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南充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活动中,有四位同学谈了对下列一段话的理解和赏析,其中不合理的一项是( )

    我必须承认他给我的印象很深。他的谈话、举止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很使我喜欢,这是中国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质。他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又能吃苦耐劳,是个活泼的人。有一天红二师进行演习,我正好同他在一起,要爬一座很陡峭的小山。“冲到顶上去!”他突然向他气喘吁吁的部下和我叫道。他像兔子一般蹿了出去,在我们之前到达山顶。又有一次,我们在骑马的时候,他又这样叫了一声,提出挑战。从这一点和其他方面可以看出他精力过人。

    A.这段话中的“他”是红一方面军司令员彭德怀,他很喜欢“红小鬼”。

    B.他因为反抗父亲的专制9岁时被赶出家门。

    C.文中的他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动作敏捷,豁达、乐观、勇敢。

    D.“我”采访他的地点在预旺堡。

  • 2、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中有很多经典的故事情节,其中与孙悟空有关的有大闹五庄观、三调芭蕉扇、智取红孩儿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一位具有钢铁般意志和顽强奋斗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B.《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核舟记》《爱莲说》的作者分别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明代文学家魏学洢、北宋哲学家周敦颐。

    C.古代的“记”大多数是游记,用来叙述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风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散曲是元代盛行的新诗体,分为套数和小令两种形式。

    D.“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中的“广居”“正位”“大道”分别喻指“仁”“礼”“义”;“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中的“硕师”指有道德有声望的前辈;“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省了”中的“归省”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

  •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人如果要开创自己的光明前程,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够实现。

    B.近年来,中国出境游的公民素质明显加强,境外受访者多表示中国游客的形象大有改善。

    C.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2航站楼已经全面启用,这是建设广州国际航空港的一项重大举措。

    D.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全长26公里,是由香港特区政府出资并委托港铁公司建设和规划的。

  •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合称“五经”。

    B.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戏剧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荼馆》《龙须沟》等

    C. 《皇帝的新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作品,《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作品,《威尼斯商人是法国作家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词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汪十四者,新安人也,不详其名字。性慷慨激烈,善骑射,有燕赵之风。时游西蜀,蜀中山川险阻,多相聚为盗。凡经商往来于兹者,辄被劫掠。闻汪十四名,罗拜马前,愿作护身符。汪许之,遂与数百人俱拥骑而行。闻山上嚆矢声,汪即弯弓相向,与箭锋相触,空中堕折。以故绿林甚畏之,秋毫不敢犯,商贾尽得数倍利。

    无几时,汪慨然曰:吾老矣!不思归计。徒挟一弓一矢之勇,跋履山川,向猿猱豺虎之地以博名高,非丈夫之所贵也!因决计归。归则以田园自娱,绝不问户外事。而曩时往来川中者,尽被剽掠,山径不通。乃踉跄走新安,罗拜于门外曰:愿乞壮士重过西川,使我辈弱者可强,贫者可富,俾啸聚之徒大不得志于我旅人也。壮士其许之乎?”是时汪十四雄心不死,遂许之曰:!”大笑出门,挟弓矢连骑而去。于是重山叠岭之间,复有汪之马迹焉。

    (选自《虞初新志》)

    [注释]①嚆hāo矢:响箭,发射时声先于箭而到。②猱:猿类,身体便捷,善攀援。③俾:使。

    1解释下列加点字

    ⑴汪_____________

    决计归_________

    时往来川中者_________

    ⑷愿壮士重过西川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1)以故绿林甚畏之,秋毫不敢犯,商贾尽得数倍利。

    (2)大笑出门,挟弓矢连骑而去。

    3文中通过商人相求便慨然应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件事表现了汪十四“慷慨激烈”的特点。

    4作者是如何表现汪十四“善骑射”特点的?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泰州

    文天祥

    羁臣家万里,天目鉴孤忠。

    心在坤维外,身游坎窞中。

    长淮行不断,苦海望无穷。

    晚鹊传佳讯,通州路已通。

    注释:①南宋末年,诗人为避元军追捕,行经泰州,藏身于船十余日,后向东由通州出海,南归继续抗元。②坤维:指西南方,当时诗人家人和益王(后来在福州登位,即端宗)都在西南方。③坎窞(dàn):地底深穴。④长淮:辽阔的江淮大地。

    1颔联中“心在坤维外”中的“坤维”有什么象征意义?

