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吉林长春2025届初二语文下册一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B.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C.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D.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B.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C.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

    D.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鳞次栉比,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

  • 3、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

    A.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一本散文集。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写了许多关乎少年儿童的事,读来兴味盎然。共收入十篇作品,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藤野先生》都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

    B. 《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旧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作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C. 贾里聪颖机智、热情侠义。他模仿祁老师的声音打电话,让原本不愿参加智力大赛的陈应达积极参赛,为班里赢得了一枚金牌。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孩童时代的保尔被勒令退学后,到餐馆当童工,经常被厨子头毒打,遭了不少罪。从此,历经生活的种种磨难。

    E.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描写苏联十月革命后第一代苏维埃青年,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为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同国内外敌人及各种困难进行顽强斗争的优秀小说。作品着力塑造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光辉形象。

  •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与韩愈、柳宗元、曾巩、王安石、欧阳修、苏洵、苏辙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B.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本文节选自《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莫泊桑,法国作家,与契诃夫、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C. “令”是一种敬辞,所以,我们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父母时,可用“令尊”和“令堂”这样的称呼。

    D. 喜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理解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决定条件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2)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些方面。

    (3)本文详细描写了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而对于交战的具体过程则略写,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什么?

    (4)一直以来,长勺之战中的鲁庄公都被认为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请结合文章内容,探究他不“鄙”的表现。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从军行(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释]牙璋:是皇帝调兵的信符。凤阙:是皇宫的代称。

    1颈联是从哪两个角度写景的?此联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2最后两句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方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2014-2020 年中国移动出行用车(网约车)用户规模

    (材料二):

    厦门微循环网约小巴作为智慧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互联网 收集和大数据分析,利用自动驾驶、物联网和 5G 通信等技术,通过对乘客需求的响应、弹性调度,以“厦门约巴”为品牌名,创建“一起拼巴”的新一代公共出行方式。

    该小型公交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等“五大发展理念”集于一身,拥有绿色、便捷、智能等特点。

    (材料三):

    厦门约巴结合APP网约的模式采用“高峰区间+平峰网约”的运营模式,即高峰期(上午7:00-10:30、下午15:30-20:00)在常规公交线路运营区间线路,平峰期(11:00-14:30)用于网约运营。约巴在原有传统公交站点的基础上增加虚拟站点,根据乘客路径智能规划运营路线。市民在平峰期只需使用厦门公交APP预约出行, 网约平台即可根据需求定制路线,市民在家门口就近上车,实现“最后一公里”便捷出行。

    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厦门微循环网约小巴,是智慧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B.约巴的站点是虚拟的,在传统的公交站点无法搭乘。

    C.厦门市民在平峰期才能享受“约巴”定制线路服务。

    D.约巴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于一身。

    2简要概括材料一的主要信息。

    3阅读材料二、三,说说厦门约巴“绿色、便捷、智能”特点的具体表现。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1)子曰:   ,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述而》)

    (3)   ,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4)赵师秀《约客》中常被人们用来形容江南黄梅雨季节清新、幽静的可爱景色的句子是:

    (5)默写李贺的《雁门太守行》。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议论文,完成小题

    做自己尊重的人

    ①在祝福裹着告诫呼啸而来的毕业季,请原谅我不敢祝愿每一位毕业生都成功、都幸福;因为历史不幸地记载着:有人的成功代价是丧失良知;有人的幸福代价是损害他人。

    ②从物理学来说,无机的原子逆热力学第二定律出现生物是奇迹;从生物学来说,按进化规律产生遗传信息指导组装人类是奇迹。

    ③超越化学反应结果的每一位毕业生都是值得珍惜的奇迹;超越动物欲望总和的每一位毕业生都应做自己尊重的人。

    ④过去、现在、将来,能够完全知道个人行为和思想的只有自己;世界上很多文化借助宗教信仰来指导人们生活的信念和世俗行为;而对于无神论者——也就是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自我尊重是重要的正道。

    ⑤在你们加入社会后看到各种离奇现象,知道自己更多弱点和缺陷,可能还遇到小难大灾后,如何在诱惑和艰难中保持人性的尊严、赢得自己的尊重并非易事,却很值得。

    ⑥这不是:自恋、自大、自负、自夸、自欺、自闭、自怜;而是:自信、自豪、自量、自知、自省、自赎、自勉、自强。

    ⑦自尊支撑自由的精神、自主的工作、自在的生活。

    ⑧我祝愿:

    退休之日,你觉得职业中的自己值得尊重;

    迟暮之年,你感到生活中的自己值得尊重。

    ⑨不要问我如何做到,50年后返校时告诉母校你如何做到:在你所含全部原子再度按热力学第二定律回归自然之前,它们既经历过物性的神奇,也产生过人性的可爱。

    (饶毅作为科学家、教师代表在2016年北京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1通读全文,梳理本文的论述思路,完成下表。

