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攀枝花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记得苏州有四棵古老的树,名叫“清”“奇”“古”“怪”,经历过风暴、雷击,有一棵大树已倒在地下,像一条巨龙的,但是枝叶茂盛,生命力强,使人感觉很年轻的样子。……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明。

    A.bó   héng        xiǎn

    B.bó   hèng   shì   xiǎn

    C.bǎi   héng   shì   xiān

    D.bǎi   hèng        xiān

  •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B.《五柳先生传》《出师表》《岳阳楼记》《马说》《与朱元 思书》《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传”“表”“记”“说”“书”“序”都 是古代的文体。

    C.古人常用“阴”“阳”表示方位,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

    D.古代的别称都很固定,如“桑梓”指家乡, “社稷”指国家,“伉俪” 指朋友,“布衣”指百姓,等等。

  • 3、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社戏》均选自这个集子。

    B.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自由活泼。《爱莲说》《马说》同属这种文体。

    C.《礼记》,我国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选集。《礼记》中的《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

    D.态度不断变化的警官奥楚蔑洛夫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在《变色龙》一文中塑造的一个典型人物,他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用他的行为不断给我们带来笑声,同时也带来深深的思考。

  •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数字阅读的弊端在于读者经常走马观花而难以专心致志。

    B. 在艾弗森的带领下,“76人”队发挥出色,轻描淡写地将比分反超。

    C. 钱钟书先生文学赏析广泛吸收,融会贯通,开创了全新的学术体式。

    D. 《红海行动》的拍摄过程中,海军的军事顾问小组起到了砥柱中流的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

    【甲】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乙】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①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②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③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④,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⑤,虽欲优游⑥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注释】①扶风:即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府。苏轼曾做过凤翔府判官,于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到任。   ②弥:满。弥月,整月。 ③忭:高兴,欢乐。  ④荐饥:连年饥荒  ⑤二三子:你们  ⑥优游:悠闲自得。

    1下面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 当春发生 三日   B. 雨麦岐山之阳   优游以乐此亭者

    C. 名其年 始旱而赐之   D. 予至扶风明年 以属客而告

    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官 吏 相 与 庆 于 庭 商 贾  相 与  歌 于 市 农 夫 相 与 忭 于 野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1)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

    4【甲】【乙】文虽都写“喜雨”,但雨的特点却有异同,相同点是雨都能_____ 万物、愉悦百姓,不同点是【甲文】的雨来得早且细,【乙文】的雨来得_____

    5下列文章与【乙文】表达的主旨最接近的一项是………………………(  )

    A. 韩愈《马说》   B. 张岱《湖心亭看雪》

    C. 欧阳修《醉翁亭记》   D.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人开篇回顾了个人身世和自己的抗元斗争经历,以星光的暗淡寥落暗示个人心境的凄凉落寞。

    B.颔联使用比喻,形象地说明南宋国势衰微如风中柳絮,个人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C.颈联巧借两个地名,语义双关,既表明作者被俘所经之地,又渲染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D.整首诗构思巧妙,寓意深刻,情味十足,是诗人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理想人生赞歌,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2】诗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名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信念?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新华社北京12月15日电 20时22分,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发布仪式在国家游泳中心隆重举行,名为“冬梦”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微正式发布。冬奥会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下图为2022冬奥会会徽)

    材料二:

    新华社北京3月31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冬奥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冰雪运动的蓬勃发展。近年来,我国在推广冰雪运动方面取得不小成绩,但与世界冰雪强国相比,仍存在竞技水平不高、群众参与面不广、产业基础薄弱等问题,发展任务艰巨繁重。

    (1)请结合材料一的内容,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2)结合材料二的内容,作为新时代追梦人,为做好北京冬奥会备战工作,大力发展冰雪运动,你有何建议?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根据要求填空。

    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猿则百叫无绝。(吴均《与朱元思书》)

    《过故人庄》中表明诗人希望再来探访的句子是  

    杜牧《江南春》中抒发兴亡之感的诗句是:

    古诗词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很多,请写出其中相邻的两句:  

    古诗文中表达忧国忧民情思的语句很多,请写出相邻的两个句子: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疫情期间吃些什么能补齐”抵抗力”?》,完成下面小题。

    宅家吃饭营养搭配有哪些讲究?

