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年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重庆市专用)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两项是

    A. 马拉松比赛将近终点时,如果以为即将胜利了,放松一点也不妨,可能就会功亏一篑

    B. 面对环保部的调查和约谈,李秘书长心情沉重,好像如芒在背,如坐针毡。

    C. 上海的东方明珠有着独特漂亮的外形,整座建筑规模雄伟,纵横捭阖,像一座巨大的宝塔,高耸入云。

    D. 由于没有天敌,繁殖能力又强,亚洲鲤鱼在美国河流湖泊中恒河沙数,造成巨大危害。

    E. 郭象聪慧好学,博览群书,特别对老庄哲学有深入研究,他谈起话来一泻千里,滔滔不绝。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遢(lā)             名(hùn)             白(shà)            (cuì)

    B.曲(quǎn)          好(pǐ)               (xūn)            然而止(jiá)

    C.堵(sè)               (shū)             然(jié)               满志(chú)

    D.梧(kuí)             (yuè)             窗(xuán)          张口舌(jié)

  • 3、“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哪个国家的官办高等学府?(  

    A.秦国 B.魏国 C.楚国 D.齐国

  •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爽籁发清风生 襟三江带五湖

    B.光照临川笔 彼童子

    C.极娱游暇日 窜梁鸿海曲

    D.引壶觞自酌 奉宣室何年

  • 5、填人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略读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并不等于说不需要教师的指导。略读指导与精读指导 不同,精读指导必须纤屑不遗,发挥净尽;略读指导 需提纲挈领,期其自得。 ,学生读文章书籍时 摸不到门径,马马虎虎读下去,结果所得很少。 ⑤   ,纤屑不遗的方法在精读时已经训练过,现在让学生在略读时应用,这 是练习的好机会,其目的惟在学生习惯的养成,能够自由阅读。

     

    A

    各有

    否则

    可能

    另一方面

    /

    B

    /

    这样

    与之相反

    C

    完全

    于是

    /

    其实

    D

    确有

    /

    不然

    因此

    同时

     

     

     

     

     

     

    A. A B. B C. C D. D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街道三里河二区一家小小的修鞋摊子;是外来务工人员刘家奇的事业。他靠着修鞋子、修自行车等手艺养育了一双儿女。如今,女儿大学毕业找到好工作,儿子在读研究生,“祖辈放牛养家,没有识文断字的,全家人没有圆的梦一次都圆了”他笑着说。这是教育带给一个普通百姓的获得感。20世纪90年代中期,刘师傅有了一儿一女,正赶上教育“两基攻坚”大潮,社工们帮他写申请书、开介绍信、准备证件,两个孩子顺利进入阜外二小和北京八中就读,女儿读书期间还被评为“北京市三好学生”“区级优秀班干部”。他享受了义务教育的“两免一补”,入学不用操心,上学也免费。

    从2006年起,国家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约1.1亿名学生的学杂费和教科书费,为中西部地区约1240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供生活费补助,建立起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到2014年,农村中小学校生均公用经费经过6次提高标准后,已经达到中西部小学600元、初中800元,东部地区小学650元,初中850元,基本形成稳定增长机制。国家明确要求各地在安排公用经费时,重点向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倾斜,向艰苦、偏远、高寒地区的薄弱学校倾斜,向规模较小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倾斜,以保障各类学校正常运行需要。

    (摘编自姚晓丹《教育带来的是希望》,《光明日报》2018年11月4日)

    材料二:

    2018年,是中科院物理所建立90周年。物理所在清洁能源、磁性材料、超导、激光、精密测量等方面拥有很多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原创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然而拥有“富矿”的它,却在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声名不显。

    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让大家豁然开朗——这部法律针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存在多年的顽疾,在科研院所和高校在转移转化中的权责、国有资产的管理和计算、科研人员的奖励与取酬等诸多方面,给出了明确答案。这给研究所注入了新活力。不仅如此,在这部法律的指导下,各部门、各单位纷纷制定相关细则,使原本冗长的流程得以简化,极大提高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两年来,物理所的成果转移转化开展得有声有色。受益于新政策的不仅仅是科研团队,还有科研本身——增值的资产被用于反哺基础研究。“现代科研投入很大,原来我们受制于人员编制和经费,一些原创的科研想法无法持续研发,毕竟这些项目失败风险很高。”李泓说,“现在所里有了这笔资金,我相信物理所在未来一定能够做出更多、更好的原创成果。”

    (摘编自齐芳《老研究所的新活力》,《光明日报》2018年11月30日)

    材料三:

    江西师范大学教师张丹和妻子不久前在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卡莱梅革丹城堡公园内举行了婚礼,现场还来了包括双方父母在内的22位亲友。“能有这样的婚礼得益于中塞两国的免签政策”张丹说。参加婚礼的人有老有少,在对中国免签的国家中,塞尔维亚成为他们的首选地。

