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质朴 木桩 鱼船 未免
B.脊背 警觉 飘浮 消毁
C.典礼 暴发 爱慕 适宜
D.稀罕 诊宝 妨碍 猎豹
2、《宙斯与蛇》中蛇送给宙斯( )作为礼物。
A.牵牛花
B.百合花
C.玫瑰花
D.郁金香
3、下列诗句中描写七夕节的一项是( )
A.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B.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C.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D.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4、在□里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1.它的果实埋在地里( )不像桃子( )石榴( )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 )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
2.毽子越做越讲究( )有黑鸡毛( )白鸡毛( )芦花鸡毛等( )各种颜色的毽子满院飞( )
5、猜猜他是四大名著中的哪个人物,并用一个词总结这个人物的特点。
A.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面如冠玉,眉清目朗,身长八尺,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这句话描写的人物是( ),他的特点是( )。
B.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这句话描写的人物是( ),他的特点是( )。
C.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
这句话描写的人物是( ),他的特点是( )。
6、看拼音,写词语。
bào zhà pí pa jǐn shèn cí xiáng
( ) ( ) ( ) ( )
cháo xiào luò bǎng yáo wàng mó miè
( ) ( ) ( ) ( )
7、填空。
(1)《示儿》中表达诗人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渴望祖国统一的热切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而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时间苦短,不要忽视一分一秒的工夫,这也应了古语“____________,不弃功于寸阴。”老师经常勉励我要珍惜时间,不要等到老了才后悔,正如岳飞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想想填填。读课文,填空。
毛遂是________国________的门客,他说服了________王,促使两国订立了盟约,一起对付________国,最终解了________之围。
9、美文欣赏屋。
“黑带”只是下一个成功的开始
对于每一个练习跆( )拳道的韩国人来说,能成为跆拳道黑带高手,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李奎衍( )经过严格训练,终于达到了黑带的标准。黑带颁发仪式由金英哲大师主持。
大师微微一笑:“你必须回答我一个问题才能授于你黑带:黑带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是我一生追求的终极目标。”李奎衍答道。金英哲未置可否,显然,对李奎衍的回答,他很不满意。大师目光深邃地看着面前的李奎衍,似乎在等待着他继续说下去。沉默一阵之后,大师遗憾地摇了摇头:“我认为你现在还不具备成为黑带高手的资格,等你找到正确答案后再来吧。”
一年之后,李奎衍再次申请黑带段位。这次,金英哲大师提出的依然是一年前的那个问题。李奎衍是深思熟虑过的:“黑带代表着本门武学中的最高荣誉,是卓越的象征。”金英哲的表情依然严肃,好似还在等待李奎衍补充什么。但过了好几分钟,李奎衍却没再接着说。这时,金英哲摇了摇头说:“年轻人,火候还不够啊,一年后再来吧。”
又一年后,李奎衍第三次申请黑带段位。“黑带的真正含义是什么?”“黑带代表着开始,代表无休止的磨炼、奋斗和追求,代表更高标准的新起点。”这一回,金英哲终于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很好!你已经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黑带高手了。”
任何一份荣耀都只是下一个征程的起点,任何一个暂时的巅( )峰都是努力的真正开始。正是因为有了永远超越自己的人生感悟,李奎衍才最终跆拳道界最著名的大师级人物。
(1)给加点字注音。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深邃——
深思熟虑——
(3)前两次李奎衍的回答大师为什么不满意?
(4)读了这个故事,对你今后做事有什么启发?
10、阅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青山处处埋忠骨》(节选)
秘书走了进来。
“主席,志愿军司令部来电请示中央军委,是否将岸英的遗骨运回国内。”秘书凑近主席,轻声说:“ 朝鲜方面向主席表示慰问,说岸英同志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的,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要求把岸英安葬在朝鲜。”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 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写出近义词。
眷恋——( ) 情不自禁——( )
【2】多项选择题。
(1)对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这句话运用了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
B.“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
C.“‘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这句话运用了语言描写。
D.“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这句话运用了心理描写。
(2)下列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A.“黯然”在文中形容毛主席目光坚定有神的样子。
B.“踌躇”的意思是不犹豫,十分坚决的样子。
C.“忠骨”指忠臣的遗骸。在本文中指毛岸英烈士的遗体。
D.“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诗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3)下列选项中的英雄人物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是 ( )
A.杨靖宇 B.邱少云 C.黄继光 D.董存瑞
【3】“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这句话让我产生了这样的联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课文以“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结尾,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材料一】中央电视台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播出后好评不断,如一阵清风唤醒了大众对朗读的情感。《朗读者》节目每一期都有一个主题词,如节日第一期的主题词是“遇见”,其中一段开场白是这样的:“其实,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而人遇见人,就有了生命。”
【材料二】当我们被另一档热播的文化情感类节目《见字如面》中的信件感动得眼角湿润时,有没有想过,在信息化时代,我们习惯了在键盘上“敲字如飞”,还能不能写出几个像样的字代表我们的“面”呢?现在,我们也许已懒得动笔写字了;也许提起笔来,不是忘了字就是写了错别字;也许即便写出来,字体也实在有碍观瞻。
【材料三】著名教育家于游老师说过:“学语文就要重视写字。”我们总结说“字如其人”“见字如面”,写得一手好字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机遇。练字如修面,可以增大一个人的内在气质。
【1】材料三中画线句子有一处语病,请修改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朗读者》下一期的主题词是“母爱”,下列诗句不可以作为场景宣传语的是( )
A.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B.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C.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D.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3】阅读以上三则材料,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朗读者》的播出唤醒了大众对朗读的情感。( )
(2)“字如其人”,所以说学习语文主要就是为了学写字。( )
(3)材料二告诉我们在信息化时代,我们只需要在键盘上打字,不需要练习写字。( )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用一句话提取主要信息。
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材料一】划波浪线的句子,仿写:其实,世间一切,都是遇见。
就像______遇见______,就有了______。
12、阅读课内选段,回答问题。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1】“大火连烧三天”一方面说明了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说明了______________。
【2】用波浪线画出选文中对圆明园的高度评价。
【3】选文揭露了侵略者的强盗行径,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圆明园的毁灭在中外文化史上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B.这个事件揭露了侵略者野蛮的强盗本性。
C.这个事件说明英法联军英勇善战,坚不可推
【5】昔日辉煌的圆明园如今却只剩一片废墟,面对此情此景,你想对侵略者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题文)(二)
嗓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不像烟尘和废水那样可以集中起来处理。尽管这位“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还是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吃音玻璃”就是消除噪音的能手。临街的窗子如果装上这种玻璃,街上的声音为4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12分贝了。
1.作者在介绍“吃音玻璃”时运用了 等说明方法。
2.“吃音玻璃”的特点是 ,作用是 。
14、 山茶花
你见过山茶花吗?
