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选项中属于鱼类的是( )
A.鲈鱼
B.甲鱼
C.章鱼
D.娃娃鱼
2、中国巨竹节虫(如图)是我国科学家发现的竹节虫新物种,全长(含足)超过62.4cm,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昆虫种类。下列关于该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过程中不需要蜕皮
B.附肢分节、身体不分节
C.有一对触角、三对足
D.用肺呼吸,适应陆地生活
3、“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这是唐诗《咏蟹》中的诗句,后一句生动的 点出了节肢动物—螃蟹的体表具有( )
A.鳞片
B.贝壳
C.外套膜
D.外骨骼
4、关于桃树和松树的共同特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都能产生种子
B.根、茎、叶都很发达
C.种子外面都有果皮包被
D.生殖过程都不受水的限制
5、下列关于叶片结构特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
B.叶片背面绿色比正面绿色深
C.叶脉中含有输导组织
D.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外有一层角质层
6、用青州蜜桃枝条为接穗,嫁接到青州毛桃砧木上,所结桃为( )
A.全是毛桃
B.毛桃和蜜桃各一半
C.全是蜜桃
D.不能确定
7、在下列几种微生物中,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衣藻
B.酵母菌
C.霉菌
D.大肠杆菌
8、如果用一根长绳来代表DNA分子,在长绳上用红黄绿蓝等颜色涂在不同的区段上。则不同颜色的区段表示的是( )
A.DNA 分子
B.基因
C.染色体
D.细胞质
9、构建模型是学习生物学的一种有效策略。如图是某同学用长木板①和②、橡皮筋③和④、螺丝⑤制作的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③、④两端的肌腱要绕过⑤分别连在①和②上
B.在运动中,③和④相当于杠杆,⑤相当于支点
C.用该模型模仿伸肘动作时,③收缩,④舒张
D.木板、橡皮筋、螺丝分别代表骨、骨骼肌、关节
10、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实验时,发现培养基上出现了几种不同的菌落。下列哪一项可作为判断细菌菌落的依据( )
A.呈绒毛状
B.呈蜘蛛网状
C.菌落比较大
D.表面光滑黏稠
11、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病毒个体微小,需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B.病毒不能独立生活
C.病毒离开活细胞通常变成结晶体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1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下面是根据这句俗语写出的食物链,其中正确的是( )
A.树蝉
螳螂
黄雀
B.露水蝉
螳螂
黄雀
C.蝉螳螂
黄雀
D.黄雀螳螂
蝉
13、下列动植物疾病中,不是由病毒引起的是( )
A.癌症
B.艾滋病
C.口蹄疫
D.烟草花叶病
14、关于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炎热的夏天植物才会进行蒸腾作用
B.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降低大气湿度
C.植物的蒸腾作用晚上比白天强烈
D.蒸腾作用能拉动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15、下列各项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多种多样的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B.环境决定生物,动物只能适应环境,不能影响环境
C.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D.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6、如图为用哑铃增强上臂肌肉力量的锻炼方法。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①肱二头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构成
B.屈肘时,①处于舒张状态,②处于收缩状态
C.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相关的骨骼肌收缩,牵引骨围绕关节运动
D.③关节是运动系统中的重要结构,既牢固又灵活
17、生物学发展历程中,有许多重大发现为人类文明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林奈的双名法解决了同一物种名称不统一的混乱现象
B.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开创了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新纪元
C.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向世人证实了细菌是自然发生的
D.伊万诺夫斯基通过对烟草花叶病的研究,发现了“滤过性病毒”的存在
18、如图为染色体、DNA和基因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DNA,包含一个基因
B.图中这条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C.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①的片段
D.人体所有细胞中的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
19、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关于下列几种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黑猩猩钓食白蚁 ②失去幼鸟的红雀喂鱼 ③蚯蚓走迷宫 ④鹦鹉学舌
A.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②与其他三者不同
B.蚯蚓和鹦鹉相比,鹦鹉的学习能力比较强
C.黑猩猩钓食的白蚁具有社群行为
D.只有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才有重要意义
20、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中,与昆虫生殖和发育无关的是( )
A.螳臂当车
B.作茧自缚
C.金蝉脱壳
D.蜻蜓点水
21、鱼类生活在水中,通过____________感知水流方向。
22、鱼的主要特征:体表被覆_____ ,用______呼吸,通过________和 _______ 作用游泳。
23、为了描述方便,遗传学家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 。
24、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常常通过种植豆科植物来提高土壤的肥力,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这是为什么?这个事例说明了生物间具有什么关系?____________
25、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______中,用______呼吸.成体既可以生活在水中,又可以生活在______上,用______呼吸兼用______呼吸.所以说两栖动物还不是真正的陆生动物,它们是由______过渡到______的脊椎动物.
26、鸟类特点有:体表______________,前肢变成______________,骨骼______________。
27、一对正常的表兄妹夫妻,生了个白化病儿子,白化病是隐性遗传病,由隐性基因d控制
(1)写出这家三口的基因组成。父: 母: 儿子:
(2)父亲正常,儿子性状与他不同,这属于 现象。
(3)近亲结婚的危害是后代得 的几率大。
(4)如果她们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得白化病的概率是 。
28、真菌既有单细胞真菌(如______),也有多细胞真菌(如霉菌、蘑菇、青霉等),多细胞真菌由______构成。
29、家庭尝试制作酸奶的步骤:
①新鲜的全脂或脱脂乳和糖混合→②热处理(煮沸)→③冷却→④加入一些购买的酸奶→⑤发酵(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数小时,容器要事先消毒灭菌,发酵时要将盖密封)→⑥冷藏或食用
(1)制作酸奶时,对材料热处理(煮沸)的目的是_____.
(2)加入一些购买的酸奶的目的是_____.
(3)发酵时要将盖密封的原因是_____.
(4)产生酸味的原理是_____.
30、基因主要位于细胞核内的_______上,_______是_______存在的,所以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31、将鸡卵的结构和相应的功能用线连接起来:
32、水中生活的动物既有无脊椎动物,也有脊椎动物。_____。
3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从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另一类是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__________的基础上,通过_________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2)在自然界,正是由于物质流、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才能成为统一的整体。
(3)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__________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
(4)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生在一起而形成的。藻类为真菌提供________,真菌为藻类提供_______。
(5)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__________的多样性、________的多样性和__________的多样性。
(6)防止食物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___________杀死或抑制它们的_______。
34、分析图中的这些“鱼”,回答有关问题。
(1)这些“鱼”中真正属于鱼类的是__________,进化程度最低的是__________。
(2)这些动物都被冠名为“鱼”,是与他们都能生活在__________有关。鲍鱼属于__________动物,因为它__________。
(3)鳄鱼全身都是宝,如鳄鱼血清能够抗击许多病毒,包括艾滋病毒,是我国特有的濒临灭绝的鳄鱼品种,在它身上,可以找到早先彩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我们认为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__________。鳄鱼与甲鱼的体表有__________,与陆地生活相适应。
(4)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这些“鱼”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最有可能是生活__________中的原始单细胞动物。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