    2尾联中一个“传”字用得非常传神,请作赏析。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作答。

     

    (1)用简洁的话介绍画面内容(不超过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漫画拟一个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链接】

    “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教授在微博上提出他对研究生的要求,并声称“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此言一出,引来了上万网友,包括不少知名人士的围观、激辩,将成功与财富挂钩,将贫穷对应耻辱,董藩的言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网上引发了一场关于财富与成功关系的大讨论

    网络调查

    八成网友认为“努力过就好”。你能挣到4000万吗?高学历的贫穷是否意味着耻辱和失败?在8万多名网友参与的一项凤凰网调查中,超过70%的网友不认同“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的观点,近80%的网友不认为“40岁没有4000万”是失败,因为“努力奋斗过就好”。(有增删和调整。)

    (3)通过以上链接,谈谈你对财富与学历、成功的看法。(至少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古诗文默写。

    (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2)   ,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

    (3)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4)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用     写出了环境的清静和自己生活的安适。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   读书是一种心灵修复

    吴黎宏

    ①书是灵魂的伴侣、精神的导师、心灵的良医,书给人的馈赠与帮助可谓无穷。对我来说,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一种最好的心灵修复方式。

    ②读书可以避免浅陋直白,让心灵丰盈圆润。大学毕业刚工作时,我工作热情主动却有些马虎,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待人真诚却嫌直白,有时甚至好心办了坏事。这些问题,固然有客观的原因,但说到底,还是心智不够成熟,修养不到家。除了在生活中体悟之外,我常从书中找老师,在阅读中修炼心性。通过读《论语》《菜根谭》《小窗幽记》,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学会了换位思考。由,心智日渐丰盈成熟起来,待人接物和处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稳重。

    ③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社会不同于象牙塔,要面对的事情很多,烦恼总是难免。但烦恼不能成为障碍,情绪不能带进工作,压力应及时化解。对我而言,读书可以摆脱现实的沉重,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宛如冬天在温暖的炉前烤火,所有的忧愁、愤怒、牢骚都会像衣服上的湿气被烤得烟消云散。读《诗经》,让心灵在纯真无邪的原野上奔腾;读《庄子》,任自己的灵魂尽情“逍遥游”;读清新隽永的散文,如沐春风饮清泉般畅快……可以说,读一本早就想读的书,就像遇见了仰慕已久的朋友。而且,读书的愉悦是发自内心、出于精神层面的乐趣,是充实持久、不可替代的快乐。

    ④读书可以防止(远离)浮躁贪婪(庸俗无聊),让心灵宁静淡泊(澄澈)。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容易变得浮躁,尤其作为一名干部,不时对自己的品德修养进行校正,十分重要。对我来说,向书中的古代圣贤寻求教诲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王阳明认为,君子要懂得“收放心”,磨炼自己的心性……通过读书,让自己沉淀下去,把心收回来。一定意义上,业余时间坚持读书,对世俗生活保持一份超然心态,能使人远离庸俗无聊,不被五光十色的诱惑所左右,有效遏制“病毒入侵”,守住心灵的宁静与澄澈。

    ⑤读书可以疗治心理创伤,让心灵坚韧强大。书籍是精神上的“港湾”。人都会经历挫折、冷遇等这样那样的磨难,给心灵造成一定的创伤。心灵的伤痛可能无法从医生那里得到疗治,甚至难以从亲朋那里得到抚慰,而无言的书卷可以给我们慰藉。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而赋《离骚》,左丘失明而著《国语》……在逆境中读书,会因处境不同而获得不一样的感受,于豁然开朗中深化对人生世事的认识,重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以坚韧的意志面对挑战,以崭新的状态面对人生。

    ⑥读书是最好的养心之道。读书让人心诚、心正、心宽,更让人心静、心怡、心安,从而从容睿智地面对人生。

    (摘自《人民日报》2016年5月16日第5版)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过程。

    3文中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文中“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而赋《离骚》,左丘失明而著《国语》……在逆境中读书”,从初中教材名著导读里列举一个与之相应的示例。

    5下面是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这一种论证方法。

    B.第②段“由,心智日渐丰盈成熟起来,待人接物和处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稳重”,句中加点词“是”指的是“在生活中体悟”。

    C.在第⑤段省略号处,还可以补充上这样的事例——“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

    D.本文语言生动诙谐,再加上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 10、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勤于用脑

    ①常常能听到这样的一种说法:“人的脑子用多了,会死掉许多脑细胞。”“人脑多用了会笨。”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②事实上,人的肌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脑子也是一样。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经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的大脑皮层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这么多数量的脑细胞,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足够运用了。有人计算过,如果一个人活到100岁的话,经常运用的脑神经细胞只不过10多亿个,还有80%~90%的脑神经细胞没动用。所以,根本不会有什么“脑子多用会笨”的事情。

    ③“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生物界的一个普遍规律。人的机体,用则灵,不用则衰。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因为这些勤于用脑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的状态,脑神经细胞会得到很好的保养,从而使大脑更加发达,避免了大脑的早衰。相反,那些懒于用脑思考的人,由于大脑受到的信息刺激比较少,甚至没有,大脑很可能就会早衰。这跟一架机器一样,搁在那里不用就要生锈,经常运转就很润滑。国外就有过这样的研究,科学家观察了一定数量的20—70岁的人,发现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到了60岁时仍能保持敏捷的思维能力,而在那些终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懒人当中,大脑早衰者的比例大大高于前者。

