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广西来宾2025届初三地理下册一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省区不是西北地区的是

    A. 内蒙古自治区 B. 山西 C. 新疆自治区 D.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立主要是为了保护(   )

    A. 珍贵中药材冬虫夏 B. 珍惜动物藏羚羊

    C. 该地区整个生态系统 D. 当地牧民的养殖

  • 3、对下列诗句和谚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指的是我国四大牧场之一的内蒙古牧场的景观

    B.“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反映的是北方地区受冬季风的影响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这里不受夏季风的影响

    D.“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反映的是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

  • 4、关于世界人种、语言、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亚洲西部的居民以黄色人种为主 B.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西亚

    C.非洲北部的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 D.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 5、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平均半径6137千米 B.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C.地球形状是圆形 D.表面积约5.1平方千米

  • 6、华北地区面临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

    A.地震 B.滑坡和泥石流 C.台风 D.干旱

  • 7、读“某地理事象全球分布示意图”(下图),回答图中区域表示的地理事象是( )

    A.人口 B.主要平原

    C.寒带气候 D.主要地震带

  • 8、读“我国长江三角洲图”,下列景点不在图示区域的是(   

    A.杭州西湖

    B.颐和园

    C.古镇周庄

    D.拙政园

  • 9、“……你可别吃醋啊……”平时经常听到这样的调侃用语,“。吃醋”一词不是真正的吃了“醋”这种食物,而是比喻某种情感的体验。但中国确实有个地方的居民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这个地方的居民主要生活在哪个省区(       

    A.上海

    B.山东

    C.山西

    D.四川

  • 10、宝岛台湾物产富饶,美誉众多,下列不是我国台湾省美誉的是(  )

    A.“祖国东南盐仓” B.“东方糖库”

    C.热带、亚热带“水果之乡” D.“购物者的天堂”

  • 11、如果要绘制一幅你所在学校的简单平面图,你所选用的比例尺是

    A.1:2000 B.1:100000 C.1:20000 D.1:4000000

  • 12、下列地理事物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A.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 B.一望无际的草原牧场

    C.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 D.河湖密布的“鱼米之乡”

  • 13、当黑龙江省迎来黎明时,帕米尔高原往往仍被黑夜笼罩,地处同一个国家,却形成了这种地区差异的原因是(     

    A.我国南北跨纬度广

    B.我国东西跨经度大

    C.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D.我国季风气候显著

  • 14、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与最低的大洲分别是( )

    A.亚洲、非洲 B.非洲、欧洲

    C.亚洲、欧洲 D.欧洲、亚洲

  • 15、南方地区的农业特色是

    A.以渔业为主

    B.以牧业为主

    C.以水田为主

    D.以旱地为主

  • 16、中东地区石油三条输出路线中,运量最大航线经过的是(     

    A.马六甲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好望角

    D.土耳其海峡

  • 17、有关黄土高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表平坦开阔、海拔较高

    B.生态环境脆弱,但经人类破坏后容易恢复

    C.自然灾害只有水土流失,而且抵抗灾害能力较强

    D.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集中在夏季,多暴雨

  • 18、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人口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北京、莫斯科人口密度都大于100人/千米²

    B.亚欧大陆东侧人口较为稠密

    C.非洲人口密度内陆地区大于沿海地区

    D.回归线附近人口密度大陆西岸大于东岸

    【2】甲、乙两地

    A.甲地人口稀疏,呈带状分布

    B.乙地人口稠密,分布均匀

    C.影响甲、乙两地人口疏密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

    D.影响甲、乙两地人口疏密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 19、下列属于自然区域的是(      

    A. 东北三省   B. 长江三角洲

    C. 京津唐地区   D. 新疆维吾尔自治

  • 20、关于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农业以旱作为主

    B.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甜菜

    C.长城以北一般一年一熟,以南则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D.华北平原已由过去的“北大荒”变成现在的“北大仓”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河流有什么特点?河流      ,多为      性河流,是我国      河的主要分布区。

  • 22、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大致与我国1月______等温线和______年等降水量线重合,还是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   的界线

  • 23、四合院和胡同是______________(城市)的传统民居;日月潭是______________省著名的旅游景点。

  • 24、西北地区地形:以________ ________ 为主,东部主要是________ 高原,西部________ ________ 相间分布.

  • 25、台湾的工业城市主要分布在 ________ 地区.

  • 26、南朝《西洲曲》中说:“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你认为这符合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________的农村生活场景的描写

  • 27、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是__________

  • 28、世界最长的河流______河。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______湖。

  • 29、宝岛台湾风景秀丽,岛上_____(湖泊)是我国著名旅游风景区,物产丰富,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最著名的树种是_____

  • 30、黄高原地表形态: ________ ,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 ________ 说得到广泛支持.

三、解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1、下图为北方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方地区地处五带中的 带;位于 以北,青藏高原以东,西北大致以   和长城为界与西北地区相接,东临渤海和 海。

    (2)“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此诗句描写的是发生在北方地区   季的旱灾。该季节北方地区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   ,加之多风,蒸发旺盛。

    (3)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这种独特地貌如下面框图中的景观图片所示。该地貌是在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将下列框图内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表示该地貌的成因。

  • 32、北方浩瀚,天地辽阔,人间绝色,最美中国。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土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

    材料二: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也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又是现代化大都市, 正努力成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1) 图1中a区域和b区域的分界线为_______和淮河, 确定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____

    (2) 读图1,黄土高原典型的传统民居为______。该民居反映了当地突出的地理环境特点是______

    A.黄土层深厚,且有直立性            B.温带大陆性气候,缺少木材

    C.长冬无夏,气温年较差小            D.地处西北地区,降水稀少

    (3)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特征是由于当地严重的______造成的。为了加强生态建设, 当地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有______等(列举一条)。

    (4)北京地理位置优越, 读图2可知北京的地势特点为______

    (5)北京历史悠久,______、长城等名胜古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33、读黑龙江省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黑龙江省的地形主要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

    (2)由于这里大部分地处中温带,因此,耕作制度只能一年________熟。

    (3)这里种植的主要糖料作物是________

    (4)流经哈尔滨的河流是________

    (5)与黑龙江省相临国家的是___________

  • 34、我国国土辽阔,区域差异显著,德国学者将中国四大区域的差异进行概括和提炼,得出如图结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的分界线是____(山脉)——淮河一线。它也是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

    (2)“黄色中国”区域中,A地有世界面积最大的____沉积区,这里植被较少,____(生态环境问题)严重。B地____土广布,沃野千里。

    (3)“绿色中国”区域地处我国亚热带、____区(干湿区),这里四季常绿,物产丰富,其中C地有“____”的美称。

  • 35、阅读下列材料和地图,回答问题。

    材料:2018年4月25—28日,习近平主席考察长江,面对奔流不息的长江水,他多次满怀深情地说:“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1)长江、黄河均发源于______(填省区),从黄河长江的流向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势特征为______

    (2)图中①处为______(填地形区),此处是黄河水中泥沙的主要来源地,关于黄河治沙你的好办法有______(列举一个即可)

    (3)关于生态优先,走绿色发展之路,保护长江,你有何建议?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5
题数 35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