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表示动物与栖息环境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
A.丹顶鹤一湿地
B.北极熊一森林
C.金丝猴一草原
D.东北虎一南极
2、下列植物中有茎,叶的分化,但是没有真正根的植物是( )
A.墙藓、地钱
B.海带、紫菜
C.金钱蕨,卷柏
D.杨树、柳树
3、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
A.结构简单,都无根茎叶的分化
B.都无输导组织,长的矮小
C.都能产生孢子,依靠孢子繁殖
D.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
4、某研究小组为了研究水体pH对水生动物的生存是否有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其中pH表示水体酸碱度,pH=7表示中性,pH<7表示酸性,数值越小,酸性越强)。依据表中信息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pH 动物 | 6.5~7.0 | 6.0~6.5 | 4.5~6.0 | 3.0~4.5 |
小龙虾 | √ | √ | × | × |
黑头呆鱼 | √ | × | × | × |
牛蛙胚胎 | √ | √ | √ | × |
(注:“√”表示能够存活,“×”表示不能存活)
A.水体pH的降低对水生动物的生存没有影响
B.牛蛙胚胎在水体中可以存活的pH范围最小
C.若水体酸性增强,黑头呆鱼的生存最先受到影响
D.水体pH为5.0时比6.3时更适合上述三种生物生存
5、细胞生活需要的主要有机物是( )
①水 ②糖类 ③脂肪 ④蛋白质 ⑤无机盐 ⑥氧气
A.①⑤⑥
B.②③⑤
C.①②⑥
D.②③④
6、下图为人体血液中的三种细胞和三种血管,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②是白细胞,个体最大,具有运输氧气功能
B.图中⑥是毛细血管,一层细胞构成,利于物质交换
C.图中①是红细胞,具有凝血功能
D.图中⑤是静脉,内有静脉瓣,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
7、为探究光照强度对番茄幼苗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将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分别置于不同的光照强度下,记录单位时间内红墨水滴左、右移动距离,并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图乙曲线(此实验不考虑温度等因素对小室内气体体积等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将装置置于黑暗环境中时,红墨水滴向右移动
B.在a点光照强度下,红黑水滴向右移动
C.在b点光照强度下,红黑水滴不移动
D.在c点光照强度下,红墨水滴向左移动
8、如图是光学显微镜的4个镜头,甲、乙无螺纹,丙、丁有螺纹,若要在视野内看到最少的细胞( )
A.乙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丙
D.甲和丁
9、水稻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是28~32℃。国家规定,普通水稻种子的发芽率不得低于80%。某科研小组对一批水稻种子的发芽率进行测定,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 种子数量 | 取样方法 | 温度 | 实验结果处理 |
A | 5组,每组1粒 | 挑选个体较大的种子 | 10℃ | 取5组的最大值 |
B | 5组,每组100 粒 | 随机取样 | 30℃ | 取5组的平均值 |
C | 1组,100粒 | 挑选粒大饱满的种子 | 43℃ | 取5组的平均值 |
D | 3组,每组5粒 | 随机取样 | 43℃ | 取5组的最小值 |
A.A
B.B
C.C
D.D
10、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得到甲、乙两个视野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中不是必须进行的是( )
A.移动装片
B.转动转换器
C.转动细准焦螺旋
D.转动粗准焦螺旋
11、取一块洁净的载玻片,在载玻片的两侧各滴加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使两滴培养液连通,然后在载玻片右侧的培养液边缘放一小粒食盐,如题图所示。以下关于该实验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取材应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取
B.右侧培养液中的草履虫向左测移动
C.食盐对于草履虫来说是有利刺激
D.该实验说明草履虫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2、公园里随处可见类似“小草微微笑,请你绕一绕”的爱心提示牌,践踏草坪会影响草的生长,其原因是( )
A.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
B.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C.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
D.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
13、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草原上的草
B.一个池塘
C.池塘中的鱼
D.森林里的树
14、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的横切面装片时, 目镜的视野太暗,此时应进行调整的是( )
A.大光圈、平面镜
B.小光圈、平面镜
C.大光圈、凹面镜
D.小光圈、凹面镜
15、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某装片时,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并不动,转动目镜后, 异物也不动。这异物可能在( )
A.目镜上
B.物镜上
C.装片上
D.反光镜
16、植物生活必需的有机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所有植物细胞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B.植物白天晚上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C.光合作用主要在叶肉细胞中进行
D.光合作用既可以放出氧气,又可以放出二氧化碳
17、下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 )
A.草原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沙漠生态系统
18、如图是叶芽(枝芽)的纵切结构及其发育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幼叶发育成叶
B.芽原基发育成新芽
C.芽轴发育成叶
D.枝芽发育成新枝
