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哪首诗描述的不是唐朝的梳妆样式?( )
A.睡起较微寒,梅花鬓上残。
B.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
C.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渡香腮雪。
2、乾隆朝以后,( )专司校勘、刻印书籍,这里刻印的书,纸墨优良,校勘精审,书品甚高,版本学上以刊刻地点称之为“殿本”。
A.文华殿 B.武英殿 C.太和殿 D.保和殿
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亡矢遗镞(失去)
履至尊而制六合(实行)
B.追亡逐北(溃败的军队)
奋六世之余烈(威势)
C.瓮牖绳枢之子(窗户)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揭开)
D.将数百之众(率领)
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坚固的城池)
4、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翻译成英语,正确的一项是( )
A.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
B.Work hard, and you’11 make progress every day.
5、除了“毛遂自荐”,与毛遂这个人有关的成语还有( )
A.刮目相看
B.脱颖而出
C.不速之客
D.后生可畏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带领人民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所留存下来的活动痕迹等为载体,以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进行修缮、建设、维护,以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和学习的主题性旅游活动。该活动富有突出的教育意义,可使旅游者实现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增加阅历和振奋精神的目的。各类反映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历史的场所是红色旅游的主要载体。红色旅游是“红色”与“旅游”的有机结合,是以“旅游”的形式向旅游者推送“红色”内涵,实现旅游者精神陶冶、境界提升、灵魂净化和平添动力的目的。
(摘编自喻小红《安徽红色旅游助力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材料二:
河南新县是“红色首府、将军故里、诗画江南”,虽然遭受疫情冲击,上半年仍接待游客326.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8.3亿元,市场已恢复同期水平的80%。今年5月18日的河南文旅大会上,新县被特别表彰。新县是怎样做的?对内,新县深入强化政策支持。为提振市场信心,县2月初就出台意见,兑现支持文化旅游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500万元资金,稳定全县文化旅游市场,奖补优先复工复产的涉旅企业。对外,重视节会和宣传带动。今年,新县举办了大别山(新县)全域旅游文化节等系列主题活动。新县还创新“线。上营销"模式,陆续发布对全国医护工作者、战疫英雄、社区志愿者的全域免票政策,同时开通“云游新县”平台,举办“社前茶”采摘直播等,提升了茶旅融合游等新县特色文旅产业发展。
(摘编自《河南信阳:老区旅游为啥这样“红”?》)
材料三:
红色旅游文化思维影响游客的满意度,从而改变游客的旅游行为意向。因此,形成科学的红色旅游文化思维就显得格外重要。景区一般都进行区域划分,使游客产生“包围”的感觉,红色景区也是如此。景区内的各种景观,能给游客带来一定 的视觉冲击感,让游客流连忘返。一场完整的旅行指游客到达目的地后,所开展的包括就餐、住宿、游览、购物、娱乐等活动。可见,游览仅仅是游客旅游的一小部分内容,只在景区呈现红色旅游景象无法轻易让游客形成红色旅游文化思维。基于此,可以考虑在一些醒目的地方设置能够代表当地红色旅游文化的广告、标志等象征物。
在挖掘红色旅游资源时,应找到其核心——红色文化, 在新时代背景下重新感知红色文化。改变传统红色旅游形式,使红色文化趋向大众化,用新颖的文创产品让游客更主动地接受红色文化,而不是让其远离群众。黑龙江红色旅游文化具有厚重的历史感与严肃性,不容易被大众接受。基于此,为了提高市场知名度与认知度,形成良好的文化口碑,黑龙江红色旅游可以结合文化创意,开发具有本地历史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打造红色文化符号。
(摘编自张玲、刘宏申《文旅融合视野下黑龙江红色旅游的困境与开发分析》)
【1】下列对红色旅游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色旅游主要载体包括反映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历史的战役和行军旧址、历史性会议旧址、领袖故居、纪念地、博物馆、烈士陵园等。
B.以宣传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核心内容的红色旅游的活动主题是,组织接待旅游者对相关革命痕迹进行参观、游览和学习。
C.只要开展红色旅游活动,我们就可使旅游者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达到浸润、教育、引导旅游者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
D.红色旅游中,必须要对革命遗迹进行修缮、建设和维护,“旅游”只是一种外在形式,而进行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才是真正的内涵。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疫情的冲击下,新县旅游综合收入仍然达到28.3亿元,这与新县政府稳定全县文化旅游市场的政策密切关联。
B.以一种生活化的方式将相对严肃的革命内容系统化地展现给民众,这是红色旅游对红色资源有效利用的极好方式。
C.面对新冠疫情,新县创新“线上营销”模式以推销旅游项目,形式新颖;而全域免票政策则彰显企业的责任心。
D.基于红色旅游文化不容易被大众接受的特点,黑龙江红色旅游以开发文创产品为契机,形成了良好的文化口碑。
【3】如何开发当下的红色旅游?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一句,关于“秋江月夜”的描写,映射出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妇”的无限感慨。
(2)《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歌词化用《楚辞》之意,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对朝廷政事的关切以及自己不甘沉沦的情怀。
(3)《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桃花源中人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生活。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___________。采采芣苢,___________。采采芣苢,___________。采采芣苢,___________。(《诗经•周南•芣苢》)
