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台湾苗栗2025届初二生物上册二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属于扁形动物的是(       

    A.涡虫、血吸虫

    B.蜈蚣、蜘蛛

    C.海葵、水螅

    D.蛲虫、钩虫

  • 2、家蚕和牛蛙都具有的生物个体发育特点是(       

    ①发育过程在水中进行②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③发育过程有蛹期④幼体和成体有很大差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3、下列生物分类单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界、门、纲、目、科、属、种

    B.种、属、科、目、纲、门、界

    C.科、种、纲、属、目、门、界

    D.种、纲、目、科、门、属、界

  • 4、以下有关下图中微生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属于单细胞生物

    B.图乙属于真核生物

    C.图丙细胞中有细胞壁

    D.图中所有生物都营寄生生活

  • 5、运动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草履虫、蚯蚓的运动器官分别是纤毛、刚毛

    B.动物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所摄取的食物

    C.动物通过不同的运动形式适应不同的环境,提高生存能力

    D.有机物在肌肉细胞中通过呼吸作用分解,释放出的能量可为运动提供能量

  • 6、豌豆的传粉方式是和苹果的传粉媒介分别是(   

    A.自花传粉;风力

    B.自花传粉;昆虫

    C.异花传粉;风力

    D.异花传粉;昆虫

  • 7、在生物学方面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有许多,在生物分类中,提出生物命名法——双名法的生物学家是(  )

    A.达尔文

    B.李时珍

    C.袁隆平

    D.林奈

  • 8、某同学拟探究“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中错误的是(  )

    A.在甲容器中铺适量湿润土壤,在乙容器中铺适量干燥土壤

    B.在甲乙容器中放入大小及生活状况比较相似的蚯蚓10条

    C.将甲容器放在明亮处,将乙容器放在阴暗处

    D.实验结束要将蚯蚓放回大自然

  • 9、如图是某学生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相关图片,图甲是操作步骤,图乙是根据观察绘制的细胞模式图,图丙是显微镜构造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正确操作步骤是abdc

    B.图乙中染色最深的是②,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C.观察时,为了使物像更清晰,应调节图丙中②粗准焦螺旋

    D.发现视野中存在污点,移动目镜和装片都不移动,则判断污点在物镜上

  • 10、“刷脸时代”已经到来,人脸识别在常山的银行、景区、校园等越来越多的场景落地应用,其原理是根据不同人的脸具有独特的性状特征,决定人脸这一性状特征的是(  )

    A.基因

    B.细胞膜

    C.蛋白质

    D.大脑

  • 11、2023年5月22日是第2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为“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B.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分类单位越小,所含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越多

    D.每一个生物个体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 12、下表记录了某小组同学的探究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培养皿编号

    1

    2

    3

    培养皿设置

    未经任何处理

    洗手前将手指的5个指尖在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并迅速盖上

    洗手后将手指的5个指尖在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并迅速盖上

    实验现象

    无菌落

    菌落较多

    菌落较少

    A.该实验想探究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真菌数量是否一样多

    B.编号2和3的操作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接种

    C.设置编号1没有意义

    D.实验后要汇总全班各组的实验结果

  • 13、老师在教学《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一节时,用概念图的方式进行了如下板书,请你帮忙按①②③④顺序完成老师留下的空白(  )

    A.地衣、与动植物共生、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痢疾杆菌

    B.酵母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与动植物共生、根瘤菌

    C.乳酸菌、与动植物共生、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青霉

    D.香菇、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与动植物共生、大肠杆菌

  • 14、如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可以表示光合作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 15、如图所示生物中,在结构层次上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A.衣藻

    B.大肠杆菌

    C.噬菌体

    D.变形虫

  • 16、以下是某同学对几类动物的结构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征进行总结,不正确的是(       

    A.蛔虫体表角质层与其在肠道内寄生生活相适应

    B.青蛙的皮肤外具有粘液与其呼吸方式相适应

    C.蝗虫的咀嚼式口器与其飞翔生活相适应

    D.蛇体表鳞片与其陆地生活相适应

  • 17、所有的鸟的生殖发育过程中均具有(  )行为。

    A.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

    B.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

    C.求偶、交配、筑巢、产卵

    D.求偶、交配、产卵

  • 18、某同学感冒了,在家庭小药箱中找到一盒药。他认真阅读药物说明书后,依据如图信息作出下列判断。对此你不认同的是(  )

       

    A.该药属于非处方药,可自行购买

    B.该药仍在有效期内,可对症服用

    C.该药可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头痛

    D.该药可一次服用6粒,以便更快康复

  • 19、下列动物行为中,从行为获得途径分析,与“飞鸽传书”相同的是(       

    A.蜘蛛结网

    B.青蛙冬眠

    C.警犬搜救

    D.孔雀开屏

  • 20、动物的名字很奇怪,我们发现有些动物“名不副其实”,比如“娃娃鱼不是鱼、海马不是马、蜗牛不是牛、石鳖不是鳖”,它们分别属于(       

    A.爬行动物、哺乳动物、软体动物、两栖动物

    B.两栖动物、鱼类、软体动物、软体动物

    C.两栖动物、哺乳动物、节肢动物、两栖动物

    D.爬行动物、鱼类、软体动物、软体动物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下图为细菌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细菌的结构中,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植物细胞相比,大多数的细菌不含_______________,所以不能自己制造_____________,营养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__________