    ②能量要充足,谷薯类食物要保证,每天应摄入250—400g,包括大米、面粉类、杂粮如玉米、荞麦和薯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类食物应充足,包括瘦肉类、鱼、虾、蛋等,每日保证150—200g,奶类(优选酸奶制品)、大豆类食物要多选,坚持每天一个鸡蛋,奶及奶制品300ml,这样比平时多吃20g优质蛋白质,保证您的抵抗力。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蔬菜每天不少于5种,最好500g以上。其中一半为深色蔬果类。水果保证200—350g。新鲜蔬果以及坚果等植物作物中富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等,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调节免疫作用。油脂来源丰富,适量增加必需脂肪酸摄入。烹调用富含n-9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和硬果类多油性食品,如花生,核桃,开心果等。总脂肪供能比达到膳食总能量25%—30%。保证充足饮水量,每天1500—2000ml,多次少量、有效饮水;可以饮温开水或淡茶水。饭前饭后菜汤、鱼汤、鸡汤等也是不错选择。

    ③哪些措施帮您提高免疫力

    ④预防病毒侵袭,除了吃饱饭之外,还要注重生活细节:避:尽可能减少损害免疫力的行为。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注意厨房食物处理生熟分开,动物食物要烧熟、煮透;家庭用餐实行分餐制或使用公勺公筷。禁烟酒,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优选大豆及制品、蘑菇类食物、枸杞、黄芪等含有黄酮、甜菜碱等抗氧化物质的食物,瘦牛、羊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左旋肉碱,都有助于增强抵抗力。多补新鲜的蔬菜、维生素也是抗氧化的源泉。每天睡眠时间不低于7小时。保持适量运动,尽量不参加集体活动,适当增加日照时间。主动运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是增加吸收代谢和体能的好办法。

    ⑤人参、鹿茸、燕窝能否补齐抵抗力

    ⑥很多朋友开始寻求传统药食同源来帮助,首先找到最补的,首当其冲的就是人参、鹿茸、燕窝。实际上这些食材并非人人适用,而且短期内对抵抗力无法产生立竿见影的作用,吃的不合适还会吃出问题。

    ⑦不过,对于食欲较差、原本体质虚弱的进食不足者来说,如果不能通过食物摄入足够营养,也可通过部分强化食品、保健食品以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补充营养的不足。这其中包含有蛋白质粉(包括乳清蛋白、乳铁蛋白、大豆蛋白等蛋白质产品)。其次是维生素一族,包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等微量营养素都有抗氧化的能力。第三是益生菌制剂和益生元,已经有很多临床证据表明其在预防病毒感染中发挥有益作用。还有就是深海鱼油,每日补充富含EPA的深海鱼油有助于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

    【编辑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1】阅读全文,选出下列做法符合原文的一项(     

    A.张明的妈妈觉得小明食欲不好,现在又是疫情期间,为了立竿见影,早餐准备了人参粥。

    B.李红身体健康,食欲很好,她的妈妈觉得服用保健品会补充营养不足,就为她准备了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等微量营养素。

    C.王英爱吃水果,小英的妈妈觉得新鲜的水果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帮助肠道更健康,免疫功能更强大,就经常为小英准备水果作为一日三餐。

    D.刘峰爱喝奶,他的爸爸就为他订购了200ml鲜奶和100ml酸奶。

    【2】判断下列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括号里写一种说明方法)

    ⑴烹调用富含n-9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和硬果类多油性食品,如花生,核桃,开心果等。( )

    ⑵能量要充足,谷薯类食物要保证,每天应摄入250—400g,包括大米、面粉类、杂粮如玉米、荞麦和薯类等。( )( )

    【3】对于食欲较差、原本体质虚弱的进食不足者来说,如何补充营养的不足?请简洁地说一说。

    【4】(3)请根据文章内容为自己设计一份科学营养的一日三餐的菜谱(写出菜名即可)。

  • 10、善于“折叠”自己

    ①把51张白纸重叠在一起,厚度最多不过几厘米。但把一张足够大的白纸折叠51次,厚度竟然超过了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人生从来不是平铺直叙,好比白纸一般,如何“折叠”

    自己,决定着人生的厚度、事业的成败。

    ②“折叠”是智慧的迂回。毛泽东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四渡赤水,最初的作战计划并非如此。红军因为急于一口吃掉敌人,结果遇挫,被迫开始一渡赤水。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声东击西,穿插迂回,与敌人巧妙周旋,以三万劣势兵力牵着数十万敌人的鼻子走,成就了四渡赤水这一红军长征史上的光辉战例。这次行动,周恩来称之为走“之”字路。实践证明,最近的距离不一定是直线,而看似“折叠”弯曲的“之”字路线,往往是达到最终目的的最佳路径。成事的最高境界在于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胜利。