(2)_________________,小儿拔秧大儿插。_________________,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________________:“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杨万里《插秧歌》)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两句从侧面写出洞箫声的魅力和吹奏效果。
(2)唐朝诗人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被千古传诵,宋代诗 人陆游《游山西村》中 的诗_____,_____”表达的意思与之相似。
(3)苏轼《水调歌头》中寄托对彼此的衷心祝福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谈及自己改革的决心:“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屈原《离骚》中也有同样的思考,他用“______,______”两句劝说国君要废除旧习。
(2)姜夔在《扬州慢》中,不直说百姓厌倦战争,却说“______,______”,体现了词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3)“蛟”“龙”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古人常将其引入诗文,或绘其威仪,或喻其祥瑞,如“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两句,剪影式地再现了曹操自信豪迈、文武双全的风姿。
(2)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向蜀后主进言:皇宫中和朝廷中都是一个整体,“______”,不应该有所不同;对于为非作歹、触犯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______”,来显示国君的公正严明。
(3)“梦”是课内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或写梦中景梦中事,或忆梦中人梦中情,或借梦抒怀等,如“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又如“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题西溪无相院①
张先②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棹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③碍月生。
[注]①西溪:在诗人的家乡浙江湖州。一名苕水、苕溪。无相院:即无相寺,在湖州城西南,吴越钱氏建。②张先:北宋诗人。本诗是作者晚年赴陕任通判时所作。③修芦:修长的芦苇。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以水为主景,描绘了一场秋雨后西溪无相院前江南水乡清新秀丽的风光。
B.首联从大处着眼,写出了湖水与秋空相接融为一体的景象,临溪人家仿佛平卧水面。
C.颔联从细处入手,第三句照应第一句,侧写水清;第四句照应第二句,以静衬动。
D.“寻尘”点出僧人的无相院远离尘器,“鉴中行”暗示人的内心如镜子般洁净无尘。
【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精妙之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钟季玉,饶州乐平人。淳祐七年举进士,调为大坑冶属,改知万载县。淮东制置使李庭芝荐之,迁审计院,改宗正寺簿,又迁枢密院编修出知建昌军。会有旨江西和籴,季玉至郡才半年属岁旱度其经赋不能办请于朝和籴得减三之一。迁提举常平,未几,改转运判官,皆不赴。后以江西转运判官强起之。郡大胥以贿败,前使百计护之,季玉穷治,投岭表。俄以秘书丞召还,遭前使构谗而封驳之,改都大提点坑冶。北兵渡江,季玉徙寓建阳,元兵至,不屈死之。
文天祥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德祐初,诏天下勤王。天祥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尽以家赀为军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天祥临刑殊从容。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有改动)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季玉至郡才半年/属岁旱度/其经赋不能办请于朝/和籴得减三之一
B.季玉至郡才半年/属岁旱/度其经赋不能办/请于朝/和籴得减三之一
C.季玉至郡才半/年属岁旱/度其经赋不能办请于朝/和籴得减三之一
D.季玉至郡才半/年属岁旱/度其经赋不能办/请于朝/和籴得减三之一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A.枢密院,五代始设,宋朝时掌管军权,“二府”之一,另一“府”是中书门下省。
B.岭表,古代地名。意思是五岭以外的地方,即指岭南地区,在今天广东省一带。
C.京师,指国家的首都,当时南宋的首都在汴京,有时候京师也可以指天子的军队。
D.宰相,辅佐君王有高权力的官员。宰相不是丞相,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官衔。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钟季玉得人赏识。他考中进士后,曾负责管理冶炼工作,任知县。李庭芝曾向朝廷推荐他,之后他的官职调动也逐渐开始频繁。
B.钟季玉忠于朝廷。钟季玉迁居寄身建阳县,等到元朝的军队到达后,他没有屈服,英勇献身。
C.文天祥不卑不亢。张弘范命令文天祥下拜,文天祥不拜,于是改变了用对待客人的礼节接待他,带他一起到崖山,让他写信去招降张世杰。
D.元世祖敬佩人才。元世祖不忍心杀文天祥,就让他退下了。后来因为有人竭力赞成依从文天祥赐死的请求,元世祖就同意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
(2)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
14、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沁园春 长沙》中“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的是同学们意气风发,正强劲有力。“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正是这种“意气”的体现。“意气”有人认为它是意志和气概,如意气风发;有人认为它是志趣和性格,如意气相投;还有人认为它是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
你更认同哪一种观点,请联系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以“谈意气”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