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
(____)(____)成钢 不落(____)(____)
一如(____)(____) 涸(____)而(____)
2、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并说说句子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__________ 通国:___________
句子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曰:非然也。
曰:__________ 非:_____________ 然: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不能决也。
决:_____________
句子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孰:_____________汝:_______________ 知:______________
句子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
3、辨字组词。
蜷______ 歼______ 瞅______ 衰______
倦______ 纤______ 揪______ 哀______
4、我会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括号中。
排山(___)(___) 司(___)见(___) 井(___)有(___)
惟(___)惟(___) 九(___)二(___) 斩钉(___)(___)
(1)来到颐和园,十七孔桥上(______)的石狮子,巧妙绝伦的亭台,都令我豁然开朗。
(2)小芳真能干,没用多少时间就把杂乱无章的物品整理得(______)。
5、按要求填空。
⑴ 用音序查字法查“诸”字,先查音序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组词为__________。
⑵ 用部首查字法查“毅”字,先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___笔。
⑶ 下列"御"字的不
① 封建社会指与皇帝有关的 ② 抵挡 ③ 驱使车马行进
6、课内阅读。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
【2】翻译后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蕴含着什么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小诗,完成问题。
山高路远
(汪国真)
呼喊是爆发的沉默
沉默是无声的召唤
不论激越
还是宁静
我祈求
只要不是平淡
如果远方呼唤我
我就走向远方
如果大山召唤我
我就走向大山
双脚磨破
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
双手划烂
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1】下列诗句中哪句最能表达诗的中心( )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认为最可怕的不是人生的大风大浪,不是人生的各种坎坷,而是平淡无奇,单调乏味的生活。
B.面对困难和挫折,面对机遇和挑战,勇敢者应该“走向远方”“走向大山”。
C.从“走向远方”“走向大山”可以看出作者厌恶都市生活,渴望宁静平淡的生活。
D.全诗洋溢着经历人生风雨,战胜艰难的沧桑感。
【3】诗中加点的“呼喊”和“沉默”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
8、结合注释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小题。
望岳
唐•杜甫
岱宗①夫如何?齐鲁②青未了。
造化③钟④神秀,阴阳⑤割⑥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⑦入归鸟。
会当⑧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①岱宗:泰山别名岱山,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②齐鲁: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国名,这里泛指山东一带。③造化:指天地、大自然。④钟:聚集。⑤阴阳:阴指山北,阳指 山南。⑥割:分割。⑦决眦:形容极力张大眼睛远望,眼眶像要裂开了。眦,眼角。⑧会当:一定要。
【1】结合注释翻译这首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能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入怎样的思想感情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浇花》一文,回答下列问题。
浇 花
张丽钧
①阳台上的双色杜鹃开花了,终日里,妖娆的红色与雅洁的白色争艳,静静的阳台显得喧嚷起来。
②妈妈提来喷壶,哼着歌儿给花浇水。她在看花儿的时候,眼里漾着笑,她相信花儿们能读懂她这份好感,她还相信花儿会在她的笑容里开的更欢--她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
③儿子也学着妈**样子,拎了喷壶来给花儿浇水──呵,小小一个男孩子,竟也如此懂得怜香!
④一天,妈妈仔细端详她的花儿,发现植株的旁侧生着几株株装的杂草。她笑了,在心理对那杂草说:“几天没搭理你们,偷偷长这么高了?想跟我的杜鹃抢春光,你们的资质查了点!”这样想着,俯下身子,拔除了那杂草。
⑤儿子回到家来,兴冲冲的拎了喷壶,又要给花儿浇水。但他跑到阳台上,却忍不住哭叫起来:“妈妈,妈妈,我的花儿哪里去了?”
⑥听到哭闹,妈妈一愣,心想莫非杜鹃插翅飞走了?带她跑来,却发现杜鹃举着笑脸,开得好好的。妈妈于是说:“儿子,这花儿不是在这儿吗?”
⑦儿子哭得更厉害了:“呜呜……那是你的花儿!我的花儿没有了!”
⑧妈妈见儿子绝望的指着原先长草的地方,顿时就明白了。说:“儿子,那哪儿是花呀?那时草,是妨碍花儿生长的草!妈妈把她拔掉了。”
⑨不想儿子却说:“我天天叫我的花儿,它都开了两朵了!呜呜……”
⑩妈妈疑惑地把那几株在草从垃圾桶里翻检出来,发现那蔫蔫的叫不上来的植物确实开着两朵比叶片颜色稍浅的绿色小花儿。妈妈心想:原来这样不起眼的植物在孩子心中也是花儿,我怎么们有意识到呢?她的心温柔的动了一下,俯下身子抱起孩子。
⑪ “对不起,妈妈不该拔掉你的花儿。儿子,你真可爱!妈妈要替这两朵小小的花儿好好谢谢你,谢谢你眼里有他们,谢谢你一直为它们浇水;妈妈还要替妈**花儿谢谢你,因为你在为你的花儿浇水的时候,妈**花儿也占了光!”
