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资阳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面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既加(帽子)                       执经问(磕头)

    B.岁有裘葛之(给予,赠送)   或遇其叱咄(训斥,呵责)

    C.持沃灌(热水)                    烨然若神人(光彩照人的样子)

    D.录毕,送之(跑)                 色愈恭,礼愈(周到)

  • 2、诗句“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与下面哪一句诗的意境相同?(       

    A.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B.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C.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菲)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瞬息万变       心旷神怡       唯妙唯肖

    B.珠两悉称       轻描淡写       马鸣风萧

    C.包罗尽致       栩栩如生       信手拈来

    D.闲情逸至       目不忍睹       丝毫不爽

  •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在这个喧嚣浮躁的世界上,芸芸众生都在为生活忙碌奔波,很少有人能“停下脚步来等等自己的灵魂”。

    B. 真实的月球与传说中的美丽阅览大相径庭,它其实是块冰冷的“大石头”。

    C. 现在的电信诈骗案层出不穷,行骗手段隐秘,伎俩巧妙,蒙骗形式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D. 生命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与王介甫第一书(作者:曾巩)

    巩启:

    近托彦弼、黄九各奉书,当致矣。巩至金陵后,自宣化渡江来滁上,见欧阳先生,住且二十日。今从泗上出,及舟船侍从以西。欧公悉见足下之文,爱叹诵写,不胜其勤。间以王回文示之,亦以书来,言此人文字可惊,世所无有。盖古之学者有或气力不足动人,使如此文字,不光耀于世,吾徒可耻也。其重之如此。又尝编《文林》者,悉时人之文佳者,此文与足下文多编入矣。至此论人事甚重,恨不与足下共讲评之,其恨无量,虽欧公亦然也。欧公甚欲一见足下,能作一来计否?胸中事万万,非面不可道。

    巩此行至春,方应得至京师也。时乞寓书慰区区,疾病尚如黄九见时,未知竟何如也。心中有与足下论者,想虽未相见,足下之心潜有同者矣。欧公更欲足下少开廓其文,勿用造语及摸拟前人,请相度示及。欧云:孟韩文虽高,不必似之也,取其自然耳。余俟到京作书去,不宣。

    巩再拜。

    【注释】①王介甫:即王安石。下文中的王回是其好友;欧阳先生指欧阳修,曾巩是欧阳修的学生。②区区:自称的谦词。③潜:藏。④开廓:开阔,扩大。⑤相(xiàng)度示及:意思是选择适度,表达思想就行。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及舟船侍从以西___________

    不与足下共讲评之___________

    ③虽欧公亦___________

    ④余到京作书去___________

    2下列加点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欧公悉见足下文   腰白玉

    B. 吾徒耻也   刿曰:“未。”

    C. 应得至京师也   欲行,转视积薪后

    D. 王回文示之   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此夸能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巩至金陵后,自宣化渡江来滁上,见欧阳先生,住且二十日。

    4信中提到了欧公(欧阳修)的作文之道,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

    5曾巩写这封信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内容加以分析。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从军行

    骆宾王

    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

    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

    (注)①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写军旅生活。②“不求”句:典出班超《上书求代》“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诗“意气溢三军”中的“溢”字是“满而涌出”的意思,化抽象为具体,写出了全军将士的高昂斗志和英雄气概。

    B.此诗颔联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天象、兵器交相映衬的描写,表现出唐军出征时昼夜兼程、气冲云霄的威武。

    C.此诗尾联在抒情上的特点是直抒胸臆。

    D.此诗表现了诗人立志报国、甘愿血洒疆场的精神气概。

    2体会乙诗中“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中“抱”“践”两字的含义,并赏析这两句诗。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综合运用

    某班拟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收集资料)

    (1)班委会收集到了一些与“君子当自强”有关的名言和诗句,请选出与本次主题无关的三则。_______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诚子书》

    ②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 

    ③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

    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一 李白《行路难》

    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一 苏轼《定风波》

    (完成分工)

