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浙江金华2025届初三历史下册三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2019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袁隆平院士等8人被授予“共和国勋章”。袁隆平的主要成就是(     

    A.发现了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B.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C.成功研制人造地球卫星

    D.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 2、“一国两制”实施的根本前提是

    A. 和平统一方式

    B.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 平等谈判原则

    D. 实现经济互助

  • 3、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50年10月上半月多次召开会议,毛泽东指出:“采取上述积极政策,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上述积极政策”是指

    A. 土地改革

    B. “一五”计划

    C. 抗美援朝

    D.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 4、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形成的一系列外交新思路,其主要内容包括:提倡新安全观,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大旗等。在这些新思路的指引下,中国与美国建立“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与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传统大国建立各种“战略伙伴关系”,与新兴大国如印度等探索共同和平崛起的道路。这说明中国

    A.奉行了结盟的外交政策

    B.提出“三个世界”理论

    C.清除了国家间的矛盾

    D.推行全方位外交政策

  • 5、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参加农业合作社。下列不是其改造原因的是

    A. 当时农民非常缺乏生产工具、资金

    B. 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

    C. 很难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D. 让本来比较富裕的农民更富裕

  • 6、1950年﹣1952年,新中国进行了全国性的土地改革,这次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7、毛泽东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这句话中的“敌人”是指

    A.美军

    B.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

    C.八国联军

    D.日本侵略者

  • 8、在一五计划的预算总支出中,58.2%投入工业建设,19.2%投入交通、邮政和电讯业,7.6%投入农业、林业和水利业,7.2%投入文教卫生。这表明

    A.国家重点发展工业

    B.新中国工业体系已初步形成

    C.一五计划成效显著

    D.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

  • 9、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君主权力的强化 B.生活习惯的变化

    C.封建制度的完普 D.社会文明的进步

  • 10、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11、西欧封建庄园制度瓦解的过程中,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成为一种新型的地产经营者,他们是

    A.封建佃农 B.租地农场主 C.教会 D.庄园领主

  • 12、2020年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在北京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文献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13、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边实施边编制的,有人形象地称为“五年计划,计划五年”。这体现了( )

    A.缺乏可借鉴的经验

    B.国家法律的制定曲折而漫长

    C.五年计划复杂多变

    D.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 14、下列哪项不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特点

    A.经营承包责任制

    B.企业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中

    C.企业经济利益与经营成果联系

    D.企业经营好,职工收人就多

  • 15、在小余的课堂笔记里出现了“民族区域自治”“一国两制”“九二共识”等,由此可判断出小余学习的主题是( 

    A.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D.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 16、绘制示意图梳理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以下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 17、美国中华会馆主席张自豪说:“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出外,但在这十年间,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即是说当年外流的港人在十年当中陆续回港。”出现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在于

    A.“一国两制”政策的推出

    B.国际局势总体趋向缓和

    C.内地大力支持香港的发展

    D.香港地区保持稳定繁荣

  • 18、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轿车”,老百姓衣食住行发生的这些变化说明了

    A.中国人民已经初步解决温饱

    B.物价便宜了,人们的购买力提高

    C.人们省吃俭用,手里的余钱越来越多

    D.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 19、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问题。“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关联正确的是(  )

    历史现象

    历史结论

    A、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

    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彻底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我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1956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

    它成为“左”倾错误的开端

     

     

    A. A B. B C. C D. D

  • 20、如图是近代中国四种经济成分——自然经济、洋务企业、民族企业、外资企业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图中序号依次对应的是

    A.1自然经济  2民族企业  3洋务企业  4外资企业

    B.1自然经济  2外资企业  3洋务企业  4民族企业

    C.1洋务企业  2外资企业  3自然经济  4民族企业

    D.1外资企业  2自然经济  3民族企业  4洋务企业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年中共八大明确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2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新中国成立时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____________为彻底废除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

  • 23、1938年3月,______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1953年7月,______获得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 24、日常生活的变化

    (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____________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2)改革开放前,人们买衣服要凭_____,不仅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吃的方面,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_____问题。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也很简单。

    (3)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_____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_____”,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4)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总量不断增长,_____也不断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_____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 25、“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国家主席________被迫害致死,成为“文革”中最大的冤案。1976年,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采取断然措施,粉碎了________,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 26、

    (1)图一中的人物是____________,作出____________伟大决策。

    3)图二人物是_________,提出了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_______________基本准则,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__________方针。

    3)图三的人物是__________,主要贡献是__________,获得了______________称号。

    (4)图四反映____________事件,司令员是________,胜利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_______

  • 27、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___________________,迈人了核大国行列。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________”顺利进入太空轨道,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 28、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____

  • 29、“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过程:

    (1)中共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_____

    (2)2013年,_____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_____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4)_____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任务,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 30、新时代强军之路格局:形成_____________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2019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究。

    (1)回顾历史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年的“伟大转折”,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标志性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2)总结成就“20世纪的最后20 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你知道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吗?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

    (3)展望未来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新的历史时期,你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

  • 32、观察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将我国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的名称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2)据图概括,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区在地域上的分布特点。

     

  • 33、做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这次会议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什么上来?实行什么的历史性决策?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六十多个春秋,回首六十多年来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引发我们深深地思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穷二白】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成就瞩目】

    材料二:1957年底,我国兴建156个工业基地,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1万多个,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表明我国为改变落后面貌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就,联系所学,列举写出这一时期连接了长江南北交通的大桥是哪一座桥?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到1957年底,这些措施的实施产生了怎样的结果和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