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广东肇庆2025届一年级语文下册二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各项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翠绿的枝叶 繁华的城市 清脆的叫声

    B.铺上地毯 抖动翅膀 表演节目

    C.温馨的灯光 凛冽的春风 清新的空气

    D.认真地写 甜甜地笑 伤心地哭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神机妙算 巧舌如黄 垂头丧气 赴汤蹈火

    B.手急眼快 愚公移山 负荆请罪 天衣无缝

    C.摩拳擦掌 兴致勃勃 心惊胆战 养尊处优

    D.放诞无礼 鞠躬尽粹 目瞪口呆 娓娓动听

  • 3、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不一样的一组是( )

    A.吾盾之坚  坚 B.弗能应  应 C.株待兔   D.旁李  知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看拼音,写词语。

    sāng shù            chéng rèn            chéng   chè         yuán gǔn gǔn

    ( )     ( )          ( )        ( )

    bái zhòu              dié                 yòu zhì                míng huǎng huǎng

    ( )     ( )            ( )        ( )

  • 5、填空积累。

    (1)《采薇》选自____________,“薇”是__________________,这首戍卒返乡诗唱出了从军将士的____________生活和____________的情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句被后人誉为经典诗句,既是写景记事,又是抒情伤怀。

    (2)《送元二使安西》又名《____________》,这是一首____________诗,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真挚的惜别之情,成为千古绝唱。

    (3)《泊船瓜洲》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这首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

    你还知道哪些诗句也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吗?试着写出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卜算子”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送鲍浩然之浙东”是这首词的________。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眉眼盈盈处”一句中的“眉”是指____________,“眼”是指_________

    (5)《游园不值》的作者是______,题目可以理解为_______________。其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除了写春景外,还蕴含着“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哲理。

  • 6、课文整体梳理:按照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完成填空。

    《手指》是____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__________________。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________,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分了”。

    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_____________等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

  • 7、根据所给意思,在句中的括号里填写合适的词语。

    1)比喻说话做事时露出的漏洞,跟露出马脚马脚意思相近。

    犯罪分子再狡猾,他也会露出_______

    2)指亲近或敬爱的人死亡的消息。

    在听到儿子牺牲的_______后,这位母亲昏倒在了地上。

    3)表示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在集体生活中,要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不能_______,为所欲为。

    4)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胜过自己的人心怀怨恨。

    _______别人,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好处。

    5)表示费尽脑筋,用尽心思。

    碰到了这道难题,他_______也想不出解决的办法来。

  • 8、根据拼音写生字。 

    jì mò

    bǐ mò

    gān zào

    bào zào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kù xíng

    lún kuò

    zǔ náo

    fù ráo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

    煮酒论英雄

    一日,关羽、张飞不在,刘备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奉丞相之命来请。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曹操。曹操笑着说:“你在家做大事啊!”吓得玄德面如土色。曹操拉着玄德的手,走到后园,说:“玄德学习园艺不容易啊!”玄德听了才放心,回答说:“没事消遣罢了。”随至小亭,已经设好杯盘:盘里放置着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忽然乌云滚滚,骤雨将至。曹操说:“玄德经常在外游历,一定知道当世的英雄。请说说看。”玄德说:“我见识浅薄,怎么认得出谁是英雄呢?”曹操说:“不要太谦虚。”玄德说“天下的英雄,实在是没有见到过啊。”曹操说:“即使没有见到过,那也听过他的名声吧。”玄德说:“淮南的袁术,兵粮足备。能称为英雄吗?”曹操笑说:“袁术不过已经是坟墓里的枯骨,吾早晚都会抓住他的!”玄德说:“有一个人人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能称为英雄吗?”曹操说:“刘表虚名无实,不是英雄。”玄德说:“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是个英雄吗?”曹操说:“孙策借着父亲的威名,不是英雄。”玄德说:“那张绣、张鲁、韩遂等人又怎么样?”曹操鼓掌大笑说:“这些碌碌无为的人,何足挂齿!”玄德说:“除此之外,我实在是不知道了呀。”曹操说:“能叫做英雄的人,应该是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的人。”玄德问:“那谁能被称为英雄?”曹操用手指指玄德,然后又指向自己,说:“现今天下的英雄,只有使君和我两人而已!”玄德听到这句话,吃了一惊,手里拿的筷子和勺子都不禁掉在地上。这时正好大雨倾盆而下,雷声大作。玄德才从容低头拿起筷子和勺子说:“因为打雷被吓到了,才会这样。”曹操笑着说:“大丈夫也怕打雷吗?”玄德说:“圣人听到刮风打雷也会变脸色,何况我呢!怎么能不怕呢?”曹操这才不怀疑玄德。