⑫后来,妈妈惊讶的发现,这个世界上被忽略的花儿的真多!柳树把自己的花儿编成一个个结实的绿色小穗,杨树用褐色的花儿模拟虫子逗人,狗尾草的花儿就是毛茸茸的一条“狗尾”,连蒺藜都顶着柔软精致的小花儿于春风逗弄……上帝爱他的花园,大概,他也会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吧?并且,他会和孩子一样,不会忽略掉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一株植物的一株浅笑……
(陕西省选文,有改动)
【1】从文中提炼出妈妈对儿子的“花儿”的“称谓”分别表明了妈妈对儿子的“花儿”怎样的态度?完成下面表格。
称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她在看花儿的时候,眼里漾着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待她跑过来,却发现杜鹃举着笑脸,开得好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第⑩段中画线语句“她的心温柔的动了一下”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开头描写杜鹃花盛开的景象,在全文上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结尾,作者借"上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邓稼先的最后日子
邓稼先是中国首任原子弹研制理论设计的负责人,是“两弹元勋”,为国家的核武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
邓稼先在1979年的一次核试验中受到了强烈的核辐射,他的身体受到了极大伤害,他生命的最后日子是在病痛折磨中度过的,但他一刻也顾不上自己的身体,一刻也不愿意休息,隐瞒着自己的病情继续带领大家刻苦攻关。
同事胡仁宇回忆,1984的时候邓稼先已经经常走不动路,从装配房到宿舍只有一小段路程,60岁的邓稼先却步履蹒跚,很难走得过去。他有时实在熬不下去,只能在胡宇仁的身上靠一靠再走。当时胡宇仁不晓得他是得了重病,以为是累成这样的,因为他长期都是通宵达旦地忘我工作的。开着会的时候他也会突然惊厥倒地,浑身出冷汗,休克也不知道出现了多少次。胡仁宇对他说:“您太忙了,要多休息啊!”他说:“核弹的研发是争分夺秒的,身体固然重要,但核弹对国家的安危更加重要啊!”
邓稼先就这样带着重病坚持做着繁忙的科研工作,直至1985年7月确诊了癌症,才被硬逼着住院治疗,做了几次手术。
第二次大手术后的第四天,邓稼先就用颤抖的手写条子,要研究院给他送材料和书籍来,要关于国外核武器进展的资料,还要一大批外文杂志。他置一切于不顾,要利用做第三次手术前的两三个月时间,拼命与死神赛跑,要做完一件事——提出的一份中国核事业发展建议书。
那个时候,邓稼先的身体已经越来越虚弱,到后来靠别人帮助也很难坐得起来了,写字时手抖得很利害。身上密密麻麻的都是针眼,已经成了蜂窝状。除了一些必要的用药,主要的都是止痛针,每个小时都要打一针。大家都劝他先把建议书放一放,要好好休息,但他不肯,他说:“再不抓紧时间,就完不成了。”
建议书终于完成了,邓稼先让妻子许鹿希尽快送出。在妻子抱着这份材料走出病房前,邓稼先叫住妻子,只说了一句话:"这比你的生命还重要。"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逝世,终年62岁。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邓稼先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不要让别人把我们落下得太远,我们的工作要奔世界先进水平。”
【1】短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哪些事情?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自然段对邓稼先进行了什么描写?这些描写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精神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写了邓稼先1979年到1986年的事,哪些年的事写得详细,哪些年的事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再说说最后一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以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
在一所大医院的手术室中,一位年轻的女护士第一次担任助手,而且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外科专家的助手。
复杂艰苦的手术从清晨进行到黄昏,眼看患者的伤口即将缝合,女护士突然严肃地盯着外科专家说:“大夫,我们用的12块纱布,您只取出11块。”“我已经都取出来了。”专家断言道,“手术已经一整天了,立即开始缝合伤口。”
“不,不行。”女护士高声抗议,“我记得清清楚楚,我们准备了12块纱布。”
外科大夫( ):“听我的,准备缝合!”
女护士( ):“您是医生,您不能这样做!”