    2结合上下文,说说如何做到“自我尊重”(第④节加点字)。

    3你如何理解文章第⑨节划线句。

    4饶毅,著名生物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他发表这篇致辞之后,网友又戏称他是“科学界里面最可爱的诗人”,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结合文章具体语句进行阐述。

    5选出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  )

    A.第①段中,作者不敢祝愿每一位毕业生都成功、都幸福的原因是因为:成功代价是丧失良知;幸福代价是损害他人。

    B.第②、③段先从物理学、生物学等理科之时提炼出人类生命是奇迹,从物质基础的层面证明“要做自己尊重的人”。

    C.第⑥段“这不是……,而是……”是一个转折复句。

    D.第⑧段中,除了“觉得自己值得尊重”这个祝福外,从“退休后”“迟暮之年”“50年返回北大”等字里行间也隐含着对同学们健康、长寿、事业有成的美好祝愿。

  • 10、说明性文章

      人为什么不冬眠

    徐  风

    ①我们知道,冬眠是某些动物抵御寒冷、维持生命的特有本领。许多动物到了寒冷的冬天都要冬眠,为什么我们人类不冬眠呢?

    ②动物冬眠完全是一项对付不利环境的保护性行动。引起动物冬眠的主要因素,一是环境温度的降低,二是食物的缺乏。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动物冬眠会引起甲状腺和肾上腺作用降低,但生殖腺却发育正常。动物冬眠其实是一个节能的过程,冬眠使得它们的身体机能减慢,体温下降。正在进行冬眠的动物,体内温度相当低,有时甚至与外界温度一样。随着它们体温的降低,它们的新陈代谢也会变慢。这也就降低了它们对氧的需求,因此呼吸会变慢,有时每分钟仅呼吸1~5次,心跳速度也相应变慢。所有这些能让动物保存更多的能量。

    ③科学家指出,动物冬眠可能是它们体内的某种物质调控的结果。他们在某些冬眠动物的血液里发现,有一种叫作“冬眠激素”的物质对其冬眠起调控作用。

    ④人类为什么无法冬眠呢?首先,我们人类大脑似乎已经失去一些关键性的能力。科学家发现,能进行冬眠的动物,大脑细胞中含有一种经过修饰的特殊蛋白质,看起来非常像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的蛋白分子。大脑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在冬眠期间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当春天来临时,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退化的神经元会重新自我修复,看不出有任何的创伤。如果是人类的话,大脑中的神经元会有不可逆转的永久伤害。其次,人类的心脏在太冷的情况下无法正常工作。它会对钙产生收缩反应,如果钙太多的话,最终结果就是心脏骤停。在一定的温度下,人的心脏不能去除多余的钙,因此,当中心血液的温度在28℃以下的时候,就会停止工作。相比之下,冬眠动物的心脏即使在1℃的环境下也能继续跳动,因为它们的心脏可以自动去除多余的钙,这是人类所做不到的。

    ⑤那人类为什么没有成为可以冬眠的动物?其实,我们所处地区的天气和食物供应决定了我们不需要通过冬眠来躲避恶劣的生存环境。而同样重要的一点是,人类是顶级的捕食者,可以对付比自己大得多的猎物。我们也没有通过冬眠来躲避天敌的需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冬眠带来的并非全部都是益处。比如,动物在冬眠时,其免疫系统是不工作的,因此会有被病毒感染的风险。此外,一项研究显示,冬眠也会影响动物的记忆,经过迷宫训练的睡鼠在冬眠之后完全忘记了它们曾经学到过什么。

    (选自《百科知识》2017.02A,有删改)

    1下列关于“动物冬眠”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动物冬眠是自然界中所有的动物抵御寒冷、维持生命的特有本领。

    B. 动物冬眠是一个节能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动物的身体机能会减慢。

    C. 动物冬眠可能是动物体内一种叫作“冬眠激素”的物质调控的结果。

    D. 动物冬眠也有不足的地方,一是有被病毒感染的风险,二是记忆会受影响。

    2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受温度降低和食物缺乏的影响,一些动物需要通过冬眠来降低消耗,保护自己。

    B. 冬眠时,体温下降,呼吸、新陈代谢和心跳也会变慢。这些都能让动物保存更多的能量。

    C. 只要人类大脑神经元含有经过修饰的特殊蛋白质,且在退化后能自我修复,人就能够冬眠。

    D. 人类生存的外在环境和自身具有的生存能力,决定了人类并不需要成为冬眠的动物。

  • 11、在学校的美文赏读中,《螺旋井》一文脱颖而出。

    螺旋井

    ①泰山以东几十里,有个掌平洼村。村外有口老井,井口是圆的,直径约18米,井台距水面26米。井壁上的台阶呈螺旋状,一圈一圈向下盘旋。台阶用乱石砌成,但严丝合缝,自成格局,仔细端详,有点像毕加索的画。台阶两侧有不规则的洞口,岩层中暗暗涌动着细如游丝的水,慢慢汇成细流,顺着洞口流进井里。当地人称之为“螺旋井”。