    2017年1月15日起,中国和塞尔维亚互免签证正式生效,塞尔维亚成为首个对中国游客免签的中东欧国家。中国公民持有效中国普通护照到塞尔维亚旅游、经商或探亲,可以免签停留不超过30天。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李满长介绍,中塞免签是“一带一路”框架下两国的重要合作成果之一,实行互免签证前到塞尔维亚旅游的中国游客数量每年最多不到1.7万人,实行免签后的第一年猛增到3.5万人。今年,截至7月底已达5万人。8月10日,中国和白俄罗斯互免持普通护照人员签证正式生效。至此与中国互免普通护照签证的国家已达12个,包括巴巴多斯、巴哈马、厄瓜多尔、斐济、格林纳达、毛里求斯、圣马力诺共和国、塞舌尔、塞尔维亚、汤加、波黑和白俄罗斯。

    (摘编自张翼《说走就走的旅行,越来越便利》,《光明日报》2018年10月24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外来工刘家奇一家祖辈放牛养家,都不识文断字,21世纪初,他的两个小孩在北京正好赶上教育“两基攻坚”大潮,最终都顺利入了学。

    B. 我国在新世纪初就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为中西部地区约1240万户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供生活费补助。

    C. 中科院物理所在清洁能源、磁性材料、超导、激光等方面拥有很多国际一流的原创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在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却无所作为。

    D. 新政策让中科院物理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有声有色,同时也让科研本身大大受益,吸引了各方资金来反作用于基础研究,形成良性循环。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保障各类学校的正常运行,国家明确要求各地在安排教育经费时,应该向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向艰苦、偏远、高寒地区的薄弱学校等重点倾斜。

    B.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针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存在多年的顽疾,在科研院所和高校在转移转化中的权责等多方面给出了明确答案。

    C. 从2017年年初起,中国和塞尔维亚互免签证正式生效后,中国公民持有效中国普通护照到塞尔维亚旅游、经商、探亲等,可免签停留不超过一个月。

    D. 中塞免签是“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塞两国的一项重要合作成果,实行互免签证后,截至2018年7月底到塞尔维亚旅游的中国游客比互免签证前中国游客大约增加了两倍。

    3以上三则材料均隐含了2018年度国家政策层面的同一个热点词,试提炼出来,并阐述你的理由。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第二段,在汤和棘的对话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体现了鹏凭借旋风可以高飞。而斥鴳竟然对之加以嘲笑,面对二者的思想境界,庄子感喟道“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的《琵琶行》在写琵琶女准备演奏时,只是校弦试音,都让人感受到其演奏技艺高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将进酒》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敌军兵临城下的危急形势以及守城将士严阵以待的气势。

    (2)杜甫《登高》“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困苦不断、容颜变化等方面具体表现了诗人的潦倒情状。

    (3)杜牧《阿房宫赋》描写高耸的建筑不计其数的一句是“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要学习别人的优点,并对照改正自己的缺点。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以抒写全体将士心愿的方式表现诗人维护集权的坚定政治立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______________”两句,巧妙地用制作衣服的材料来暗喻高洁的品行。

    (2)韩愈在《马说》中提出,如果没有遇到伯乐,千里马也可能陷入“_________________”的悲惨境遇。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用“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渴望像刘裕那样收复失地、驰骋沙场的豪情壮志。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_______ ”“_______ ”两句突出地表现了军威之壮,表现了战争爆发前将军及士兵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2)《赤壁赋》中,用比喻修辞手法,感叹人在天地间生命何其短暂的语句是 “__________”。

    (3)《琵琶行》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 的环境描写作侧面烘托,写一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并没有消失,给读者留下了涵咏回味的广阔空间。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雨中花

    高观国

    拂西风,客应星汉,行参玉节征鞍。缓带轻裘,争看盛世衣冠。吟倦西湖风月,去看北塞关山。过离官禾黍,故垒烟尘,有泪应弹。

    文章俊伟,颖露囊锥,名动万里呼韩。知素有、平戎手段,小试何难?情寄吴梅香冷,梦随陇雁霜寒。立勋未晚,归来依旧,酒社诗坛。

    (注)①高观国:南宋词人。开禧元年(1205)七月,史达祖随李壁使金祝贺金主完颜璟的生辰。吟社词友为他送行,其好友高观国写下本词赠之。②旆:古代旌旗末端形状像燕尾的飘带,泛指旌旗。③客应星汉:借用“乘槎上天河”典故喻指出使。④颖露囊锥:用毛遂“锥处囊中”之典。⑤呼韩:即汉呼韩邪单于,这里指金主。⑥“寄梅”用陆凯自江南寄梅花给范晔的典故,“梦雁”用梁简文帝《赋得陇坻雁初飞》“相思不得反,且寄别书归”句意。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旆拂西风……盛世衣冠”用“玉节征鞍”、旌旗、“缓带轻裘”等意象极力渲染了出使场面的宏大非凡,表现了南宋统治者的腐朽奢侈。

