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资阳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既可悲又可笑:怀着科举失败的隐痛而又以读书人自居;贫困不能自存而又好喝懒做;很想清白做人而又不免偷窃;死要面子、怕人嘲笑而又自欺欺人、迂腐可笑。

    B. 《热爱生命(节选)》描写了一个淘金者在荒原上迷路,在自然环境极端险恶的情况下,与饥饿、寒冷、恐惧和死亡作斗争的故事,表现出人战胜自然、战胜死亡的积极思想。

    C. 《孔乙己》《社戏》和《藤野先生》里的“我”都是作者自己。

    D. 《变色龙》《蒲柳人家(节选)》的作者分别是俄国的契诃夫和中国的刘绍棠。

  • 2、下列各组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世园会5G体验馆里,高清投影投射的画面上,老人笑脸上的褶皱清晰可见,给人极大的视觉震撼。

    B.特朗普一意孤行地以霸凌行径开启贸易战,这是一种狭碍的“美国优先”思想的体现,将损害全球自由贸易体系。

    C.大致说来,苏州园林里的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俭朴而别具匠心。

    D.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摊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孱孱成溪。

  •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关雎》《蒹葭》都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表达对心上人的爱慕之情.

    B. 辛弃疾是南宋豪放派词人,他的词大多热情洋溢,慷慨悲壮,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C. 郭沫若的诗洋溢着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息,他的代表作《女神》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

    D.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都是他悲剧的代表作.

     

  • 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文人作品集的名称内涵丰富,各具特点如以籍贯命名的《柳河东集》,以作者的字命名的《王右丞集》,以官职命名的《范文正公集》。

    B.采薇:采食野菜。伯夷、叔齐在商灭亡之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遂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C.儒家经典的“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D.“报君黄金台上意”中的黄金台,相传为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所筑,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东坡画扇

    先生职临钱塘江日,有陈诉负绫绢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某家以制扇为业,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连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也。”公熟视久之,曰:“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出。始逾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恨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一郡称嗟,至有泣下者。

    (选自宋•何远《春渚纪闻》)

    【注释】①先生职临钱塘江日:苏东坡到杭州任职时。②陈诉:状告。

    【乙】苏轼私识范仲淹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鲁人石守道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选自宋·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

    【注释】①庆历:宋仁宋年号。②总角:古代指八九岁到十三四岁的少年。③乡先生:乡里的私塾先生。④韩、范、富、欧阳:分别指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⑤嘉祐:宋仁宗的另一个年号。⑥举进士:考中进士。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

    (2)连天寒,所制不售

    (3)先生轼言,尽以告之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非故负也  

    ,目似瞑,意暇甚(蒲松龄《狼》)

    B. 其人抱扇泣谢出  

    河曲智叟笑止之曰  (《列子·愚公移山》)

    C. 鲁人石守道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信(《左传·曹刿论战》)

    D. 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词  

    安陵君许寡人  (《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3请用“/”标出下面语句的语意停顿。(标三处)

    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

    4翻译下列句子。

    (1)遂尽偿所逋,一郡称嗟,至有泣下者。

    (2)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严士元

    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注)①严士元,吴(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员外郎。②阖闾城,苏州城。③青袍,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

    1用自己的话概括首联中“水国”春天的特点。

    2中间两联写景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五千年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曾经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过无数的奇迹,孔子和孟子便是这 些奇迹中两颗耀眼的明星,他们超人的智慧、深邃的思想、积极的人生态度,影响了一代又 一代人。

    请阅读下面几段材料,回答 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东汉时,《论语》进入经书行列,成为读书人的必读之书。南宋理学家朱熹将《大 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其中《论语》被列为首位。元明 清六百年间,“四书”一直是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材料二】

    据统计,日本现存德川幕府时期的《论语》研究论著就将近九十种。日本近代资本主 义“创业者”的涩泽荣一(1840-1931),在从事实业的四十余年里,一直坚持亲自向企 业员工讲授《论语》。

    【材料三】

    十六世纪下半叶,欧洲传教士将《论语》首次传到西方,很多欧洲著名人物对孔子的 思想、人格都十分崇拜。直到现在,还有不少西方思想家,力图在孔子学说中寻求解决伦 理道德方面问题的启示。

    【材料四】

    2004 年 11 月 21 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截至 2007 年

    9 月,全球已启动孔子学院(包括孔子学校、孔子课堂)175 所,分布在 156 个国家和地

    区。国内 61 所高校和机构参与孔子学院的合作办学。到 2010 年,全球将建成 500 所孔 子学院和孔子课堂。

    1你从上述材料中得出什么结论?

