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风和太阳》是根据《伊索寓言》改写的,下列故事不属于《伊索寓言》的是( )
A.《橡树和芦苇》 B.《乌鸦喝水》 C.《狼和小羊》 D.《狐狸和乌鸦》
2、下面几首古诗中,不是描写春天的是( )
A.《三衢道中》
B.《忆江南》
C.《惠崇春江晚景》
D.《绝句》
3、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第 胆小 怕鬼 姑父 夺走
B.骂人 仇人 付钱 双陪 虽然
C.大师 中药 埋发 欢迎 痛苦
D.摆布 过年 央求 天分 电灯泡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称”和“禁”都是多音字。
B.“撒”在“撒手”中读sā,在“撒种”中读sǎ。
C.“传”共7画,第五笔是“丿”。
D.“兔走触株”中的“走”和现在“走”的意思不一样。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蜜蜂》这篇课文通过写法布尔为了了解蜜蜂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试验,得知蜜蜂辨认方向不是靠________________,而是靠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法布尔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工作态度。
(2)《小虾》这篇略读课文通过描写虾的_______、_______,写出了虾的有趣,表达了作者对虾的___________________。
(3)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五点左右,________________绽开了笑脸;七点,________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放了;下午三点,万寿菊______________;傍晚六点,烟草花在_________________;月光花在七点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
6、多音字组词。
累lèi_____lěi_____
切qiē_____qiè_____
便biàn_____pián_____
7、用加点词的反义词填空。
(1)上课听讲时应该(_______),不能三心二意。
(2)做事不能总是(______),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才能创新。
(3)我们应该(______)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能违反纪律。
(4)狭窄的溪流终将流入(______)的大海。
8、拼一拼,写一写。
9、短文:
“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藤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
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 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爷爷看见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就能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做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到文章的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儿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哩!
【1】从短文中找出与下面意思相近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A.指心里不明白,不相信。(____)
B.形容运用自如,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___)
C.形容开阔或通达,一下子就明白了。(___)
【2】阅读短文后填空。
①使“我”感到奇怪的问题是(________) 。
②“我”认为“煮书”是(________________) 。而爷爷说的“煮书”是指 (_____) 。
③“煮书”的好处是 (__________) 。
【3】写出你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 )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 )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 )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 )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 )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1】将下列词语填写在文段中对应的括号里。
恼怒 争辩 谦虚 傲慢 轻蔑
【2】根据意思从文段中找出与下面的解释对应的词语。
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________)
【3】根据文段内容,请你用恰当的词语概括陶罐和铁罐的特点。
陶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 )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 )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 )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 )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 )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1】将下列词语填写在文段中对应的括号里。
恼怒 争辩 谦虚 傲慢 轻蔑
【2】根据意思从文段中找出与下面的解释对应的词语。
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________)
【3】根据文段内容,请你用恰当的词语概括陶罐和铁罐的特点。
陶罐: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罐:____________________。
【4】陶罐和铁罐的故事让你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毕昇是一家书坊的印刷工。他在印书的过程中,感觉到当时用的雕版印刷的方法太不方便了。印书时,要事先在硬木上刻好版,一页书就得刻一块版。一本字很多的书,版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刻完。爱动脑筋的毕昇想:能不能用一种新的印刷术来代替雕版印刷呢?
