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炒勺 喧哗 忌炜 骂骂咧咧
B.账房 贪婪 富裕 吃喝嫖赌
C.鼎盛 转悠 支吾 爱答不理
D.侦缉 捣蛋 凄惨 狗仗人势
2、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争取是一种选择, , ; , ; , 。
①选择是一种选择
②“要”是选择
③有比争取更重要的选择时
④“不要”也是一种选择
⑤放弃选择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⑥退让也是一种选择
A. ③⑥②④①⑤ B. ⑥⑤②③④① C. ②④③⑥①⑤ D. ①⑥③②⑤④
3、下列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领导干部无论何时都要以身作则,这样上行下效,就能带动大家一同进步。
B.拜仁队击败多特蒙德队夺得欧冠冠军,消息立刻被拜仁球迷传得满城风雨。
C.只要我们方法得当,那些看似不可救药的“网瘾”孩子,就能走出虚拟世界。
D.这次毕业晚会既然由你全权策划,作为你的好友,我定当竭尽全力鼎力相助。
4、下面横线上可以恰当衔接的句子是( )
,是柳宗元以他的代表作“永州八记”,为中国的山水游记举行了隆重的奠基礼,并且开辟了散文创作的新天地。
A.痛苦的心灵需要解脱之时,山水又是慰藉苦痛灵魂的好友,医治精神创伤的良药
B.从古到今的文学作品汗牛充栋,但到底有多少能够流传呢
C.时代衰落,家道衰落,但柳宗元并没有颓废,而是“以天下为己任”
D.在柳宗元之前,以自然为题材的篇章只是吉光片羽,在这方面也没有卓然特立的作家
5、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小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古之善将者,必以其身先之。暑不张盖,寒不被衾。军井未达,将不言渴。军幕未办,将不言倦。当其合战,必立矢石之间,所以齐劳逸,共安危也。夫人之所乐者,生也;所恶者,死也。然而矢石若雨,白刃交挥,而士卒争先者,非轻死而乐伤也。夫将视兵若子,则兵事将若父;将视兵如弟,则兵事将如兄。故语曰:父子兄弟之军不可与斗。由其一心而相亲也。是以古之将者贵得众心,以情亲之,则木石知感。
一节选自《臣轨》
[注释]①盖:伞盖。②办:置备。③事:侍奉。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又何间焉(_____)
(2)必以信(_____)
(3)将不言倦(_____)
(4)所恶者,死也(_____)
【2】请将选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2)古之善将者,必以其身先之。
【3】根据选文内容,问答下列问题。
(1)[甲]文通过曹刿和庄公的对话说明了什么是作战的先决条件?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2)[乙]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得出了什么结论?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陵愁望有寄
鱼玄机①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注)①鱼玄机,唐代女诗人。江陵:今湖北江陵县。
(1)“江桥掩映暮帆迟”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展开想象,加以描述。
(2)请结合全诗分析,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7、下面的这则小应用文有三处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
寻物启示
今天上午11点左右,本人在篮球场不慎遗失一串钥匙。钥匙圈上挂有两把钥匙,一张饭卡,还套着一个红色的史努比狗。望拾到者及时归还。不胜感激!
