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新疆乌鲁木齐2025届初一历史上册三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我国历代王朝都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清朝为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设置了(     

    A.西域都护

    B.伊犁将军

    C.北庭都元帅府

    D.驻藏大臣

  • 2、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这里的“新秩序”是指

    A.凡尔赛体系

    B.华盛顿体系

    C.雅尔塔体系

    D.美苏两极格局

  • 3、男性公民格瓦达和妹妹玛利亚住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一小村庄,他们最有可能的经历是

    A.格瓦达因家庭贫困被禁止参加公民大会

    B.两人一起参与国家议事

    C.格瓦达因担任政府公职获得补贴

    D.玛利亚参与公民大会期间,格瓦达独自处理农活

  • 4、亚历山大竭力推行马其顿人与东方人融合的政策,东征建立帝国后,埃及人的宗教崇拜和巴比伦人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希腊。材料说明亚历山大东征

    A.是一次掠夺性战争

    B.促进欧洲经济发展

    C.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

    D.是一次正义的战争

  • 5、观察图,其中的三角形连线标志着:

     

    A三国协约的形成

    B.三国同盟的形成

    C.反法联盟的形成

    D.拿破仑帝国形成

     

  • 6、2017年12月13日,微信朋友圈被刷屏,人们纷纷转发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一篇文章《有些人忘了,我们不能忘!今天,请为死难同胞默哀!》,警醒人们:铭记,不只是民族的悲怆,还有落后必亡的训诫;纪念,从不为宣扬复仇的怨念,只为许下复兴的心愿。公号提醒国人不能忘记的事件是

    A.八·一三事变

    B.七七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旅顺大屠杀

  • 7、在下列哪位人物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

    A. 图特摩斯三世   B. 胡夫   C. 屋大维   D. 亚历山大

  • 8、工艺流程与生产水平密切相关。观察下图,它反映了我国汉代哪一生产活动的工艺流程?

    A.造纸

    B.炼铁

    C.纺织

    D.制瓷

  • 9、《汉谟拉比法典》记载到:法律在这里让人幸福。就该法典创立的目的来看,这里的“人”指的是( )

    A.奴隶主

    B.汉谟拉比

    C.古巴比伦王国国民

    D.两河流域居民

  • 10、古希腊文明翻开了欧洲文明史的第一页,古罗马历史则展现了欧洲上古时代的文明与辉煌。下列有关古希腊、古罗马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公元前5世纪,斯巴达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

    B.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实行元首制,罗马进入帝国时期

    C. 盲诗人格列高利编著了《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两部长诗

    D. 公元前4世纪,伯里克利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 11、历史事实是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B.封臣要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

    C.阿拉伯人是东西方交流的桥梁 D.《马可波罗行记》介绍了东方

  • 12、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可可、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后来又传到其它地区;麦子、水稻、甘蔗、葡萄、欧洲语言文字、基督教等则随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这段材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A.使美洲遭到残酷掠夺

    B.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C.使世界贸易中心转至美洲

    D.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交流

  • 13、“既是英雄们的神话传说,又是人生的一部启示录。洋洋百回的神魔小说实际上是以五个角色的类似经历连缀而成,都经历了因犯罪而遭受磨难,因赎罪而得以拯救的人生曲线。”这部著作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 14、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A.技术革新促成工业革命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

    D.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 15、德国古典学家赫尔曼.本森说:“亚历山大……把马其顿人和希腊人通往世界的大门打开了。马其顿帝国主义伴随着希腊精神一起浸润了整个古代世界。”材料说明亚历山大

    A.向世界传播了法治观念

    B.侵略了马其顿和希腊

    C.促进了文化交流和传播

    D.统一了整个古代世界

  • 16、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     

    A.使出身门第高的人有机会参政

    B.缩小了选拔官吏的范围

    C.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D.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 17、历史学者洪国起在评述一历史人物中认为:“他在革命中解放了奴隶,团结群众发挥了聪明才智,打垮西班牙殖民者,解放了南美北部六个国家。他还为拉美国家间的团结、社会的发展竭尽了自己的心血。他为拉丁美洲立下了丰功伟绩,理所当然受到后世的敬仰。”“他”是( )

