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年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天津市专用)(含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路“率尔而对曰”,孔子赞成他的治国志向,但认为他“其言不让”。

    B.对冉求的回答,孔子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他也是讲的治理国家的大事。

    C.孔子对曾皙的回答,喟然长叹,欣喜、自慰、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D.对四个弟子的回答,孔子很是满意,但对子路的不“知方”大为不满。

  • 2、根据音乐的不同,“风”是《诗经》中具有地方色彩的音乐,不属于“风”的是    

    A.《七月》

    B.《生民》

    C.《东山》

    D.《硕鼠》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近年来,我省加快交通建设的步伐,已基本完善了航空、铁路、公路、水运和多种交通运输方式融为一体的综合立体运输体系。

    B. 今年6月,我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透露,中国将在2020年计划发射火星探测器,并在发射10年后实现探测器采样返回。

    C. 过劳为什么会引起健康透支?有关专家认为,最严重的问题不是加班,而是巨大的压力导致休息时间也无法彻底放松心情所致。

    D. 近年来世界艺术品拍卖价格屡创新高,许多有眼光的国际大商人纷纷购买、收藏有价值的艺术品,希望以这种投资方式实现资产保值和增值。

  •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金银市西华门十字路口,车来人往,交通繁忙,交通协管员再三劝阻行人们不要闯红灯,但有些人对此 ,一旦发生危险,后果不堪设想。

    ②一对小情侣为了所谓的浪漫,把生命   ,在铁轨上牵手散步。这属于逼停列车的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不仅会被罚款,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③沈海高速涵江出口是涵江城区的一个“窗口”,但难以想象的是,这里焚烧垃圾现象却持续了一年时间,当地有关部门为何能 ,不加以制止呢?

    A. 置若罔闻  置之度外  熟视无睹

    B. 熟视无睹  置若罔闻  置之度外

    C. 置之度外  置若罔闻  熟视无睹

    D. 熟视无睹  置之度外  置若罔闻

  • 5、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饿(piǎo) 巡(qūn)   弃甲兵(yè) 丢三四(luò)

    B. 绳(zhòng)  造(chì)   而不舍(qiè)   心广体(pàng)

    C. 序(yáng) 银(zàn)   不人事(xǐng) 抛头面(lù)

    D. 养(gōng) 经(zhuàn)  笑大方(yí)   间不容发(jiān)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张氏月洲村

    南帆

    父亲为我取名的时候肯定没有想到,“张帆”遭遇如此之多的重名。多年前,正是因为某天突然发现另一些“张帆”也在杂志上发表文章,我立即决定赐予自己一个笔名。干脆把“张”字拿掉,取名“南帆”。本名也罢,笔名也罢,无非称呼个人的符号,不必大惊小怪,我似乎从未真正将名字视为家族的徽号。那个时候,“家族”这个概念没有在心里留下印记。背起一副行囊,独自浪迹江湖,大漠风沙,长河落日,我意识不到身后存在一个张姓的家族——直到月洲村的出现。

    月洲村之行是一次例行的公务拜访,它位于福州市区几十公里外的永泰县。汽车沿着盘旋的山路驶向月洲村时,我丝毫未曾意识到与这个村庄的血缘关系。下车之后,周围有人告诉我,这是张姓聚居的村庄,而福州的张姓多半是从这儿出来的。我正忙着看河滩上摇曳的芦苇和路边李树上密密麻麻的粉白花朵,对这句话充耳不闻。一伙人说说笑笑地走到了张氏宗祠门口,一阵鞭炮突然炸响。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村长郑重地送给我一部沉甸甸的张氏族谱。这本精装书籍握在手中的重量,突然让我意识到,周围这些面孔黝黑的农民都是我的宗亲,我们的身躯之中流淌着相同的血脉。

    一种异样的感觉掠过内心。

    所有的人都这么说,月洲村之名来自桃花溪。一条清澈的溪流进入村庄后绕了个弯,仿佛在地面写了一个“月”字,溪流两旁绿树杂沓,竹林婆娑,树荫之中小鸟啁啾;离开村子的时候,溪流又在村子边缘从容地围出一片沙洲:一脚踩下去,沙子柔软而温润。只有张姓的人才能发现如此清幽的地方,月洲村之称始于唐末,当然是我们老张家祖先取的名。

    我曾经见过一张月洲村芦川桥的相片。夕阳之中,一座三孔桥倒映在水面上,如同一张油画。那一天驾车进月洲村的时候曾经从桥上经过,桥面似乎显得狭窄。车子从公路拐进来,驶到它跟前时,还得稍稍倒车一下,否则角度太小,无法通行。我迟迟没有意识到,芦川桥的“芦川”与张元幹的《芦川词》《芦川归来集》之中的“芦川”是同一个词。而作为宋词大师,这个张元幹,就是月洲村人。许多人津津乐道,宋、明、清三个朝代,月洲村出了一个状元、两个尚书、近五十个进士;对于张姓的子弟说来,这算不上什么,而宋朝的张元幹,却是一个实实在在为月洲村增添重量的大人物。