    (2)班委会正在筹备“君子自强不息”演讲比赛,请帮忙完成下面演讲比赛准备工作的分工。

    选手:撰写演讲稿,反复演练; 

    主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制定评选细则,设置奖项。

    (进行访问)

    (3)李辉同学被推选为班级“自强之星”,接受了学校广播站小记者的采访,请根据情境补全下面的采访对话。

    小记者:李辉同学,你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辉:我认为自强不息精神首先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觉醒和高扬。它强调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提升自身价值,解决外部矛盾,并极力保持独立的人格。

    小记者:请问你认为我们中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应该如何做到自强不息?

    李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古诗文默写填空。

    (1)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   ,劳其筋骨。 (《孟子》)

    (2)关关雎鸠, ,君子好逑。  《诗经》)

    (3)北极朝廷终不改,   。(杜甫《登楼》)

    (4)   ,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5)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6)诗人杨炯在《从军行》抒发了自己宁可当一名下级军官也要投军报国,投笔从戎的决心的句子是:

    (7)《雁门太守行》一诗中,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人脸识别:安全不能只靠“颜值”

    何晓亮

    ①北京天坛公园引入人脸识别技术发放卫生纸的消息,近来引发了《纽约时报》等多家外媒的兴趣。据报道,天坛公园公厕的访客,如今需要和“一台计算机”进行视觉接触,才能够获得免费的卫生纸,这种脸部识别技术能够防止设备给同一个人重复发放卫生纸。

    ②人脸识别技术,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它属于非接触式识别技术,操作更方便快捷。推广方面,当前普通摄像头可以作为传感器,人脸识别主要依靠人脸识别软件和算法进行处理,普通摄像头可以作为采集人脸信息的传感器,推广起来成本比较低,客户也较容易接受。

    ③阿里巴巴围绕着“安全支付”同蚂蚁金服和 “Face++”合作研发的人脸识别技术备受关注,蚂蚁金服花费7000万美元收购了美国生物验证公司EyeVerify,进一步加深其在生物识别领域的布局。腾讯的“优图”基于人脸识别、图像识别和深度学习的技术也逐步应用于各产品线,而百度则在吴恩达博士的率领下将“面部识别”作为百度深度学习研究室的重点研究项目。

    ④据2015全球安防设备市场报告显示,受人口基数大、互联网普及程度高、人脸识别技术优势等因素影响,中国将成为人脸识别领域的主战场。我国人脸识别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16.7亿元,上升至2015年的75亿元,未来潜在的市场规模巨大。

    ⑤但是,人脸识别技术在市场的推广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关乎个人财产安全的金融支付领域。

    ⑥3·15晚会对刷脸登陆漏洞的曝光,更是将这一焦虑刺激到了顶点。晚会上,主持人通过网络上随便找来的一张人物自拍,通过简单的图像处理和动态合成技术,将网络人脸合成到事先准备好的视频上,覆盖原视频的人脸,就能简单骗过一些通过面部识别作为认证信息的软件。

    今天,人脸识别技术在业界的准确率已经达到99%,超过人类水平的97%,在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助理下,准确率的继续提升并不是难事。可以预见,人脸识别技术逐渐深入社会生活的潮流,难以阻挡。但如何把这一技术真正的商业化,减少落地应用的阻碍才是真正需要探究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除了精确度以外,需要考虑的因素还有很多很多。

    ⑧首先还是技术方面。由于关键技术的封闭,以及在现实应用领域,光线、角度等因素仍对识别结果有着一定的影响,识别结果的精确度和安全性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⑨同样,有关人脸识别所涉及的隐私和道德问题也一直备受争议。此前,Facebook因为未经用户允许而私自储存和使用用户的人脸识别数据而饱受诟病;而Google则因隐私政策和舆论压力而禁止Glass App使用人脸识别功能。

    (选自《科技日报》,2017.3.23,有删改)

    1本文是从那几个方面对人脸识别技术进行了说明?

