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东北地区图”,东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有( )
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②地多人少,粮食的商品率高
③机械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④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
A.①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下列不属于亚洲古代文明发源地的是( )
A.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B.印度河谷地
C.尼罗河三角洲
D.黄河一长江中下游地区
3、下列旅游区中,如果想体验跳孔雀舞、吃竹筒饭、泼水祈福的快乐,应选择的是( )
A.藏族
B.回族
C.傣族
D.蒙古族
4、2011年日本海啸发生后,影响香港生鱼片的供应,一般生鱼片是通过什么方式运到香港的:
A.飞机 B.高速列车 C.渔船 D.汽车
5、读《我国黄土高原及附近地区》图,图中山脉①是( )
A.武夷山
B.昆仑山
C.太行山
D.雪峰山
6、我国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省区是( )
A.四川省
B.贵州省
C.云南省
D.内蒙古自治区
7、读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及山脉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省的简称是陕或者秦
B.②省隔着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
C.③省人口稠密、是我国藏族的集中分布地
D.④省西侧与重庆市相邻,东临东海
【2】图中山脉均是我国重要地形区的分界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山脉西侧是内蒙古高原
B.b山脉是我国第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
C.c山脉北侧是准噶尔盆地
D.d山脉西侧是四川盆地
8、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①、②、③三条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确定界线①的主导因紫是地势
B.确定界线②的主导因素是夏季风
C.界线③与二、三阶梯的界线相一致
D.界线①与界线②分别与400mm,800mm年等降水量线接近
【2】关于图中四大地理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区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B.乙地区不受冬、夏季风的影响
C.丙地区是我国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D.丁地区水稻,油菜、甜菜广泛分布
9、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生存,主要是因为我国( )
A.气候复杂多样
B.季风区广大
C.夏季普遍高温
D.雨热同期
10、如图,下列属于我国北方地区气候类型的是( )
A.A
B.B
C.C
D.D
11、图中,季风②的风向为(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12、我国降水量空间分布规律是( )
A.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B.由南向北逐渐减少
C.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D.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减少
13、我国的气候特征,正确的是( )
A. 气候复杂多样 B. 季风气候不显著 C. 多特殊天气 D. 气象灾害少
14、为使“神州七号”载人飞船安全着陆,应选择下列地形中最合适的是
A. 四川盆地 B. 内蒙古高原 C. 黄土高原 D. 云贵高原
15、有关台湾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业发达,是经济的主导产业
B.东部平原土壤肥沃,水稻种植普遍,有“海上米仓”之称
C.岛上山势陡峻,河流短而急促,水能匮乏
D.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
16、我国外流河汛期发生的季节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
A.夏季,高山冰雪融水 B.夏季,受夏季风的影响
C.春季,高山冰雪融水 D.秋季,多支流的汇入
17、秦岭——淮河一线1月份平均气温大约为( )
A.10℃
B.5℃
C.0℃
D.—5℃
18、下列水果不是海南省盛产的是( )
A.椰子 B.香蕉 C.菠萝 D.苹果
19、下列轮廓图中,哪幅是广东省的轮廓( )
A. B.
C.
D.
20、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A. 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B. 由南向北逐渐减少
C. 由东南向西南逐渐减少 D.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21、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_______,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_。
22、我国东部地区铁路、公路分布____________(密集/稀疏)。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
23、黑龙江省的____到云南的____一线是我国人口地理的重要分界线。
24、列举国际经济合作的方式。
25、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例如,我国农业具有东_____西_____、南_____北____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____西____的分布特点。
26、地球的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则呈现___________时针转。
27、根据下图,总结我国降水的空间(地区)分布规律:
我国降水的空间(地区)分布规律:_______。
28、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_______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我们的邻国________和加拿大。______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9、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可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区、__________ 、半干旱区、干旱区四类。
30、将少数民族与其对应节日连接起来:
哈萨克族______壮族______彝族______傣族______蒙古族______
31、读“我国夏季风图”,回答问题.
(1)我国夏季盛行的是 风和 风,夏季风主要来自东面的 洋和南面的 洋,气流特点是 .
(2)我国降水空间分布总趋势是从 向 递减.
32、判读(下图)中所给气温曲线降水拄状图,完成下列要求:
【1】依据图中反映的气候特点,将它们的字母代号填入中国空白图中对应的分布地点上。
【2】造成A、B两地冬季气温差别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造成B、C两处降水量差别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D地夏季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3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面问题。
江苏省“兴化垛田灌排工程体系”入选2022年度(第九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下图为兴化位置图和垛田景观图。
【垛从何来】
(1)兴化镇位于____(地形区)上,地势____,湖泊众多、河网密布,由当地先民在湖荡沼泽地带开挖河泥堆积成垛,状如小岛,物产丰饶,景色旖旎。
(2)垛田高出水面可有效抵御____(自然灾害)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垛田价值】
当地居民在垛上种植各类瓜果蔬菜,是兴化及周边地区百姓的“果盘子”“菜篮子”。
(3)结合下图,分析垛田镇适合果蔬生长的有利条件。
____②____③____
垛田形态各异,大小不一。春季呈现出“河有万湾多碧水,垛无一处不黄花”的景观,夏秋一碧万顷,冬季银装素裹,船在水上走,人在画中游。当地居民在水中养鱼、虾,种莲藕等,形成农业生态链,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4)请你为垛田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条建议。
34、《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推出“漫步中国”专辑,其中一条漫步路线是“走胡线”(“胡线”即“胡焕庸线”,是指黑河—腾冲两地的连线)。该路线有四个地段:东北段、山西段、陕西段、西南段。下左图为“走胡线”路线图,下右图为中国部分地区人口分布图。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可以看出,“走胡线”起止于西南部______省的腾冲县,终止于______省的黑河市。
(2)“走胡线”东北段穿过的山脉是______,该山脉以西的地形单元是______。
(3)“走胡线”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该线以西地区人口相对______(选填“稠密”或“稀疏”);沿该线人口密度最大值出现在______(选择)。
A.北段 B.山西段 C.陕西段 D.西南段
(4)“走胡线”西南段要穿越横断山脉,体验者发现在云南省境内有三条自北向南行的河流穿越在高黎贡山、怒山和云岭等崇山峻岭之间,形成了世界上罕见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三条河流自西向东依次是怒江、澜沧江、______。
35、读“我国铁路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1)新疆有一批长绒棉,选择用铁路运输运往上海,需经过G________线,C________线,A________线。
(2)A线与C线交汇的枢纽城市是________,D线与E线相交的枢纽城市是________。
(3)F________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