他想过用一个一个的单字来排版,用完后还可以拆开再用。可是,他用木头制成的单字试验了好多次,都失败了。因为木活字沾水后就会膨胀,导致版面高低不平,印刷效果极差。
经过许多次尝试,最后,毕昇在烧窑工人的帮助下,用一种很细的黏土做成小方块,晾干后用刀刻上字,然后放在窑里烧硬。一个个坚硬的单字就这样制成了。他又找来书本大小的一块铁板,在上面敷上松脂、蜡和纸灰,再在铁板上放一个铁框,把一个个活字排进去。排满一框后,放在火上让松脂和蜡稍微融化,再用一块平板把字面压平。等到松脂和蜡冷却凝固后,框内的活字就变得平整而坚固,成为完整的一版,这时就可以上墨印刷了。
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既省工又省时,把印刷技术大大推进了一步。
后来,活字印刷术传到了朝鲜半岛、日本、越南、埃及以及欧洲,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雕版印刷术很不方便,具体表现在一页书就得__________________,一本字很多的书要很长时间才能刻完,十分浪费__________。
【2】木活字有什么缺点?用“____”在文中画出来。
【3】根据短文内容排序。
( )在铁板上敷上松脂、蜡和纸灰。
( )用平板把字面压平。
( )松脂和蜡冷却凝固后,上墨印刷。
( )在晾干的黏土小块上刻字。
( )在铁板上放铁框,排入活字。
( )把黏土活字烧硬。
( )把排满字的铁板放在火上烤。
【4】活字印刷术有什么优点?起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女娲难过极了( )她立刻去找雨神( )求他下一场雨( )把天火熄灭( )又造了船( )好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 )不久,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被救上来了。可是,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石块。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1)请在第一自然段的( )里填上标点符号。(3分)
女娲看到人类所受的灾难,心里( )。为了解除人类的灾难,她首先( ),再( ),最后又冒着生命危险去( )。这是一个多么( )的神啊!(5分)
(2)女娲补天是非常不容易的,你能用“——”画出有关的句子吗?(2分)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难过( ) 立刻( ) 可是( ) 终于( )
(4)在神话里,天穿了个窟窿可以有神去补天,可是在现实中就不可能有神的帮忙了。现在我们地球的大气层也穿了个窟窿,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保护自己的家园呢?(3分)
14、课外阅读
世界上最小最小的一种鸟,叫蜂鸟。它的身体只有一只黄蜂那么大,不过它飞得很快,在花间飞翔,好像花丛中的颗颗流星。你刚想看清楚是什么东西时,它却一闪就不见了。
凤凰、孔雀在人们的心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鸟。但是,蜂鸟比它们更美丽。它那羽毛,简直就像戏台上仙女的衣裳一样,五光十色。
【1】短文写了蜂鸟的三个特点
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______”画出文中一句打比方的句子。
在这个句子中是把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光十色”形容颜色多,写出与“五光十色”意思相近的词语___________
15、美文赏析,回答问题。
疏通
清晨,小街上异常忙碌,人来人往,像畅流的小溪。忽然,两辆自行车撞在了一起,两个小伙子争吵起来,互不相让。像一块大石头横在小街中,小溪流动缓慢,渐渐停止。“喂!快走啊!”一个大汉猛按车铃,厉声高喊着:“急死人了!”一个姑娘急得满脸通红,直跺红皮鞋:“唉!小街太窄了!”一个中年人长叹一声。有几个干脆掉转车头,绕道而走。
人越聚越多。这时,从人群中走出一个老大爷,头发斑白,神情安详,嗓音洪亮:“一清早就吵架,不怕一天不顺当?快走吧!”他和颜悦色地劝开了纠缠在一起的两个小伙子,站在小街中间喊道:“东去的,右边走!前边的,别停住!快走!”
人群开始缓缓移动,渐渐加快,一会儿,小街又畅通无阻。街上,又响起了小溪的欢歌。
【1】解释下面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安详:__________。
和颜悦色:__________。
【2】本文叙述了小街堵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标题“疏通”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作小溪。
【5】文章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扬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仿写比喻句。
大虾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
①弟弟满身是泥,活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写拟人句。
①一阵微风吹来,小树苗左右摇摆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春天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改为陈述句.
你难道不知道我的厉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训练营。
(1)画保存在博物院里。(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的祖先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翻译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用加点词造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目前,赵州桥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修改病句)
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是可耻的。
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___________
4.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
________________
5.任何一切困难都不能吓倒有坚强意志的少先队员。
____________________
21、想象作文:当我变成_________________
在想象的世界里,你曾希望自己变成什么?奥特曼、飞鸟、鲜花……“变身”后你会有什么经历呢?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围绕一个主题写。(2)想象丰富、合理,语句通顺,重点突出,尽量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3)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3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