作用。冯士筰的这一研究成果,为近海污染物理自净、悬浮质输运、海洋环境预测和近海生态系统动力学等诸多方面,提供了海洋环境流体力学基础。
工作之余,冯士筰是个爱好比较广泛的人。冯士筰很爱作诗,这既是他陶冶性情的方式,也是表达内心情感的途径。“心系大海连天碧,符号数字皆诗情”,这两句对仗工稳的诗句,正是他一生孜孜不倦追求的真实写照。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冯士筰和其合作者一起建立了独特的超浅海风暴潮理论,这一理论标志着我国风暴研究进人世界领先行列。
B.冯士筰对长期物质输运的计算提供了新型的非常节省的计算模式,在中国陆架海环流研究中起到了指导作用。
C.冯士筰的拉格朗日余流及长期物质输运研究成果,为近海汚染物理自净等方面提供了海洋环境流体力学基础。
D.文章以“心系大海连天费,符号数字皆诗情”作结,高度肯定了冯士筰对事业的忠诚,抒写了他的个人情趣。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1964年,冯士筰在研究大洋风生环流模型时,发现了该模型的不足,并建立了自己的大洋风生——热盐环流模式。
B.“文革”期间,冯士筰被关进牛棚,幸得赫崇本先生帮助,才得以渡过难关。1970年,在周总理的过问下,才被解放。
C.我国风暴潮研究起步早,但进展小。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依然面临着没有资料、没有实践、没有理论的困难。
D.冯士筰发现,南北方风暴潮的动力和引发机制不尽相同。这一发现.具有深远的理论研究意义扣相当的实用价值。
E.八十年代,冯士筰与美国相关单位合作研究拉格朗日余流及长期物质输运,标志着我国海洋环保进入世界领先行列。
(3)冯士筰能够在科研方面取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同为赤壁怀古诗词,苏轼塑造了青年将领周瑜的英雄形象,而杜牧的《赤壁》中,却用“_________,__________”,讽刺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成功是因为侥幸。
(2)韩愈在《师说》中批评了“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态度,并且指出因此而产生的令人奇怪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用“_______,_____”与蚯蚓之喻作对比,论证了“学习不能心思浮躁”的观点。
(2)《诗经·卫风·氓》以“______,_____”起兴,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
(3)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词人想象用大块烤牛肉犒劳军士的壮观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2) _________,不能十步;____________ ,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
(3)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________ , 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0、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①“序”是古代一种常用文体,或叙事,或描写,或抒情,或议论。王勃《滕王阁序》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句含蓄表达了对都督阎公治理才能的赞赏之情。
②古人登高,常产生诸多人生感慨。比如杜甫《登高》“ _____________ ,百年多病独登台。 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四句表达了个人之悲与家国之忧。
③高一(1)班学习经验分享会上,语文课代表说:“古人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文学习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贵在长期坚持积累。”
11、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在学校组织的成人仪式上,校长提醒同学们要与时俱进,不能做“____,____”的桃花源中人,而应该回应时代的需求。
(2)为国家民族所敬仰的英雄,即便遭受磨难仍刚强勇毅,即便身死也能以精神力量感召后人。诚如《国殇》中“诚既勇兮又以武,____。_____,子魂魄兮为鬼雄”所歌颂的那样。
(3)成语“食不果腹”有时会被误写为“食不裹腹”。究其原因,写错的人往往不了解这一成语出自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腹犹果然”一句。
(4)《梦游天姥吟留别》写梦境也写现实,诗人迭遭失意后向往神仙世界,觉得梦境更值得流连。然而梦总是要醒的,“忽魂悸以魄动,___。惟觉时之枕席,__,梦醒时分,便很难“开心颜”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2)皇览揆余于初度兮,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3)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4)________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5)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6)岂无山歌与村笛,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7)长袖善舞,_____________________。(韩非子《韩非子》)
(8)知足不辱,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子《老子》)
13、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渊明携酒图①
[宋]梁栋
渊明无心云,才出便归岫。东皋半顷秫,所种不常有。苦恨无酒钱,闲却持杯手。今朝有一壶,携之访亲友。惜无好事人,能消几壶酒。区区谋一醉,岂望名不朽!闲吟篱下菊,自传门前柳。试问刘寄奴②,还识此人不?
注:①此诗是一首题画诗。梁栋(1242—1305),湘州(今湖南长沙)人。咸淳四年(1268)进士。宋亡,不愿为新朝效力,先归武林(杭州别称,以武林山得名)闲居,后又隐居在大茅山中。②寄奴:南朝宋高祖刘裕的乳名。陶潜曾与刘裕同官晋朝。刘裕代晋称帝后,陶潜耻事二姓,作品只称甲子,不用刘宋年号。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绘画只能表现一刹那的景象和意态,而本诗从“今朝有一壶,携之访亲友”这一颇富想象的片段生发开来,不是工笔,而是写意,意在传神。
B.“闲吟篱下菊,自传门前柳”两句,写出了陶渊明“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的高洁志趣。
C.“惜无好事人,能消几壶酒”两句中,一个“惜”字,既写陶渊明无共酌之人,也写诗人自己的的孤寂感。
D.此诗基调闲适恬淡,诗人借赞美陶渊明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慨。
(2)简析“渊明无心云,才出便归岫”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化用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哪两句?
