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五一”黄金周,防城港天气晴朗,风和日丽 ,前往白浪滩游玩的人络绎不绝。
B.在泥石流救援过程中,何勇小心翼翼地用机动链割开被困人员身上的钢筋。
C.我们在解题时如果遇到困难,一定要旁逸斜出,灵活处理,不能钻牛角尖。
D.只有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我们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才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杨振宁在北大的报告,展望了物理学前景,非常有感召力,能够哗众取宠。
B. 封建统治阶级的愚民政策导致了老百姓的麻木不仁。
C. 先生的教导让我一直耿耿于怀,永远不能忘记。
D. 我的故乡不再是昔日贫穷的小镇,处处是厂房,马路上人来人往,给人以面目全非的感觉。
3、下列加横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沿着八卦楼基座拾阶而上,整洁的台阶中间是雕工精美、栩栩如生的龙凤石刻。
B.烈日当空,花园里的花儿耷拉着脑袋,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C.妈妈做了一道丰盛的晚餐,我们吃得津津有味。
D.听说这位气功大师能够功发疾消,今天会了他一下,果不其然,他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匈奴大入边(入边:侵入边境。)
B. 天子先驱至(先驱:马车中前面的一匹奔跑的马。)
C. 天子且至(且:将要。)
D.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固:必,一定。)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中“辅”气势宏大,“望”字以实写虚,将送别的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了。
B.颔联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C.颈联一扫离情别绪,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代之以豁达乐观的感情,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D.尾联“歧路”照应送别,慰勉友人不要为离别泪湿衣巾,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试从修辞的角度谈谈本句的妙处。
6、(1)____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
(2)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3)思乡、离愁是诗歌中的永恒话题。崔颢在《黄鹤楼》中吟咏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感慨道:“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王维的诗充满诗情画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表现了雨后秋山的明媚空灵,“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展现了山林古寺的幽僻冷寂,“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至塞上》)描绘了大漠边陲的雄奇瑰丽。
(5)走进诗词,处处可以感受到人间的深情厚谊。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的依依不舍;《春望》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了杜甫对家人的深深牵挂。
(6)“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正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写到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___________,_________,空乏其身”,只有经受磨炼,才能增长才干。
(7)说话是一门艺术。好的话语让人倍感亲切,不好的话语伤人于无形,正如:良言一句三冬暖,____________。
(8)大型现代潮剧《大国赤子》通过描述大量鲜为人知的故事情节,诠释黄旭华“隐姓埋名30载,铸得重器护苍穹”的奉献精神,演绎了黄旭华“__________________,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立春日感怀》)的家国情怀,生动再现了老一辈科学家为实现“强国步”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以及付出的巨大牺牲。
7、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有这样一只不知危险无所畏惧的灰颜色的蝗虫,朝着那只螳螂迎面跑了过来……螳螂把它的翅膀极度张开,它的翅膀竖了起来,螳螂将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样子很像一根弯曲着手柄的拐杖……