    2初三某班举行了“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其中一员,请 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论语》《孟子》语言精练,含义丰富,有不少语句已经成为成语,如“温故知 新”“舍生取义”等。请你再各写出一个成语。

     

    《论语》  

    《孟子》  

     

    (2)宋朝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请你仿写一句对《孟子》作出评价。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根据课文默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八则)

    ②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________________《江城子》)

    ⑤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⑦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找到一点光

    刘同

    ①我高一的时候就听说了老贺是文科重点班的班主任,也是年级所有文科班的英文老师,而我高一时就读于理科重点班,高二的时候文理正式分班考试,我考得很糟糕。

    ②我和老贺不熟,他高高壮壮,笑眯昧的,学校里都是他的传说。教课很厉害啦,英文口语全市冠军啦,以及他每天晚上都要去我们当地最高级的酒店吹萨克斯啦…

    ③很多人对此颇有微词,一个老师怎么能去酒店兼职呢?一个英文老师,再新潮也不能这样啊!

    可老贺每次出现在学校的时候,样子自信,脸上挂着微笑,好像别人的议论与他而言只是吹一口气那么随意。

    ⑤我很羡慕这样的人,并且很想成为她那样的人。

    ⑥因为崇拜久了,久而久之就好像和他很熟一样,以至于鬼使神差地,那天我鼓起勇气站在了老贺他们班的门口等着他下课。

    ⑦老贺走出来,怯懦的我站在走廊上喊了一声:“贺老师。”他停下来看着我说。

    ⑧我说:“我想找你”。

    ⑨高中的我不是一个敢于发表自己观点的人,但不知为何,看到老贺,我有想表达的欲望。

    ⑩一米八五的他停下来,低头看看当时一米五八的我,目光有压迫感。可是我看到他的嘴角扬起了微笑,突然就有了能够与他对视的勇气。

    ⑾“好的,我知道了,我回去考虑一下,你不用太着急。”老贺带着微笑说。

    ⑿后来,当我的名字真的出现在文科重点班的名单里时,我的心里痛哭了一场,并且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就算不是为了自己,也要为老贺对我的信任。

    ⒀可惜进入高二之后,我的成绩依然没有明显起色。我学不进数学,因为根本听不懂。我学不进语文,死记硬背的东西就是做不好,英文也烂得一塌糊涂……我开始躲着老贺,怕他失望。

    ⒁老贺似乎发现了我的异样,他也不找我谈,但是点名让我参加各种文科班的课余活动。我的普通话很烂,他偏让我参加演讲比赛,我逻辑思维也不是很好,他偏偏让我组织班级的辩论队,我根本不会跳舞,他竟然让我和几个男生一起跳民族舞《珠穆朗玛》。他还给我一篇稿子,让我参加英文口语比赛。

    ⒂我每天无精打采,觉得世界全是黑的,唯一的光可能就是老贺发现我快要沉到海底,冷不丁地把我打捞上来那一下。虽然我一直沉底,但他每次点到我名字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告诉自己: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但是一定要做好啊,要做好。

    ⒃我们跳的珠穆朗玛拿了一等奖,我参加了英文口语比赛,拿了优秀奖,我组织的辩论队居然出线了……我成绩不好,老贺却让我用另一种方式体验到了做学生的另一种可能。

    ⒄之后我按照老贺教我的方法去做,每天把数学的每一个小节弄懂,慢慢的小节考试我能考到前十名,虽然一到大的月考就掉下去了,但我不会再轻易的觉得自己不行了。

    ⒅也许是因为数学成绩慢慢好起来,我对其他科目也开始渐渐有了自信,人生的齿轮就这样开始缓缓运转起来了。

    ⒆也许是老贺当初说“他是一个会在黑暗中找光的人”,所以后来无论遇见怎样的事情,我的第一个念头不是“怎么办?完蛋了”,而是“来,我们来看看光在哪里吧”!

    ⒇后来我如愿考上了湖南师范大学,在一次同学聚会上,老贺也来了,我问老贺高二时为什么会同意我进入文科重点班?他想了想说:“你之前在理科班好像做任何事情都躲在后面,我觉得你这个小孩儿气场很弱,完全没有想到你能主动来找我,说实话,那样的你把我吓了一跳。我真吃惊,你这样的人怎么敢来跟我谈你的想法呢?”

    (21)是的,在黑暗的环境,人也应该从中去寻找一点光,我相信信念会给你比能力更强大的力量!

    1对第④段画线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比喻,形象地写出了老贺对于别人的微词不屑一顾的态度。

    B.夸张,形象地写出了老贺对于别人的微词不屑一顾的态度。

    C.比喻,形象地写出了老贺对于别人的微词非常重视的态度。

    D.夸张,形象地写出了老贺对于别人的微词非常重视的态度。

    2对第②段的作用,下列理解错误的两项是( )( )

    A.写出老贺是一位不务正业的老师。 B.交代别人对老贺颇有微词的原因。

    C.写出我羡慕崇拜老贺的原因。 D.交代我很想去文科班的原因。

    3下列这段文字应该放在文中哪一段后面?请简述理由。

    我说:“贺老师,我是理科班的学生刘同。您可能不认识我,我很想进入您的班,我知道这次考试我还差了一些,但是我肯定可以的,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4概括第⑤段到第⒅段的内容。