    B.“吟倦……关山”句视野开阔,意境高远。词人猜想,西湖边的吟咏作诗,已令友人产生缕缕倦意,正好趁此行一睹北边边塞的关山。

    C.“过离宫……泪应弹”承接前句“看北塞关山”,虚写友人出使路上的所见所感,“离宫禾黍”“故垒烟尘”为已废弃的故国宫苑和堡垒工事。

    D.“情寄……霜寒“,虽连用典故,但并不晦涩,读者即使不知所引典故,也可从“情寄”“梦随”处领会诗意收到了言简意丰的表达效果。

    2词人借本词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俭,字士廉,渤海人。少有器局,颇涉文史。薛道衡、崔祖濬并称先达,与士廉结忘年之好。大业中,为治礼郎。士廉妹先适隋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生子无忌及女。晟卒,士廉迎妹及甥于家。士廉谪为朱鸢主簿。事父母以孝闻,岭南瘅疠,不可同行,留妻侍养。又念妹无所庇,乃卖大宅,买小宅以处之。士廉久在南方,不知母问,北顾弥切。尝梦其母与之言,既觉而涕泗横集。贞观元年,拜侍中,封义兴郡公,赐实封九百户。时黄门侍郎王珪有密表附士廉以闻,士廉寝而不言.坐是为安州都督,转益州大都督府长史。蜀土俗薄畏鬼而恶疾父母病有危殆者多不亲扶侍杖头挂食遥以哺之士廉随方训诱风俗顿改。秦时李冰守蜀,导引汶江,创浸灌之利,至今地居水倒者,顷直千金,富强之家,多相侵夺。士廉乃于故渠外别更疏决,蜀中大获其利。又因暇日汲引辞人,以为文会,兼命儒生讲论经史,勉励后进,蜀中学校粲然复兴。蜀人朱桃椎者,淡泊为事,隐居不仕,披裘带索,沉浮人间。士廉下车,以礼致之,及至,降阶与语,桃椎不答。近代以来,多轻隐逸,士廉独加褒礼。五年,为吏部尚书,进封许国公。奖鉴人伦,雅谙姓氏,凡所署用,莫不人地俱允。高祖崩,士廉摄司空,营山陵制度。十七年二月,诏图形凌烟阁。十九年,太宗伐高丽,皇太子监国,士廉摄大子太傅,仍典朝政。二十年,遇疾,太宗幸其第问之,因叙说生平,流涕獻欷而诀。二十一年正月薨,时年七十二。及丧柩出自横桥,太宗登故城西北楼望而恸。高宗即位,追赠太尉,配享太宗庙庭。

    (节选自《旧唐书•高俭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蜀土俗薄/畏鬼而恶疾/父母病有危殆者/多不亲扶侍/杖头挂食/遥以哺之/士廉随方训诱/风俗顿改/

    B.蜀土俗薄/畏鬼而恶疾/父母病/有危殆者多不亲扶侍/杖头挂食/遥以哺之/士廉随方训诱/风俗顿改/

    C.蜀土俗薄/畏鬼而恶疾/父母病有危殆者/多不亲扶侍/杖头挂食/遥以哺之/士廉随方训/诱风俗顿改/

    D.蜀土俗薄/畏鬼而恶疾/父母病/有危殆者多不亲扶侍/杖头挂食/遥以哺之/士廉随方训/诱风俗顿改/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结忘年就是人与人之间在年龄、辈分上存在较大差距,仍以德才相敬慕而结交。

    B.实封,文中的意思是指高俭一家能实实在在地得到他封地上那九百户的租赋。

    C.出,指因过错而离开朝廷出任地方官;入,指因政绩被从外地提升到朝廷任职。

    D.配享,古代指有大功于社稷的臣子,经皇帝允许在死后享受供奉于太庙的待遇。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俭为人孝友,对家人重感情。妹夫去世后,他把妹妹一家接回照料;自己仕宦远方,留妻子代自己奉养母亲,还专门给妹妹买宅子居住。

    B.高俭兴利除弊,治蜀政绩卓然。当地因争夺近水良田纷乱不断,他扩建原有的水利工程使更多人得灌溉之利;他还倡导教化,复兴当地教育。

    C.高俭慧眼识人,选用官员得宜。他既善于鉴别人才,又熟悉各大家族的背景,凡经他任用的官员,无不称职,即使不仕之隐者也被他感召。

    D.高俭倍受倚重,生前深荷皇恩。他负责过李渊陵墓的修建,也曾在皇帝不在京时主持朝政;他人选凌烟阁功臣图谱,病中蒙皇帝登门探候。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士廉久在南方,不知母问,北顾弥切。尝梦其母与之言,既觉而涕泗横集。

    (2)士廉下车,以礼致之,及至,降阶与语,桃椎不答。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西洋的商人到现在还时常说中国人的信用是天生的。类于神话的故事真多:说是某人接到了大批磁器,还是他祖父在中国时订的货,一文不要地交了来,还说着许多不能及早寄出的抱歉话。——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费孝通《乡土中国》

    踏进新的历史时期,回望“乡土的中国”,感慨颇多。比如这“规矩”二字,就让人浮想联翩。当代某些青年认为,法治社会里讲“规矩”已无必要,奉行“法无禁止皆可为”的信条即可。你的看法呢?请以“青年与规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要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