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
《追随梦想》一篇通俗易懂的文章。通过主人公(______)的事例揭示了(____________)这一成功的秘诀。那么,你的梦想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2、词语巧搭配(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美好的(生活)
笔直的(____) 高大的(____) 美丽的(___)
宽阔的(____) 愉快的(____) 漂亮的(____)
幸福地(成长)
刻苦地(_____) 热情地(______) 拼命地(______)
耐心地(____) 认真地(______) 快速地(____)
3、读句子,写词语。
1.在国际yàn huì(_____)上,微笑是一种国际礼仪,是唯一一种不分ɡuó jí(______)的通用语言。
2.进行野外生存训练时,为了避免受到yě shòu(______)的xí jī(______),必须采取一定的fánɡ yù(_____)措施。
3.当身处危险的jìnɡ dì(_____)时,我们要认清shì shí(______),努力kònɡ zhì(______)自己的情绪,克服kǒnɡ jù(______)心理,沉着lǐ zhì(______)应对。
4、比一比,组成词语
般( ) 媒( )
舶( ) 煤( )
枇( ) 杷( )
批( ) 把( )
鸥( ) 潮( )
殴( ) 朝( )
慌( ) 宠( )
荒( ) 龙( )
5、照样子,写出有数字的词语。
一(本正经 ) 四 (_______) 八 (________) 十 (_________)
6、课内阅读。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解释下面的词语。
(1)擢:___________ (2)素: ____________
(3)盈盈:___________ (4)脉脉:_____________
【2】把诗句中的叠词画上横线。
【3】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________和_________的故事,表达了妇女对丈夫的__________之情。
【4】这首诗主要描写的是谁?把能体现主要人物情感的诗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
7、古诗词阅读
七步诗
(三国·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我们想要对那些为争夺父母财产而反目成仇的不孝儿女们说一句:_____(填写文中诗句)
【2】作者巧比妙喻,用“萁”比喻哥哥曹丕,用“豆”比喻①_____,“同根生”指②_____。
【3】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兄弟之间情同手足,应该和睦相处互帮互助。
B.表达了作者对哥哥曹丕的理解与无奈。
C.表达了作者对骨肉相残的厌恶与憎恨。
8、朗读古诗《泊船瓜洲》,完成练习。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请在正确的读音后打“√”。
京口瓜洲一水间(jiàn jiān),
钟山只隔数(shù shǔ)重(chónɡzhònɡ)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huán hái)。
【2】《泊船瓜洲》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写的。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_________,想到离京口并不是很远的__________,不禁勾起了浓浓的___________之情。
其中“绿”的意思是___________,还”的意思是___________。
【3】选择正确的解释。
(1)诗中"一水"指的是:(_______)。
A、珠江;B大运河;C黄河;D长江。
(2)诗人"还乡"所经过的方向、路线是:(______)。
A、从北到南,先经京口,再到瓜洲。
B、从南到北,先经瓜洲,再到京口。
C、从北到南,先经瓜洲,再到京口。
D、从南到北,先经南京,再到北京。
【4】我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泊船瓜洲》的诗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并理解句子。
(1)“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可以换成哪些字?诗中用“绿”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下面的语句,你各想到了那一个成语?