    ④除懂得脑子多用只会聪明不会笨的道理以外,我们还应该了解“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这对老年人来讲尤为重要。我们常说,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如果大脑迟钝了,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当然也不会旺盛。所以,保持大脑的活力,就能促进其他机体、器官保持活力;大脑如早衰,也会影响其他机体、器官的早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往往是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互相影响的结果,老年人保持着勤于用脑的好习惯,就会有一种很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使自己的生活、精神充满活力。

    ⑤“勤于用脑,延缓衰老”,这个道理是很科学的。老年人如此,何况我们青少年呢?

    1用一句话概括第②段画线部分的内容。

    2第③段画线的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3第④段说明“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谈了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生理方面的,就是多用脑能__________;二是心理方面的,就是多用脑可以__________

    4“人的机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这句话中的“几乎”能删去吗?为什么?

  • 11、阅读别让速成毁了匠心,完成下列小题。

    别让速成毁了匠心

    ①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不少物事的生产创造似乎也加速起来。比如各类技能培训,只要有钱,到处都是班,两三个月就能拿到一本证书。写书、拍电视剧等等,也无不可以速成。   

    ②现代社会,时间就是生命,办事讲效率没有错。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事情确实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但实践也告诉我们,有些时候欲速则不达,一味地追求速成不是好事。事物的成长发展往往有其规律,那些违背规律的速成,往往会先天不足,无异于拔苗助长。一些以次充好的假冒伪劣“速成”产品,一些偷工减料的“速成”工程等等,多是以牺牲质量或功效,乃至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样的速成就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③常言道:慢工出细活,文火煲靓汤。很多事急不得,更速成不得。古人对事物的创造,往往是匠心独运,不尚速成。如丝绸、瓷器、漆器、金银器等各类技艺精湛的手工艺品,饱蘸着匠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创造的虔敬,对工序的苛求。有多少巨匠们一生默默无闻,远离名利场,只为了完成一件作品,办好一件事情。盛于魏晋时期的“百炼钢”之术,其制作过程需工匠把精铁加热锻打一百多次,一锻一称,直到斤两不减,如此千锤百炼,最终锻造出高纯度的器具。古人有句话叫“技近乎道”,即技艺层面的不懈雕琢和追求,与最高的“道”相符,而这种 “道”不正是我们所倡导的“工匠精神”吗?正是在这样的逻辑下,产生了数不胜数的名匠和作品。明代奇巧人王叔远精雕细琢,在很小的桃核上雕出各色各样的人物景观,而且形神毕肖,表现了雕刻者的精巧技艺和巧妙构思,反映出我国古代民间工艺的高超成就;  

    ④“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只有沉得下心,才能做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产品。高凤林作为一名特种熔融焊接工,35年如一日,一心专注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被称为焊接火箭“心脏”的人,0.08毫米是高凤林焊接生涯里挑战过的最薄纪录。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其组装对精密度要求达到“丝”级。顾秋亮作为一名焊工,40多年来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追求卓越,一次又一次挑战极限,成功地把“蛟龙”送入海底,他也被称为“有钻劲儿的螺丝钉”。没有那种精细入微的追求,没有那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体认,就很难有过硬的高精尖技术。

    ⑤其实,不管是科技研究、手工制造、养殖种植,还是行医执教、著书立说,行业千万种,从业者至少都应该有一颗基本的“匠心”。这颗匠心,不仅是对规律的尊重,对创造的敬畏,更需要工作中一丝不苟的工序,精湛的技术,专注的追求,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养此匠心,则会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生出一种宁静致远、潜心于事的定力。涵养工匠精神,容不得浮躁,容不得唯利是图,容不得急功近利的“速成”。   

    ⑥“速成”是匠心的克星,欲养匠心,必戒“速成心 ”。多少粗制滥造、速生速朽的物事告诉我们,急于求成于事无益,急功近利更难立身。唯养一颗匠心,不迷于声色,不惑于杂乱,沉潜自己,专注一事,方能有所成,有所立。

    本文摘自《人民日报社论》

    注释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原文出自于《尚书·虞书·大禹谟》。人心是危险难安的,道心却微妙难明。惟有精心体察,专心守住,不改变、不变换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才能坚持一条不偏不倚的正确路线。

    1阅读本文,请你解释一下何为“匠心”。

    2请在第段横线处再加入一个合适的事实论据。

    3英国政治家和文学家切斯特菲尔德有句名言“效率是做好工作的灵魂”,请你说说这与本文的观点是否矛盾,为什么?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请以“铭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