    ②老井像一个历尽风霜的老人,盘坐在那里,闲看花开花落、雁去雁归,静听风声雨声、鸟叫蝉鸣。

    ③我与这口老井相遇,纯属偶然。那天,我结束了一天的调研行程,在返城途中,见许多人围在那里游览拍照。近前一看,眼前一亮。各种各样的水井我见过不少。在自来水还没有流进寻常百姓厨房的年代,每个村几乎都有一口或几口水井。有的是方口,有的是圆口,大多很小巧,构造也简单,井壁直上直下,用一条担杖或一条短绳挂上水桶,沉下去,轻轻一摆,就可以把水提上来。但像这样的螺旋井,我是第一次见到。

    ④这时,一位大爷提着水桶,顺着石阶走下去,用水瓢将井水舀进桶里。老大爷家有自来水,但他说这井里的水甜,喝着舒服:“当年,全村几百口人豁出命来才把它打成,反过来,它又养活了全村几百口人。现在井虽然不怎么用了,但喝进肚里的水早已和身上的血混在一起,分不开了。”

    ⑤攀谈中得知,这位人称“老榆木”的大爷,见证了老井的诞生。原来,干旱缺水一直是掌平洼村人的心病。这个村挂在半山坡上,村子周围不是峭壁就是山包,没有一条河流,没有一个湖泊,没有一眼水井。村民们梦里常是“出门见水”,睁眼却是“开门见山”,种地吃饭全靠老天的脸色。雨多点的年景,倒也说得过去,遇到大旱就麻烦了,轻则减收,重则绝产。最糟的是人畜吃水,要到十几里以外的山下去挑。

    ⑥到上世纪60年代,村党支部的成员们坐不住了,深感这个“家”当得有愧,当得无光。他们反复商量,提出在村子周围凿石打井。想法一传开,立刻引来议论纷纷,有的摇头,有的讥讽。村党支部书记是个硬汉子,他黑下脸:“闭眼难见三春景,出水才看两腿泥。不试怎么知道不行?”

    ⑦他们请来水利部门的技术人员帮助寻找水源。技术员几乎跑遍了村周围的所有角落,最后选定了打井的位置。不过他说,地下水肯定有,但要打通岩石,下挖上百米,实在太难了。村党支部书记的话斩钉截铁、掷地有声:“不管岩石多硬、挖得多深,有水就有希望,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就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天上不会掉馅饼,为了吃上水,再难也得干!”

    ⑧1967年,打井工程开工了,全村男女老少大凡有劳动能力的都上了工地。“老榆木”当时还是个毛头小伙,媳妇刚生儿子,他二话没说,拿着铁锤加入了打井的队伍。

    ⑨那是个物质十分匮乏、生产力极其落后的年代,困难可想而知。没有挖掘机械,他们就靠镢刨锨挖,用铁锤钢钎凿石打眼,一锤下去,火星飞溅。日子一天天过去,锤头砸烂了,钢钎磨秃了,炸药用光了。怎么办?还是那句话,再难也得干。庄稼汉吐口唾沫是颗钉,洒滴汗水摔八瓣。他们勒紧裤带,东取西借,咬紧牙关坚持着。

    ⑩一把把铁锤一根根钢钎,沾满了鲜红的血渍。一筐筐碎石渣,浸染着黏稠的血水和汗水。

    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

    当年的“老榆木”每晚回家,即使再累,也要逗逗襁褓中的儿子。渐渐地,儿子长牙了,会笑了,说话了,能爬了,会走了,但井依然没有眉目,钢钎下面依然粉尘飞扬。

    终于有一天,钢钎下面开始湿润,接着汩汩冒水,大家欣喜若狂,奔走相告,朝思暮盼的井——打成了。

    1967年动工,1977年竣工,用了整整10年时间,搬动土石3千多方。

    “老榆木”开工时出生的孩子,此时已经10岁。

    属于老井的那个时代渐行渐远,许多人和事已化为烟云随风而去。但它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根还在,魂还在,凝结在它身上的精神永远不会消失。

    “老榆木”很健谈,他看了看几个正在嬉戏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说:“这些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只知道甜,哪知道苦?事不经过不知难。只有从那个时候过来的人才能体会,井水是甜的,汗水是咸的。”

    此时,风过绿野,辽阔的天空碧蓝如洗,一团团棉絮一样的白云,轻盈地变换着不同形状。老井依然盘坐在那里,像一只天眼,凝望着风云变幻、岁月沧桑、人间百态,又似乎在向世人诉说着什么。

    (选文有删减)

    (1)行文中穿插恰当的议论,会使文章锦上添花,升华到理性的高度加深读者的认识。请联系上下文内容,在横线处补写一段议论性文字。(不少于50字)

    (2)此文将发表在学校的《文苑》杂志上,需要配上一段议论性文字。请你完成这个任务。

    写作提示:①从语言表达、人物形象、主题思想方面任选一个角度来赏析;②结合文章内容;③不少于100字。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请以“行走在   的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请你从“奋斗”“关爱”“鼓励”“感恩”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