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自贡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乡村教师从事的是平凡却又伟大的坚守工作,传播文明,开启民智,使乡村教育薪火相传

    B. 治理雾霾,我们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地向前走。

    C. 50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D. 李娜成功的背后,不知经历了多少忍辱负重的刻苦训练与难以想象的付出。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有人以为,细节无关紧要,其实细节常常决定成败,一个细节的疏忽有可能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B. 这是一位已故著名作家的作品,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发表,这次出版对编辑来说也有点敝帚自珍的意味。

    C. 驾驶员突然发现驾驶室里出现一只蟑螂,吓得她赶紧用手驱赶,结果入不敷出,车子撞上了路灯的水泥杆,造成右侧大灯玻璃轻微破裂。

    D. 去年3月,卢永根教授在夫人的搀扶下来到银行,将他们毕生的积蓄存款转入华南农业大学的账户,设立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功亏一篑

  •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鳌州书院白墙灰瓦,一派典雅书香气息,其间花木点缀,参差错落、鳞次栉比

    B.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异彩纷呈,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C.对于是否参加课外兴趣班,家长和孩子的意见大相径庭,无法达成共识。

    D.我方经验丰富,志在必得,对方初生牛犊,年轻气盛,双方实力难分上下,可谓“铢两悉称”。

  •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横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春天,草长莺飞,丝绦拂(tí),处处洋溢着和暖的气息,奏响着和谐的旋律,演绎(yì)着动人的画面,让人心旷神怡

    B.中国人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sù)到3000年之前,甲骨文的发现可为确证,浩如烟海的历史书藉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积(diàn),是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

    C.经典阅读,会在(qián)移默化中让人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经典故事会帮助孩子们辩别正邪,培养坚韧不拔、(qì)而不舍的精神。

    D.从(gū)呱坠地到蹒跚学步,步步有母亲(yīn)切期盼;从羽毛未丰到振翅高飞,天天有母亲浓浓牵挂。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罗伦,字彝正,吉安永丰人。五岁尝随母入园,果落,众竞取,伦独赐而后受。家贫樵牧①,挟书诵不辍。及为诸生,志圣贤学。知府张瑄悯其贫,周②之粟,谢不受。居父母丧,逾大祥③,始食盐酪。伦为人刚正,严于律己。义所在,毅然必为,于富贵名利泊如④也。里居⑤倡行乡约,相率无敢犯。衣食粗恶。或遗之衣,见道殣⑥,解以覆之。晨留客饮,妻子贷粟邻家,及午方炊,不为意⑦.以金牛山人迹不至,筑室著书其中,四方从学者甚众。学者称一峰先生。

    (注释)①樵牧:打柴放牧。 ②周:接济。 ③大祥:父、母丧后两周年举行的祭礼。④治如:恬淡无欲的样子。 ⑤里居:住址。 ⑥殣(jǐn):饿死的人。 ⑦不为意:不放在心上,意思是罗伦并未因此感到尴尬。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之衣/将以所思(《庭中有奇树》)

    B. 为诸生/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C. 四方学者甚众/人知太守游而乐(《醉翁亭记》)

    D. 遗之衣/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项是(   )

    例句:见道殣,解覆之。

    A. 不以物喜,不己悲(《岳阳楼记》)

    B. 我酌油知之(《卖油翁》)

    C. 策之不其道(《马说》)

    D. 意将隧入攻其后也。(《狼》)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知府张瑄悯其贫,周之粟,谢不受。

    4文段中除了明确指出罗伦“为人刚正、严于律己”外,还表现了罗伦哪些形象特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

    浣溪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①。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②戴花君莫笑,六幺③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樽④前!