    A.玻利瓦尔

    B.章西女王

    C.亚历山大二世

    D.彼得一世

  • 18、现代有些人因为买房难、看病难、上学难,自嘲自己是“压力山大大帝“或“压力三大大帝”,“压力山大”一词由此盛行!那么你知道吗?这流行语其实是受历史上著名的君王亚历山大大帝启发的,请问他是哪国君王(  )

    A.埃及 B.马其顿 C.希腊 D.沙皇俄国

  • 19、“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下列人物中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李冰

    B.蔡伦

    C.贾思勰

    D.毕昇

  • 20、下图反映的社会等级制度中处于第二等级的人(     

    A.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B.由被征服居民构成

    C.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D.掌管祭祀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8世纪,德国诞生了一位天才的作曲家——贝多芬,他的代表作《___________》完成于1804年,是一部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标志着他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荷兰著名画家梵高的代表作《__________》中明亮、艳丽的黄色花瓣,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22、公元前73年,角斗士___________发动奴隶起义,多次打败罗马军团,使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走向衰落;476年,___________(国家)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

    (1)文艺复兴的先驱______

    (2)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______

    (3)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事件是______

    (4)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的事件是______

  • 24、公元前27年,成为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

    历史人物:_____

  • 25、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______》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 26、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是__________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 27、詹姆士一世推崇“君权神授”理论,违背了《________》确立的“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原则;________年英国议会发动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 28、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__________三个国家的雏形。

  • 29、穆罕默德的说教集录成为了伊斯兰教的经典《圣经》。(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0、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英国国王_____________命丧断头台;法国大革命期间,法国国王___________也被推上断头台。美国独立战争中的转折点战役是 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思想是变革的先声,是行动的先导。根据思维导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思想的力量

    解放人性关注人本身

    1、运动名称:___________

    2、流行思潮:___________

    以理性之光驱散黑暗

    3、运动名称:___________

    4、中心国家:___________

    总结工人运动经验创立科学理论

    5、理论诞生标志:___________

    6、指导建立的第一个政权:___________

    (7)我们能从以上探究中汲取怎样的精神力量。

  • 32、土地问题一直是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农民阶级的土地政策】

    (1)太平天国运动在哪一纲领性文件中提出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资产阶级的土地政策】

    (2)孙中山提出的“平均地权”是哪一革命组织的政治纲领?

    【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3)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是什么?

    (4)新中国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实行的是什么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完成后彻底摧毁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哪种土地制度?

    (5)当前,党和政府在农村实行的土地政策是什么?

    (6)通过对中国不同阶层土地政策的探究,你获得了什么认识?

  • 33、以下两道试题,请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1)题计分。

    (1)秦国能完成统一大业的原因是什么? 秦统一全国后, 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中央集权统治? 国家统一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什么好处? 

    (2)汉武帝即位后为什么要强化中央权力?汉武帝是如何强化中央权力的?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国力强盛,版图拓展,这与汉武帝强化中央权力有什么关系?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农业的发展关系到政权的稳定、国家的安宁和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王朝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他们重视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

    ——部编《历史》(七上)

    (1)据材料一指出汉文帝和汉景帝对待农业的态度。他们统治时期被称为什么?

    材料二:据统计,东晋南北朝时期南渡人口不下百万。当时北方人口700余万,大体上每七、八人中就有一人南迁。南方人口约540万人,南朝境内的人口中有近六分之一为北方南下流民。

    ——詹子庆主编《中国古代史》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的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这一现象对南方经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材料三:

    (3)材料三中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唐朝和宋朝出现的哪两种新农具?

    材料四: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苏州)常(常州)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

    (4)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与农业的发展紧密相关的重要因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