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基因、DNA 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每条 DNA 分子上会有很多个基因
B.每条染色体上会有很多个 DNA 分子
C.每条染色体上会有很多个蛋白质分子
D.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与小鸡相比,小狗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这使小狗更有利于( )
A.找到食物
B.逃避敌害
C.找到配偶
D.适应复杂的环境
3、有耳垂(A)对无耳垂(a)是显性。若一对夫妇生一个有耳垂孩子的概率为50%,则他们的基因组成为( )
A.Aa和Aa
B.Aa和aa
C.AA和aa
D.aa和aa
4、将健康状况、大小相同的甲、乙两条蚯蚓,分别放在粗糙的和光滑的玻璃板上,观察二者的运动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快,蚯蚓的刚毛在粗糙的玻璃板上易固定
B.甲快,蚯蚓不能在除土壤外的地方爬行
C.乙快,光滑的玻璃板不能粘住蚯蚓的身体
D.乙快,蚯蚓在光滑玻璃板上的运动阻力小
5、近期甲流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与生活,抗生素对此病毒不起作用,下列有关抗生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某些真菌可以产生抗生素
B.抗生素不能用于治疗新冠肺炎
C.抗生素对细菌引起的某些疾病有很好疗效
D.抗生素是由细菌产生的可杀死真菌的物质
6、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高级中枢位于
A.大脑白质
B.大脑灰质
C.小脑
D.脑干
7、下列有关植物生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B.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一定能够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
C.植物的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
D.果树优良品种的繁殖都采用有性生殖
8、干草堆放久了会被分解者逐渐分解,如果被羊吃了在羊体内分解得更快。这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物质循环
C.帮助草繁殖
D.维持碳-氧平衡
9、用小木槌敲打膝盖下方的韧带,会使小腿不由自主地前伸,这个动作是受_______控制的。
A.小脑
B.脊髓
C.大脑皮质
D.脑干
10、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四种植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是( )
A.无种子
B.能进行光合作用
C.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D.有根、茎、叶
11、用红富士苹果的枝条做接穗,野生苹果树做砧木,进行了嫁接。嫁接的枝条上所结的果实是( )
A.红富士苹果
B.野生苹果
C.国光苹果
D.既有红富士苹果,又有野生苹果
12、在分类单位中,狼与兔同纲不同目,与虎同目不同科,与狐同科不同属,与郊狼同属不同种。四种动物中,与狼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虎
B.兔
C.狐
D.郊狼
13、如图表示某种昆虫的不同发育时期的形态。下列有关昆虫发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昆虫的发育顺序为①→③→②→④
B.该昆虫的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
C.危害蔬菜的昆虫大多处于④所处时期
D.该昆虫的生殖方式是无性生殖
14、下列实例中,不能体现动物能帮助植物繁殖的是( )
A.蜜蜂采蜜时身上粘满花粉
B.小鸟吃葡萄的果实,葡萄的种子随粪便排出
C.蚜虫吸食植物的汁液
D.榛睡鼠在洞穴中储存榛子,榛子能在适宜条件萌发
15、下列生物与其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构,对应正确的是( )
A.蝄虫—有相似的体节
B.蚯蚓—生殖器官发达
C.河蚌—运动器官是足
D.蝗虫—体表有外套膜
16、为了防止人们在运动过程中受伤,下列建议中不科学的是( )
A.佩戴护腕和护膝
B.运动前做准备活动
C.增加超负荷的力量训练
D.运动强度要适当
17、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体现了大自然的幽静。下列关于蝉和鸟的生殖与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蝉进行有性生殖
B.蝉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
C.鸟类的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
D.鸟的胚胎发育过程完全在母体内完成
18、根据生态学原理,要使能量流经食物链的总消耗量降到最低,人们应采取的食物结构是( )
A.以淡水养殖的鱼类为主
B.以家畜的肉类为主
C.以禽类的肉和蛋为主
D.以谷类和植物蛋白为主
19、小丽同学将 6种生物依据某一标准进行分类,结果如下所示。她进行分类的依据是( )
A.生活环境
B.有无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C.呼吸方式不同
D.生殖方式不同
20、如图为某同学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③是静脉血管,其内血流速度慢
B.②是毛细血管,其管腔极细,红细胞不能通过
C.①是动脉血管,其内有动脉瓣
D.血液流动的方向是①→③→②
21、生物体的体积增大、体重增加的变化叫_________,生物体的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活动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变化叫_________。
22、原始生命由于_____不同而进化成动植物两大类群。
23、线形动物的体表有___________,起保护作用。
24、鸟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为________ ,具有迅速________ 的能力.
25、___________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26、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有复杂的________与________的关系,这种营养联系就形成了食物链。许多食物链相互交错形成的网状联系,称为________。
27、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_____、目、_______、属、______。
28、使表格中的要求与备选项相匹配。
| A.氧气 | B.光照 | C.叶绿体 | D.线粒体 |
(1)光合作用产物 | A | B | C | D |
(2)光合作用场所 | A | B | C | D |
(3)光合作用条件 | A | B | C | D |
(4)呼吸作用场所 | A | B | C | D |
(1)_____、(2)_____、(3)____、(4)____。
29、生物多样性不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还包括___________的多样性和__________的多样性。
30、叶肉有排列整齐的 组织和排列疏松的 组织之分,叶脉里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 和运输 的筛管.
31、请将以下各种措施与其打破的传染病流行的环节用线连接起来
32、蟋蟀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若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因此蟋蟀的发育是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___)
33、(1)夏季夜晚,常可看见蝉脱壳过程。脱去的壳是______________,该行为是因为壳会限制昆虫的发育和生长 。蝉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种变态发育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
(2)宁波近海渔业资源丰富,盛产小黄鱼、鲳鱼、梭子蟹、乌贼等海洋生物。小思根据生物特征将小黄鱼、鲳鱼归为脊推动物,梭子蟹、乌贼归为无脊推动物,她的分类依据是体内有无_____________。鱼肉中富含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成_____________,才能被人体吸收进入血液。
(3)仔细想想,下列动物:a、娃娃鱼;b、扬子鳄;c、蝴蝶;d、鲸鱼;e、蜗牛;f、带鱼;g、麻雀.如果将它们按体内有无__________分为:无脊椎动物和__________动物两大类,其中属于无脊椎这一类的有__________(填动物名称前的字母)
34、根据观察蚯蚓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蚯蚓身体呈圆筒形,前端和后端可依据[_____] (填序号)的位置来区分。
(2)观察蚯蚓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湿的棉球轻擦其体表,原因是保持正常_______________。
(3)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腹面,发现有许多小突起,叫___________,它可以辅助运动。
(4)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环状的体节构成的。身体分节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蚯蚓能把自然界中一些有机废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因此蚯蚓在生态系统应属于__________者。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