    5文中的光对于作者有特别的寓意,作者反复写光也有特别的用意,请依次作简要分析。

  • 10、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用一生写好一个“恒”字

    ①在我国书法史上,流传着“二王”的一段佳话。王羲之“临池学书”,为节省时间顺手用池水涮笔,结果把一池清水染成墨池。若干年后,其子王献之磨墨练字,用完了整整18缸水。这些故事,都在说明一个道理:人生欲有所成,关键是砥砺一颗恒心。

    ②古往今来,有恒者事竟成。一个人未必具备出众的天赋,但如果拥有异于常人的执着,“千磨万击还坚劲”“咬定青山不放松”,就能把“恒”字写进自己的品格,守得云开见月明,成就不凡事业。

    ③然而现实中,也有一些人贪图安逸、缺乏毅力,往往让事情无疾而终。譬如,有的人遇到挫折就乱了阵脚,逃避矛盾、蛰伏起来;有的人干工作浮在表面,看上去勤勤恳恳,其实心里根本就没有恒定的目标;还有的人习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做不到一锤接着一锤敲,累积不出实绩。古人说得好,“贵有恒,何须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要做成一件事情,重要的是专注于目标,毫不动摇、勇往直前。心态一旦浮躁,注定难以走出浅尝辄止、兜兜转转的人生迷宫。

    ④树立恒心,离不开对人生意义的深刻省思。“词学宗师”夏承焘专注于词学研究和教学,以毕生之力旁搜远绍、取精用弘,终成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革命战士”吴玉章四十年如一日,再苦再难也不忘教书育人,坚持革命、坚持办教育、坚持做好事,造就了一大批各类人才。《吕氏春秋》有言,“不能教者:志气不和,取舍数变,固无恒心,若晏阴喜怒无处。”事实上,无论何种行业或领域,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做事情,倘若没有水滴石穿的韧性,缺乏坐得住、沉得下的脾性,都难有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成绩。

    ⑤“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恒心是成功的催化剂,而养恒心最离不开意志和勇气。葆有坚强的意志,才能在恶劣环境中坚如磐石,在乱云飞渡时不忘初心;具备非凡的勇气,才能面对恐惧不退缩、遭受打击不怯懦,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对个体来说,追求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就必须剔除急功近利之心,舍弃徘徊犹豫之意,自觉培养敢于正视困难的勇气和不甘落后的志气,用一生写好一个“恒”字。

    ⑥鲁迅曾如此点评运动会选手:“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行走在人生之路上,又何尝不是如此?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4下面的这段文字放在选文的哪一段最恰当?请说明理由。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一生从事临床医疗实践和中草药采集、研究工作,他历经千辛万苦,跋涉在深山巨谷中寻找草药,为弄清药材的功效,冒着生命危险,尝遍各种草药,坚持30余年,为后世留下宝贵的医药学著作《本草纲目》。

    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阅读选文后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 1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2月18日晚,文化情感类综艺节目《朗读者》在央视播出,立时引爆话题。《朗读者》受追捧,正如该节目主持人董卿所言:“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国家,朗读都是传播文化、传递思想、传承精神的最好手段。好的东西永远总有需求,好的精神食粮总是供应不求。”“朗读”、“者”、“情感纽带”是《朗读者》节目三个关键内核。节目紧抓文字和人的故事之间的情感纽带,每期精选一个主题词,通过嘉宾分享人生故事,朗读一段曾经打动自己的精美文字,在朗读中体味生命之美、文学之美和情感之美,从而展现人生之美。

    现代化的中国,是多元且丰富的,《朗读者》之类节目出现的意义不仅是给综艺节目注入一股清流,让电视荧屏避免流于同质化的庸俗战争,而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它以最朴素真诚的方式展现了大众媒介的本质——传承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伴随着节目《朗读者》的开播,其线下流动录音棚“朗读亭”在多个城市街头出现,吸引了大批市民驻足与参与。每位朗读者可以在亭子里录制一段属于自己的画面,而这些都有可能被剪辑到节目当中,分享给全国观众。

    西安市民许女士说:“我想把龙应台的一篇《目送》送给我亲爱的儿子,因为去年九月的时候他上了幼儿园,送他去幼儿园后,我读了《目送》,这篇文章中有段文字让我感同身受,我特别想把这篇文章送给我儿子,让他在成长的路上更好地成长。”

    这样的活动对于城市人来说既新鲜又有趣,更重要的是它蕴含的文化意义:在阅读中感受文字;在文字中感悟生活;在朗读中抒发情感。文字成了唯一的纽带,声音成了最好的聚合,不求字正腔圆,但求情真意切,在平静的朗读之中,完成一次又一次心灵的对话。

    (有删改)

    1根据选文的前两段,概述《朗读者》节目走红的原因。

    2如果你走进“朗读亭”,你会为谁朗读,朗读怎样的篇章呢?请完成下面内容,分享你的朗读设想。

    我朗读的篇章是:《_____________》(的片段)

    我想把以上篇章朗读给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少于100字)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请以“我们初中生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