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校车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B. “网络造词”是新兴事物,但它能不能延续下去,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C. 受阴雨天气的影响,部分地区的天文爱好者没能欣赏到“金星凌日”的奇观。
D. 能否真正保护好著作权,关键在于能否全面树立公众的著作权保护意识。
2、下列关联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是满月,天上 有一层淡淡的云, 不能朗照; 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睡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A.因为 所以 因此 不过
B.虽然 却 所以 但
C.即使 也 因为 所以
D.虽然 不过 但是 所见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花同学遇到了难题,不好意思麻烦老师,只好礼贤下士请教同学了。
B.浏览是一种读书方法,其妙处就在于一目十行,断章取义,快速提取信息。
C.两弹元勋钱学森和他的妻子著名音乐家蒋英在工作中配合默契,相得益彰。
D.客观分析失败的前因后果,认真吸取教训,然后重蹈覆辙就一定会取得更大胜利。
4、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拌,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B.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C.我非常荣幸地接授《瞭望》周刊受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
D.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来的水气,振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
5、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由“半卷红旗临易水”中的“易水”,你联想到了哪些故事、诗句?
【2】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古诗文默写。
(1)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2)__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3)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4)_____________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
(5)然后知生于忧患,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名著阅读填空。
我一边和______(人名)谈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广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
(1)这段文字选自是美国记者(__________)的不朽作品《 ________》又名《_________》,语段横线处是_________(人名)。
(2) “他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华。”这儿却是西方媒体眼中(___________)
(3)他在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含泪奔跑的少年
在他的记忆里,他从未离开过生养他的大山。 他今年初中毕业了,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城的重点中学。 在城里,他这个年纪还是个孩子,还要在父母面前撒娇。 然而,他俨然是个大人了,就在他初中毕业的这个暑假里,他尝到了冷也尝到了暖。 冷暖过后,他仿佛一夜成人。
父亲在他初中毕业后第一个星期,突遭车祸,留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 肇事司机也在车祸中死亡,父亲的死没有得到任何赔偿。 母亲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走路一瘸一破的,生活勉强能够自理。
起初,他和母亲商议着辍学,但母亲坚决不同意。 为了下学期的学费,为了以后的生活有个着落,母亲决定带他到县城谋生。
进了城,他才知道,城市人山人海,高楼林立,但这些繁华不属于他们。 沉闷的空气里弥漫着炙热的气流,一阵风袭来,也闻不到熟悉的稻花的香甜。 母亲在城市边缘,租了间铁皮房,用木板搭了张床,然后找两块红砖架个小铁锅,算是在城里落下了脚。 母亲从工厂找到店铺,从店铺找到垃圾收购站,可没有人愿意收留一个瘸子。 无奈之下,母亲做了个烧烤车,还给他打了个刷皮鞋的木箱。
每天,他们从铁皮屋里出来,一个推着车,一个挎着刷鞋箱。 趁着昏黄的路灯还没有熄灭,他们匆匆地赶到市里繁华的公园门口,占个地,摆个摊。 等到公园里的最后一拨人散去后,他们才施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家。 他心里其实有一万个不愿意,可是为了读书的梦想,他又能够说些什么呢。大多数的日子,他就蹲在母亲的烧烤车边给人刷皮鞋。 一天,他看到很多人在公园里玩耍,他心动了。 他知会了母亲一声,便走进了公园深处。 偏偏是这一天,城管突然来巡查,公园门口所有的小摊小贩一窝蜂地溜走了。 走路一瘸一破的母亲因为跑得慢了些,被城管逮了个正着。 在和城管的纠缠中,烧烤摊被推倒了,烧得红形形的木炭倒在了母亲腿上,一股焦肉的味道让好心的路人愤怒了,城管见势不妙,很快快快离去。 这天夜里,一对苦难的母子推着车,走着回家的路上。 闪烁的街灯照在清冷的马路上,留下一对孤独的含泪的影子,一长一短地走着,成了一道痛苦抽搐的风景。
劳碌了一天的母亲,迷迷糊糊地睡着了,而他却怎么也睡不着。 他看着母亲腿上被烧焦的皮肤通红一片,有些地方还留下了水泡。 他用手触碰了一下,感觉连心的痛。 所有的委屈化成了泪水, 从他的眼里流到了嘴里,涩涩的。
时钟已经指向了夜里 11 点多,他还是睡不着。 为了赚够学费,他和母亲除了一日三餐外,其它的开支减了又减,实在要买点什么,也是选一些地摊货。 而刚刚,母亲连一盒烫伤膏也舍不得买,硬说擦点酱油就好了。 这样一想,他的心更痛了,他失去了父亲,他不能再失去母亲了。 他穿好衣服, 走上街,向附近的药店跑去。
他跑进药店的时候,药店准备关门了。 他很快选定了一盒 26 元的烫伤膏,他把烫伤膏攥紧在手里,就在掏钱的时候,他才发觉自己只是带来了今天全部的劳务费 1 元。 他站在拒台前扰豫了很久。
“你到底要不要买啊,我们要关门了。”店主催促他。
“要的,要的,只是......只是,我没有这么多钱。”他吞吞吐吐。
“明天来吧。”
“哦不......我欠你 11 元钱,可以吗? 我明天下午一定还。”他快急哭了。
“那......”
“求求你吧......我妈妈她......”他心底的那点坚强终于崩溃了,泪雨涝沱,他把自己和母亲的遭遇说给了店主。
“那,你把药拿走吧,不够的钱,算是我资助给你的吧。”店主说,“快些回家吧,不要让妈妈等急了。”
母亲的腿上的伤很快就愈合了。 他也如愿在县城读完高中,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大学。
当他和母亲要离开县城,打算到省城继续谋生的时候,他整理好铁皮屋里所有的行李,突然一张药费单抖落了出来,他露出了笑容,他知道,上面写着―这个世界很冷也很暖,冷暖之间,我不能只是流泪,我要做一个含泪奔跑的人。
(选自《时文选粹》,有删改)
【1】根据文意,用简洁的语言填写下面表格。
情节 | 主要事件 |
开端 | “我”和母亲去县城谋生 |
发展 |
|
高潮 |
|
结局 | “我”考上省城一所大学,准备和母亲去省城继续谋生。 |
【2】结合语境,从人物描写角度品析下面画线句子。
闪烁的街灯照在清冷的马路上,留下一对孤独的含泪的影子,一长一短地走着,成了一道痛
苦抽搐的风景。
【3】请简要概括文中母亲的性格特点。
【4】联系全文,说说小说题目中“含泪奔跑”的含义。
9、请以“ 其实不难”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做个快乐的人、学好语文、戒除网隐……”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