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西藏拉萨2025届初一历史上册二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孙中山先被誉为革命的先行者。下列革命实践最先进行的是( )

    A.成立同盟会

    B.成立兴中会

    C.发动广州起义

    D.提出三民主义

  • 2、胡适在一首打油诗中写道:“文字没有古今,却有死活可道。古人叫做‘欲’,今人叫做‘要’,古人叫做‘至’,今人叫做‘到’.....”它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中哪一方面的主张( )

    A.提倡民主 B.提倡科学 C.提倡新文学 D.提倡新道德

  • 3、抗战老兵张步风在回忆录中写到:“1940年秋天,在正太铁路附近,我们到底拔了多少电杆,拆毁了多少铁轨,拔掉了多少据点,现在都记不清了……”张老所回忆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 )

    A. 卢沟桥的烽火   B. 滕县保卫战   C. 百团大战   D. 台儿庄战役

  • 4、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于   (   )

    A. 1987年   B. 1988年   C. 1989年   D. 1990年

  • 5、2022年7月2日,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第54次学科论坛暨第十届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层论坛在湖北中南民族大学举行。下列人物中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A.鲁迅

    B.胡适

    C.李大钊

    D.林则徐

  • 6、下面图示中的史实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B.“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

    C.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

    D.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

  • 7、晚清厦门胡里山炮台的兴建是“师夷长被以自强”的一次尝试,这次尝试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 8、如下图,彭老师所制作的这张幻灯片,他将与学生分享的内容是关于

    A.中共一大

    B.国民党一大

    C.中共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 9、如图是邓小平在某一时期的活动轨迹。他这一时期(       

    A.在广东建立首批经济特区

    B.进一步解放人们思想,推动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C.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0、有人说:“甲午中日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水岭。”这种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A.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B.甲午战争后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

    C.甲午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D.甲午战争后中国向西方学习上升到制度层面

  • 1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改革开放”等口号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B.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C.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D.社会主义革命的曲折发展

  • 12、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是因为

    A. 洋务运动创办了一些军事和民用企业

    B.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C. 西方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事,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 戊戌变法期间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工商业的法令

  • 13、列夫·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一书中说:“拿破仑是伟大的,因为他高于革命,制止了革命名义的滥用,保留了一切正确的东西,诸如公民平等、言论出版自由,正是因此才获得了政权。”作者这一观点表明拿破仑(     

    A.捍卫了法国大革命成果,保障了人权

    B.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C.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引发反法联盟

    D.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并通过的时间是

    A. 1949年

    B. 1952年

    C. 1954年

    D. 1957年

  • 15、“黄海风云突变。……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决战,交战的双方分别是清朝北洋水师和日本联合舰队。”此战发生于

    A.1840年 B.1851年 C.1894年 D.1895年

  • 16、常德市二中杰出校友杨菁孙先生出生于民国12年,他出生的时间应该是公元(     

    A.1921年

    B.1922年

    C.1923年

    D.1924年

  • 17、1915年,孙中山发表讨伐檄文称:“万户涕泪,一人冠冕,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贼,以拯吾民”。为此孙中山领导发动了(  

    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C.武昌起义 D.公车上书

  • 18、毛泽东主席曾说过:“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几国际反动气焰增高…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下列哪一项是这次“参战”胜利的意义

    A.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C.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D.我国从此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19、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中共公布过度时期的总路线

     

  • 20、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挽联悼念的民族英雄是

    A. 林则徐

    B. 邓世昌

    C. 丁汝昌

    D. 关天培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海国图志》的作者是__________

     

  • 22、_______年12月,中共在北京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 23、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______,进行战略转移。

  • 24、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_____;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_____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 25、新中国建成的第一个汽车制造厂是______

  • 26、督办新疆军务的钦差大臣 ______(人物)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成功收复新疆;状元实业家______(人物)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创办大生纱厂,获利颇丰。

  • 27、建国后,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国策和基本的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奉行___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

  • 28、把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

  • 29、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1927年8月1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________

  • 30、林则徐领导的____________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由__________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作者。

    (1)《狂人日记》

    (2)《女神》

    (3)《骆驼样子》

  • 32、伟大的历史人物顺应历史的潮流,推动着历史的发展。

    (1)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请问哪次会议确定了他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毛泽东思想在哪次会议上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2)请写出八路军总指挥和新四军军长的名字。

    (3)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团结奋战,坚决抵抗。请分别列举一位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指挥军队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领导人的姓名

  • 33、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

    材料一:甲午战败以后,李鸿单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二: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

    ——“明定国是”诏书

    材料三: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号《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材料四:要维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礼教、礼法、贞洁、旧理论、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我办了一辈子事”是指李鸿章参与的什么活动?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2)材料二是由哪位皇帝颁布的诏书?它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

    (3)材料三中的“三民主义”是哪一次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这次革命运动是谁领导的?为“巩固中华民国”,他颁布了哪一宪法文件?

    (4)根据所学知识,你觉得材料四中的一段话是什么运动的主张?文中的“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指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