    【注释】①四垂天:天幕四面垂地,水天相接。  ②白发:老翁,这里是作者自指。  ③六幺:唐时琵琶曲名。 ④樽:古代的盛酒器具。

    1“六幺催拍盏频传”中“频”字在词中的意思是  

    2北宋晁补之评价此词上片“要皆绝妙,然只一‘出’字,自是后人道不到处”,请简要分析“出”字之妙。

    3在词的下片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在数字化阅读“攻城掠地”的当下,许多实体书店正以开放变革的姿态坚守发展,将“厚重”的文化积淀和“轻盈”的生活态度结合在一起。

    材料一:自2017年7月16日合肥三孝口“共享书店”落地以来,已有三万多读者通过“智慧书房”APP进行借还书阅读。平均每个读者阅读量为7.81本,几乎达到中国每年的人均阅读量。书店客流量与上半年相比,增加了52%。未来,“智慧书房”APP将实现读者间的书本共享,运用大数据为读者提供优质贴心的推送服务。

    材料二:巴西文化书店已有60年历史,在巴西有18家门店。平均每天会有11场综合活动在各个门店举行,如文化美食活动、签售会、文化课程、儿童故事会等。

    材料三:世界城市文化论坛一项研究表明,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书店之都”,每10万人拥有25家书店。政府对纸质书的保护不遗余力。每年11月30日,政府会组织“书店之夜”活动,数十条街连成一片繁华的步行街,市民们在街道两侧的书店里走走停停,享受购书和阅读的乐趣。

    (1)从以上材料看出,当下实体书店坚守发展的方式有:①______;②实体书店与综合活动相结合;③______

    (2)某书店将悬挂关于读书的古诗句,下列语句中最合适的一项是________

    A.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默写。

    (1)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2)子曰:“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4)__________。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

    (5)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6)当人生遭遇困境时,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总会有云开雾散的时候。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好好活着就是爱

    ①1989年3月26日凌晨,一个年轻男人躺在了山海关的铁轨上,一辆呼啸而来的火车碾轧过他的身体。那天,正好是他25岁生日。

    ②这个男人,就是写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这个一生都在用饱含汁液和水分的声音,呼唤生长粮食和蔬菜的诗人,用这种残酷的方式,了结了自己短短的一生。

    ③然而这个叫做查海生的孩子,他在另一个世界不会知道,在他生日那天早晨,母亲已经在乡下的炊烟中熬好了一锅红米粥,以这种传统的方式,向北京的儿子默默祝福。

    ④在冰凉的铁轨上躺着一个的生命,一个母亲的心,再也经不起。在生日那天结束自己的生命,也许,这是世界上最让一个母亲心碎的事情。在那个雨水淅沥的乡村三月,这个叫做查海生的男人的骨灰,被送回了母亲居住的乡村,就在房门前300多米的松树林边,垒起了一座土坟。

    ⑤从此,母亲的视线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儿子的土坟。陪同儿子入眠的,是母亲的灵魂。在20年乡下的风雨声里,母亲哭他的儿子海生,哭坏了眼睛。海生,是一个母亲在经久的岁月里,一直在唇间不停呼唤着的乳名。

    ⑥海生15岁便考进了北京大学,一个村子沸腾了,整个县城轰动了,母亲挨家挨户发放她深夜蒸好的白糕。这个儿子毕业以后,在北京成了一位诗人。第一次去北京,看见儿子留那么长的头发,母亲只是笑眯眯地说:“海生,去剪了吧!”母亲走的那天,这位贫困的诗人找人借了300元钱,执意揣进了母亲的包里。母亲的那个包,装了家里的50个鸡蛋,母亲在乡下为儿子养了一群小鸡。经过了几天几夜的火车颠簸,到了北京,居然一个也没有破。母亲一直把装着鸡蛋的布包搂在怀里,因为她相信,儿子每吃下一个鸡蛋,他苍白的脸色就会多一丝红润。

    ⑦儿子塞给她的那300元钱,听说至今还在80岁的母亲的怀里揣着。母亲说,等她去世以后,用儿子的这300元钱送她上路,就够了。

    ⑧海子自杀后,很多人惊呼,这是一颗彗星的陨落。更有人叹息,他的诗歌是惊雷。然而,在母亲的眼睛里,根本没有彗星,只有连着她心房的一个生命;更没有惊雷的声音在母亲的耳畔响起,在母亲耳畔响起的,只有一个孩子在梦呓里的啼哭。一个国家,可以失去一位诗人;而一个母亲,根本不能失去孩子。海子,他把最悲痛的一首诗,没有写进他歌颂的土地里,而是嵌进了一个母亲疼痛的血脉里、心房中

    ⑨所以,我总觉得,在春天里怀念这样一位诗人,其实对母亲来说,更像一种剜肉剔骨的酷刑。浩瀚无际的天空对广袤无垠的大地,如何表达深沉的爱意与温柔的呢喃?我以为,那是密集的、轻盈的雨水与雨丝。那么,一个孩子对母亲如何表达最深的爱呢?