    【1】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消遣: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足挂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明的文字概括曹操和刘备“论战”几个回合的内容。

    第一回合:曹操迂回试探,刘备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回合:曹操步步紧逼,刘备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回合:曹操识破英雄,刘备_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煮酒”请刘备“论英雄”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这表现了曹操的什么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表现了刘备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几个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听短文两遍,完成练习。

    ①一位搏击高手参加锦标赛,自以为稳操胜券,一定可以夺得冠军。

    ②出乎意料的是,在最后的决赛中,他遇到了一个实力相当的对手,双方竭尽全力出招攻击。当对打到了中途,搏击高手意识到,自己竟然找不到对方招式的破绽,而对方的攻击却往往能够突破自己防守中的漏洞。

    ③比赛的结果可想而知,搏击高手惨败在对方手下,也丢失了冠军的奖杯。

    ④他愤愤不平地找到自己的师傅,一招一式地将对方和他搏击的过程,再次演练给师傅看,并请求师傅帮他找出对方招式中的破绽。他决心根据这些破绽,苦练出足以攻克对方的新招,决心在下次比赛中,打倒对方,夺回冠军的奖杯。

    ⑤师傅笑而不语,在地上画了一条线,要他在不能擦掉这条线的情况下,设法让这条线变短。

    ⑥搏击高手百思不得其解,怎么会有像师傅所说的办法,能使地上的线变短呢?最后,他无可奈何地放弃了思考,转向师傅请教。

    ⑦师傅在原先那道线的旁边,又画了一道更长的线。两者相比较,原先的那道线,看来变得短了许多。

    ⑧师傅开口道:“夺得冠军的关键,不仅仅在于如何攻击对方的弱点,正如地上的长短线一样,只有你自己变得更强,对方就如原先的那条线一样,也就在相比之下变得较短了。如何使自己更强,才是你需要苦练的根本。”

    ⑨在夺取成功的道路上,在夺取冠军的道路上,有无数的坎坷与障碍需要我们去跨越、去征服。人们通常走的有两条路:

    ⑩一条路是侧重攻击对手的薄弱环节。正如故事中的那位搏击高手,欲找出对方破绽,给予致命一击,用最直接、最锐利的技术或技巧,快速解决问题。

    另一条路是全面增强自身实力。就是故事中那位师傅所提供的方法,更注重在人格上、在知识上、在智慧上、在实力上使自己加倍地成长,变得更加成熟,变得更加强大,使许多问题不攻自破,迎刃而解。

    听了这个故事,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的爸爸最爱读书,书简直成了他的命根子。他常说:知识就是力量,多读书知识才会丰富。

    我和爸爸每次出门,见人挤的地方他总是皱着眉头,赶快离开,然而在书店门口,人再多他也要挤着进去。有时买到一本好书,他就会情不自禁地说:挤得值,要不挤一下就会错过机会了。

    爸爸的书放得整整齐齐。有一次我从书橱里翻出语法书来看。爸爸下班后,一走进屋里就板起脸问:谁来这儿翻过书?我支支吾吾地承认了。从此,爸爸给我立了一条规矩:用他的书,看后必须放回原处。

    爸爸每次买书回家,总是洗干净手,擦净桌子,给书包好皮,才翻阅。他看书从不乱折书页,从不乱涂乱画。

    我看到爸爸就想起书,看到书就想起爸爸。爸爸和书是不能分的一个整体啊!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解释词语。

