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童、青少年如果长期不注意坐、立、行走的正确姿势,就会引起脊柱变形,这主要是因为这个时期( )
A.骨中有机物的含量超过1/3,骨柔韧、弹性大、易变形
B.骨中无机物的含量超过2.3,骨硬脆,弹性小、易骨折
C.骨中有机物的含量不到1.3,骨柔韧、弹性大、易变形
D.骨中无机物的含量不到2/3,骨硬脆,弹性小、易骨折
2、小明的妈妈到菜市场买鱼,迅速判断死鱼是否新鲜的最佳方法是观察( )
A.体表是否湿润
B.体表有无伤痕
C.鳃丝颜色是否鲜红
D.鳞片是否完整
3、下列不属于两栖动物的特征的是( )
A.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B.两栖动物的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C.两栖动物的生殖过程需要水
D.两栖动物能离开水,在干旱的环境中生活
4、人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进行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活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5、我国科考队在西沙群岛羚羊礁发现一种海生昆虫,并根据其分布地点将其命名为羚羊礁海蝽。以下关于羚羊礁海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具有一对触角、三对足
B.身体和附肢都不分节
C.外骨骼可防止水分蒸发
D.属于昆虫,也属于节肢动物
6、在制作馒头的过程中需要的微生物是( )
A.乳酸菌
B.酵母菌
C.根霉菌
D.曲霉菌
7、如果在玻璃温室里进行植物栽培实验,在某个晴天对密闭的温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度进行一昼夜的测定,那么你预测这一昼夜中该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最低的时间段是( )
A.早晨
B.中午
C.傍晚
D.深夜
8、将鸭蛋交给母鸡孵化出了小鸭。趣事出现了:母鸡对小鸭关怀备至,小鸭时刻紧跟母鸡。从行为获得的途径上看,母鸡和小鸭的行为分别属于( )
A.学习行为、学习行为
B.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
C.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
D.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
9、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科学家通过研究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发明了冷光灯
B.病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C.蝗虫嚼食农作物,危害农业生产
D.人类利用酵母菌制作面包、酿酒等
10、下列语句描述了昆虫生殖发育过程中的某些现象,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作茧自缚 | 蜻蜓点水 | 金蝉脱壳 | 秋蝉鸣叫 |
化蛹 | 产卵 | 蜕皮 | 交配 |
A.A
B.B
C.C
D.D
11、科学家在深海的火山口等极端特殊的环境中,发现了古细菌。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A.古细菌的个体很小,要用放大镜观察
B.古细菌的适应能力很强,分布广
C.古细菌无法适应恶劣的环境
D.古细菌只能生活在高温的火山口
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受精卵在输卵管内细胞分裂所需要的初期营养由卵黄提供
B.卵生动物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卵自身的卵黄和卵白可以提供营养和水分
C.鸟类的卵壳具有保护内部胚胎的作用
D.胎生的动物,其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时,全部由母体直接提供营养
13、某同学用甲、乙、丙三种动物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得到如下实验数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动物 | 甲 | 乙 | 丙 |
成功取食前的尝试次数/次 | 200 | 20 | 6 |
A.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行为
B.学习行为跟遗传因素无关
C.在这三种动物中丙的学习能力最强
D.三种动物从高等到低等的排列顺序是甲、乙、丙
14、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可用血氧饱和度来衡量,透射型指夹式血氧仪(如图)可以方便、快捷地测出人体的血氧饱和度,以此来判断血液能否为全身组织运输充足的氧气,由此推测,血氧仪检测的血管类型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三种血管皆可
15、现代类人猿和人类共同的祖先是( )
A.猴子
B.黑猩猩
C.森林古猿
D.北京猿人
16、豌豆豆荚的颜色有绿色和黄色两种,绿色(A)对黄色(a)为显性。现把绿色豌豆(Aa)的花粉授给去掉雄蕊的黄色豌豆,则所结豌豆的豆荚颜色及胚的基因组成是( )
A.绿色、Aa
B.绿色、Aa或aa
C.黄色、aa
D.黄色、Aa或aa
17、动物的行为千奇百怪,下列动物行为中,不属于动物“语言”的是( )
A.蚊叮咬人
B.蚂蚁释放特殊的分泌物
C.狗到处撒尿
D.夜间狼群嚎叫
18、生物圈内各生态系统的关系是( )
A.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有联系
B.没有明显的地域界线,生物之间没有联系
C.相互独立,彼此互不相干,互不联系
D.有明显的地域界线,生物间偶有联系
19、如图,圆圈表示三种生物本身具有的特点,重合部分则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Q可以表示有脊柱
B.P可以表示真正的陆生动物
C.F可以表示用鳃呼吸
D.E可以表示用肺呼吸
20、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要注意正确的坐、立、行的姿势,这是因为我们青少年时期骨的特点是( )
A.弹性小,硬度小,容易变形
B.弹性大,硬度小,容易变形
C.弹性小,硬度大,容易变形
D.弹性大,硬度大,不容易变形
21、手提重物(如提水)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状态是___。
22、在生物等级分类的单位中,______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包含生物种类最多的等级分类单位是______。
23、写出动物的任意一种行为类型______。
24、实验探究题,根据“观察鸟卵的结构”实验,回答问题:(注意:“[ ]”中填数字,“__”上填结构名称)
