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山东烟台2025届三年级语文下册三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用“严”字组词并填空。

    (    )的后果 (    )的纪律

    (    )的批评 (    )的考验

     

  • 2、读句子完成练习。

    (1)妈妈只好茄子葫芦一起煮。

    这里的茄子葫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哪儿那么巧有福气?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日积月累。  

    (1)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这句古诗词出自宋词《________》,词牌名是________,词题是________ 。  

    (2)________,白雨跳珠乱入船。  

    (3)________,死而后已。——诸葛亮  

    (4)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

    (5)祖宗疆土,当以死守,________

  •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遗憾——   规则——

    嫌弃——   怨恨——

     

  • 5、按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这几句词出自宋朝_________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孟浩然的《_________》。这两首都写了月夜的景色,可是表达的情感却不同,前一首表达了__________,后一首表达了_________

    (2)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使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的画面。

    (3)“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中抓住了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光的声色之美。我还能说出描写春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晚春二首(其一)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1这首诗的作者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下列选项中的文人都属于“唐宋八大家”的一项是(   )

    A.曾巩、王维 B.苏轼、柳宗元

    C.李白、欧阳修 D.王安石、杜甫

    2读第一、二句诗,你想象到了怎样的景致?下面选项中与你所想的相符的一项是(   )

    A.冰雪消融、嫩芽点点 B.遮天蔽日、荷花满池

    C.草木留春、万紫千红 D.金桂飘香、四季常青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满怀着诗人对春天即将逝去的伤感之情,言辞诚恳,劝人勤学,不要像杨花那样白首无成。

    B.人言草木无情,而这首诗偏说它们有知,能“知”、能“斗”、能“解”,想象奇特。

    C.这首诗的第三、四句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朴实无华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似雪花般随风飘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

    D.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寄寓着人们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之意。

  • 7、古诗阅读。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

    百川东到海,

    少壮不努力,

    【1】在横线上补全诗句。

    【2】解释下列字词。

    朝露:___________。 常恐:___________。 百川:___________。 徒:___________

    【3】《长歌行》出自《____________》,诗中勉励少壮要抓紧时间,及时努力,趁少壮年华有所作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还知道表达相同意思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古诗赏析。

    题奉晚

    (宋)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温暖的小刀

    那年春末,我到一所中学去监考。

    发卷的时候,我发现靠近讲台的一个女生怪怪的,左手藏在袖口里,遮遮掩掩,不愿伸出来。和我一起监考的是另一所学校的一位女老师。大约她也注意到了这个细节。随后,我俩便开始留意这个女生。在我们想来,她袖口里的那只不愿示人的手,一定藏着什么秘密。

    考场里静悄悄的,学生们都在全神贯注地答题。只有这个女生,一边答题,一边有意紧藏着她的那只手,一边还不自觉地环顾着左右,神色紧张而怪异。这愈加坚定了我们的怀疑:她的手里一定攥着小纸条或者其他用来作弊的什么东西。

    然而,我们错了。半小时后,也许女生做题做得太过专注,一不小心,露出了自己的左手——天哪,这个女生的左手居然没有手指头。

    原来,她竟是一个有残疾的学生!

    这多少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愧怍之余,不禁心生悲悯……那位女老师,更是一脸的痛楚,小声地嘟着:“怎么会是这样,多可怜的孩子啊,多可怜的孩子。”

    考试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有一道地理题需要改动。办公室送来了一沓纸片,纸片上,印着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地形图。我们分发给了学生,然后让他们各自粘贴在试卷的答卷纸上。由于是临时赶印出来的,太过匆忙,这些纸片裁剪得很粗糙,考生们只有自己动手把四个毛边撕去,大小合适,才能贴在试卷上。这下,可难为了这个女生。大约,她还是不愿让别人看到她的那只手,就用左胳膊使劲压紧纸片,右手一点一点地撕。可是,那张小纸片仿佛不听话,只要地一用力,就从她的胳膊下跑出来,再压下去,再跑出来。她急得都有些冒汗了。

    “这位女同学,我可以帮你吗?”女老师走过去,俯下身子,声音低低地征询女生的意见。女生抬起头,看了看,迟疑了一下,还是把纸片给了她。

    然而,女老师并没有立即动手,她把那张纸片放在讲台上后,便在满考场里寻找着什么。我有些纳闷,这不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她究竟想要干什么呢?

    不一会儿,女老师从一个学生那里找到了一把小刀。然后,她坐在讲台前,一点一点小心翼翼地裁着那张纸片,“哧——哧——”,小刀割裂纸片的声音很好听。我和女生看着她做这一切。①说实话,那一刻,女老师慈祥得像坐在讲台前的一尊佛,她专注的神情仿佛是在完成一件精致的手工艺品。

    随后,她微笑着把这张小纸片轻轻地放在女生的桌子上。女生欠了欠身子,低低地说了声谢谢。她拍了拍女生的肩膀,说,赶紧答题吧,便走开了。

    然而,我还在纳闷着。一张小纸片,用手也完全可以撕得很整齐,为什么一定要找把小刀来呢?