    ⑩我想,答案只有一个:好好活着,就是对母亲的爱。再没有比健康美好的生命,让孕育了生命的母亲更幸福的了。

    1请给第④段加点的词语注音。

    (1)腥(   )(2)碾(   )

    2从全文看,第①段运用了什么记叙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⑧段加点的词语很有表现力,请作赏析

    海子,他把最悲痛的一首诗,没有写进他歌颂的土地里,而是嵌进了一个母亲疼痛的血脉里、心房中。

    4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请用一句话作答。

     

  • 10、广场上弹吉他的弟弟

    ①太阳刚刚爬过对面楼房的顶上,弟弟便开始忙活起来,穿上那件浅灰色的长风衣,背着那把破吉他出门,去家附近的一个不大不小的广场上班了。

    ②弟弟所谓的工作,在我看来,和他周围那些面前摆着破碗或者竖着写满悲惨经历的牌子的人一样,是希望得到别人的施舍。但只有他称那是工作,而且他是很认真地说那是他的工作。

    ③他第一次去的时候,我笑着对他说:“你周围的那些人,不会让你抢他们的生意的!”他神秘地笑笑,说:“我自有办法!”只是那天中午回来,弟弟的长风衣上布满了脚印,他连饭也没吃,回到自己的房间,一会儿便传出了呻吟声。到了午后,他居然起来了,而且把风衣上的灰掸得很干净,背上琴又要出去。我叫住他:“换身行头吧,你穿成这样去,不挨打才怪!”他留给我一个倔强的背影,走起路来,腿有点微瘸,看来被教训得不轻。

    ④晚上弟弟回来后神采飞扬,衣服也干干净净,看来他下午不但没有挨打,生意好像也不错。我打开他的琴盒,却是一个硬币也没倒出来,于是嘲笑说:“你连一毛钱都没挣到,还乐得像捡了金条一样!”他故作高深地一耸肩:“太俗,张口闭口都是钱!我这高雅的艺术岂是金钱能衡量的?”

    ⑤我曾在一个网站上看到过弟弟的长篇玄幻小说,他同时开了两本书,都已经签约上架,也已经出版了第一本的第一部。我常批评他:“白天的时间用来在家写书多好,你知道那些读者对你的作品有多么期待?你对得起他们吗?”他回应我的依然是背着琴盒有些酷酷的背影。

    ⑥快冬天了,弟弟还是那身装束。我曾对他说:“你得多买几件风衣了,总穿一件,观众们会有视觉疲劳!”他却说:“没多长时间了,冬天我就不去了,太冷,旁边的那些人冬天也很少出来!”呵呵,他居然跟那些乞丐对比上了。在我看来,他似乎忘了第一天他们联手揍他的事了。他还一本正经地说:“那些人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都是骗钱的!”

    ⑦天气逐渐冷起来了,从我们小区通往广场的柏油路被银杏树叶染成一片金黄。像我这种爬格子的人平时是很少出门的,这天却突发奇想,想去看看弟弟是怎样工作的。正是下班的时间,广场上人来人往,弟弟被那些下班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地包裹着,吉他声、歌声硬是从人群中传了出来。呵呵,这小子,一首看似普普通通的流行歌曲,倒是被他整出了“绕梁三日”的感觉。我好不容易挤了进去,看见弟弟面前的琴盒里已悠闲地躺着不少的零钱和整钞,这些钞票和它们新的主人一样,流露出一脸的得意。

    ⑧我从人群中退出来,躲在一边。望着落日那诱人的余晖,我点上了一支烟。渐渐地,围拢的人群散去了,弟弟艰难地站起来,把琴盒里的钱散发给周围的乞丐们。呵呵,原来整个秋天,他都是替那些曾经打过他的人讨过冬的钱啊!我想起弟弟在他的小说中说:“网上说今年冬天会更冷,这回你们冬天不用出来了!”

