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山东烟台2025届初三语文上册二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文学常识中错误的是(   )

    A.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东晋田园诗人,著有《陶渊明集》。"

    B. 柳宗元,字子厚,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散文家。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

    C. 《诗经》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在表达手法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内容上有“赋”“比”“兴”。

    D. “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感情和主张. 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忽视母语修养会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日渐逐步消退。

    B.为提高市民行车的舒适度,有关部门对多处路井部位进行了整修,解决了颠簸现象。

    C.日前,分藏两岸六十余年的国画名作《富春山居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合璧”展出。

    D.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

  • 3、下列各句中加点原字的用法与意义有误的一项是(     

    A.中峨冠多髯者为东坡       而:连词,表转折关系。

    B.不足外人道也             为:介词,向,对。

    C.乃记而去             之:化词,代指游小石潭这件事。

    D.其境过清             以:因为。

  • 4、下面语段中划线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石缝间强的生命常给我们以心灵的慰藉。风把那无人采撷的种子撒落到海角天涯,当种子不能找到泥土,它们便把最后一线生的希望寄托在这石缝里。石缝里的种子吸着天然的雨露,酝着一场生命的盛宴。最令人诧异的是,石缝间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这使一切的生命在它们面前显得苍白色。

    Ajuè shǔn liàng   xùn B.jué yǔn niàng sūn

    Cjué   shǔn niàng   xùn D.juè yǔn  liàng  sūn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叙事,交代诗人出使塞上轻车简从的情况和出使的目的。

    B.颔联中诗人以“征蓬”“归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C.诗中的“长河”指长江。这一联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D.尾联“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表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2)崔颢《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一联与本诗都写到了落日时分的景象,请分析其蕴含的感情有何不同。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按课文原文填空。

    (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雎》)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露未晞。(《蒹葭》)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思。(《子衿》)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小石潭记》中描写溪水弯弯曲曲的特点的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题文)文化积累——根据下面文段的内容,解答后面问题。  

    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十七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更动弹不得,只剩口里兀自气喘。

    ①此段文字出自名著《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②以上选段描写的人物是谁?请对其性格作出简要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我的老师齐白石

    李可染

    ①白石老师平时作画,既不看真实的对象,也不看草稿,就是那样“凭空”自由自在地在纸上涂写,但笔墨过处,花鸟鱼虫、山水树木尽在手底成长,而且层出不穷,真是到了“胸罗万象”“造化在手”的地步。

    ②有次我在江南写生,一天午后躺在一棵大松树下休息,仰观天际伸出的松枝,忽然感到似在哪里见过。想想才恍然明白,那分枝布叶及松塔的形态,原来就像一幅白石老师的画。这使我感佩老师作画不仅是从造化入手,而且观察得是那样细致,认识得是那样深刻。过去有人批评国画家的“凭空”作画就是不重视生活,殊不知优秀的传统画家都是把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作为艺术修养极其重要的部分,当他正式进行创作时,认识生活的阶段已经成为过去。我们不能设想白石老师一边执笔一边观看,能画出今天这样生动的小鱼小虾。

    ③白石老师晚年作画,喜欢题“一挥”两个字,不了解的人就会联想到,大画家作画,信笔草草,一挥而就。实际上,老师在任何时候作画都很认真,很慎重,并且是很慢的,从来就没有如一些人所想象的那样信手一挥过。他写字也是一样,有人请他随便写几个字,他总是把纸叠了又叠,前后打量斟酌。有时字写了一半,还要抽出笔筒里的竹尺在纸上横量竖量,使我这在旁边帮忙按纸的人都有点着急,甚至感到老师做事有点笨拙。可是等悬挂起来,这些字画马上又会使你惊叹,你会在那厚实拙重之中,感到最大的智慧和神奇。

    ④老师有句诗道“采花蜂苦蜜方甜”,好心的艺术家往往只愿把有丰富滋养的甜美成果分享给人,却不愿人知道自己所受的辛苦。假若有人问白石老师在他的艺术修养上下过多大的苦功,我想以“铁杵磨成针”来作比也并不怎么过分。就以老师画案上那块砚台来说,那原本是一块又粗又厚的石砚,如今砚底有的地方已经很薄。近年别人给他磨墨时,他总是嘱附往厚处磨,不要把砚底磨穿了。勤学苦练,功夫不可间断,是历代艺术大师的名言,白石老师就是身体力行的典范。

