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六安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两项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些落马的贪官,曾经占用大量社会公共资源,开百万豪车,住千万别墅,一饭千金,却从不资助任何公益事业。

    ②受强冷空气影响,黑龙江多地降雪,气温持续下降,空中喷温水秒变冰雾,地面倒水瞬间结冰,人们在室内座位上坐了半天,仍然觉得席不暇暖,冰凉透骨。

    ③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

    ④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汲取西方艺术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

    ⑤江时学当天表示,欧洲一体化不是金瓯无缺的,但欧盟的改革还没有真正起步,尚未取得成效,英国就“说了再见”。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⑤

     

  •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悄悄地从大人身边走开,独自坐在草地上。_____________________,像一只载着梦的小船,而且在船舷上又长着两粒美丽的梧桐子。每起一阵风我就在落叶的雨中穿梭,拾起一地的梧桐子。

    ①我忽然迷乱起来,

    ②把许多神秘的美感一起落进我的心里来了。

    ③梧桐叶子开始簌簌地落着,簌簌地落着,

    ④小小的心灵简直不能承受这种兴奋。

    ⑤叶子是黄褐色的,弯曲的,

    ⑥我就那样迷乱地捡起一片落叶。

    A.①④⑥③②⑤ B.③②①④⑥⑤

    C.③②⑥①④⑤ D.①⑥③②④⑤

  • 3、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不贴切的一项是

    A. 多行不义必自毙,人类最终将自食因无知造成的恶果。

    B. 讽刺了社会上某些人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的现象。

    C. 讽刺了社会上某些人违背自然规律,破坏环境的行为。

    D. 人类破坏环境自认为胜利,最终将是人类的毁灭。

  •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是以道德视角谈贪污问题,认为要 贪污,必须提高官吏的道德水准,使他们有一种清澈如水的 ,才可以一文不取。这些都是道德性手段,而不是制度性手段,因此封建王朝才出现大家都说清廉,但人人都 的恶果。

    A. 防止  节操  阳奉阴违 B. 防治  节操  口是心非

    C. 防止  情操  口是心非 D. 防治  情操  阳奉阴违

  •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弱冠:古代男子15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带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古代女子成年称为“豆蔻”。

    B.古代的兄弟排行顺序是:伯、仲、叔、季。其中“季”就是指排行第四的人。

    C.“趋”指礼貌性小步快走,表示尊敬。《论语》中有孔子之子伯鱼“趋而过庭”受到孔子诗、礼教诲之事的记载。

    D.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举行一次。因为在秋天举行,又叫“秋闱”。考后被录取的人称为“进士”,第一名叫“会元”。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卖眼镜的宝应人

    汪曾祺

    他是个卖眼镜的,宝应人,姓王。大家不知道怎么称呼他才合适。叫他“王先生”高抬了他,虽然他一年四季总是穿着长衫,而且整齐干净(他认为生意人必要“擦干掸净”,才显得有精神,得人缘,特别是脚下的一双鞋,千万不能邋遢:“脚底无鞋穷半截”)。叫他老王,又似有点小瞧了他。不知是哪位开了头,叫他“王宝应”,于是就叫开了。背后、当面都这么叫。所以“王宝应”也觉得自己本来就叫王宝应。

    卖眼镜的撑不起一个铺面,也没有摆摊的,他走着卖,——卖眼镜也没有吆喝的。他左手半捧半托着个木头匣子,匣子一底一盖,后面用尖麻钉卡着有合页连着。匣子平常也是揭开的。 匣盖子里面二三十副眼镜。平光镜、近视镜、老花镜、养目镜。这么个小本买卖没有什么验目配光的设备,有人买,挑几副试试,能看清楚报上的字就行。匣底是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可以说是小古董:玛瑙烟袋嘴、“帽正”的方块小玉、水钻耳环、发蓝点翠银簪子、风藤镯……这些东西不知他是从什么地方寻摸来的。

    他寄住在大淖一家人家。清早,就托着他的眼镜匣奔南门外琵琶闸,哪里人多,热闹,都可以看到他的踪迹。王四海耍“大把戏”的场子外面、唱“大戏”的庙台子下面、放戒的善因寺山门旁边,甚至枪毙人(当地叫做“铳人”)的刑场附近,他都去。他说他每天走的路不下三四十里。“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天生的劳碌命!”

    王宝应也不能从早走到晚,他得有几个熟识的店铺歇歇脚。李馥馨茶叶店、大吉升油面(茶食)店、同康泰布店、王万丰酱园……最后,日落黄昏,到保全堂药店。他到这些店铺,和“头柜”、“二柜”、“相公”(学生意的)都点点头。就自己找一个茶碗,从“茶壶捂子”里倒一杯大叶苦茶,在店堂找一张椅子坐下。有时他也在店堂里用饭:两个插酥芝麻烧饼。

    他把木匣放在店堂方桌上,有生意做生意,没有生意时和店里的“同事”、无事的闲人谈天说地,道古论今。他久闯江湖,见多识广,大家也愿意听他“白话”。听他白话的人大都半信半疑,以为是道听途说。——他书读得不多,路走得不少。可不只能是“道听途说”么?

