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宜宾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A. 您的管见让我获益良多,在此谨表谢意。

    B. 昨天心浮气躁,有唐突处万望海涵。

    C. 鄙意以为此事宜慎重,不可草率行之。

    D. 前月所借之书已读讫,不日璧还。

     

  •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髡钳,古代刑罚名,指将头发剃掉,用铁箍束住脖子。髡,剃去头发;钳,用铁圈束颈。

    B. 单于,匈奴称其最高首领为“撑犁孤涂单于”,并以其名为国号。单于,是汉译的简称。

    C. 孝文,汉帝刘恒谥号。《律法》为“文”,但汉以孝治国,继嗣皇帝谥号都有“孝”字。

    D. 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 3、有的同学喜欢引用孔子或者孟子的名句作为赠言,下列引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A. 高中以来,你始终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原则,这让我十分敬佩。

    B. 困难是暂时的,切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C. 铭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地利”勿强求,“人和”不能丢。

    D. 希望你时刻记住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劝诫,争取早日成为受欢迎的人。

  •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有的高中学生写作文总是喜欢装出一副老气横秋的姿态,动辄用大话套话官话吓唬人,这种文风必须改变。

    ②公司成立这么久,我作为销售顾问却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和举措,以致公司连续两年销售业绩增长缓慢,真是马齿徒增

    ③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更应加大处罚力度。

    ④生活的智慧离不开细心的发现,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以小见大,才能发现问题背后的本质。

    ⑤近期,日本一方面表示要改善对华关系,另一方面却在台湾和中国南海等问题上搞小动作,这种首鼠两端的行为令人愤慨。

    ⑥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成明日黄花

    A. ①②④   B. ①⑤⑥   C. ②③⑥   D. ③④⑤

  •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古今中外,高举某种远大理想以改造社会的方案可谓不绝如缕,然而理想常常是越崇高越不易实现,甚至变成从潘多拉魔盒中出来的妖怪。

    ②“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无边落木陪衬着不尽长江,还是不尽长江衬托着无边落木?两边来回读,怎么读都令人黯然神伤

    ③由于这家企业管理松散,工人责任心又不强,工作没有积极性,上班迟到早退现在已经蔚然成风

    ④被称为“大衣哥”的山东农民歌手朱之文,今日虽然已算得上知名人士,但始终过着箪食壶浆的生活,那种草根本色丝毫都没有改变。

    ⑤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正是有了作者这种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精神, 好的文艺作品才能被打造出来。

    ⑥风清气正的舆论环境,要求我们在价值认知层面毫不含糊,因为明辨是非才能立场坚定,激浊扬清才能彰显社会主流。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儒、道、释三大流派都对道德修养有大量精致的论述。儒家伦理文化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主流与正统,在教人如何进德达善、修身自律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积极意义的思想。孔子极为重视道德修养方法的探究,提出了学、思、行三种主要的道德修养方法。孟子提出了“存心”“养气”“寡欲”和“反躬内求”等修养方法。荀子提出了“以心知道”“善假于物”和“锲而不舍”的修养方法。《大学》提出了“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修养路径。宋明理学家则创立了“居敬穷理”“自存本心”和“省察克治”的修养方法。总之,儒家的道德修养方法甚多,计有博学、慎思、审问、明辨、笃志、力行、格物、致知、正心、诚意、自省、自讼、格心、自治、反身求诚、见贤思齐、闻过即改、存心养性、养浩然之气等。这些方法大致有两方面内涵:涵养善端与修正错误。前者指自己在有向善的内在禀质的前提下培养善的品质,后者指要同经常困扰自己的邪恶念头做斗争并努力修正不良品性。修正错误与涵养善端是道德修养的一体两面,相辅相成。相对而言,道德修养应先从纠邪改过上下手,筑造一道坚固的道德堤坝,防范贪欲之水的泛滥,而后才好涵养善端。

    道家的修养方法强调的是对外忘物,对内忘己,对世忘人,消解心知的枷锁、情感的执着与人世的系缚,根除伤生伤性的“四六”之害。“四六”之害为庄子所提,“四”是指“彻志之勃,解心之谬,去德之累,达道之塞”这四大害。“六”是指四大害中的每个又包含六小害。庄子说:“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即要从贪欲、意欲、情欲、知欲中解脱出来,养精修性,虚静淡泊。因此,“修道”的方法,一为“心斋”,二为“坐忘”。心斋是净心法,坐忘是禅定法。使心不动不染,如虚空之无,离形去知,内外双忘,最后达到天人统一的“同天”境界。