    情不自禁:________

    简直:________

    3爸爸为什么爱看书?从上文中哪些地方看出爸爸爱看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本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位作曲家带着自己创作的曲子向一位著名的音乐大师讨教。在听演奏的过程中,这位大师不断地脱帽。演奏完毕,作曲家连忙问道:“大师,是不是屋里太热?”大师说:“不是,我有碰到熟人就脱帽的习惯。在阁下的曲子中,我碰到那么多熟人,_______

    一次,著名钢琴家李斯特到冬宫演奏。演奏开始后,沙皇还在和贵族小姐们聊天,于是李斯特停止了演奏。乐声一停,沙皇回过神来,忙问李斯特为什么不弹了。李斯特欠身答道:“陛下说话时,臣理应缄默。”

    1甲文末尾少一句话,下列两句话,你认为哪一句更适合?(   )

    A.必须连连脱帽。 B.不得不连连脱帽。

    2甲文中大师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文中,李斯特的话中暗含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内阅读。

    “是啊   莺儿   你要好好保存   这梅花   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旁的花,大抵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在选文中的“(   )”里加上标点符号。

    【2】用“——”画出选文中的排比句。

    【3】用“﹏﹏﹏”画出选文中的比喻句。

    【4】“秉性”的意思是___,在选文中“梅花的秉性”指___

    【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打“√”,错的打“×”。

    (1)这段话表达了外祖父对孩子的希望和教诲。   ( )

    (2)这段话说明了漂泊海外的中国人气节都没有改变。( )

    (3)这段话说明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爱就像他对梅花的爱一样,真挚、热烈而永恒。( )

    【6】从外祖父的这番话中你领悟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然而,这次航行也充满了凶险。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船队在归途中还遇到过海盗的袭击。郑和根据事先得到的消息,命令军士们严阵以待。当海盗乘着黑夜,偷偷摸摸靠近船队时,郑和的船队迅速把海盗包围起来,士兵们从大船上往下丢火把,将海盗船烧着了。海盗们无处可逃,只好乖乖地当了俘虏。

    1用横线画出表现海上风浪险恶的句子。

    2选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等两个方面的内容.

    3选文中运用了________ ________修辞手法,表现了________

    4郑和的这次远航遇到了哪些凶险?不但……而且…”把它们连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选文中,你体会到郑和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加油站

    (一)这一年.,魏国将军庞涓率领八万精兵出征赵国,一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很快就直抵赵国都城邯郸,把一个小小的邯郸城围得严严实实。

    1. 解释划线词语的意思。 

    所向披靡:

    势如破竹:

    2. 从这段文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二)我们现在去救邯郸,会跟魏国主力硬拼,伤亡一定很大,倒不如乘虚而入,直取大梁。

    1. 解释划线词语的意思。

    乘虚而人:

    2. 从这段文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 16、阅读《冬阳童年骆驼队》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的门前。

    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干旱 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秃瓢儿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大气中。

    爸爸在和他讲价钱。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我在想,麻袋里面是“南山高末”呢?还是“乌金墨玉”?我常常看见顺城街煤栈的白墙上,写着这样几个大黑字。但是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它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另外一个拉骆驼的,在招呼骆驼们吃草料。它们把前脚一屈,屁股一撅,就跪了下来。

    爸爸已经和他们讲好价钱了。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jiáo  jué)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 平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后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jiáo  jué),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也许它天生是该慢慢的,偶然躲避车子跑两步,姿势就很难看。

    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当、当、当”地响。

    1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

    2“√”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和正确的读音。

    3   画出描写骆驼外貌和咀嚼时样子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读画线的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材料一】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其艺术魅力的认识,它越来越受重视。书法艺术,从精神层面上讲是“书为心画”,从人格层面上讲是“字如其人”,从表现层面上讲是“心正则笔正”。隶书的参差俯仰,使其姿态飘逸,轻灵飞动,工整险峻。楷书的方正端庄,使其虚旷、简静、遒劲有力。行书的错落有致,使其若天马行空,雷奔云集。草书的绵婉流转,使其通篇郁郁苍苍,奇姿雄迈。各种书体无不体现线条的和谐之美。

    【材料二】认识文房四宝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同的字体有不同的美感,无所谓好坏。