(1)用解剖剪后端轻轻地将鸡蛋钝端的卵壳打破;用镊子剥去钝端的碎卵壳,再撕破外卵壳膜,即可以看到[⑥] ,该结构可贮存空气。然后用解剖剪剪破内卵壳膜,小心地将鸡蛋内的物质倒入培养皿里进行观察。
(2)培养皿里透明胶状物质⑤内有卵黄。卵黄上有一个白色的小点,是[④]______,它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3)能为鸟类的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是[③]和 。
(4)含有细胞核的结构是 ,它与[③] 、[ ]卵黄合起来相当于一个细胞。
25、我国建立了濒危物种的种质库,如动物的精子库等,以此来保护________的多样性。
26、动物界中最高等的类群是 。
27、蕨类植物的特点:
大多数蕨类植物的茎都生长在______;
叶从______处向上生长;
茎向下生有________——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吸取_________;
成熟叶背面有许多_______,用_______进行繁殖。
28、下图为一个池塘生态系统,池塘内存有水草、浮萍、水绵、鱼、虾等生物。
(1)在此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消费者是 ,在该生态系统中,没有画出的生物成分是 。
(2)鱼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 。
(3)如向池塘中投放一些大黑鱼(肉食性),则池塘中小鱼的数量将会 ,写出这条食物链 ,一段时间后,该池塘各种生物的数量又会处于
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4)如该生态系统受到DDT的污染,那么体内积存DDT最多的生物会是 ,其原因是 。
(5)该生态系统能量和有机物都来源于生产者的 作用。
29、鹅口疮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由真菌感染,是儿童口腔的一种常见病.在口腔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多见于婴幼儿.引起感染的原因之一是:长期服用抗生素,或不适当应用激素治疗,造成体内菌群失调,霉菌乘虚而入.
(1)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觉所引起,念珠菌是一种真菌,他们和人类的关系是________.
(2)霉菌、蘑菇等的细胞与大肠杆菌的区别是________.
(3)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而鹅口疮是口腔有白色分泌物,两者病症不难区别,最主要的是手足口病不同与鹅口疮的是此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营寄生生活.病毒结构简单,一般由________组成,是以________的方式进行增殖的.
(4)生物圈中,微生物分布极广,有些种类的病毒、细菌、和真菌对人类的生活是有害的.有些种类对人类有益,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你微生物以分解生物遗体、粪便为生,最终将生物遗体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________,归还到大自然中.即净化了环境,有使生物圈中的________得以周而复始地循环.
30、将大小、体重、活跃程度基本相似的三只青蛙分别编号1、2、3.把1号青蛙的皮肤表面清洗擦干,在其表面涂上一层1﹣﹣2mm的凡士林油膏,注意不要堵塞鼻孔;同样把2号青蛙的皮肤表面清洗擦干,只将其身体一侧的皮肤表面涂上一层1﹣﹣2mm的凡士林油膏;3号青蛙不作任何处理.将三只青蛙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观察其口腔张合的速度(即呼吸频率).请依据资料回答:
(1)青蛙在分类上属于 动物,发育方式是 发育.
(2)口腔张合最快的是 号,最慢的是 号.
(3)你对出现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4)3号青蛙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5)实验中要求三只青蛙的大小、体重、活跃程度相似的原因是: .
31、将左面动物行为前的字母填在后面对应的括号内
A螳螂捕蝉 社会行为( )
B蜥蜴断尾 繁殖行为 ( )
C大雁南飞 迁徙行为( )
D孔雀开屏 防御行为( )
E白蚁群居 觅食行为( )
32、节肢动物是昆虫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____)
33、如图所示为六种植物,据图回答问题:
(1)在以上植物中,属于种子植物的是__________;可以用孢子繁殖后代的植物是__________。
(2)B和E的种子相比,B最重要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种子中有胚乳的是__________,具有两片子叶的是__________。
(4)具有输导组织的孢子植物是__________。
(5)请你将以上植物所属的类群按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
34、一提到细菌真菌,人们往往只会想到它们的害处,如能引起疾病和食物变质,其实,很多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例如许多食品的制作都要用到细菌真菌,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对细菌真菌做了如下探究:
将新鲜牛奶煮沸,冷却后装入已消毒的容器,再将适量的酸奶倒入容器,密封,恒温保存.
(1)制作酸奶需要的微生物是__,这种微生物只能在__ 的条件下发酵,因此制作过程中必须密封保存。
(2)将牛奶煮沸后,冷却的目的是__。
(3)为防止杂菌影响,制作酸奶前对容器和原料必须__。
(4)将酸奶加入牛奶中,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__ 步骤。
(5)该小组进一步探究了“制作酸奶的发酵时间和温度”,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经过一系列探究后,得到如下结果(表和图1):
发酵时间 | 牛奶状况 |
2小时 | 呈液态,无酸味 |
4小时 | 呈液态,略带酸味 |
6小时 | 呈蛋花状,微酸 |
8小时 | 呈凝固状,酸度适中 |
分析结果可知:制作酸奶以__小时为宜,最佳温度为__°C左右.
我们知道生活中发馒头离不开酵母菌,兴趣小组又进行了如下探究,在一玻璃瓶中加入适量葡萄糖、水和少量酵母菌,搅拌均匀,瓶口和连有导管的橡皮塞用凡士林封住,导管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如图2所示,放在温暖的地方一段时间后,根据现象回答问题:
(6)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原因是__。
(7)若将此装置放在冰箱中,不会出现上述现象,为什么?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