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3月17日,“亚洲最大规模全水漆自动化生产线落户仪式暨水漆全球发布会”在河北保定博野水性涂料产业园举行。此次事件被央视、卫视、报纸、媒体等争相报道。
B. 英国政府近日宣布,将于2040年起全面禁售汽油和柴油汽车,届时市场上只允许电动汽车等新能源环保车辆销售。
C. 肯耐珂萨副总裁俊梁说,年轻的求职者愈发重视自身能力的提高,能否在企业学到本领,是造成流动的最主要原因。
D. “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名列“2017年度改变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同时,“墨子号”量子卫星的研究成果也入选其中。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在立法上强调加重刑法,并不必然提升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威慑效果,在特定条件下甚至还起着相反的作用。
B. 社会中的每一个公民是否能自觉维护公共道德,遵守文明规范,是社会维持长治久安和谐发展的内在保障。
C. 动物园的选址和建设要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国家相关法规出发,既要有利于动物生存,也要保证游客安全。
D.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既能吸引海归人才回国创业,又能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还能支持本土人才勇攀高峰。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个感性的人,往往容易为外物所动,电光石火,激情四射,久久地陶醉于有着自我烙印的世界中。
②苏东坡一生坦荡,“一蓑烟雨任平生”,个人的名利得失,对他而言,不过是吉光片羽罢了。
③全明星版《桃花扇》火爆上演。一支《倾杯序》响遏行云;,满腔悲凉尽在曲中,令人拍案叫绝。
④海南岛一年四季气候宜人,冬温夏清,环境良好,被称为世界上“少有的几块未被污染的净土”。
⑤“庭院深深深几许”。与晚期封建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相适应,美轮美奂的中国园林建筑出现了。
⑥干部有“品”分有“位”。要想让自己的事业永葆青春,就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危言危行,成为一个德才兼备之人。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②④ D. ③⑤⑥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联合国新任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曾担任葡萄牙总理,他外交能力突出,四国语言信手拈来,各外媒对他的语言才能赞不绝口。
②实施新政策不到三年时间,咱村就已改头换面:不仅重见青山绿水,而且家家都致富了。
③这十年间的悲欢离合,白云苍狗,令人在冷静沉默中回想起来不禁感慨万千,前尘往事久久萦绕于心,郁积于怀。
④游国恩先生不问家事,自己躲进书房,钻入文学研究的世界,长吟短叹,目不窥园,不断地有新作发表,业内人士读了,赞叹不已。
⑤针对媒体热炒的“比飞机还要快的超级高铁”新闻,同济大学教授周顺华认为铁路运行加速度有一定的科学限制,不能想入非非。
⑥一年的时间如汤沃雪,只有专心治学的人才能明白时光对于学术生命的价值,也只有在短暂时光中能把握方向的人才会有所成就。
A. ③④⑤ B. ①②⑥ C. ①⑤⑥ D. ②③④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诗歌创作贵在有真情实感,要赋予它血肉与灵魂,这样才能打动人心;坚决反对舞文弄墨,无病呻吟,言不由衷。
②群利公司的低价促销活动吸引大量市民争相前往,由于主办方僧多粥少,疏导不力,出现了哄抢商品的混乱场面。
③那一年对于我家来说真是多事之秋,祖母病重、我与妻子离异、为二弟操办婚事、儿子遭遇车祸等事情接连发生。
④在大量的事实证据面前,犯罪分子的心理防线终于崩溃,最终和盘托出了抢劫作案杀害被害人董某某的犯罪事实。
⑤为提高图书利用率,优化馆藏,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借书必须按期归还,如果久假不归,将影响个人信用分数。
⑥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不能单纯按国标清单生搬硬套,需要瞻前顾后,统筹管理,兼顾实际情况和合同要求灵活处理。
A. ①⑤⑥ B. ①③⑥ C. ②③④ D. ②④⑤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史学是一门科学。史学研究必须以史实为基础。马克思说得很清楚:“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因此,充分占有材料(即史料) 是进行历史研究的基础。但是,如何充分占有史料却是一个问题。在史料有限的古代,做历史研究时“读万卷书”就能够充分占有史料了。但在今天,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个人读书万卷已经远远不够了。。
最近几十年,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史料大爆炸”,即可以利用的史料以不可想象的速度急剧增加。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物勒高夫说:“历史学今天正经历着一场、资料革命’,这一革命与新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史料的革命必将引起研究方法的革命。这在网络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和研究方法推陈出新、层出不穷的今天,显得尤为突出。
网络信息技术在史学研究中的运用有多种方法,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研究课题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提供的丰富资源。
