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胡优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中讲话时,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
A. 胡优见同桌同学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就意味深长地对张海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B. 同学刘欣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胡优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 胡优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
D. 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中专,胡优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
2、使用“题辞”,必须考量相应的社交场合。如①,适用于新婚,以表达道贺之意;②,适用于长辈寿庆,以表达庆贺之意;③适用于教育机构开办,以表达祝贺之意。
上文①、②、③中,依序填入最为得体的选项是( )
A. 五世其昌 齿德俱尊 启迪有方
B. 宜尔室家 椿萱并茂 杏林春暖
C. 珠联璧合 福寿全归 英才渊薮
D. 琴瑟重调 松鹤延龄 时雨春风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干部任免需要举直措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巩固改革成果,促进国家的兴旺和事业的成功。
②最近天气反常,前一天穿羽绒服,后一天穿薄衬衫。忽冷忽热的天气让人们经历了一日三秋的变化。
③届时我们在宴会上摔杯为号,潜伏士兵将蜂拥而出将敌人制伏,我们就能折冲樽俎,一举获得成功。
④高三时间太紧,同学们感觉每天陷入了题海,根本没有时间读自己喜欢的书,因为那些资料让人不忍卒读。
⑤不管寿命长短,都要尽力实现这仅有一次的生命的价值,多体会民胞物与的意义,使人类和动植物和谐共处。
A.①③ B.②④ C.①⑤ D.②⑤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诗歌创作上模式化、概念化的倾向,原本就早已存在;可是近来“梨花体”的横行,却使这种“套版”创作达到________的地步。
②有“外星人”之称的马云,没有所谓的名牌学历,也没有令人羡慕的出身,但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对互联网经济的贡献可谓是________。
③埃菲尔铁塔共有钢梁1800多根,铆钉1050846个,建成后一百多年来,却没有更换过任何一个部件,其组装下艺令人________。
A.无与伦比 登峰造极 叹为观止
B.登峰造极 无与伦比 叹为观止
C.叹为观止 登峰造极 无与伦比
D.登峰造极 叹为观止 无与伦比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当今的大展变成了一支魔棒,画家们唯大展“马首是瞻”,可以说,大展让许多画家悖逆了自己的资质和特长,成了大展的牺牲品。
②这种真挚隐于字里行间,所以作者笔下所描绘的一切才那么宛然美丽,富有灵气;文字才那么清丽畅达,珠圆玉润。
③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④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⑤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成长的终身老师。如何维持老师身份的新鲜感,大家莫衷一是,互不相让,这使得年轻的父母们无所适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进入“新穷人”时代
汪晖
按照户籍统计,现在有2.4亿从农村移民城市的打工者,伴随着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这一打工群体正在从拥有一点农村土地的半无产阶级化的工人群体向无产阶级化的工人群体过渡。这一新工人群体是经典意义上的穷人,同他们一道诞生的是那些曾在社会主义时期占据着特殊地位但如今衰落了的工人阶级,他们从具有某种主体地位的城市阶层迅速滑落至失业者,成为城市贫民。较之20世纪的工人阶级,新工人群体的人数与规模要庞大得多,但这一群体在政治和文化领域却几乎没有自己的位置,以至于他们究竟是一个阶级还是阶层至今仍然是学者们争论的问题。
而今,一种不同于上述经典意义上的穷人的“新穷人”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例如廉思在发表的著作中描写的青知“蚁族”:他们大学毕业,聚居于城市边缘或中心,拥有一定的工作和收入,却在消费社会的碾压下辗转反侧。用陈国战的话说,“‘新穷人’大都受过高等教育,工作于高档写字楼,外表光鲜亮丽,对自己的白领身份有很高的期待和想象”;但“在工作的枯燥程度上和收入水平上,他们都已与蓝领工人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与物质上的消费不足相伴随的,是所谓“精神贫困”、价值观的缺失等等。如果说经典意义上的穷人是资本主义经济生产过程的产物,那么“新穷人”则是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的伴生物,但他们同样是资本主义经济从工业经济向金融资本、从实物经济向虚拟经济过渡过程中的产物。我们可以预期的是:这两者之间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重叠地带。