这时外科大夫冷漠的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他举起左手心里握着的第12块纱布,向所有人宣布:“她是我最合格的助手。”
女护士以自己正直的品格,不仅赢得了外科专家的信任,而且以“最合格的助手”名扬于瑞典医护界。
【1】把下面两个短语放进上文的括号中去。
(1)毫不理睬她,命令道
(2)毫不示弱,她几乎是大声叫起来
【2】下面三个选项中,最恰当的短文标题是( )
A. 年轻的女护士
B. 女护士和外科大夫的故事
C. 正直的品格
【3】这篇文章主要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来反映人物的特点,请你用“_____”画出女护士所说的话,并反复读读,再把你体会到的女护士的特点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遭到女护士的顶撞时,外科大夫冷漠的脸上为什么浮现出欣慰的笑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女护士为什么能以“最合格的助手”名扬于瑞典医护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给短文选择恰当的中心思想,用“√”标出。
A. 说明女护士是一个合格的助手。( )
B. 说明正直的品格是最可贵的。( )
C. 说明外科专家考验女护士的办法高明。( )
12、阅读短文。
选个机器人(节选)
【美】阿西莫夫
杰夫看见角落里有个静置箱,被前面的东西挡住了。他在两个箱子中间挤过去,挪开其中的一个,查看这个静置箱里是什么。那里面的机器人似乎并不好,但看起来是他唯一能支付的东西。
事实上,里面的东西看起来一点儿也不像机器人。当然,它肯定是个机器人,因为静置箱就是干这个的。所有的机器人在卖出去之前都要待在静置箱里。如果正电子脑被激活,但又让它继续等待出售,那它的大脑就会变得混乱。
让我站在这儿什么都不干,我也会混乱的,杰夫想。“这里面是什么?” 他问。
店主伸长脖子看了看杰夫说的那个箱子,脸上刹那间闪过一丝不快。“它不适合你,年轻人,你会失望的。”
“它肯定是个很破的机器人,”杰夫说。箱子里的东西像是个 60 厘米高的金属桶,上面有个金属帽子。看起来它没有胳膊和腿,也没有头,只有桶和帽子。帽子有个圆形的帽檐和凸起的圆顶。
杰夫把另一个箱子挪开,这下看得更清楚了。
那的确是个铁桶,破烂不堪,上面还有个陈旧的标签,快要剥落了。标签上写着“诺比的钉子”。杰夫还看到一个圆孔,大概里面会伸出胳膊来。
“别管它了,”店主用力摇着头说,“那是个老古董,早该进博物馆了, 如果还有博物馆要它的话。它不是卖的。”
“可这是什么?它真是个机器人吗?”
“它是个机器人。非常古老的 R2 型号。如果你确实感兴趣,关于它还有个故事。它本来是一堆碎片,后来有个老宇航员买了它,又把它修好了……”
(选自《机器人诺比》接力出版社)
【1】“破烂不堪”的意思是?你能写出多少与它意思相反的词语?试一试吧。
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的内容,下面选项意思正确的是( )(可多选)
A.杰夫想要选一个便宜的机器人,因为他的钱不够多;
B.杰夫想要选一个古董机器人,因为会升值;
C.店主不想把这个机器人卖给杰夫,因为它是坏的;
D.店主巴不得把这个机器人卖给杰夫,因为没人买它。
【3】通过这段描写,你感觉杰夫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铁桶上的标签上写着“诺比的钉子”,由此你可以推断出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你来续写的话,你会让店主将这个机器人卖给杰夫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最大的麦穗(节选)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为他们惋惜。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东张西望:
如梦初醒:
不失时机:
【2】用“___”画一个比喻句,用“~~~~”画一个拟人句。
【3】为什么苏格拉底的弟子都没有摘到一株最大的麦穗?
【4】这篇短文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14、阅读下面的三段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在一些垃圾管理较好的地区,大部分垃圾会得到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无害化处理,而更多地方的垃圾则常常被简易堆放或填埋,导致臭气蔓延,并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体。
材料二
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回收 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1吨易拉罐熔化后能结成1吨很好的铝块,可少采20吨铝矿。生活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应珍惜这个小本大利的资源。大家也可以利用易拉罐制作笔盒,既环保,又节约资源。
材料三
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①废纸:主要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各种包装纸等。但是,要注意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
②塑料:各种塑料袋、塑料泡沫、塑料包装、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塑料牙刷、塑料杯子、矿泉水瓶等。
③玻璃: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碎玻璃片、暖瓶等。金属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等。
④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洗脸巾、书包、鞋等。
【1】阅读材料一,垃圾处理不当的后果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想了解垃圾是如何变废为宝的,你要重点读哪则材料?这则材料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三则材料,如果让你写一份家庭倡议书,你会在正文里倡议什么具体内容?(写两条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爸爸:“小红,告诉妈妈,今天爸爸不回家吃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董存瑞坚决地说:“我去炸掉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青石说:“这样安静的生活,我讨厌了。我倘若能和蝴蝶和蚱蜢一样,要到哪里,就到哪里,那多好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迅在回信中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凑到我耳边轻轻地问:“记者,你见过电灯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那些鸡在他后面追着叫着,都快把他的耳朵吵聋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门廊外面的地板上有一只麻雀在跳来跳去。(改变语序,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有什么必要介意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法官说:“我已经在两个星期以前用锅炉铁板把洞口的大门钉上了一层。”(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1)诸葛亮对鲁肃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我自有妙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小心地说道:“我没有开玩笑,请救救我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句意不变。
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山川、田野和村庄。
(1)变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变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变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变成设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变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练习。
(1)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面的噪音太大了,我只好关上门窗。(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若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值得让人怀念的事迹,那就非得有毅力不可。(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训练营
①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被满面笑容的外公叫进房里。(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累得不行了,不得不休息一会儿。(改为一般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已经快晚上八点了,你怎么还不回家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作练习。
你身边有没有给过你帮助的人呢?请你仔细地想一想,把他写下来。
要求:(1)题目自拟
(2)语言流畅
(3)字数不少于3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