(3)这首诗最后两句诗以诘问句作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吕午,字伯可,歙县人。嘉定四年进士,授乌程主簿,郡守致之幕下,事一决于午。守张忠恕,丞相浚之孙,荐午犹力。
调当涂县丞。守吴柔胜谓午有操守,俾其子渊、潜定交焉。会司理摄芜湖县,庐州遣两兵会公事,司理遂以庐兵夺县民为言。柔胜怒,悉置狱,属午问之。午谓“庐州有公牍,不可谓夺民”。柔胜愈怒,再以属午。明日,午入谒,柔胜先令左右问若何,午执前说。柔胜益加怒,谓“我不忍庐兵夺吾百姓”。不出迎午,午坐客位不退,不食。柔胜勉为出,怒不息,欲黥二兵。午徐曰:“庐州初无公牍则可,有则县不为处置而反罪庐兵,恐不可。”久之,卒从午请,由是柔胜益知午。
陈贵谊守太平属午安集淮南流民江东提举徐侨知午在郡惊喜辟为幕属。午欲尽决遣郡事而后行,帖趣行至十八而不以白贵谊,侨贻书贵谊,午始行。既而侨行部,以田事迕丞相史
弥远,以言罢。午还当涂。监温州天富北监盐场,改知余杭县,亦以言罢,公论大不平,然午自此名益重。浙东提举章良朋留之幕,旋兼沿海制置司事。海寇未平,良朋问策安在。午廉知调军出海,粮尽即还,军获寇物,官尽拘收。乃与制置司干官施一飞议,粮尽再给,不许擅还,贼舟所有,悉以给军,海道遂清。差监三省枢密院门兼监提辖封桩上库。丁父忧,免丧,迁大府寺簿。拜监察御史,帝亲擢也。
提举崇禧观,再移浙东提刑。复为监察御史,入见,帝曰:“卿向来议论甚明切。”兼崇政殿说书。史嵩之雅不欲午在经筵,时殿中侍御史项容孙子娶午从子,嵩之俾容孙上疏避午,欲撼之去,而于法无避。嵩之乃与言路密谋,以为午尝劾王瓒姻家史洽,遂以瓒为右正言,午即治装去,上手诏趣留之,午力辞,不允,由是再留,而议论愈不合。迁起居郎兼史院官,官至中奉大夫,间居一纪卒,年七十有七,累赠至华文阁学士、通奉大夫。
(节选自《宋史》)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贵谊守太平属午安/集淮南流民江东/提举徐侨知午在/郡惊喜辟/为幕属。
B. 陈贵谊守太平属午/安集淮南流民江东提举/徐侨知午在郡惊喜/辟为幕属。
C. 陈贵谊守太平/属午安集淮南流民/江东提举徐侨知午在郡/惊喜/辟为幕属。
D. 陈贵谊守太平属/午安集淮南/流民江东提举徐侨知午在郡/惊喜/辟为幕属。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主簿是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隋、唐以后,主簿是部分官署与地方政府的事务官,重要性减弱。
B. 流民,是指因故被流放的人,因为是宋朝,不必避讳唐太宗李世民的“民”字,所以直接用了“民”字。
C. 黥,古代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的刑罚,后来也用于刺在士兵脸上以防备其逃跑。
D. 一纪,因为岁星(木星)绕太阳一周约需十二年,因此古代称十二年为一纪。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吕午的能力受到地方官的看重。他任乌程主簿时,郡守张忠恕将事情交由吕午决定,调任当涂县丞时,守臣吴柔胜让儿子们与他交往。
B. 吕午能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不屈服于上司。在对待所谓庐州兵侵扰芜湖县百姓的事件上,他以自己的坚持,改变了吴柔胜的不当做法。
C. 吕午做事认真。江东提举徐侨要聘他为幕僚,他因事务缠身,就没有把这件事告诉陈贵谊,直到徐侨写信给陈贵谊,吕午才成行。
D. 吕午在朝内为官受到排挤。他兼任崇政殿说书时,史嵩之不愿让吕午在经学讲席上,就依法规让项容孙上书使吕午进行了回避。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日,午人谒,柔胜先令左右问若何,午执前说。
(2)丁父忧,免丧,迁大府寺簿。拜监察御史,帝亲擢也。
15、近日,《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导大纲》正式发布。大纲提出制定“家庭网络公约”的建议,指导家长正确处理孩子与网络、电子产品、新媒介的关系。对这个建议,你有何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理。不超过15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