山一程,水一程(_________________);
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______)。
(3)写几句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像“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样借月亮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还有很多。请把下列与月亮有关的诗句连一连。
举头望明月 清泉石上流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明月松间照 低头思故乡
9、课内阅读。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节选自老舍《北京的春节》,有省略)
【1】文段中,作者引用的一句俗语是“____________”,形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读来“京味儿”十足。
【2】“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作者把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形象生动地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比学习更重要的事
《三字经》中有一句“首孝悌,次见闻。”意思是,人生的第一要务是孝敬父母,然后才是增广见闻,扩大阅历。可见,孝敬父母是比学习更重要的事。
在美国有一个人,他在继母的打骂中成长,依然很孝敬父母,友爱同父异母的弟弟。在一次车祸中,父亲与弟弟身亡。继母接受不了,伤心过度,疯了。在后来的日子里,生活异常艰苦,他一边工作,一边照料继母的日常生活,还带着她去看病,拿药。疯了的继母对他的打骂更加厉害,骂他对她不好,骂他不让她吃饭,骂他虐待她。旁人不理解,左右邻居、亲戚都骂他不孝。他不解释,依然带着继母看病,一看就是十年。十年以后,继母的病好了,被儿子的行为感动了,也为自己对儿子不好感到内疚。
就在他竞选总统的关键时刻,继母决定帮他拉选票。在他竞选总统的前几年里,他连连失利,继母鼓励他继续。那天,在一个很关键的竞选演讲现场,他的继母突然又“疯”了,开始打骂他,骂他的种种不是,民众愤然,他顾不了这些,连忙接继母去看医生。这时,继母说:“我没有疯,十年里的我是疯子,疯了的我一直像这样骂他打他,他不仅不嫌我,依然对我照顾得很好,给我看病。”继母抱着他哭了,“这就是我的好儿子!”民众对他的孝心所感动,大家纷纷投他的票。继母的这一举动,使得他获得了最高票数,最终走上了总统的宝座。他就是美国的第六任总统,约翰·昆西·亚当斯。
我们来看,“教”字是一个“孝”在前面,“文”字在后面。其实,“孝”才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弟子规》说“有余力,则学问”。有余力去学文,可如果前面的孝悌都没有做到,有什么资格去学后面的?在古代,选皇帝的继承人,皇帝和大臣首先考虑的是孝悌,以德为主,然后才是智商和才能。可见孝悌在一个人品德中的重要性。
现在,作为祖国未来栋梁的我们,都只注重能力和知识的学习,可我们忘记了,孝敬父母,才是我们最该学的第一课。
【1】短文画横线的句子是对继母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从中可以感受到继母此时___________的心情。
【2】文中划“﹏﹏”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的开头和结尾都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在写法上叫____________,这样写又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详细写了继母在他的演讲中“发疯”帮助儿子竞选成功的事,而对继母打骂他的行为一笔带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 ——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这是我的妻子。”他指着母亲说。接着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这是我的两个女孩子。”
“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法官指着我问父亲。
“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我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机智和勇敢。
“不要多嘴!”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
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是的,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
【1】给这个节选加上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
【2】写了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慈祥( ) 机智( ) 怒气冲冲( )
【3】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神奇的丝瓜(节选)
丝瓜是普通的植物,我没有想到它会有什么神奇之处。可是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丝瓜藤爬出了篱笆,爬上了矮墙。以后,每天看丝瓜,它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三楼。说它每天长出半尺,绝非夸大其词。丝瓜的藤不过像细绳一般粗,如不注意,连它的根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这样细的藤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么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给土墙增添了无限活力与生机。
又过了几天,丝瓜开出了黄花。再过几天,有的黄花就变成了小小的绿色的瓜。瓜越长越长,重量当然也随之增加。最初长出的那一个小瓜竟把瓜藤坠下来了一点,直挺挺地悬垂在空中,随风摇摆。
最初长出来的瓜不再长大,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在三楼的窗外,却长出了两个瓜。这两个瓜后来居上,发疯似的猛长,不久就长成小孩胳膊一般粗了,那一根细藤怎么能承受得了呢?没过几天,两个瓜不知在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窗台上,从下面看上去,活像两个粗大弯曲的绿色牛角。
不知道从哪一天起,在两个大瓜的下面,在二三楼之间,在一根细藤的顶端,又长出来了一个小瓜,垂直地悬在那里。我犯了担心病:这个瓜上面够不到窗台,下面也是空空的;总有一天,它越长越大,会把上面的两个大瓜也坠下来,一起坠到地上。