    张元幹的词风激昂豪迈。许多人觉得,苏轼与辛弃疾之间就醒目地站着一个张元幹。 他的两首《贺新郎》“梦绕神州路”和“曳杖危楼去”不仅名垂词史,而且张贴在月洲村的墙上。站在村委会门口默诵张元幹的句子“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如许”“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内心忽然涌过一阵热浪。以前读过几首张元幹的词,从未想到他或许是一个亲戚。当然,如同苏轼一般,这个亲戚也会有卿卿我我的缱绻,也写得出“寒犹在,衾偏薄,肠欲断,愁难著”“想小楼、终日望归舟,人如削”这种缠绵。

    “百忍堂”是张姓祖上一个著名的典故。大约是河南濮阳的一户张家九代同堂,九百多口人和睦相处,穿统一制作的服装,共享相同的餐饮。开饭的时刻击鼓号令,男女分席,长幼有序。治家犹如治国,唐高宗李治慕名到张家视察,向家长张公艺询问治家方略。张公艺写了一百个“忍”字:一切纠纷,忍让为重,这即是“百忍堂”的来历。温良恭俭让是张家性格的组成部分。唐高宗想考一考张公艺,御赐张家两个梨子,看看九百人如何公平分享。张公艺命家人将梨子放在石舂中捣烂,而后置于水缸之内,注满一缸的清水,鸣鼓召集全家,每人舀一小匙。不患寡而患不均,张公艺家长清楚世事人心的症结所在。儿时曾经听父亲说过这个典故,不怎么喜欢。如果张姓的人只能如此隐忍地生活,唯唯诺诺,那么,又有什么必要兢兢业业地维持那个“九世同堂”的躯壳?

    因此,张元幹慷慨悲凉、落拓不羁的词风让我大为宽慰:张氏性格之中仍然存在血性与浪漫的基因,这或许是一个比文学史排名远为重要的事情。据说张元幹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是,他性情刚烈,嫉恶如仇。张元幹投身于李纲——一个闽籍宰相——的麾下,竭力主张抗金御敌;李纲遭受宋高宗的罢免,张元斡怒不可遏,赋词《石州慢·已酉秋吴兴舟中作》。“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是倾出一腔壮志的长啸。宋高宗退避临安之后,秦桧当政,张元幹愤而辞官返回闽地。绍兴八年,秦桧再度筹划向金国议和纳贡,李纲上疏反对,张元幹的“曳杖危楼去”一词即是对李纲的声援。几年之后,另一个秦桧的政敌胡铨被贬途经福州,张元幹再度出面饯行,并作“梦绕神州路”一词,直陈抑塞磊落之气。这些举动彻底得罪了秦桧,张元幹被捕入狱,除名削籍。多年之后出狱,张元幹已经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他没有再回月洲村,而是在江浙一带漫游,不知所终。张元幹的词赢得了诸多志士仁人的激赏,这没有什么可奇怪的,我想说的是,月洲村的张氏拥有另一份额外的庆幸:他遗传给我们一份大丈夫的血脉。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作者的姓氏谈起,写自己一开始对张姓家族的认识不深,表达了“我”对忽略家族概念的深深愧意,自然引出了月洲村。

    B.文章开始反复写“我意识不到”“我丝毫未曾意识到”,后又写“突然让我意识到”,突出强调了张氏月洲村给“我”的情感冲击。

    C.作者不吝笔墨写张元幹投身于李纲麾下、主张抗金御敌、遭秦桧打压等,目的是为了介绍张元斡创作爱国主义词作的历史背景。

    D.“他遗传给我们一份大丈夫的血脉”,既是对张元幹一扫张氏软弱怯懦家风的赞扬,也是作者对张氏月洲村和家族感情的升华。

    【2】关于文章第四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借写月洲村之名的来历,过渡到描写溪流绕村的美丽景致,每处景语都透着情语,亲切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B.写“绿树杂沓”和“小鸟啁啾”,有声有色;写溪流“从容地围出一片沙洲”,运用了比拟的手法,形象传神。

    C.“只有张姓的人才能发现如此清幽的地方”,虽不合常理,但热爱之情跃然纸上,产生了情胜于理的效果。

    D.最后一句中,“当然”一词虽然用在不经意之间,但客观表现了村落的历史悠久和张氏祖先的审美情趣。

    【3】文章在写张元幹时穿插了“百忍堂”的典故,有什么效果?请简要说明。

    【4】作者主张散文要有“自由随意的气息”。本文是如何体现这种创作观念的?请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掠夺之上,并且还挥霍无度,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