    ⑤老舍先生收藏了一幅白石老师的钓丝小鱼图。图中很大的篇幅只有一根被微风吹动的钓丝,下边是几条被钓饵所吸引的小鱼,墨色淡淡的。画面似乎没有什么东西,但是,我们眼前却似乎浮现出这样的场景——晚风习习,天边一抹晚霞,人在清澈的池塘边观看游鱼,闲适惬意。画面上那一根钓丝给人无限的想象和美妙的感觉。这张画使我们深深体会到白石老师感觉的敏锐和感情的真挚。更可贵的是这些作品的思想感情与我们的思想感情息息相通,不感觉有什么疏远和隔膜。

    ⑥一次,我陪一位著名的印度诗人去访问老师。老师画了一幅牵牛花送他。画面中的牵牛花迎风向度,欣欣向荣。诗人站在画前激动地说:“这花的艳丽生动使我感到在枝叶间就要穿出一只蝴蝶。”停了一下,他又说:“这不仅是一棵花,这是东方人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歌颂。”在国际和平奖授奖仪式上,艺术家郁风代白石老师致答词:“正因为爱我的家乡,爱我的祖国美丽富饶的山河土地,爱大地上的一切活生生的生命,因而花费了我的毕生精力,把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感情画在画里、写在诗里。直到近几年,我才体会到,原来我追求的就是和平。”

    ⑦我很喜欢白石老师九十多岁时画的一棵棕树。棕干笔直冲天,棕叶下垂,笔力之雄健真可说是“如能扛鼎”。我不想说画里的棕皮、棕叶的质感如何的神似,只想说我感到的那种震撼人心的气魄。正如画上题字“直上青霄无曲处”传达出的中华民族雄迈、昂扬、不屈的精神。我想不管是谁,站在白石老师的作品之前,都会感到清新蓬勃的气息、雄强健壮的力量扑面而来,心胸为之一快,精神为之振奋。

    ⑧白石老师逝世前,还是经常不断地创作,这些作品精神饱满,一点未见衰颓之气。他九十六岁画的一幅秋海棠,红光满纸,神采焕发,浓艳至极。另外一幅万年青,真有一种永不衰竭的生命力。赏画思人,对白石老师“一挥”的题字,我有了更真切的理解。

    (取材于李可染的文章)

    【任务一:赏画】

    【1】小语对齐老的“钓丝小鱼图”“牵牛花图”和“棕树图”三幅画进行了整理,请你帮忙补充完整。

    绘画

    元素

    意境

    寓意

    钓丝小鱼图

    被微风吹动的钓丝和几条被 钓饵所吸引的小鱼

    ____

    充满无限想象,表现此刻的静谧美妙

    牵牛花图

    牵牛花迎风向露

    欣欣向荣

    _____

    棕树图

    _____

    蓬勃雄强

    ____

    【任务二:识人】

    【2】齐白石为什么能画出富有美感的绘画作品?根据内容,简要概括。

    【3】“笨拙”一词,在文中有什么含义?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使我这在旁边帮忙按纸的人都有点着急,甚至感到老师做事有点笨拙。

    【任务三:悟道】

    【4】文章结尾句有怎样丰富的内涵?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赏画思人,对白石老师“一挥”的题字,我有了更真切的理解。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也许,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双翅膀;年幼时,我们渴望拥有一双独立的翅膀,能挣脱父母无微不至的庇护;长大后,我们渴望有一双追梦的翅膀,能到达自己努力追寻的地方;苦痛时,我们渴望拥有一双超越的翅膀,能帮助自己飞过绝望,看到希望;被束缚时,我们渴望拥有一双自由的翅膀,能到达一个任由心灵翱翔的世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想拥有一双属于自己的翅膀。你想拥有一双什么样的翅膀?你对翅膀所代表的独立”“追梦”“超越”“自由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

    请以《我想拥有一双 的翅膀》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讲讲你想拥有一双什么的翅膀,以及你为什么想拥有这样一双翅膀。

    要求:①600字左右。②不要套作。③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