(1)这段文字出自《_____》,这部作品被誉为“_____”,被鲁迅奉为“_____”。
(2)本选段细致入微地刻画了螳螂_____时的动作,生动地表现了螳螂_____的特点。
(3)这部作品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请结合原文加以分析。
8、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1)黄昏走到了尾端, 光明正以一种难以想像的速度自大地撤离, 我坐在车里等红绿灯, 希望能在黑夜来临前赶回家。
(2)在匆忙的通过斑马线的人群里, 我们通常不会去注意行人们的姿势, 更不用说能看见行人的脸了, 我们只是想着, 如何在绿灯亮起时, 从人群前面呼啸过去。
(3)就在行人的绿灯闪动、黄灯即将亮起的一刻,斑马线的那头出现了一个特别的人影,打破了一整个匆忙的画面。 那是一个中年的极为苍白细瘦的妇人, 她得了什么病我并不知道,但那种病偶尔我们在街角的某一处见到,就是全身关节全部扭曲, 脸部五官通通变形,而不管走路或停止的时候,全身都在甩动的那一种病。
(4)那个妇人的不同是, 她病得更重, 她全身扭成很多褶, 就好像我们把一张硬纸揉皱丢在垃圾桶、 捡起来再拉平的那个样子。她抖得非常厉害, 如同冬天里在冰冷的水塘捞起来的猫抽动着全身。
(5)当她走起来的时候, 我的眼泪不能自禁地顺着眼角流了下来。
(6)我不知道自己为何落泪, 但我宁可眼前的这个妇人不要走路, 她每走一步就往不同的方向倾倒过去, 很像要一头栽到地上, 而又勉强地抖动绞扭着站起,再往另一边倾倒过去, 她全身的每一根骨头, 每一条筋肉都不能平安地留在应该在的地方, 而她的每一举步之艰难,就仿佛她的全身都要碎裂在人行道上。 她走的每一步, 都使我的心全部碎裂又重新组合, 我从来没有在一个陌生人的身上, 经验过那种重大的无可比拟的心酸。
(7)那妇人, 她的手上还努力地抓住一条绳子, 绳子的另一端系在一条老狗的颈上, 狗比她还瘦, 每一根肋骨都从松扁的肚皮上凸了出来, 而狗的右后脚折断了, 吊在腿上, 狗走的时候, 那条断脚悬在虚空中摇晃。但狗非常安静有耐心地跟着主人, 缓缓移动, 这是多么令人惊吓的景象, 仿佛把全世界的酸楚与苦痛都在一刹那间, 凝聚在病妇与跛狗的身上。
(8)她们一步步踩着我的心走过, 我闭起眼睛, 也不能阻止从身上每一处血脉所涌出的泪。
(9)这条路上的绿灯亮了, 但没有一个驾驶人启动车子, 甚至没有人按喇叭, 这是极少有的情况, 在沉寂里, 我听见了虚空无数的叹息与悲悯, 我相信面对这幅景象, 世上没有一个人忍心按下喇叭。
(10)妇人和狗的路上红灯亮了, 使她显得更加惊慌, 她更着急地想横越马路, 但她的着急只能从她的艰难和急切的抖动中看出来, 因为不管她多么努力, 她的速度也没有增加。 从她的脸上也看不出什么, 因为她的五官没有一个在正确的位置上, 她一着急, 口水竟从嘴角涎落了下来。
(11)我们足足等了一个新的红绿灯, 直到她跨上对街的红砖道, 才有人踩下油门, 继续奔赴到目的地去, 一时之间, 众车怒吼, 呼啸通过。 这巨大的响声, 使我想起刚刚那一刻, 在和平西路的这一个路口, 世界是全然静寂无声的, 人心的喧闹在当时当地, 被苦难的景象压迫到一个无法动弹的角落。
(12)我刚过那个路口不久, 天色就整个黯淡下来, 阳光已飘忽到不可知的所在, 回到家, 我脸上的泪痕还未完全干去。 坐在饭桌前面, 我一口饭也吃不下, 心里全是一个人牵着一条狗从路口, 一步一步, 倾倾颠踬地走过。
(13)这个世界的苦难, 总是不时地从我们四周跑出来, 我们意识到苦难, 却反而感知了自己的渺小, 感知了自己的无力, 我们心心念念想着, 要拯救这个世界的心灵, 要使人心和平清净, 希望众生都能从苦痛的深渊超拔出来, 走向光明与幸福, 然而, 面对着这样瘦小变形的妇人与她的老弱跛足的狗时, 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世界能为她做些什么呢?
(14)我感觉,在无边的黑暗里, 我们只是寻索着一点点光明, 如果我们不紧紧踩着光明前进, 马上就会被黑暗淹没。
(《林清玄散文集》有删节)
【1】文章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中年妇女形象?结合作品说说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2】文中多次说到“流泪”,这在全文的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从全文看,作者“流泪”的原因有哪些?
【3】赏析下列句子
(1)黄昏走到了尾端, 光明正以一种难以想像的速度自大地撤离……(从描写内容和手法角度赏析)
(2)我们足足等了一个新的红绿灯, 直到她跨上对街的红砖道, 才有人踩下油门, 继续奔赴到目的地去, 一时之间, 众车怒吼, 呼啸通过。(赏析加点的词语)
【4】请联系文章和实际,谈谈文章末尾“如果我们不紧紧踩着光明前进, 马上就会被黑暗淹没。”的理解。
9、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
作为中学生,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我们拥有理想,拥有青春,拥有激情,然而有时我们又会埋怨命运不公,感叹生活太累。其实,丰富多彩的生活值得我们珍惜的有许多许多……请以“珍惜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字数600字; ④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