一天早晨,我习惯地抬头看瓜:下面最小的那一个早已停止生长,孤零零地悬在空中,似乎一点分量都没有;上面窗台上那两个大的,似乎长得更大了,威武雄壮地压在窗台上;中间的那一个却不见了。我看看地上,没有看到掉下来的瓜。等我倒退几步抬头再看时,却看到那一个我认为失踪了的瓜,平着身子躺在紧靠矮墙凸出的一个台子上。这真让我大吃一惊!这样一个原来垂直悬在空中的瓜怎么忽然平身躺在那里了呢?这个凸出的台子无论是从上面还是从下面,人都是无法上去的,绝不会是人把丝瓜摆平的。
我觉得这棵丝瓜简直太神奇了!仿佛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它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它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它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丝瓜用什么来思考呢?它靠什么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呢?我无法同丝瓜对话,这是一个沉默的奇迹。
【1】下面的句子属于哪种问句?(填字母)
(1)那一根细藤怎么能承受得了呢? (____)
(2)这样一个原来垂直悬在空中的瓜怎么忽然平身躺在那里了呢?(____)
【2】缩写下面的句子。
(1)这样细的藤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么多的水分和养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最小的那一个早已停止生长,孤零零地悬在空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个沉默的奇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本文内容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丝瓜是普通的植物,没有什么神奇之处。
B.丝瓜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么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是因为它的藤很细。
C.“我”能理解丝瓜怎么忽然平身躺在了台子上。
D.“我”觉得丝瓜神奇是因为它仿佛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
【4】作者心目中丝瓜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故 宫(节选)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二十八米,面积二千三百八十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它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殿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十二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与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围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一条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上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飞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1】选文中用数字“二十八”“二千三百八十”是来说明什么的?”的具体说明?
【2】选文在介绍太和殿时遵循了什么说明顺序?用“√”表示。
A.事情发展顺序( ) B.时间顺序( ) C.空间顺序( )
14、正太郎决定给饿着肚子的老狐狸投送食物。每逢家里做过油肉、炸豆腐什么的,他就留下一些,扔到地板下面;还每天把一杯牛奶倒在地板下面那只破碗里。过了一个月,老狐狸和正太郎熟悉了,有时家里没有别人,正太郎的屋门就会轻轻响一声,两只狐狸从门缝里挤进来,舔正太郎的手,轻松自在地在屋里慢腾腾地踱来踱去。小狐狸见到正太郎时,也会用它那粗糙的粉红色的舌头柔和地舔他的手。
老狐狸一直没有忘记救出小狐狸的事。渐渐地,木桩被啃得很细了。老狐狸用自己的力量,把小狐狸救出来的时候,该是多么欢喜呀!正太郎一想到这些,泪水就不由得涌上眼眶。
【1】把第一段分为两层,写出层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太郎一想到这些,泪水就不由得涌上眼眶”。
“这些”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正太郎一想到这些,泪水就不由得涌上眼眶”。
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画横线的句子,可以看到狐狸对正太郎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8分)
(1)花儿开了。(扩句,至少两处)
(2)何为对李老师说:“李老师,你能不能告诉我钱在你心目中是不是最重要的?”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3)一个民族不应该忘记历史,不应该忘记英雄?(改为反问句)
(4)这个地方很少。(改为夸张句)
16、照样子,改句子
例:这只白鸽是爸爸拾到的。
爸爸拾到了这只白鸽。
省力安全水壶提手是小明同学发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将下列陈述句改成疑问句
①多得些知识不是坏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些设想即使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将下列句子换种说法,不改变原意。
1.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对我说:“我今天晚上加班,你和爸爸吃饭别等我。”(间接叙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蚂蚁吃了一条大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 能不能战胜自己的决心,是每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修改病句)
2. 第二天,他把这两个日本孤女送往石家庄。(改为被字句)
3. 看到他今天的成功,我真感到自豪。(转换句式,意思不变。)
21、习作表达
生活中一定会有让你高兴,让你难过,让你愤怒,让你烦恼,让你后悔……的事情发生。这些事情有的如过眼烟云,也许你早就忘记;有的却恍如发生在昨天,让你永生难忘……请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的表达出来,5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