19、“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以下关于该诗句中两种动物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鸟附着在胸骨龙骨突上的胸肌很发达,它能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B.鸟的体温随着飞行高度变化而变化,是变温动物
C.鱼鳃呈鲜红色,由又多又细的鳃丝组成,这有利于在水中进行呼吸
D.鱼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各种鳍起着协调作用
20、下列有关生物圈、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B.一条河流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C.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包括动物和植物
D.“草→狐→兔”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2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 。它的生物成分由生产者、_______ 和_______ 组成。
22、肾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如图是人体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结构,a、b代表相应部位的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结构③是_______,从血液成分来分析,内流动的是______血。
(2)正常情况下,与a液体相比,b液体中浓度明显升高的物质是_______。
(3)尿液检测可以诊断肾脏是否患有某种疾病,若某人尿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可能是肾单位中______的过滤作用出现异常。
23、酗酒主要危害的器官是____。大量吸烟会引起人体呼吸系统的疾病。
24、在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的实验中,用鼠妇做实验,并设计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形成对照。所以该实验的变量就是___________。
25、食物中的淀粉最终被分解为___________,蛋白质分解为___________,脂肪分解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后才能被吸收。
26、染色体是由___和___两种物质组成的。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会进行___,染色体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27、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 的大部和 的表面。
28、已知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到碘会变蓝。某同学要设计实验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方案。
(1)实验前,根据已有知识,你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取A、B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馒头屑,再向A试管中加入2ML唾液,向B试管中加入______ ML清水,分别搅拌后放入37℃温度中保温5分钟。
(3)向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2滴碘液,预计会变蓝的是 (填“A”或者“B”)试管;不会变蓝的是 (填“A”或者“B”)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
29、资料:科学家发现,狗切除胰腺后,尿液中出现了葡萄糖,并出现糖尿病病人的一些症状。将正常狗的胰管结扎,发现胰腺大都萎缩了,只有内部一团团的细胞—胰岛活着,并且尿液中没有出现葡萄糖。科学家推测胰岛分泌一种能调节糖的吸收和利用的物质。后来加拿大科学家班廷从狗的胰岛中提取了胰岛素,治疗患糖尿病的狗获得了成功,开创了治疗人糖尿病的新纪元。分析以上资料,填写下列空格,让我们一起来重温科学家的研究思路。
(1)发现问题:狗切除胰腺后,尿液中出现了___ ____,还出现了糖尿病人的症状。
(2)做出假设:胰腺对控制血糖含量有作用。
(3)设置对照实验:结扎 狗的胰管,与病狗进行比较。
(4)实验结果:胰腺大多萎缩,只有_______活着,并且尿液中___ ____葡萄糖。
(5)做出新的假设:胰岛会分泌一种能调节___ ____物质。
(6)进一步实验:从狗的胰岛中提取了 ,用于治疗患糖尿病的狗,获得成功。
(7)实验结论:____ 。
30、体内血量的相对稳定,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一个人失血不超过身体总血量的 ,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如果一次失血超过身体总血量的 ,就会有生命危险.
31、将下列左侧各项与右侧对应项连线。
(1)维生素A A.神经炎、脚气病
(2)维生素B1 B.皮肤粗糙、夜盲症
(3)维生素B2 C.坏血病、骨骼脆弱、骨坏死
(4)维生素C 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5)维生素D E.口舌炎症
32、如图为血液组成的概念图,请分析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①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____)
(2)②表示血细胞。(____)
(3)③可用于亲子鉴定,则表示红细胞。(____)
(4)④可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则表示血小板。(____)
33、如图是邵阳的某稻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所示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的__________________。
(2)该食物网中包含_____条食物链。其中最短的一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获得能量最少的是猫头鹰。
(4)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该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
34、野外某一池塘生态系统中生活的鱼类主要有鲢鱼和鳙鱼,其中的浮游动物和鲢鱼均以浮游植物为食,鳙鱼以浮游动物为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_______,若该水体存在有毒物质污染,且通过生产者进入食物链,依题意最长食物链中生物个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
(2)水塘中含氧量最低的时段为 _______(填“清晨”、“正午”或“傍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实践表明向水塘适度投放合适的化肥能提高鱼的产量,但如果过度施用会导致出现_____________现象。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