此致
敬礼
李阳
4月26日
8、名句默写。
(1)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故人”即老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故人”离去,也让人留恋。迎来送往,“故人”一词蕴含的情谊出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诗句里。
9、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非凡皆自“愚处”起
①有位画家用四年工夫画出一幅作品,引起轰动。一位青年人向他请教:“我能一天画一幅画,可卖出它却要一年的时间。”画家对青年说:“你可以试着换一下,用一年时间去画一幅画,看能不能在一天内卖出去。”
②好作品出自反复打磨,凡事亦需拼一番笨功夫。习武之人常说“入门先站三年桩”,如果不能打牢站桩的功底,到头来学到的不过是花拳绣腿。做人做事莫不如此稳扎稳打,耐心付出,成功才会有可能。如果急于求成,偷懒耍滑,到头来只会一事无成。
③“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非凡皆从“愚处”起。不少古人“尚拙”,更在“拙”处建功。清人曾国藩学习上讲求“读书立志,须以困勉之功”,其行事风格被同僚讥笑为“迂拙”。然而在他看来,“凡奇谋至计,总在平实处”。客观说来,“笨拙”的好处在于,不投机取巧,虚心以待事,耐心以经事,遇到困难和矛盾只知扛过去,而决不会绕着走、躲着跑。如此“笨拙”,反而更能打牢基础,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
④想起一位大学老师的话:“今天的问题,不是知识不够多,而是知识太多;不是不够聪明,而是过于聪明,缺少从愚处做起的踏实精神。”细细想来,但凡各个领域的名家大师,哪个不是靠着守愚尚拙的精神成功的?于敏院士为研究氢弹,甘愿隐姓埋名28年;一代代航天人创造中国载人航天的奇迹,秘诀在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为研制防治疟疾的药方,从包括各种植物、动物、矿物在内的2000多个药方中整理出640个,再从中进行100多个样本的筛选,最终获得青蒿素样品。
⑤不可否认,时代瞬息万变,机遇稍纵即逝,我们确实需要创新求变、弯道超越。也不是说我们凡事只能使“笨劲”,不能用“巧力”。但必须懂得,走捷径并不等于投机取巧。捷径的获取,靠的是日积月累的能力,而不是挖空心思的妄想;捷径的完成,靠的是持续不断的拼搏奋斗,而不是一劳永逸、一步登天。很多人“一举成名”的背后,是“十年寒窗”的苦功。天底下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也没有天上掉馅饼的机会,真正的捷径,其实只有苦干这一条。
⑥华罗庚在诗中写道:“妙算还从拙中来,愚公智叟两分开。积久方显愚公智,发白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是第一,熟练生出百巧来。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硬要把“伪聪明”当作真聪明,不过是真愚夫的做法。做事情,总还是要拿出那么一点“愚劲”、那么几分“拙气”的。
(作者:尉承栋,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①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3】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4】下面哪一则材料适合作为第④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
材料一:文学家苏轼屡遭贬谪,仕途受到很大的挫折。在这期间他写过一首《洗儿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材料二: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为研制防治疟疾的药方,从包括各种植物、动物、矿物在内的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中整理出640种,再从中进行100多个样本的筛选,最终获得青蒿素样本。
10、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
如此继续了半小时,一小时……他从没有对我说一句话。除了创造他理想中的具象之外,什么都忘记了。似乎天地间只有这工作的存在,好像上帝着手创造世界的第一天那样。
后来,他大功告成似的松了一口气,丢下小刀,把刚才的那块湿布给塑像盖上,那种小心翼翼的神情,宛如一个男人给他情侣披上披肩。然后转身向外,那魁梧的老人恢复了初见时的样子。
他还没走到门口,忽然发现了我,他一惊。直到这时候他才想起了我,刚才的失礼显然使他非常过意不去。“对不起,先生。我简直把你忘记了。但是……”我十分感激地紧紧地握住他的手。或许他也感觉到我的情绪,所以微微笑着,举起膀子围住了我的肩头,两人一同走出那房间。
一个人可以这样完全忘记时间空间与整个世界,这个认识,使我受到空前绝后的感动。这一小时,使我把握住了一切艺术、一切事业成功的奥秘——聚精会神;集中所有的力量以完成不论大小的一件工作;把我们容易分散、容易旁骛的意志贯注在小小的一点上。
(乙)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但要获得成功,其实还需要好好的坚持到底。“行百步者半九十”,如果坚持不到终点,就会失去差不多全部的意义。所谓“笑到最后的笑得最好”就是这个意思,所谓“功亏一篑”也就是这个意思。
坚持意味着忍耐。人的一生必须通过不断的抗争才能获得一些机会,才能拥有一丝希望。机会仅仅是一种幸运,希望也最多不过是挂在高处的一个奖杯。奖杯的设置只是一种诱惑。而诱惑的目的,在于激发我们去奋力拼搏,显示实力。显示实力的过程,往往需要忍耐。
坚持体现着沉着。人都是有愿望的,为了实现某一个预定的设想,最容易心急如焚,心急火燎。这实际上是很难归入竞争范畴的,在更多的时候,体现在更多的人身上只不过是一种浮躁和慌张而已。滴水不求朝夕之效,故能坚持到穿石的日子;穿石之后,依然平心静气,坚持着自己的步伐。沉着拒绝急功近利,所以才会勾起人们的长久怀念,所以才会对所有的人永远地发挥作用。
坚持下来很不容易。鲁迅先生非常赞赏虽然是最后一个但仍能坚持跑到终点的人。这样的人在赛程中可能最不引人注目,但却最能鼓舞我们这些平凡但仍要生活的人。其实,如果我们能以这样的竞技状态来应付我们所有平淡无奇的日子,这本身就是一种奇迹。
愚公荷担移山,终得天帝相助;达摩静坐参禅,石壁为之感化。这样的效果虽是不可企求的,但毕竟是坚持者才会得到的待遇。
【1】结合(甲)文第三段,说说罗丹是一个怎样的人。
【2】(甲)文中的作者遭受冷遇却不生气,反而“受到空前绝后的感动”,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3】(乙)文第一段中“这个意思”指的是什么?