网络信息技术运用于历史文献数据库建设,最初的工作是将文献扫描后上网,供读者使用。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检索功能,使这些文献能够方便地检索。用这两种方法建立的数据库,实际上是传统图书馆的发展和扩大,在台湾被称为“数位典藏”,数位典藏虽然作用很大,但它是被动的。对使用者来说,数据库中存储的大量文献数据除了检索,难以被更充分地使用。为了克服这个弊端,后来又兴起了“数码人文”,即建立的数据库不仅能实现资料检索,而且还能为研究者提供一个观察历史事件发生的环境,呈现出资料之间的脉络关系,以弥补史料本身存在的不足。在使用这种“数码人文”数据库时,只要输入一个搜索词,检索成果将是一个有意义的文件集,为使用者提供各种方法以观察其中的脉络。
史学工作者还可以利用更高级、更专业的数据库进行自己的课题研究。这些专业数据库和仅仅只提供关键词检索的历史文献数据库不同,其中的信息已经过加工,可以直接使用。比如,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建设的“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就是这样一个数据库。它在数据结构上更加复杂和精细,将历史事件转化为结构化数据。通过对这种结构化数据的提取、分析,研究者可以对历史人物进行群体研究,能够得到相关人物、事件的空间分布以及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
网络信息技术正在改变史学研究的现状和未来。然而,如同电脑不可能取代人脑,网络信息技术也不可能取代史学工作者的主观思考、取代史学研究的基本理论与与方法。更好使用网络信息技术研究历史,要求史学工作者积极投身于这一工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改进相关技术的应用。这样,不仅自已不会落后于时代,而且相关技术手段也会不断完善,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史学研究。
(选自李伯重《网络信息技术推动史学研究进人新时代》,有刑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作为一门科学,史学必须建立在史实研究的基础之上,因而必须充分地占有史料。
B. 近几十年出现的“史料大爆炸”导致可利用的史料急剧增加,推动了史料的革命。
C. 从“数位典藏”到“数码人文”,历史文献数据库的建设也在不断地进步与完善。
D. “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是目前最高级的专业数据库,其中数据可直接使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两段从史学研究的基础入手,联系时代发展,揭示在史学研究中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B. 文章三至五段着重从数据库的建设和使用的角度。论述在史学研究过程中如何运用网络信息技术。
C. 文章结尾段论述网络信息技术的优越性,指出它“正在改变史学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并总结全文。
D. 在论述过程中,文章综合运用引证、例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大大增强了论述的说服力与可信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何充分占有史料是史学研究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并且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也在不断地变化。
B. 在使用“数码人文”数据库时,如果输入“李白”进行检索,就会出现一个关于“李白”的文件集。
C. 借助“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研究者不但能得到历史人物的个人资料,还能查到其社会关系。
D. 在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时,史学工作者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进行主观思考,否则,就会落后于时代。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把行人在青泥岭上行路时的神态动作绘声绘色刻画出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庄子认为要实现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达到真正的逍遥,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想收复失地、流芳百世的壮志。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_________________,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苏轼《赤壁赋》)
⑵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氓》)
⑶_____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 (李白《蜀道难》)
⑷五陵年少争缠头,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⑸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 (《论语·述而》)
⑹悬泉瀑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
⑺________________,梅花香自苦寒来。 (《警世贤文·勤奋篇》)
⑻自信人生二百年,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七古·残句》)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首先强调人要经历各种困苦磨练,然后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家就常常走向灭亡的论断。
(2)李白《蜀道难》中,告诫统治者要警惕战乱,险恶地形不要被别有用心的人控制,以防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又写出了蜀道猛兽杀人的血腥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关切。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乐景衬哀情,借沦陷区迎神赛会上的热闹场面,表达了朝廷不迅速收复失地后的隐忧。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开头苏轼以“______, _______, ______”三句写出主客共饮、兴之所至、信口吟诵的动人画面,让人不禁陶醉其中。