    ⑨为了不让弟弟看到我,我先跑回家,站在一楼的窗口,看着弟弟慢悠悠地走回来,凉凉的风吹动他长长风衣的下摆,他脸上依然是满足的神情。一进门,他立刻换了一副神情,急急地甩了风衣,脱下裤子,把左腿的义肢摘下来,疼得呲牙咧嘴,腿根的断处,已经磨得不堪入目。我忙为他抹药,再把他抱回房间。

    ⑩那个夜里,我在弟弟更新的小说中,看到他借主人公的口说出的几句话:“现在才发现,最幸福的事其实是给别人以帮助。而且经历之后才知道,在那份帮助别人而得到的幸福面前,自己的痛苦微不足道。”弟弟在说着他自己的心声啊!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④段中的“神采飞扬”一词,运用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弟弟”将挣到的钱散发给周围乞丐后的得意与兴奋。

    B.从文中可以看出弟弟不但吉他弹奏得很好,而且他的歌声让人听了有余音绕梁之感。

    C.文中用长风衣体现了弟弟身上的艺术气质,暗示了他不是一般的乞讨者,“长风衣”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D.第③④段设置悬念:为什么弟弟中午回来时长风衣上布满了脚印,晚上回来却干干净净。第⑧段解开悬念:原来弟弟挣钱是为了帮助乞丐,这样写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推动情节发展,突显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主旨。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

    【3】请赏析第⑦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从全文看,作者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配角

    ①父亲邵伟夫,先是话剧演员,后来又成了电影、电视演员。他的名字很气派,“伟夫”者,伟丈夫之谓也。可惜他一辈子没演过主角,全是很不起眼的配角,虽是剧中有名有姓的人物,也就是说几句不痛不痒的台词,演绎几个小情节而已。他的形象呢,身材矮小,脸窄长如刀,眉粗眼小口阔,演的多是反派人物:黑社会小头目、国民党下级军官、现实生活中的可怜虫……

    ②他的名字是当教师的爷爷起的,爷爷曾对他寄望很高。没想到他读中学时,有一次演一个小话剧的配角,神采飞扬,被动员去读一所中专艺校的话剧班,从此他就很满足地走上了演艺之路。

    ③因为母亲是苗族人,可以生两胎,我下面还有一个妹妹。我叫邵小轩,妹妹叫邵小轮。通俗地说,我是小车子,妹妹是小轮子。我们的名字当然是父亲起的,母亲似乎很欣赏,觉得低调一些反而会有大出息。

    ④母亲在街道居委会当个小干部,人很漂亮。我和妹妹似乎承袭了她的基因,长得都不丑。母亲对于嫁给了父亲,一直深怀悔意,原想会有一个大红大紫的丈夫,不料几十年来波澜不惊。我母亲都不让我们去剧院看父亲的戏;电视上一出现有父亲身影的剧目,她便立即换台。她还嘱咐我们,不要在人前提起父亲是演员。这种守口如瓶的习惯,久而久之造就了我的孤僻性格,在什么场合都沉默寡言。

    ⑤读初中时,一个男同学悄悄告诉我:“你爸爸的戏演得真好,可惜是个小角色。如果让他演主角,肯定火!”

    ⑥父亲在家里的时间很少,尤其是进入影视圈后,或是东奔西跑到一个个剧组去找活干,或是找到了活必须随剧组四处游走。每当他一脸倦色回到家里,首先会拿出各种小礼物,送给妈妈、我和妹妹,然后把一叠钞票交给妈妈。

    ⑦我把男同学的话告诉他,他听了,微微一笑,说:“在一个戏中,只有小人物,没有小角色,这正如社会的分工不同,却都是平等的。主角造气氛,配角助气氛,谁也离不开谁。”

    ⑧母亲轻轻“哼”了一声,然后下厨房去为父亲做饭菜。

    我看见父亲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很痛苦地低下了头

    ⑩我读高中妹妹读初中时,父亲在出外三个月后,回到家里。他这次是在一部叫《五台山传奇录》的电视连续剧里,演一个貌丑却佛力高深的老方丈的侍者,虽是配角,出场却较多,拿了五万元片酬。他给我和妹妹各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给妈妈买了一个钻石戒指。

    我发现父亲的手腕上绑着纱布,便问:“爸爸,你受伤了?”

