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中,日本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经济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进行社会改革 B. 美国大力扶持
C. 实行科技立国 D. 推行非军事化
2、19世纪60年代,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美国爆发南北战争、日本实施明治维新。这些历史事件的发生,反映了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时代潮流是( )
A.世界步入近代历史
B.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C.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D.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危机
3、下列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推动了马列主义在世界的传播
B. 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C. 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D. 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4、下列影视剧中的情节,与史实相符的是
A. 孔子将《春秋》纸书交给弟子
B. 秦始皇用葡萄、花生等美食宴请群臣
C. 唐代公主在长安城中逛夜市
D. 宋代成都商人能够携带交子进行商品交易
5、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不包括( )
A. 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B. 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 提出向西方学习 D. 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6、下面关于科举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这一制度初创于隋朝
②唐朝进士科主要考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③明清时期演变为八股取士制度
④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7、我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诗集
B.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C.北宋时期,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D.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8、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教材的这一段话旨在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
A.根本原因
B.导火线
C.性质
D.影响
9、17世纪英国革命因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造成了另一个人的独裁。这里的“另一个人”指的是
A. 查理一世 B. 克伦威尔 C. 查理二世 D. 詹姆士二世
10、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l978年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两者的根本共同点是 ( )
A.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B.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C.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D. 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11、据统计,20世纪最后三十年,世界最富裕的5个国家的人均收入增长了75%,最穷困的5个国家增加了206%,世界人口增加了15亿,而绝对贫困总数减少了2亿。这说明经济全球化
A. 加大国际经济投资风险
B. 拉大各国之间的发展差距
C. 促进国家间的国际合作
D. 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12、1921 年,苏俄农民可以在市场上自由出售粮食,促使这一变化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新宪法 D.赫鲁晓夫改革
1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诗词是对哪个朝代苟且偷安的反映?
A.东晋 B.北宋 C.南宋 D.清
14、某政治家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蛋糕做大了,但是大部分蛋糕分给了富人,其它人只得到面包屑。材料认为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是
A.恐怖主义猖獗
B.环境污染严重
C.贫富差距悬殊
D.毒品走私泛滥
15、19世纪中期,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西方各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把侵略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1840年英国发动了对中国的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6、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建立于
A. 1945年 B. 1947年 C. 1948年 D. 1973年
17、苏俄吉尔吉斯的农民说:“粮食被收集得像扫帚扫过一样干净,一点也没剩。”这反映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
18、“一次一次地回望,回望城内的万家灯火,将不舍的心收好、藏匿,然后告别……为凿空西域而来……你矢志不渝……西行、西行……你为干戈而来,却收获了一条灿烂千年的丝路。”材料中反映了( )
A.张骞出使西域
B.玄奘西行天竺
C.文成公主入藏
D.甘英出使大秦
19、在欧洲某个时期,游记成了畅销书,水手变为最令人羡慕的职业,海外探险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事。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文艺复兴
B. 新航路开辟
C. 启蒙运动
D. 郑和下西洋
20、下列组织体现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是
A.世界贸易组织 B.国际联盟 C.三国同盟 D.欧洲联盟
21、苏联的发展与改革:1953年,________上台,在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同时,在________上进行一系列改革。如:发动________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________;取消农产品的________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等。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时期形成的________体制,并且存在严重偏差。
22、荷兰画家梵高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向日葵》中明亮、艳丽的黄色花瓣,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_______和对 _______的向往。
23、一战后,为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国家分别召开了_______会议和_________会议,确立了战后新的世界格局。
24、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2)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
(3)我国开始向杜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
25、世界人口日:________________。(以提高人们对人口问题的重视)
26、请根据下列历史信息准确填写相应的中国古代王朝名称
姬发灭纣都镐京,封赐诸侯四海平
筑城凿墓劳民力,焚书坑儒断史纲
光武中兴迁洛邑,传及献帝朝代亡
神勇玄宗清女娲,繁荣盛世号开元
陈桥兵变代柴周,偃武修文是弱由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5)________;
27、____的产生也是应用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1867年,瑞典化学家____经过多年的实验,发明了现代炸药。后来他又研制出无烟炸药。1869年,美国人___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____工业由此诞生。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___,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28、牛顿的三大成就天文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宋代货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__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______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30、1917年11月,俄国爆发了___________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1、14—18世纪的欧洲大陆先后掀起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分别是什么?它们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在思想核心和表现形式方面后者比前者有什么进步和发展?
32、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世界各国举行各类纪念活动。回答问题。
(1)列举三个体现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实例。分析世界反法西斯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2)对比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概述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3)请从时代主题的角度分析各国举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意义。
33、简答题
(1)新中国成立之初,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2)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外交取得众多成就,请列举两项外交成就。
(3)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从敌对到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4)进入21世纪后,中国如何在外交舞台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请你提出自己的建议。
34、创新是民族进步和国家富强的不竭源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最早地确立现代的国家制度,这样的政治制度能够使得这个国家长治久安……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引领着世界的发展。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府亟需恢复遭到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农民的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暴动,恶劣的粮食状况也激起工人的严重不满,彼得格勒的一些工厂举行集会和罢工,苏维埃政权的形势十分危急。于是,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选自高中《历史》必修2
材料三 九下教材60页图
请回答:
(1)17世纪后期英国确立了什么现代的国家制度?材料中认为工业革命对英国产生什么重大影响?
(2)根据材料二回答,苏维埃政府为巩固政权实施了哪一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一政策实施的作用。20世纪三十年代,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形成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种体制”是指什么?
(3)材料三中导致1933年美国失业率大幅增长的原因是什么?1938年失业率有所缓和是与政府采取的哪一直接措施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创新之处。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三国发展历程对今天中国发展有哪些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