    B.文房四宝指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书写工具,即笔、墨、纸、砚。

    C.南唐时期的文房四宝均产自安徽。

    D.在宋朝时,文房四宝特指安徽宣城宣笔、安徽徽州徽墨、安徽徽州宣纸、安徽歙砚(甘肃洮砚、广东端砚)。

    【2】请根据每种字体的特征,将字体和对应的特点及人物用线连起来。

    隶书绵婉流畅太极武术家

    楷书方正端庄侠客

    行书豪放自由君子

    草书轻灵飘逸舞者

    【3】请结合材料一的相关内容,运用对联知识写出下联。

    上联:参差俯仰隶书轻灵飘逸   下联:_____

  • 18、阅读课内片断,完成练习。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 清鲜),天空是那么(明亮  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弱  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  美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画“√”。

    2文中“这种境界”是指________ ,作者“惊叹”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久立四望”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3“静立不动”的意思是:___________ ;用这个词语造句:_________________

    4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里把“ ”比作“ ”。

    5作者精确地写出了初见草原时的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修辞手法。

  • 19、阅读理解。

    徐庶走马荐诸葛

    徐庶(shù),字元直。他化名单福,投奔刘备。刘备非常高兴﹐拜他为军师。徐庶几番设计,帮助刘备大败曹军。败军回许昌﹐曹操大为惊奇,问左右:“不知何人为刘备出谋划策?”谋士程昱()答道:“此人非单福,他是颍川的徐庶。丞相若用此人,召来不难。”便献上一计,曹操按程昱说的,派人把徐庶的母亲接到许昌,又让人模仿徐母笔迹,给徐庶写一封假信,让他速来许昌相见,以救母命。

    徐庶是个孝子,他幼年丧父,弟弟徐康不久前也死了,家中只有老母亲一人,无人照顾。徐庶见信,泪如泉涌,只得拿着信去见刘备,把情况告诉刘备,请求能让他去与母亲相见。刘备闻言大哭,二人相对而泣﹐想不出什么好办法。第二日,刘备设筵席为徐庶送行。

    刘备﹑徐庶骑着马出了城,至长亭,下马相辞。刘备不忍相离,送了一程又一程。徐庶说:“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请您不要再送了,咱们就此告别吧。”刘备拉着徐庶的手说:“先生此去,天各一方,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见。”说罢,泪如雨下。徐庶挥泪告别,刘备骑马立于林畔,目送徐庶。看着看着,目光被一片树林挡住。“我真想把这片树林砍光,好多看他几眼!”刘备以鞭指道。

    忽见徐庶拍马而回,刘备喜出望外:“莫非先生改变主意了?”徐庶勒马对刘备说:“我因心绪如麻,忘了一件大事。有一位奇士,就在襄阳城外二十里的隆中,您何不把他请来,此人必有大用。”这个人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人物——诸葛亮。徐庶详细介绍了诸葛亮的才德,建议刘备亲往隆中相请。刘备欣然接受。

    【1】本文中描写哭的词语很多,请找出四个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每段的内容梳理故事情节。

    曹操设计诓徐庶→(刘备设筵送徐庶)→____________

    【3】故事中的几个人物,谁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结合具体事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曹操“挟母以令徐庶”的做法﹐有人觉得兵不厌诈,可取;有人认为不择手段,不可取。你认为呢?请表明你的观点,并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短文的结尾,你推测下面的情节会是( )。

    A.煮酒论英雄

    B.桃园结义

    C.空城计

    D.三顾茅庐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写句子。

    1.一棵高大挺秀的白杨树挺立在戈壁滩上。(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是由简单的生命进步来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您不必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玛妮忘怀。(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按要求改写句子。(12分)

    (1)蜻蜓飞得那么快,我哪里追得上?(改陈述句)

    (2)《舟过安仁》的作者是杨万里写的。(修改病句)

    (3)这个地方这么小,怎么开宴会?(改夸张句)

    (4)枝头的画眉在不停地叫着。(改拟人句)

     

  • 22、按要求写句子。

    1.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难道不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恩泽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武此行肩负着平息边关战火,维护国家稳定和安宁的重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次考试没考好,所以我不能灰心。(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请用先概括后举例子的方法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