    他说:“拍最后一场戏时,和一个匪徒交手,从山岩上跌下来,把手跌断了,我咬着牙坚持把戏拍完,导演直夸我敬业哩。”

    母亲说:“你也五十出头了,别去折腾了,多在家休息吧。”

    他摇了摇头,说:“不!你工资不高,小轩、小轮正读书,将来还要给她们备一份像样的嫁妆。再说,小病小伤在拍戏中是常发生的,别当一回事。”

    我和妹妹不由得泪流满面。

    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学校就在岳麓山附近。三九严寒的冬天,母亲打电话告诉我,父亲在岳麓山的爱晚亭前拍戏,让我去看看父亲,还嘱咐我最好把自己伪装一下,别让父亲分神出了意外。

    漫天大雪,朔风怒吼我戴上红绒线帽子、大口罩,围上羊毛围巾,穿上新买的中长羽绒袄,早早地来到爱晚亭前。警戒线外,看热闹的人很多,我使劲地挤站在人丛里。父亲是演一个寻衅闹事的恶霸,样子很丑陋,说话还结巴,然后被一个江湖好汉狠狠地揍了一顿,上衣也被撕破了,痛得在地上翻滚。这场戏前后拍了三遍,导演才打了个响指,大声说:“行了!”

    我看见父亲长长地嘘了一口气,然后去卸了装,换上平常穿的旧军大衣。接着,又去忙着搬道具、清扫场地。等忙完了,他靠坐在几个叠起的道具箱旁边,疲倦地打起盹来,手指间还夹着一支燃了一半的香烟……

    1依据文章内容,从母亲的角度填写下面的表格。

    时间

    母亲对父亲的情感

    情节内容

    刚嫁给父亲时

    期待

    认为父亲会大红大紫

    嫁给父亲后

    __________________

    不让我们去剧院看父亲的戏;

    电视上出现父亲的剧目,便换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父亲职业平等的观点不屑。

    儿女长大后

    ___________________

    劝受伤的父亲多在家休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1)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我看见父亲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很痛苦地低下了头。

    (2)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我戴上红绒线帽子、大口罩,围上羊毛围巾,穿上新买的中长羽绒袄,早早地来到爱晚亭前。

    3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介绍了父亲的名字很气派,后文却写他其实只是个可有可无的“配角”。全篇运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

    B. 小说中画线的句子“漫天大雪,朔风怒吼”属于自然环境描写,突出气候严寒,表现父亲工作的艰辛。

    C. 小说生动地塑造了“父亲”这样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形象,他为了让家人生活得更好而努力工作、无私奉献。

    D. 小说中作者借“初中男同学”之口,赞赏父亲精湛的演技,也隐约透露出父亲一辈子未能出演主角的复杂心理,体现了作者的精妙构思。

    4本文以“配角”为题,有何好处?请结合原文和“链接材料”,说说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像父亲这样的配角人物?

    【链接材料】随着城市的发展,农民工群体在城市里的比重越来越大,但他们始终感觉自己不属于这些城市,没有归属感,因为他们感觉人们并没有把自己看成是城市的主人。在地铁上,一些市民不愿意坐在穿着简陋、携带大包小包的农民工身边;在教育方面,不少城市家长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与农民工的孩子一起读书;城市市民总想和农民工划清界限,不愿和农民工多接触交流,觉得和农民工的过多接触就是贬低自己的身份。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作文

    《朗读者》第三期的主题词为“选择”。人这一生,要面临很多次的选择,小到今天我们吃点什么,大到在一些关键时刻的决策。我们的人生正是一次又一次选择的结果。在选择中重塑自我,在选择中不断成长。

    请以“无悔的选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定,诗歌除外;③文章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代替;④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