(2) “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时,钟子期将伯牙的琴声描述为:“ 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国家往往会走向灭亡。
(2)韩愈在《师说》中将两种人的做法加以对比,先说巫医乐师百工这些地位低的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紧接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意象抒发时光易逝、人生感伤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扬州慢》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出了词人眼前的扬州一片荠麦丛生、萧条荒芜的景象。
(3)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在《劝学》中以“劣马”为喻,强调坚持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白帝[注]
杜甫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注]此诗写于诗人寓居夔州期间,这期间诗人还创作了《秋兴八首》《登高》等作品。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 一项是( )
A.首联照应题目,写白帝城云雨翻腾的景象:云气从城门涌出,大雨倾盆而下。
B.诗歌前两联以风雨起兴,为后两联展现凄凉萧索、满目疮痍的社会面貌做铺垫。
C.尾联以孤苦无依的寡妇被搜刮尽净、哀愁恸哭的悲剧形象,控诉黑暗的社会现实。
D.全诗意象密集,语言含蓄蕴藉,以暴风骤雨喻动荡时局,更给人惊心动魄之感。
【2】诗歌的颈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华有器度,孝宗甚眷之。华性孝,士论多之。守仁娠十四月而生。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因名云。五岁不能言,异人拊之,更名守仁,乃言。登弘治十二年进士。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量移庐陵知县。入觐,迁南京刑部主事。
十四年六月,命戡福建叛军。行至丰城而宁王宸濠反,知县顾佖以告。守仁急趋吉安,与伍文定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七月壬辰朔,宁王袭下九江、南康,薄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众曰“善”。宸濠果自安庆还兵。乙卯遇于黄家渡。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帝时已亲征,命安边伯许泰为副将军,偕提督军务太监张忠将京军数千,溯江而上,抵南昌。忠、泰故纵京军犯守仁,或呼名谩骂。守仁不为动,抚之愈厚。病予药,死予棺,遭丧于道,必停车慰问良久始去。京军谓“王都堂爱我”,无复犯者。忠、泰轻守仁文士,强之射。徐起,三发三中。京军皆欢呼,忠、泰益沮。
世宗甫即位,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守仁不赴,请归省。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
守仁天资异敏。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笃信不疑。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节选自《明史·王守仁传》)
【1】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命戡福建叛军 戡:平定
B. 薄安庆 薄:逼近
C. 偕提督军务太监张忠将京军数千 将:带领
D. 当自求诸心 诸:许多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弘治”。是皇帝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史书用年号纪年较少见,一般用干支纪年法。
B. “进士第一”即状元。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元、明、清时期,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称为状元,二甲称为榜眼,三甲称为探花。
C. “七月壬辰朔”中的“朔”是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如,在庄子的《逍遥游》中有“朝菌不知晦朔”的句子,其中“晦”指每月的第一天,“朔”即每月的最后一天。
D. “乞骸骨”是自请退职的委婉说法,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与“致仕”有区别,“致仕”是指官员因为年龄原因而退休,把官职交还给皇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守仁的父亲王华,很有器度,得到皇帝的器重和众人的赞美
B. 王守仁为人正直、敢于进言,刘瑾逮捕戴铣等人后,他上疏论救,反遭贬谪;后来刘瑾被诛,他得以再度升迁。
C. 王守仁很懂兵法,采用火攻之计,焚烧宁王朱宸濠的战船,虽然最终平定了这次叛乱,但还是让朱宸濠逃走了。
D. 王守仁宽厚仁慈,张忠、许泰等人纵使京军冒犯他时,他不为所动,对其更加宽厚,最终感化了京兵。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守仁急趋吉安,与伍文定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
(2)不如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模范辈出的激情岁月,标志偶像:雷锋、焦裕禄、革命先烈……
——20世纪60年代
从单一走向多元,标志偶像:陈景润、中国女排、朦胧诗人、港台明星……
——20世纪80年代
互联网飞速发展,谁都有可能被万人欣赏,做做偶像梦?为什么不呢?
——21世纪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