    2第②段中加粗的词“主要”能否删去?为什么?

    3第⑦段划线处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本文以“人脸识别:安全不能只靠:‘颜值’”为标题有何妙处?

    5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被越来越多的运用于生活的各方面,一方面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一方面也使个人信息暴露在外,结合文章⑥段内容,谈谈你的想法。

  • 10、阅读《颜值》,完成题。

    颜值

    我们夸奖一个人长相英俊、有智慧,一直以来喜欢用一表人才来表达。现在,网友们发明了一个词:颜值。这个词非常好,去除了情感化和种种臆测意会,把一个人的相貌单独抽离出来,甚至还埋下了一个伏笔,他(她)是不是只有颜值,没有其他?

    汪精卫长相英俊,气度不凡,在同盟会期间,因刺杀溥仪的父亲载沣未遂,被判无期徒刑。后来民国成立,他作为英雄凯旋出狱,一时成为风云人物。据说当年审问他的亲王见他一表人才,心生悯意,甚至想把女儿嫁给他,可见汪精卫的颜值之高,才华之好。但历史后来开了一个大玩笑,这位一表人才的热血青年后来却做了日本人的走狗,虽过了七十余年,仍然遭到中国人的唾弃和不齿。

    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相貌和才华都是分离的,中国文化更注重的是贤、才、德、礼,古往今来的经典著作,鲜有对一个人的相貌与才华作对等的判断。否则,就会遭到嘲笑了。

    曾国藩是晚清大臣,国之栋梁,雄才伟略,享誉天下。但英国人戈登在其著述中这样描述:曾国藩中等个子,身材肥胖,脸上皱纹密布,脸色阴沉,目光迟钝,举止行动表现出优柔寡断的样子;他穿着陈旧,衣服打皱,上面还有斑斑的油迹。

    在戈登的眼中,曾国藩就是一个糟老头子,没有什么出众之处,看上去甚至有些笨头笨脑的。清代著名学者、桐城派名家、安徽人方宗诚第一次见到曾国藩,也极为惊讶,觉得他根本不像一位总督和将领,宽大和平,不自矜伐,望之如一老教师耳。方宗诚的这段描述,实则暗有褒奖,之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这向来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

    如果从现代心理学角度考量,其实,曾国藩属于黏液质性格,这类人的性格特点是反应缓慢,行动拘执,谨慎内向,但观察思考比一般人细,下判断也比一般人要慢,曾国藩自己也说:余性鲁钝,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他人顷刻立办者,余或沉吟数时不能了。可见,曾国藩不是那种滔滔不绝指点天下,喜欢发表漂亮观点的人。但这样的人能在大风浪中面不改色,不为环境所动,极具理性思维,做决策,也极少冲动,也没有精悍之风,所以,更能联谊交友,天下贤士为之归心。

    美国期刊《哈佛大学商业评论》曾经发表了一篇科研文章,阐释那些外表不对称(颜值不高)的人更能够成为杰出的领袖,他们引用了大量的数据支持了这一论证。这样的论证不可全信,但里面的观点很有道理。长相的不对称很可能是 交际式领导力突出的潜在生物符号。因为不好看的外表,会使得他们需要加倍的努力才能赢得别人的认可,这让他们在知识储备、人际交往、组织领导方面的才能得到更多的开发、锻炼。而那些相貌好的人,恰恰相反。

    现在有一种观点,说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实际上,在人类的进化史中,真的难以彻底剔除人性中的爱美基因,但千百年来,没有一种看脸文化可以主导社会主流价值观,无论一个人如何搔首弄姿或是风华绝代,最后沉淀下来值得称道的只有两样:德行和成就。所以,对人的判断首先是德行和成就,其次才是颜值

    【1】请写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段的事例论据很精当,请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3】-段的论证过程中,作者首先提出了____________的观点,其次第-段再________________,然后又____________,最后第段再次强调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 11、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你永远拥有两个世界

