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年11月10日,习近平主席访问欧洲某国,参观了该国的雅典卫城博物馆,博物馆最重要的一个展厅,当属帕特农神庙展厅。由此判断该国传承的古代文明是( )
A.古罗马
B.古希腊
C.英国
D.法国
2、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
A. 阶级矛盾尖锐
B. 印度经济恶化
C. 英国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殖民统治
D. 英国殖民者压制印度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3、在圣诞节前夜,传说会有“圣诞老人”专门为好孩子送上礼物。与该节日相关的宗教创始于
A. 公元前6世纪 B. 公元前3世纪
C. 公元1世纪 D. 公元7世纪
4、战争的进程完全走向大国决策者主观意志的反面:他们抱着短期取胜的侥幸心理,却陷入了长期阵地战的僵局,变成了双方综合国力的较量……双方都难以有效突破对方的防线,迅速取胜极为困难。材料评述的是( )
A.拿破仑对外战争
B.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第一次世界大战
5、《罗马民法大全》:“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力。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材料体现该法律的的实质是
A.维护罗马统治者的利益
B.保护罗马公民的合法权益
C.维护奴隶贸易的正常秩序
D.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6、电影《满江红》热映,游客排队抽打秦桧跪像,而岳飞赢得了广大人民的尊敬,主要是因为( )
A.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B.岳飞主张抗金,但被投降派杀害
C.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D.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广大人民的意愿
7、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240多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这个国家"诞生的标志是( )
A.《独立宣言》的发表 B.英国被迫承认这个国家独立
C.1787年宪法的制定 D.莱克星顿枪声
8、“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材料反映出拿破仑对外战争( )
A.动摇了欧洲封建的秩序
B.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C.自始至终是正义的战争
D.侵略了欧洲其他的国家
9、1928年以前,纳粹党对犹太人实行限制政策,如取消公民权,禁止与德国公民通婚,禁止担任公职、律师、大学教师等。1938年起,实行没收财产和公开居杀犹太人的恐怖政策,约600万人被害。材料反映了
A.意大利法西斯的暴行 B.德国法西斯的暴行
C.日本法西斯的暴行 D.协约国的暴行
10、苏联时期的农民认为:“土地属于我们,但面包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一个红军战士说“不是富农的暴动,而是对正义的胜利丧失了任何希望的劳动居民的暴动”,为解决这时的经济问题和政治危机。苏联实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农业集体化
11、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议会做出决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我们称这次政变为(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辛亥革命
C.光荣革命
D.戊戌变法
12、“1919年3月,古都开罗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人民起义。成千上万的人手执国旗、小旗、横幅,高呼‘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等口号,结队涌上街头。”材料反映的是
A.二月革命
B.十月革命
C.卡德纳斯运动
D.华夫脱运动
1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事件的排序,正确的是( )
①处死查理一世②詹姆士二世继位③光荣革命④克伦威尔执政⑤新议会的召开
A.⑤①④②③ B.④⑤③②① C.③②①④⑤ D.⑤①②③④
14、牛津大学的校训是“耶和华是我的亮光”(The Lord Is My Illumination.),出自《圣经》中的诗篇第27篇。以耶和华为信仰核心的宗教是( )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15、一位美国史学家描述道:“……乘船在悲惨的‘中段航程'中横渡大西洋。这些黑色‘货物’上了镣铐,锁在甲板上,没有卫生设备,他们忍受着可怕的待遇……”这里所说的“黑色货物”主要来自( )
A.欧洲
B.南美洲
C.非洲
D.北美洲
16、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
A.指南针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C.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D.“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17、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思想,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思想的源头。”这里的“她”指的是( )
A. 雅典 B. 斯巴达 C. 罗马共和国 D. 英国
18、646年初,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开始改革。他召集群臣盟誓“天覆地载,帝道唯一”,效仿唐朝制度实行“八省百官”制和“国郡里”制,对官吏实行“食封”和“俸禄”。这表明日本( )
A.树立了天皇的绝对权威
B.建立了中央集权行政体制
C.全面效仿唐朝政治制度
D.王室积极谋求中日国家对等关系
19、他八年军旅,置生死于度外,最终赢得独立战争胜利;他八年总统值国家最艰苦之时,使民主共和精神长存。他是( )
A.华盛顿
B.克伦威尔
C.杰斐逊
D.林肯
20、在《共产党宣言》的理论启示和精神鼓舞下,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为争取自身解放同各种反动势力进行了不懈斗争。这表明《共产党宣言》为无产阶级
A.提供了思想武器
B.总结了经验教训
C.阐明了最终目标
D.论证了社会规律
21、______年,英国的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不断抨击国王专权,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______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揭开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序幕。
22、根据提示补充相关内容。
(1)____________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___________,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3)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___________。
23、罗马共和国的建立时间是________。
24、_____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________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25、_______是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标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_______。
26、______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27、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埃及位于非洲大陆东北部,终年干旱少雨,所幸尼罗河纵贯全境,在浩瀚的沙漠中辟出一条狭长的绿洲,因而古希腊历史学家说埃及是
(2)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两个政权:西罗马帝国以罗马为中心,东罗马帝国的首都是
(3)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37部戏剧,塑造了众多性格各异的人物,刻画了他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试举出莎士比亚的一例代表作
(4)第一部较完整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
28、12世纪,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_________实际上把持着国家大权。
29、1942年夏—1943年初,苏联军民取得 战役的胜利,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转折点;1944年6月,英美盟军实施了 登陆作战,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30、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____。在南美洲南部地区,____(人物)领导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鲁的独立运动。
31、世界历史波澜壮阔,追踪大国兴衰的轨迹,有助于认识大国的发展规律 。以美国为例进行探究,依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被发现】
(1)是谁发现了美洲大陆?
【争独立】
(2)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是谁?战争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哪次战役成为战争的转折点?
【求统一】
(3)领导美国南北战争的总统是谁?他颁布了什么重要的文献?
【比贡献】
(4)两位总统对美国历史发展进程所起到的相同作用是什么?
【有启示】
(5)美国的发展对中国有何借鉴意义?
32、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和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后经济发展,特别 是工业发展的必然方式,对于殖民地国家和人民来说,几乎是毁灭性的。根据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一句话概括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掠夺之间、殖民掠夺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
(2)世界上最早进行殖民的是哪两个国家?
(3)“三角贸易”中,受益最大和受害最深的分别是那一洲?
(4)欧洲殖民扩张有何影响?(积极和消极的各写一点)
33、14、15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萌芽并逐步发展,欧洲开始酝酿一场重大的变革。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经济组织形式也不相同。9 世纪和14世纪,逐渐在西欧流行 开来的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分别是什么?
(2)14世纪,欧洲思想文化领域开始打破中世纪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思想的束缚,转而关注现实人生,颂扬人的价值和尊严。请说出这场运动的性质。
(3)“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的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它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请说出“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4)“文明与野蛮本就是相对的,在欧洲国家文明的背后离不开的是殖民扩张的野蛮行径。但恰恰这种野蛮也使欧洲先进的思想同时得以向外传播。” 你是如何认识“欧洲殖民掠夺在客观上有利于历史的发展”这一观点?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美国北方和南方的人都对这场战争跃跃欲试,充满期待,就像一场赌博,都把赌注压在自己这一方。
材料二 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
材料三 这次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请回答:
(1)写出与材料一、二、三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
(2)材料一、三中,两国通过战争或改革分别废除了什么制度?
(3)材料一的“这场战争”中颁布的哪一文件成为这场战争的转折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