如果仅仅从消费的角度看待“新穷人”就有可能忽视了这个群体的政治能量。与欧洲和美国在去工业化过程中诞生的“新穷人”有所不同,中国的“新穷人”萌芽于社会主义体制向后社会主义体制的转变过程之中。但与欧洲和美国的状况相似,这一群体是新兴媒体的积极参与者,显示出较新工人群体强烈得多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动员能力。过去,我们不难在阿拉伯的反抗运动、美国占领华尔街的运动和莫斯科的街头示威游行中看到“新穷人”的身影,如今,中国的“新穷人”也异常活跃,从微博和各种网络传媒直至纸面媒体,其话题遍及各个社会领域。但中国“新穷人”的身份似乎更不确定,“新穷人”身上的政治潜力也是一个有待探索的领域:他们是不满的源泉,却又未能展开全新的政治想象;他们在消费不足中幻灭,却又不断地在生产着与消费社会相互匹配的行动逻辑。
对于新工人群体而言,由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遗产,他们与乡村的联系仍然维系着。就“新穷人”群体而言,他们是市场扩张中拥有一定教育背景的、怀抱上升梦想的、消费不足的群体,他们对个人权利及其相关变革十分关注,与这个正在生成中的新的社会经济体制的基本价值观没有根本性的冲突。恰恰是在媒体高度发达的当今时代,分隔现象日趋严重,在新工人群体与“新穷人”之间难以产生真正的社会团结和政治互动,从而也无从通过团结或互动产生新的政治。不过一切才刚刚开始,离真正的戏剧还有一段距离,各种新因素迅猛涌现,规模空前,它们预兆着一个正在降临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新工人、“新穷人”将是历史变动的重要力量。
【1】下列选项中关于“新穷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拥有一定的教育背景,心怀期待和上升梦想,与蓝领没有实质性差别的白领阶层。
B. 是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的伴生物,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经济转变发展时期的产物。
C. 消费能力有限,也未能展开全新的政治想象,但不能否认其在政治上存在潜力。
D. 对社会有不满,但与正在生成的社会经济体制的基本价值观没有根本性的冲突。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新工人群体虽然已经失去了土地,但他们仍然与乡村维系着联系,是经典意义上的穷人,并且与“新穷人”存在一定的重叠地带。
B. 城市里的穷人包括新工人群体、从具有主体地位的城市阶层滑落至失业者并成为城市贫民的衰落的工人阶级和“新穷人”。
C. 中国的“新穷人”和欧洲、美国的“新穷人”诞生背景不同,但都不难在反抗活动或者示威游行中找到他们的身影。
D. 新工人群体和“新穷人”虽然都是穷人,但他们之间将难以产生社会团结和政治互动,也无从通过团结或互动产生新的政治。
【3】与新工人群体相比,“新穷人”存在着不同。请列举出三点。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比兴是诗歌的常用手法,《氓》中“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通过植物枝叶茂盛和枝叶衰落的情形暗示女子的年轻貌美与年长色衰,生动形象,对比鲜明。
(2)古代诗文中对音乐的描写屡见不鲜,如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蛟龙与人的反应侧面写洞箫的艺术感染力。
(3)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的身世与国家的命运交织在一起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出师表》中,表明蜀汉危急之时,侍卫之臣与忠志之士义无反顾为国效力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锦瑟》一诗运用鲛人泪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抒发作者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而又无法实现的悲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写用耳和目尽情享受清风、明月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白部分。
(1)俗话说“行行出状元”,每种专业各有其人才,用韩愈的《师说》中两句来形容最恰当: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用《出师表》向后主建议要广开言路,即____________,有犯罪者或尽忠做事的人,应该交给有关部门处理,即____________。
(3)杜甫在《登高》中抒发了长年漂泊他乡的悲伤,即__________,想要借酒浇愁,却无奈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宫殿像蜂房一样曲折、像水涡一样回旋后,接着用“________”突出宫殿难以计数;写宫车远去声音渺茫后,接着用“________”突出宫殿规模宏大。
(2)在《醉翁亭记》中,欧阳修以“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山间的春夏美景,让自己流连忘返。
(3)南宋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 ·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英雄业绩的流风余韵已荡然无存,自己希望像英雄那样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难以实现的惆怅。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里仁》篇中“___,____ ”两句与《论语·述而》篇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取意相似。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 ,____ ”集中体现了赤壁江山如画的特点。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出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借杜鹃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情。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上片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咏怀三国时期英雄人物,间接抒发自己人到老年的壮心不已和无奈感慨。