     

  • 23、微生物的代谢活动特点以及极快的__________,使得它们成为生物圈的重要组成成分。

  • 24、图所示: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大棚蔬菜的生理活动,将A装置(内装籽粒饱满的辣椒种子)和B装置(辣椒幼苗)用透明玻璃管连接,请据图回答:

    (1)向A装置中加适量的水,一段时间后,B装置中幼苗的光合作用将   (填增加减少,其原因是种子的呼吸作用为幼苗的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

    (2)如果瓶子中种子的呼吸作用过于旺盛,致使玻璃罩内氧气浓度过低,抑制了幼苗的

    作用,使幼苗进行光合作用时所需的能量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减少。

    (3)如果要证明幼苗的呼吸作用,必须对B装置进行 处理。

    (4)实验过程中,玻璃罩内壁上出现了大量水珠,请分析水珠主要来自幼苗的   作用

    (5)到了晚上,农民常把塑料大棚掀开一小角,使冷空气进入以降低室温,这样做的原理是

     

  • 25、牛的毛色有黑色和棕色,两头黑牛交配产生了一头棕色小牛。请回答:

    (1)如果用B、b分别表示牛毛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上述两头黑牛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

    (2)上述两头黑牛再产生一只雌性黑色小牛的可能性是______

    (3)某良种场现有两栏牛,甲栏全为黑色,乙栏既有黑色,又有棕色。甲、乙两栏牛是亲子代关系。①若乙栏牛为甲栏牛的后代,则甲栏牛中某些个体的基因组成肯定是______,乙栏牛的基因组成为______ 。②若甲栏牛为乙栏牛的后代,则甲栏牛的基因组成为______,乙栏牛的基因组成为______

    (4)某农科院利用棕色公牛的体细胞的细胞核和黑色母牛的去核卵细胞,组成重组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后,植入另一头黑色母牛的子宫孕育,则所生牛犊的性染色体组成应该是______

     

  • 26、“西湖春色归,春色绿于染”,这句诗描写的是植物;

     

  • 27、资料分析。

    据报道,2012年6月下旬以来,栖息在洞庭湖区400多万亩湖中的约20亿只东方田鼠,随着水位上涨部分内迁。它们四处打洞,侵入稻田和村庄,啃食庄稼,严重威胁湖南省沅江市等22个县市区沿湖防洪大堤和近800万亩稻田。

    蛇是鼠的天敌,每条蛇一年可吃掉约400只田鼠。但是据湖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统计,长沙市每天大概消费1万千克蛇。这些蛇至少有三成是野生的。湖南是产蛇大省,长沙是消费蛇最大的城市。

    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今也是东方田鼠肆虐成灾。但保护区管理局负责人说:管理局不赞成用化学药物灭鼠。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问题:

    (1)田鼠四处打洞啃食庄稼,这些行为都属于_________ 行为

    (2)请写出上述资料中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保护区管理局不赞成用化学药物灭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①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③牙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化。

  • 29、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在______,因为这一区域有大量的______,有利于吸收。

  • 30、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是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请将下列动物与其呼吸器官进行搭配,将相关选项的字母填写在对应括号内。

四、判断题 (共1题,共 5分)
  • 32、从行为形成的过程来看,动物的行为由先天遗传获得。______

五、综合题 (共2题,共 10分)
  • 33、人体血液日夜奔流在血管中,把各器官、系统联系在一起。如图表示人体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系统的主要器官是______。过程②胸廓容积缩小,人体处于______(填“吸气”或呼气”)。

    (2)完成④过程的主要器官是______,血液经过该器官后,变成营养物质丰富的______血。

    (3)人体在完成①生理过程后,氧气随血液首先到达心脏的______

  • 34、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球上自从35亿年前出现生命以来,已有5亿种生物存在,如今绝大多数已经消失。地质年代物种灭绝的速度极为缓慢,鸟类平均300年灭绝1种,兽类平均8000年灭绝1种。到1600年至1700年,每10年灭绝1种动物;从1850年到1950年,鸟兽的平均灭绝速度为每年1种。物种灭绝的速度不断地加快。

    材料二:一项研究显示了哺乳类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如表所示:

    原因

    偷猎

    栖息地丧失

    外来物种的影响

    其他原因

    鸟类

    20%

    60%

    12%

    8%

    哺乳类

    31%

    32%

    17%

    20%

    材料三:2021年10月11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BDC0P15)在我国昆明举行。大会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旨在倡导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大会会标(如图)中间的“水滴”包含大熊猫、孔雀、鱼、蝴蝶和身着民族服饰的小女孩等元素,并以甲骨文作背景,反映了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

    (1)由材料一可知,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___________

    (2)由材料二可知,哺乳类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3)随着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不断加深,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也更加丰富。它不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还包括___________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4)《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会标“水滴”中没有出现脊椎动物中的___________和爬行动物两大类群,其中爬行动物因___________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

    (5)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作为青少年你应该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判断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