真是美极了。白的,红的,紫的,墨色的,粉红的……一株树上有好多种颜色,一朵花上甚至也颜色不同,那真叫绝!
山茶花的白,那是怎样的白啊!像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一样晶莹。那墨茶,仿佛一汪碧绿的清潭闭上眼,你也会感受到美啊,美啊……
有一次,我问一位老花农:“山茶花为什么这样美?”他乐呵呵地说:“你没看到山茶花骨朵的那股特别劲吗?”
我这才注意起山茶花骨朵来。果真特别!
一般的花,开放前不久才打骨朵。山茶呢?几乎是花一谢就又冒出了来年新花的骨朵。原来山茶花的骨朵是这样一个月又一个月,一季又一季地准备着。下了那么大功夫,花了那么多力气,开出的花怎能不美呢?
啊,山茶花骨朵,好一股特别劲儿!
【1】第二自然段对上下文起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为什么说山茶花的颜色“那真叫绝”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以瀑布溅出的水片来比喻白色的山茶花,突出它 和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文章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山茶花的 和_____,深情地赞颂了山茶花的 与山茶花骨朵的 。
【4】下了那么大功夫,花了那么多力气,开出的花怎能不美呢?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画线的句子,以后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下面短文,完成有关问题。
家乡有一向“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易于——(_________) 平稳——(__________)
假如——(_________) 停脚——(___________)
【2】文中画“ ”线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_句,把___________ 比作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主要讲的是:( )
A.家乡的搭石很美。
B.我爱家乡的搭石。
C.过搭石的速度要快。
16、课外阅读。
湖
我爱水,所以我爱大海,爱长江,也爱小溪流。但是,我最爱的还是湖。
静静的湖,像是一块无瑕( )的翡翠, 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 )着美丽的光泽。
我喜欢独自一个人坐在湖畔( ),看着平静的湖面幻想。我想,湖中一定有一个明亮的水晶宫,那是鱼儿的家园,不然它们为什么会整天那么欢快?水晶宫里一定有一块巨大的发光的翡( )翠。不然湖水为什么会绿得这样美?我凝( )视湖面,偶尔投一枚小石子,让它激起一道道波纹,或是放一只纸船,让它随着湖波飘荡。
静静的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动人。
细丝般的春雨飘下来,不停地织啊织,织出湖——这块绿色的“锦”。“锦”上无穷无尽的圆环,像美丽的姑娘绣出的朵朵鲜花。
雷雨到来时的湖真热闹。你看,天空中一道亮闪、那是开幕的礼花上了天,你听“轰隆”,礼炮响了,大会就要开始了,等大雨一落,联欢会立刻开始。你看见湖面上竞相( )开放的雨花了吗?那正是翩翩起舞的金鱼姑娘头上的玉花。你想知道节目是否精彩吗?那“哗哗”的雷鸣般的“掌声”会把一切告诉你。
湖是美的……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从文中找出与下列意思一致的词语。
(1)互相争着抢着绽放。______
(2)动作轻快,宛如跳舞。______
【3】文章为了突出表现“湖”之美,是从______、______两个角度来写的。
【4】文中的“礼花”指的是______,“礼炮”指的是______,“玉花”指的是______,“掌声”指的是______。
【5】用“ ”画出本文的过渡句。这个过渡句在文中起的作用是 。
【6】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精彩回放。(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已经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1】这段话选自课文《_________》
【2】从第1自然段“揉得皱皱的毛票”“龟裂的手”的细节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2、3自然段用了大量的________描写,分别从侧面和正面描写来表达_________________
【4】第4自然段反复出现“立刻”,这样写在表达上有___________效果。请你再写出一个这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拿到钱时,为什么“鼻子一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阅读。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的门客们可看不顺眼了,对蔺相如说:“您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门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用一个小标题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分别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3】将相和好的表面原因是蔺相如_____________,廉颇_____________。其根本原因是两人以_________________为重。
【4】本文选自汉代司马迁的《____________》。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请写一写自己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风筝实验 震惊了世界 它向世人宣告 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 上帝的怒火 不过是无稽之谈
后来 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 发明了避雷针 这样,雷电轰鸣时,高大的建筑物就安然无恙了。
【1】给没有标点的部分加上标点符号。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普通(_____) 巨大(_____)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无稽之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然无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注意加点的部分,也写一句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内心体验。
例: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成千上万只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把下面的画面写具体(不是扩句)。
雪越下越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扩句
①我紧张。
②我敬仰父亲。
23、习作。
天下所有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天起。他们就倾注了自己无私的爱。但父母们表达爱的方式不尽相同。请您以“父母的爱”为话题,用具体的事例表达出母亲或父亲对自己的爱。字数45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