    他说“十八鹤来堂夏家”有一朵云。云在一块水晶里,平常看不见。一到天阴下雨,云就生出来,盘旋袅绕、天晴了,云又渐渐消失。“十八鹤来堂”据说是堂建成时有十八只白鹤飞来,这也许是可能的。鹤来堂有没有一朵云,就很难说了。但是高邮人非常愿意夏家有一朵云——这多美呀,没有人说王宝应是瞎说。

    除了这些稀世之宝,王宝应最爱白话的是各地的吃食。

    他说淮安南阁楼陈聋子的麻油馓子风吹能飘起来。

    他说中国各地都有烧饼,各有特色,大小、形状、味道,各不相同。如皋的黄桥烧饼、常州的麻糕、镇江的蟹壳黄,味道都很好。但是他宁可吃高邮的"火镰子",实惠!两个,就饱了。

    他的白话都只是“噱子”,目的是招人,好推销他的货。他把他卖的东西吹得神乎其神。

    他说他卖的风藤镯是广西十万大山出的,专治多年风湿,筋骨酸疼。

    他说他卖的养目镜是真正茶晶,有“棉”,不是玻璃的。真茶晶有“棉”,假的没有,戴了这副眼镜,会觉得窨凉窨凉。赤红火眼,三天可愈。

    有一次他拿来个浅黄色的烟嘴,说是蜜蜡的。他要了一张白纸,剪成米粒大一小块一小块,把烟嘴在袖口上磨几下。往纸屑上一放,纸屑就被吸起来了。“看!不是蜜蜡,能吸得起来吗?”

    蜜蜡烟嘴被保全堂的二老板买下了。二老板要买,王宝应没敢多要钱。

    二老板每次到保全堂来,就在账桌后面一坐,取出蜜蜡烟嘴、用纸捻通得干干净净,觑着眼看看烟嘴小孔,掏出白绸手绢把烟嘴全身上下仔仔细细擦了个遍,然后,掏出一支大前门,插进烟嘴,点了火,深深抽了几口,悠然自得。

    王宝应看看二老板抽烟抽得那样出神入化,也很陶醉:“蜜蜡烟嘴抽烟,就是另一个味儿 ,香,醇,绵软!”

    二老板不置可否。

    王宝应拿来三个翡翠表拴。那年头还兴戴怀表。讲究的是银链子、翡翠表拴。表拴别在钮扣孔里。他把表拴取出来,让在保全堂店堂里聊天的闲人赏眼:“看看,多地道的东西,翠色碧绿,地子透明,这是‘水碧’。 我费了好大的劲才弄到。不贵,两块钱就卖,——一根。”

    十几个脑袋向翡翠表拴围过来。

    一个外号“大高眼”的玩家掏出放大镜,把三个表拴挨个看了,说:“东西是好东西。”

    开陆陈行的潘小开说:"就是太贵,便宜一点,我要。"

    “贵?好说!”

    经过讨价还价,一块八一根成交。

    “您是只要一个,还是三个都要?”

    “都要!——送人。”

    “我给您包上。”

    王宝应抽出一张棉纸,要包上表拴。

    “先莫忙包,我再看看。”

    潘小开拈起一个表拴:

    “靠得住?”

    “靠得住!”

    “不会假?”

    “假?您是怕不是玉的,是人造的,松香、赛璐珞、‘化学’的。笑话?我王宝应在高邮做生意不是一天了,什么时候卖过假货?是真是假,一试便知。玉不怕火,‘化学’的见火就着。当面试给你看!”

    王宝应左手两个指头捏住一个表拴,右手划了一根火柴,火苗一近表拴——

    呼,着了。

    (本文有删节)

    1联系全文,概括王宝应的形象特点。

    2本文中多次叙述王宝应“白话”珍宝、美食,有何作用?

    3汪曾祺小说往往描绘优美和谐的社会风貌,具有平淡质朴之美,本文是从哪些方面体现这一特点的?