【4】结合(乙)文第四段,说说“这本身就是一种奇迹”的含义是什么。
【5】(乙)文结尾引用愚公和达摩的事例有什么用意?
【6】(甲)(乙)两文相同之处是都谈到了“成功的奥秘”,请说说两文在写法和内容方面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11、以下是《儒林外史》的片段学习单,完成后面题目。
匡超人见是衣冠人物,便同他拱手坐下,问起姓名。那老年的道:“贱姓牛,草字布衣。”匡超人听见景兰江说过的,便道:“久仰。”又问一位,牛布衣代答道:“此位冯先生,尊字琢庵,乃此科新贵, 往京师会试去的。”匡超人道:“牛先生也进京吗?”牛布衣道:“小弟不去,要到江上边芜湖县地方寻访几个朋友。先生仙乡贵姓?今往那里去的?”匡超人说了姓名。冯琢庵道:“先生是浙江选家。尊选有好几部弟都是见过的。”匡超人道:“我的文名也够了。自从那年到杭州,至今五六年,考卷、墨卷、房书、行书、名家的稿子,还有《四书讲书》、《五经讲书》、《古文选本》……家里有个账,共是九十五本。弟选的文章,每一回出,书店定要卖掉一万部,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北直的客人,都争着买,只愁买不到手;还有个拙稿是前年刻的,而今已经翻刻过三副板。不瞒二位先生说,此五省读书的人,家家隆重的是小弟,都在书案上,香火蜡烛,供着‘先儒匡子之神位’。”牛布衣笑道:“先生,你此言误矣!所谓‘先儒’者,乃已经去世之儒者,今先生尚在,何得如此称呼?”匡超人红着脸道:“不然!所谓‘先儒’者,乃先生之谓也!”牛布衣见他如此说,也不和他辩。冯琢庵又问道:“操选政的还有一位马纯上,选手如何?”匡超人道:“这也是弟的好友。这马纯兄理法有余,才气不足;所以他的选本也不甚行。选本总以行为主,若是不行,书店就要赔本;惟有弟的选本,外国都有的!”
(节选自《儒林外史》第 20 回,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 年版)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五经讲书》的“五经”是指道家的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B.上文中的“仙乡”“贵”“尊”是对别人的尊称,“贱”“拙”“草”是对自己的谦称。
C.古人在姓名之外常有字号,如匡迥,号超人;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D.画线句“家家隆重的是小弟”中“隆重”一词本是形容词,这里是动词,意为“推崇”。
(2)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①匡超人见是衣冠人物( ) ②丈夫之冠也( )
A.guān B.guàn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乃已经去世之儒者 乃不知有汉
B.匡超人红着脸道:“不然!” 秦王怫然怒
C.何得如此称呼?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D.若是不行,书店就要赔本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4)根据选文,概括匡超人的形象特点。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就像是一场旅途,我们既可以享受春之妩媚,夏之热忱,也会经历秋之萧瑟,冬的沉寂,沿途的风景,我们都别错过。一首歌,一本书,一场细雨,一条曲径,一声响亮的喝彩,一回意外的跌倒等等,每一种经历都充实着我们的人生。
请以“不错过 ”为题写一篇作文。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