    ⑵《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用设问句式和借景抒情的手法,以在谪居地所闻动物呼号声来表情达意。

    ⑶《长亭送别》中运用拟人、设问手法,渲染离别伤感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__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___,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2)有如此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趋于亡。(苏洵《六国论》)

    (3)__________________,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______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4)四围山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长亭送别》)

    (5)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很多文学作品所表现出的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即使跨越时空,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比如意大利诗人但丁在《神曲》中的名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与《逍遥游》中宋荣子“①_______,②________”的做法是类似的;《论语》中孔子说的“道不同,不相为谋”,和《离骚》中的“③________,④________”两句都强调了“道不同不能相安”的处世原则;《墨子•尚同》中“善人赏而暴人罚,则国必治”的注意赏罚的治政理念,在《出师表》中的“⑤_______,⑥_________”中也得到了很好体现。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白部分

    (1)欣赏琵琶曲,感觉曲声宛如可视的东西落进器物般清脆悦耳,可用《琵琶行》中的“_____”来形容声音;演奏至最高境界而停顿,真是“_____”。

    (2)当官者在面对财物诱惑时,可以用《孟子﹒鱼我所欲也》中的“__________”来提醒自己坚守道义和原则,保持清廉。

    (3)苏轼在《赤壁赋》中体现与自然相融,与动物为友的句子是_____;以动物来形容人的渺小的句子是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诗人日中无聊,暗示其惆怅和郁闷。

    (2)《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日观峰以西诸峰,在晨光的照耀下,红白交错,宛如鞠躬致敬。

    (3)古诗词中常常用头发斑白表现诗人的愁苦,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

    渔家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注】①沈:同“沉。②绿蚁:本来指古代酿酒时上面浮的碎屑沫子,也叫浮蚁。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玉人浴出新妆洗”一句,以美人喻梅花,表现了梅花的轻盈娇美、冰清玉洁的特征。

    B.“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梅花的美丽可爱。

    C.词的上片和下片写梅花的角度不同,上片侧重于侧面烘托,下片侧重于正面描写。

    D.全词描绘出一幅凄清淡雅的图画,借此表现梅花不畏霜雪、秀拔独立的坚强品格。

    E.全词移情于物,以景传情,意中有景,景中寄意,体现了李词的特色。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中梅花的形象。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以功名为心,贪军旅之寄,此自将帅习气,虽古来贤卿大夫,未有能知止自敛者也。廉颇既老,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可用,致困郭开之口,终不得召。汉武帝大击匈奴,李广数自请行,上以为老,不许。良久乃许之,卒有东道失军之罪。宣帝时,先零羌反,赵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使丙吉问谁可将,曰:“亡逾于老臣者矣。”即驰至金城,图上方略,虽全师制胜,而祸及其子卬。

    光武时,五溪蛮夷畔,马援请行,帝愍其老,未许。援自请曰:“臣尚能被甲上马。”帝令试之,援据鞍顾盼,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也!”遂用为将,果有壶头之厄。李靖为相,以足疾就第,会吐谷浑寇边,即往见房乔曰:“吾虽老,尚堪一行。”既平其国,而有高甑生诬罔之事,几于不免。太宗将伐辽,召入谓曰:“高丽未服,公亦有意乎?”对曰:“今疾虽衰,陛下诚不弃,病且瘳矣。”帝悯其老,不许。郭子仪年八十余,犹为关内副元帅、朔方河中节度,不求退身,竟为德宗册罢。此诸公皆人杰也,犹不免此,况其下者乎!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李广自请行   (2)有东道失军之罪

    (3)赵充国年七十余,上之   (4)帝其老,未许

    2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A.逾于老臣者矣 B.但以刘日西山,气息奄奄

    C.唯大王与群臣计议之 D.日进宰

    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项是

    A.以为老   匈奴以为

    B.亡逾老臣者矣   几不免

    C.德宗册罢   斩木兵,揭竿为旗

    D.帝悯老   尔无忘乃父之志!

    4把下列句子解释成现代汉语

    (1) 廉颇既老,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可用。

    (2) 矍铄哉是翁也!

    5概括文章所阐明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

    6上文在写作中连续运用举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同学们,人类对意义的追寻永远不会停息,追寻意义是人类自身的价值所在。我希望你们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无论境遇是好是坏,永远不要放弃追寻意义的努力。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2018年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其实人生的意义并没有那么的复杂,简单来说就是因为你的存在,让你周围的人感到生活更加美好,而不是因为你的出现让周围的人苦不堪言。生而平凡,可以让家人更好;小有所成,可以让团队更好;身居要职,可以让国家和社会更好。

    ——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毕业典礼致辞

    结合以上两位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给学生致辞的片段,请以高三毕业生的身份写一份毕业典礼发言稿,谈谈你对今后生活的安排和规划。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