1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①
[宋]黄庭坚
酒浇胸次不能平,吐出苍竹岁峥嵘。
卧龙偃蹇雷不惊,公与此君俱忘形。
晴窗影落石泓处,松煤浅染饱霜兔。
中安三石使屈蟠,亦恐形全便飞去。
[注]①此诗是黄庭坚贬戎州(今四川宜宾)时为黄斌老送他一幅横竹画而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吐”字表明黄斌老创作动机非凡,故画出的竹气势峥嵘,不同凡响。
B.颔联把竹子比作“偃蹇”之卧龙,屈服困顿在雷霆之下,暗写黄斌老的襟怀。
C.颈联描述黄斌老在晴明的窗下,用兔毫笔饱蘸松烟墨,画出了这幅横竹图。
D.尾联写画上三块石头是防止竹子画好了像龙一样飞去,突出黄斌老画技高超。
【2】本诗借黄斌老笔下的竹子抒发什么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赵尚宽,字济之,河南人,参知政事安仁子也。知平阳县。邻邑有大囚十数,破械夜逸,杀居民,将犯境,尚宽趣尉出捕,曰:“盗谓我不能来,方怠惰,易取也。宜亟往,毋使得散漫且为害。”尉既出,又遣徼巡兵蹑其后,悉获之。
知忠州,俗畜蛊①杀人,尚宽揭方书市中,教人服药,募索为蛊者穷治,置于理③,大化其俗。转运使持盐数十万斤,谭②民易白金,期会促,尚宽发官帑所储副其须,徐与民为市,不扰而集。
嘉祐中,以考课第一知唐州。唐素沃壤,经五代乱,田不耕,土旷民稀,赋不足以充役,议者欲废为邑。尚宽曰:“土旷可益垦辟,民稀可益招徕,何废郡之有?”乃按视图记得汉召信臣④陂渠故迹益发卒复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又教民自为支渠数十转相浸灌。而四方之民来者云布,尚宽复请以荒田计口授之,及贷民官钱买耕牛。比三年,榛莽复为膏腴,增户积万余。尚宽勤于农政,治有异等之效,三司使包拯与部使者交上其事,仁宗闻而嘉之,下诏褒焉,仍进秩赐金。留于唐凡五年,民像以祠,而王安石、苏轼作《新田》、《新渠》诗以美之。
徙同、宿二州,河中府神勇卒苦大校贪虐,刊匿名书告变,尚宽命焚之,曰:“妄言耳。”众乃安。已而奏黜校,分士卒隶他营。又徙梓州。尚宽去唐数岁,田日加辟,户日益众,朝廷推功,自少府监以直龙图阁知梓州。积官至司农卿,卒,诏赐钱五十万。
(节选自《宋书·循吏传》)
(注释)①蛊:传说中一种人工培育的毒虫。②谭:通“谈”,与…商谈。③理:司法衙署,狱官。④召信臣:西汉水利名臣,字翁卿,九江寿春(今安徽省寿县)人。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乃按视图/记得汉召信臣陂渠故迹/益发卒复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又教民自为支渠数十/转相浸灌/
B. 乃按视图记得/汉召信臣陂渠故迹/益发卒复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又教民自为支渠数十/转相浸灌/
C. 乃按视图记/得汉召信臣陂渠故迹/益发卒复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又教民自为支渠数十/转相浸灌/
D. 乃按视图记/得汉召信臣陂渠故迹/益发卒复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又教民自为支渠数十/转相浸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方书:本指记载药方的医书,本文是指赵尚宽公布的用来治疗蛊毒的药方。
B. 官帑:国库里的钱财,也可借指国库,一般情况下是不能私自随便动用的。
C. 考课:按一定的标准,在一定的年限内,对官吏进行考核,但不与奖励并行。
D. 直龙图阁:宋代的荣誉官职,地位低于龙图阁学士、龙图阁直学士、待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赵尚宽处置突事件果断周密。知平阳县时,邻邑有罪犯越狱害民,他及时布置尉兵出捕,接着又派徼巡兵监督尉兵,终将罪犯全部抓获。
B. 赵尚宽很有化解社会危机的能力。他巧用药方治疗蛊毒,彻底追查放蛊人;果断使用官帑垫付盐银,解除了盐银不足给百姓带来的困扰。
C. 赵尚宽善于从实际出发治理州县。他根据唐州历五代乱的情况,制定开垦旷地,招来流民的政策,三年之后,土地变得肥沃,增户万余。
D. 赵尚宽政绩满满,受到广泛赞誉。皇帝多次对他表彰赏赐,王安石、苏轼写诗对他表示赞美,老百姓对他感恩戴德,甚至置石像建生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盗谓我不能来,方怠惰,易取也。宜亟往,毋使得散漫且为害。
(2)河中府神勇卒苦大校贪虐,刊匿名书告变,尚宽命焚之,曰:“妄言耳。”众乃安。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栏目,在今年春节期间成为观众喜欢的综艺节目,而夺冠的武亦姝也迅速成为“网红”,一时间“满屏竞传飞花令,一众争说武亦姝”。有人总认为这样的节目应是曲高和寡,对其收视率的节节攀升大惑不解;还有人认为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的“中国诗词大会”大受欢迎正体现了一种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信;也有人开始思考如何用传统文化熏陶、培养下一代的问题;更有人在思索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
对于上述现象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