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唐)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①。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②。
(注释)①行杯:浮杯,流觞。②回:回荡,摆动。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岳阳尽”“洞庭开”,既点明诗人和朋友登临的地点,也写出景色的渺远辽阔。
B.颈联中的“云间”、“天上”等词,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岳阳楼高耸入云的状态。
C.诗中的“愁心”、“凉风起”等词语,表现了诗人写作时愁苦、悲凉的心境。
D.“好月”、“行杯”、“醉后”表明诗人是在晚上和朋友一起喝酒赏月。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缄默(qiān) 强词夺理(qiǎng) 壬戌(rén) 八分有奇(jī)
B. 龟裂(guī) 挑拨离间(jiàn) 多髯(rán) 石青糁之(sǎn)
C. 拙劣(zhuō) 暴风骤雨(zhòu) 篆章(zhuàn) 悄怆幽邃(qiǎo)
D. 瞭望(liáo) 行将就木(xíng) 器皿(mǐn) 俶尔远逝(chù)
3、语文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塞腰鼓”素以粗犷豪放、刚健雄浑著称;刘成章的《安塞腰鼓》一文,以“安塞腰鼓”为题材,写得汪洋恣肆、慷慨激昂。可谓:“文”不负“鼓”,“鼓”助“文”神。
B.“看到同志们的认真负责,使我很受教育。”这句前一分句省略了主语,后一个分句又用“使”开头,这样句子就没有了主语。去掉“看到”或“使”,句子就完整了。
C.“这是一件珍贵的妈妈从北京买来的礼物”这个句子,虽然语序不合理,但不影响句意。
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关雎》《蒹葭》都选自《诗经》。
4、下列应对答语,哪一项不含讽刺意味( )
A.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常戴一顶破旧的帽子在街上溜达。一次,有人嘲笑他:“你脑袋上边的那玩意是个什么东西,能算顶帽子吗?”安徒生回敬道:“你帽子底下的那个玩意是什么东西,能算个脑袋吗?”
B.马克·吐温与一位夫人对坐。他对她说:“您真漂亮。”夫人高傲地回答:“可惜我实在无法同样赞美你。”马克·吐温毫不介意地说:“那没关系,你可以像我一样说句谎话。”
C.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向京剧名旦梅兰芳敬酒时说:“梅先生,你是君子,我是小人,我先敬你一杯。”梅兰芳不解其意,忙含笑问:“此作何解?”大千先生笑着说:“你是君子——动口,我是小人——动手。”
D.加拿大前外交官切斯特·朗宁出生于中国襄阳。朗宁竞选省议员时,反对派大肆宣传他是“喝中国人的奶长大的,身上定有中国的血统”。朗宁道:“你们是喝着牛奶长大的,身上一定有牛的血统。”
5、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A.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被黜官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
B.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
C.颈联写乡俗民事,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神求佛保佑的陋习。作者于赞美中含蓄地表达批判之意。
D.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意境清新。
6、诗文名句积累。
(1)水何澹澹,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乡书何处达?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3)花有德,人有品。我们应该如出水之莲,保持高洁质朴的品性,正如周敦颐《爱莲说》所说:________,________。
(4)面对发展中的困难和压力,每一个时代的奋斗者都要有坐不住、等不起的紧迫感,都要有“________,________”(《〈孟子〉三章》)的危机感,都要有勇于担当、造福人民的使命感。
7、阅读《傅雷家书》节选段落,回答问题。
聪,亲爱的孩子。收到9月22日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1)这封信是针对傅聪遇到的什么情况写的?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这句话。
(3)怎样理解文中画线的语句?请联系实际谈谈看法。
8、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柴窑最贵,世不一见
沈屠苏
①在时下热播网剧《古董局中局》的同名小说里,提到了五件青花人物罐,分别是“鬼谷子下山”“刘备三顾茅庐”“周亚夫屯兵细柳营”“西厢记焚香拜月”“尉迟恭单骑救主”。主角许愿和反派老朝奉,以及国内外各方势力围绕这五件古董周旋,斗得那叫一个欢。但五罐最终只是掩人耳目的障眼法,拨开重重迷雾,沉睡在秘密里的是有着“熊猫瓷”之称的柴窑。
②柴窑创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初年。相传,柴窑的“柴”字源自后周世宗柴荣。以皇帝的姓冠之,意义不言而喻。在柴荣的授意下,柴窑出品的瓷器须得满足一个要件——“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仅这十四个字,就能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③还有一种截然不同的说法,说“柴”字得名于泥做火烧的原料松柴。松柴燃烧时,富含的松脂会升华成一种气体,,使被烧制的瓷坯缓慢升温,均匀受热,从而提升瓷胎的品质。不管哪种说法,柴窑烧出来的瓷品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光泽度宝莹射目,光可却矢,釉面滋润细媚有细纹,为诸窑之冠。
④明代的《宣德鼎彝谱》也提到六大名窑“柴、汝、官、哥、钧、定”,把柴窑列为第一,但当时柴窑的瓷器已经算国宝了。所以,陶瓷业内皆知一句话:“柴窑最贵,世不一见。”2017年11月27日,在香港举行的一场拍卖会上,一件明嘉靖时期的五彩鱼藻纹大罐以2.14亿元港币成交,青花料仿佛从瓷胎里长出来一样,据说就出自柴窑。
⑤至清代,柴窑几乎绝迹,就算有残片问世,也是天价。有个叫徐应香的人,收藏了一件柴窑小盂,色相鲜碧,质地莹薄,与“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虚文相应。另据清宫内务府收藏记录显示,乾隆写过四首关于咏柴窑瓷器的诗,是否真有实物不知道,但可见柴窑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
⑥到了民国,鉴定一件瓷器是不是柴窑,大抵是按照颜色来的。因为民国刊印的《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上说柴瓷“青如天,明如镜,虽色光俱佳,而薄如纸一节已属不符”。袁世凯的管家郭葆昌曾以一处宅子、二十亩良田换了一件柴窑瓷器,还不一定是真的,所以说它是“熊猫瓷”一点也不过分。
⑦2014年,日本武雄市阳光美术馆展出过一件藏品“青百合花瓶”,疑似出自失传千年的官窑——柴窑,颜色和质地都符合历史文献中对柴窑的描述。馆长也介绍了该藏品的来源,据相关记载,大约600年前,由明代永乐皇帝赠给室町幕府时任征夷大将军的足利义满,然后被古笔家族一代代继承至今。牛津大学对这只青百合花瓶进行过年代测定,时间吻合。《古董局中局》的创作极有可能就是受到了这个启发,但它到底是不是传说中的柴窑,尚无定论。这就要怪迄今为止都没有发现柴窑的窑址,也没有一件确凿可靠的实物可以佐证,甚至连后周、两宋、元代都无关于柴窑的文字记述,直到明代才出现。
⑧因此,到了今天,“汝、官、哥、钧、定”幸运地被并称为五大名窑,而柴窑则孤独地徜徉在历史深处,成为了传说中那一只缥缈的孤鸿。
【1】细读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
(2)围绕说明对象,文章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内容。
(3)找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柴窑的珍贵?
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第⑧段在文中的作用。
9、地球气候变暖已日益成为危及人类生存的严重问题。频繁发生的灾害性气候所引发的泥石流、暴风雨雪、不断上升的海平面、洪水、干旱、逐渐消逝的冰川„„已经给人类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威胁。面对同一片蓝天、身处同一个地球,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保护环境和拯救地球。为此,请你向市民们写一份低碳生活的倡议书。要求不少于 80 字,并注意倡议书的格式。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