    4小说结尾戛然而止,这样安排有什么艺术效果?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琵琶女出场时的矜持之美。

    (2)《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边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3)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作者真正的意图并不是在谈种树,而是在谈“养人”,借这种方式抨击了官吏繁政扰民的社会现象。

  •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蒹葭萋妻, __________。(《诗经》)

    (2)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锦瑟无端五十弦,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4)则有心旷神怡,_________,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5) __________,横架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苏轼《赤壁赋》)

    (6)斜阳草树,_________,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人不可以无耻,__________,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8)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__________。(刘勰《文心雕龙》)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爱连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中国古人对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高尚人格的形象表述。

    (2)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对大自然变化不息的认识。

    (3)后人在表达难事“突然出现转机”之意时,常用陆游《游山西村》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昼夜交替的景象,并蕴含哲理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洞庭湖壮阔无垠、气象万千的景象。

    (3)天宝三载,李白受权臣谗毁排挤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之际,朋友不惜重金为其饯行,《行路难》

    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此次宴会的盛况。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莹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2016年4月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梅葆玖先生逝世,《北京青年报》以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的诗句“______”为题,刊登了回忆梅先生教授青年演员传承京剧艺术的文章。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消遥游》中,作者认为“无所待”的最高境界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安石《登飞来峰》诗中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初发太城留别田父

    范成大

    秋苗五月未入土,行人欲行心更苦。

    路逄田翁有好语,竞说宿来三尺雨。

    行人虽去亦伸眉,翁皆好住莫相思。

    流渠汤汤声满野,今年醉饱鸡豚社。

    [注]诗人题注:西蜀夏旱,未行前数日连得雨,父老云:“今岁又熟矣!”

    (1)下列对作品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和首联交代了写诗的时间、背景和目的。

    B.诗中的两次出现的“行人”都是指诗人自己。

    C.“昨夜”一场大雨,第二联中的“竞”字写出雨量的充沛。

    D.诗歌语言通俗晓畅,接近于口语,读来备感亲切。

    (2)请解说首联中,诗人“心苦”的原因。

    (3)请赏析最后一联的精妙之处。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虞、虢,皆小国也。虞有下阳之阻塞,虞、虢共守之,晋不能也。

    故晋献公欲伐虞、虢,荀息曰:君胡不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公曰:此晋国之宝也,彼受吾璧,不借吾道,则如之何?荀息曰:此小国之所以事大国也,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币。受吾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置之外府;取之中厩,置之外厩。公曰:宫之奇存焉,必不使受也。荀息曰:宫之奇知固知矣,虽然,其为人也,通心而懦,又少长于君。通心则其言之略,懦则不能强谏,少长于君,则君轻之,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国之后。中知以上,乃能虑之,臣料虞君中知之下也。

    晋遂借道而伐虢。宫之奇谏曰:晋之使者,其币重,其辞微,必不便于虞。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1]。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2]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公曰:吾享祀丰,神必据我。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

    公不听,遂受其币而借之道,旋归四年,反取虞。荀息牵马抱璧前曰:臣之谋如何?

    献公曰:璧则犹是,而吾马之齿加长矣。

    晋献公用荀息之谋而禽虞,虞不用宫之奇而亡,故荀息非霸王之佐,战国兼并之臣也。若宫之奇则可谓忠臣之谋也。

    (取材于《左传》《新序》)

    注释:(1)翫:即“玩”,这里是轻视、玩忽的意思。(2)桓、庄:桓叔与庄伯,这里指桓、庄之族。桓叔是晋献公的曾祖,庄伯是晋献公的祖父。晋献公曾尽杀桓叔、庄伯的后代。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虞、虢共守之,晋不能也 禽:同“擒”,制伏

    B.宫之奇固知矣 知:同“智”,智谋

    C.吾享祀丰,神必据我 絜:同“洁”,洁净

    D.神所依,将在德矣 冯:同“凭”,依附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通心则其言略 其虞、虢谓也

    B.中知以上,能虑之 设九宾于廷,臣敢上璧

    C.宠逼,犹尚害之 久之,能足音辨人

    D.遂受其币借之道 荀息牵马抱璧前曰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是我取之中府,置之外府

    那就等于把宝物从宫里仓库取出来,放到宫外的仓库

    B.通心而懦,又少长于君

    心胸通达而且性情懦弱,又是和虞君从小一起长大的

    C.将虢是灭,何爱于虞

    现在晋国连虢国都要灭掉,那么它对虞国还爱什么呢

    D.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祭祀的粮食不芳香,只有明白了道理才是真正的芳香

    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荀息献计,用屈地产的宝马和垂棘出产的美玉作为礼物诱惑虞君。

    B.晋献公和虞君都爱慕财宝,缺乏远见,但对劝谏的态度却不相同。

    C.文末晋献公叹息宝马的牙齿随年龄而增长,流露出对荀息的抱怨。

    D.选文中的成语“假途灭虢”“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皆寓意深远。

    5“是一时最不快意之事,却是千古最快意之文”,这是后人对宫之奇精彩劝谏的评价。请根据文章内容,对宫之奇的劝谏艺术加以赏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中华文化传承工程,列出了国家文化公因建设的内容:依托长城、大运河、黄帝陵、孔府、卢沟桥等重大历史文化遗产,规划建设一批国家文化公园,形成中华文化重要标识。

    材料二:2019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方案》。

    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成后,某报征集解读这三个文化公园的文章,请你从 以上三个文化公园中选取一个,写一篇文章,参与征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