    游宇明

    ①任何一个人都拥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手中的世界,一个是心中的世界。手中的世界是你已经掌握的世界,比如你现在从事的职业、你目前所处的地位、你当下的亲人朋友……心中的世界是你未曾掌握却时刻梦想获得的世界,比如你希望从事的事业、你渴望获取的财富、你渴盼争得的荣誉、你企望得到的人际关系……这两个世界构成了一个人的现在和未来,容纳了你所有的心血和汗水。

    ②人无疑应该善待手中的世界,手中的世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存在,它可以让你呼吸、给你温情。但人永远不能放弃心中的世界。人有一点与动物不同,那就是,若是为梦想活着的。没有梦想,人就没有朝气,就不会想方设法开发生命的种种潜能,就可能终生碌碌无为。心中的世界就像一座我们从来没有走近去的山,里面藏满了无数价值连城的珍宝;就像一条我们从来不曾趟过的河,里面充满着迷人的波涛。手中的世界只是我们走向心中的世界的一个基地,却不是我们停步的理由。

    ③我们想走向心中的世界,需要带几个伴侣上路。

    ④第一个伴侣是自信。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能够创造某个辉煌、抵达某种高度的心理素质。人先要相信自己,才能超越自己。一个过于自卑的人很难实现生命的辉煌。

    ⑤世界总是多角度的,生活中有阳光、云霞,也会有风雨、泥泞。抵达过心中的世界的人,在只有手中的世界的时候,无不遭逢过靠山山崩、靠水水流的日子。鲁迅先生一生的创作成就够高了吧,可他在民国教育部做公务员时,曾因支持学生运动,被教育总长章士钊开除过;写《哈利·波特》的乔安妮·凯瑟琳·罗琳现在够出名了吧,但她曾经离婚之后又碰上失业,最穷窘的时候连一日三餐都成问题。这两个人后来之所以能够走向美丽的心中的世界,是因为他们得到了忍耐力这个好伴侣。向往心中的世界的人与一般人的区别在于:面对失败,一般人会想,我这人太笨,注定干不成这个事,干脆算了吧;向往心中的世界的人则认为,我这么聪明,眼前这点困难算什么,换个方向再试几次,我就不信突破不了。结果,他们真的取得了成功。

    ⑥我们还应该极力地培育自己的才华。人固然要有梦想,然而,如果你缺少抵达梦想的起码的才华,梦想再多也是废纸。

    ⑦自信、忍耐力与才华的关系,好比一条河的奔流,自信、忍耐力提供的是河床,才华是实现河流流动的势能——没有河床,河流自然流得不那么痛快;没有势能,河流根本就流不起来。

    ⑧没有一个人不想踏平手中的世界的围栏,拥抱花红柳绿的心中的世界,但生活无时不在告诉我们:心中的世界不是高蹈于云端的极乐福地,它其实是一个人在手中的世界里不断出发、抵达的结果

    (选自《新时文·触摸思想的力量》)

    1本文鲜明地提出了“人永远拥有两个世界”这一观点,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这两个世界?

    2在作者看来,要想走向心中的世界,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3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在只有手中的世界的时候,无不遭逢过靠山山崩、靠水水流的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一个人不想踏平手中的世界的围栏,拥抱花红柳绿的心中的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第⑧段划线句的理解。

    心中的世界不是高蹈于云端的极乐福地,它其实是一个人在手中的世界里不断出发、抵达的结果。

    5下列两句名言,哪个更适合作为第④段的道理论据?为什么?

    (1)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培根

    (2)人多不足以依赖,要生存只有靠自己。——拿破仑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我以为自己能读懂春天

    原来,我只知道春天过了是夏天

    我以为自己能读懂青春

    原来,我只把青春当成了一段时间

    我以为自己懂得了母爱

    原来,我把母爱当成了早餐

    我以为自己懂得了友情

    原来,我把朋友当成了玩伴

    ……

    请以“原来我没懂”为题写一篇文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