    佛家的修身方法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定慧双修、止观双运。前者是指通过修炼能够进入静定状态,再通过静定有所觉悟,发生智慧。后者是指心持续专注一境而寂然不动和用如实的智慧观析真实。

    在中国传统修养方法中,儒家走的是入世的道路,道家、佛教是超世、出世的套路。尽管有此分殊,但还是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特征,这就是都将道德论与认识论融为一体,突出了主体内心的理性自觉,特别是躬行践履、习成而性成的思想,闪烁着实践哲学的光辉。  

    (作者:韩东屏。摘自《中州学刊》2015年第l0期)

    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儒、道、释三大流派对道德修养的大量精致论述,是教人进德达善、修身自律伦理文化的主流与正统,是传统文化中的富有积极意义的思想。

    B. 宋明理学家创立的“居敬穷理”“自存本心”和“省察克治”的进德达善、修身自律修养方法,也是儒家富有积极意义的思想。

    C. 道家强调的对外忘物,对内忘己,对世忘人,消解心知的枷锁、情感的执着与人世的系缚,以致达到天人统一的“同天”境界的修养方法,是不切实际的虚幻主张。

    D. 尽管儒家、道家、佛教在入世与超世、出世的主张上是不同的,但在道德修养方法上还是共同一致的,他们都强调主体内心的理性自觉和躬行践履、习成而性成,闪烁着实践哲学的光辉。

    2从内容角度考虑,最适合做选文标题的一项是

    A. 道德修养方法   B. 中国传统文化道德修养方法的共同特征

    C. 儒、道、释的道德修养方法   D. 道德修养的实践哲学方法论

    3根据选文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指出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在人类道德修养中的两点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逍遥游》中,作者以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大鹏南徙时的壮观场面,认为大鹏虽能飞上万里高空,仍然有所依托。

    2)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描写了春天山中百花芬芳的景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描写了夏天山中树木繁茂的景色。

    3)清代学者方玉润评价《诗经·氓》中的语句说:不见则忧,既见则喜,夫情之所不容己者,女殆痴于情者耳。其中表现为____________,而表现为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认为探求学问或了解事物,应采取极其诚实的态度。他教诲子路说,“____________”是智慧。

    (2)庄周的《逍遥游》中,作者引《齐谐》的说法,说鹏鸟飞到南海去,“水击三千里,______”,而它离开北海是乘着六月的风。

    (3)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两句描写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的一句是“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失意苦闷、走投无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三峡》中总写三峡春冬之景的特点并写出自身感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个小题)

    (1)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2)__________________,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3)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禾黍秋风听马嘶。(王实甫《长亭送别》)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先写蜩与学鸠以自己的飞行和休息来嘲笑大鹏,发出“_______”的疑问,再写斥安鸟以自己的飞行来嘲笑大鹏,发出“_______”的疑问。

    (2)白居易《琵琶行》在行文内容上多次写到“月”,送别时用“________”一句借月抒发别情,听完音乐后用“________”一句借月表达感受。

    (3)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用“_______”一句写出他对暮色中春花飘零的感叹;用“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他在花闯小路上心情难宁。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新青年要有新担当。《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古代士人涵养坚毅品格,胸怀天下的使命与担当。

    (2)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新时代我们所大力倡导和弘扬的务实态度、实干精神不谋而合。

    (3)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诗人杜甫心忧国事、朴素深沉的爱国情怀。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秋雨叹 (其一)

    杜甫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注】①天宝十三年,夏秋淫雨不止,农田遭受涝灾,宰相杨国忠不予上报,国家衰乱之象已经显现。②决明,夏初生苗,七月开黄花,可作药材。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A. 首句不避丑拙,不避悲惨,一个“烂”字写出了雨中百草凋零、衰败的景象。