    考试结束后,我道出了心中的不解。那位女老师笑了,说:“这个女生所残缺的,是一只手。我不想在她面前,用自己灵巧的手指头去斯那张纸片,那样的话,会撕碎这个女孩的心。我满考场去寻找一把小刀,就是想借助小刀,避开对她的这种伤害。”

    一直以来,小刀在我心中不过是一片冰冷的铁片而已。②而那年春天我懂得了,原来,即便是利而冰冷的一片小刀,也会裁剪出人性的温暖来。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这一感人故事的内容(不超过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①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是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末画线句②写得隽水而生动,耐人寻味。请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标题温暖的小刀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子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1】根据选段内容填写思路图。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受检阅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整齐威武情境的描写,写各个方阵的风采是列具体的“________”的描写,这是“________”的写作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3】文中画“﹏﹏﹏”的部分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4】阅读时,要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渎完选段,你想到了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卢沟桥烽火(节选)

    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驻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士兵发现了敌情,便大声喝问:“谁?口令!”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去“搜查”。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面对敌人的无理要求,守桥的中国士兵当即严词拒绝。

    日军恼羞成怒,首先向中国军队开起火来。“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中国守军立即开枪还击。但由于众寡悬殊,守桥部队伤亡较大,只得暂时退守大桥东头的宛平县城。

    第二天凌晨,日军向宛平城发动进攻。早有防备的中国守军同仇敌忾,奋起还击,打得日本鬼子人仰马翻。日寇吃了亏,便拉来大炮。随着震耳欲聋的炮声,宛平县城的东门和西门被炸开了。日本鬼子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哇哇”吼叫着,疯狂地向县城扑来。英勇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杀声中冲出了县城。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顷刻间刀光闪闪,鲜血四溅。在硝烟和火光中,日寇被杀得哭爹喊娘,狼狈而逃。

    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到了桥头,大刀队员们齐声呐喊:“小鬼子,看刀!”日寇猝不及防,一个个人头滚落,尸横桥头。这时,我们的援军又从敌人背后杀来,两面夹击,打得日寇鬼哭狼嚎,抱头鼠窜。激战一直持续到9点凌晨,侵占桥头的日军全部被歼,卢沟桥重又回到了中国军队的手中。

    【选自(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课文)】

    【1】1937年7月7日哪个军队偷偷向卢沟桥摸来?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日本军队

    B.中国士兵

    C.日本军官

    D.国民党军队

    【2】选文的记叙顺序是( )

    A.方位顺序

    B.时间顺序

    C.逻辑顺序

    D.事情发展顺序

    【3】下列词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气势汹汹

    B.鬼哭狼嚎

    C.狼狈而逃

    D.严词拒绝

    【4】读文中画线的语句,体会中国守军的精神,下列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同仇敌忾

    B.英勇善战

    C.蓄谋已久

    D.顽强不屈

    【5】同样是写攻打卢沟桥,作者写敌人和中国守军时分别用“偷偷地”和“悄悄地”来形容,请联系课文内容,分析这样写的不同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既关注了日寇人物群体这个“面”,也写了一个日本军官的表现这个“点”,请从文中分别摘录一个句子,再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写“点”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面”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样写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理解。

    第二天早晨一睁眼,四周还是静悄悄的。我决心不再想什么雨不雨的。谁知等我背着书包走到街上,脑门又落上了几滴水珠。我还以为是树上掉下来的,直到我仰(áng       yǎng)着头躲开树,甜丝丝的雨点儿又滴到我嘴唇上时,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我几步跑回家,理直气壮地打开柜门,拿出雨衣冲妈妈说:

    “妈妈,下呢,还在下呢!”

    妈妈一歪头冲我笑了笑,帮我系好扣,戴上帽子。我挺着脖子,小心翼(   )翼地跑下了楼梯。

    【1】用“/”划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2】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雨点儿        ( )的四周        ( )地打开

    【3】选段主要写了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内阅读。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用流浪线画出写渔夫神态的句子,用横线画出写渔夫语言的句子。

    【2】渔夫觉得是个问题,联系全文,说一说这个问题具体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3】“哦,我们,我们总能过去的。”对这个句子中的加点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熬”的意思是煎熬,因为又要抚养两个孩子,这会加重渔夫的负担,他觉得很为难。

    B.“熬”的意思是“忍受”,说明渔夫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

    【4】渔夫最终的决定是__________,这反映了渔夫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 14、课内阅读。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     )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     )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     )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     )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1】联系上下文,依次填入片段中括号里的字恰当的一项是(        

    A.推 瞪 揪 吼

    B.揪 瞪 推 吼

    C.吼 瞪 揪 推

    D.揪 瞪 吼 推

    【2】朗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语气正确的一项是(        

    A.沉重和悲伤

    B.悲伤和关心

    C.责备和命令

    D.急切和关心

    【3】下列对老汉崇高精神的赞扬,不恰当的一项(        

    A.无私无畏

    B.舍己为人

    C.忠于职守

    D.团结友爱

    【4】片段的句、段非常简短,对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加强故事的悲壮色彩

    B.渲染紧张气氛

    C.便于读者理解

    D.情节跌宕起伏、冲突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句子超市。(9分)

    (1)读一读,用加点的字写话。

    承蒙您赏个明月来照明,但这样喝酒太冷清乏味了,何不把嫦娥请来?

     

    弟子从几百里外的地方前来拜师学道,纵然学不到长生不老的法术,要是能学到一点儿小法术,可以有所安慰。

     

    (2)把下面句子换个说法。

    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有什么关系?

     

    (3)说出破折号的作用,并写一句。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意思的递进 c.表示语音的延长 d.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难得来一趟,自由自在地洗衣个澡,也不多玩一会儿——哎呀!我的衣裳哪儿去了?

    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我也能用其中一个作用写话:

     

     

  • 16、是否重视课外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修改)

  •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外面的噪声太大了,我只好关上门窗。(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

    2.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

  • 18、把画线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劳,她的头发还有不白的么?(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应该保护它。(不改变原意,换种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加油站。

    你的身上一定有闪光点,这足以让你自豪。请你以“为自己喝彩”为题目,选取生活中的一两件事夸夸自己,做到内容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