    B. 第二句“决明”颜色鲜艳,与首句“烂死”的百草对比,象征诗人坚强意志。

    C. 颔联对仗工整,“翠”“黄”二字呼应第二句的“颜色鲜”,是乐景写哀情。

    D. 颈联亲切地用“汝”称决明,表明对风雨中决明能否长久挺立的关切与担忧。

    E. 尾联用“堂上书生”遥相呼应“阶下决明”,既有理性的安排,又有感性的联想。

    2结合全诗,鉴赏尾联的“空”字。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廷和,字介夫,新都人。父春,湖广提学佥事。廷和年十二举于乡。成化十四年,年十九,先其父成进士。改庶吉士。廷和为人美风姿,性沉静详审,为文简畅有法。好考究掌故、民瘼、边事及一切法家言,郁然负公辅望。

    乾清宫灾,廷和请帝避殿,下诏罪己,求直言。因与其僚上疏,劝帝早朝晏罢,躬九庙祭祀,崇两宫孝养,勤日讲。复面奏开言路,达下情,还边兵,革宫市,省工作,减织造,凡十余条,皆切至。帝不省。寻以父卒乞奔丧,不许。三请乃许。阁臣之得终父母丧者,自廷和始也。服甫阕,即召至。帝方猎宣府,使使赐廷和羊酒银币,廷和疏谢,因请回銮,不报。复与大学士蒋冕驰至居庸,欲身出塞请。帝令谷大用扼关门,乃归。帝命回銮日群臣各制旗帐迎,廷和曰:“此里俗以施之亲旧耳。天子至尊,不敢渎献。”帝再使使谕意,执不从,乃已。

    江左比岁不登,中官请遣官督织造。工部及给事、御史言之,皆不听,趣内阁撰敕。廷和等不奉命,因极言民困财竭,请毋遣。帝趣愈急,且戒毋渎扰执拗。廷和力争,言:“臣等与举朝大臣、言官言之不听,顾二三邪佞之言是听,陛下能独与二三邪佞共治祖宗天下哉?宪宗、孝宗爱民节财美政非一,陛下不取法,独法其不美者,何也?”因请究拟旨者何人,疑有假御批以行其私者。帝为谢不审,俾戒所遣官毋纵肆而已,不能止也。

    廷和先累疏乞休,其后请益力。三年正月,帝听之去。明年六月卒,年七十一。居久之,帝问大学士李时太仓所积几何,时对曰:“可支数年。”帝慨然曰:“此杨廷和功,不可没也。”

    (节选自《明史·杨廷和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等与举朝大臣言官/言之不听/顾二三邪佞之言/是听陛下/能独与二三邪/共治祖宗天下哉/

    B.臣等与举朝大臣言官言之不听/顾二三邪佞之言是听/陛下能独与二三邪共治祖宗天下哉/

    C.臣等与举朝大臣言官言之不听/顾二三邪佞之言/是听陛下/能独与二三邪/佞共治祖宗天下哉/

    D.臣等与举朝大臣言官/言之不听/顾二三邪佞之言是听/陛下能独与二三邪佞/共治祖宗天下哉/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九庙,古时帝王立庙祭祀祖先,有太祖庙及三昭庙、三穆庙,共七庙。王莽增为祖庙五、亲庙四,共九庙。后“九庙”泛指帝王的宗庙。

    B.两宫,原指皇太后和皇帝,后多指两位太后,此处词义是后者。

    C.江左,宋代指江南西路涵盖地区,是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地区。

    D.工部,中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为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工部尚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杨廷和年少有才华,关心民情边防事务和一切法家言论,被宰辅重臣所期待。

    B.乾清宫发生火灾,杨廷和非常自责,和同僚一起上疏直言规劝皇帝。

    C.杨廷和被皇帝器重,守丧期未满就被重新召回朝廷任职。

    D.廷和去世很久以后,皇帝了解到太仓积聚的粮食可以支付几年,认为这是杨廷和的功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方猎宣府,使使赐廷和羊酒银币,廷和疏谢,因请回銮,不报。

    (2)帝为谢不审,俾戒所遣官毋纵肆而已,不能止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克罗齐)

    ②任何国家都在时间的长河中航行,虽然“不能创造或控制时间”,却“能以不同的技能和经验驾驶航船前进”。(哲人)

    ③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并勉励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

    中国百年跌宕,百年奋起,一面面历史之镜越千古而弥新。今天,中国这艘承载着亿万人民梦想的巨轮,已经进入了一片崭新的水域,我们又该如何书写历史?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