    ③“折叠”是生动的重复。重复是工作生活的常态,许多人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但并非所有量的积累都能产生质的飞跃。老驴拉磨般的简单重复、机械重复,结局多是“原地转圈”“涛声依旧”。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被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就是因为其中充满着变化,所有重复的字都作了不同形态的处理,因“生动的重复”,而成为出彩华章。

    ④“折叠”是耐心的坚持。有人做过一个计算:如果千一件事的成功率仅为1%,反复尝试100次,成功的概率竟然能达到63%。世界上没有一靴而就的成功,但有水滴石穿的奇迹。通向成功的道路好比一场马拉松,比拼的不是速度而是耐力。一直“折叠”下去,就能“撕小口打大仗、积小胜为大胜”,把简单做成不简单,使平凡变成不平凡。正如英国著名小说家安东尼·特罗洛普所说:“一件微不足道的日常小事,如果你坚持去做,就能胜过那些艰难的大事。”

    ⑤“折叠”是“折磨”的叠加。有人说,最快的脚步是“负重”,因为“挑担子的比散步的走得快”。走不出自己的“舒适区”,就是倒退的开始,成长其实是与自我的搏斗,与自我的较量。吃得苦中苦,方能有所成。敢于到吃劲岗位“淬火”,到艰苦一线“蹲苗”。正是如此叠加的“折磨”,才让人生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⑥人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人生的厚度。把握好“折叠”的学问,付诸有力的行动,就能成就精彩人生。

    (有删改)

    【1】文章第②段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2】请概述文章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3】阅读第⑤段,分条概括怎样才能使人生不断迈向新高度?

  • 11、阅读陈鲁民的《高贵的低头》。

    近日,著名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英国学术院院士麦克法兰先生,应邀来华访问。旅程中,在飞机上、火车上,他见到了太多的低头族,无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在低头看手机。但当他走进深圳图书馆时,却十分惊喜地发现,居然有那么多的孩子在低头认真读书,不由地发出感叹:这是高贵的低头。

    麦克法兰在低头前面加上形容词高贵的,既是对记载人类文明的书籍的赞誉,更是对读书这一高雅行为的褒奖。

    由此想起一件事。前几天,我在去北京的高铁上,捧着一本《老子》在看。看着看着,突然觉得自己很另类,因为周围的人大都在低头看手机。我故意走了几节车厢,见到一个外国人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书,一位中年妇女还要给这个老外拍照,说是带回去教育孩子。她的两个孩子都是低头族,平时不爱读书,成绩很差。

    说起大学生里的低头族,恐怕更多。在大学任教,最头疼的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抬头率。有时候一上课,举目望去,抬头听讲者不到一半,余者大都在低头玩手机。有位教授讲到张爱玲的文学成就时,稍微加了点儿作料,说到张爱玲有三恨:一恨鲥鱼有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教授自以为很幽默地又补充一恨:四恨学生抬头率太低。这时,学生们才纷纷抬头笑了几声,但很快又把头低下了,沉浸在游戏或韩剧当中。

    ⑤“高贵的低头,是为了学习知识,广博见闻,提高素质,增强本领。高贵的低头多了,将来就肯定会抬起高贵的头,建功立业,一鸣惊人。反之,少了这高贵的低头,腹中空空,不学无术,那么未来注定是没有希望的,想抬头恐怕也抬不起来,想出人头地就更不可能了。毕竟,没有哪个老板聘人时会问应聘者会不会打电子游戏,看过多少韩剧,而只会关注应聘者拥有的文凭和各种技能等,而这些都是靠坚持数年高贵的低头换来的。

    一位常年飞大客机的空姐观察到这样一个现象:头等舱旅客看书的较多,公务舱旅客看杂志或用笔记本办公的较多,经济舱旅客看电影、玩游戏、聊天、睡觉的较多。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大多在高贵的低头,普通候机区的人基本上都在低头玩手机。由此,引起了她的深思: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还是人的行为影响了位置呢?

    我们应尽情享受高贵的低头带来的精神愉悦。腹有诗书气自华,长期而自觉的高贵的低头,会使我们潜移默化地拥有高贵的见解,高贵的谈吐,高贵的举止,高贵的容仪,成为底蕴厚重的高雅君子,像海德格尔所说的那样,诗意地栖居在这大地上

    【1】请从文中找出作者表达的观点。

    【2】请简述第段划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3】本文第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你认为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还是人的行为影响了位置呢?请简述理由。

    【5】联系现实,谈谈如何让更多的人高贵的低头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①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又说:“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

    ②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说:“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

    ③2018年微信最火的说说之一:“真正成功的人生,不在于成就的大小,而在于你是否努力地去实现自我,喊出自己的声音,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启示和感悟?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任选一个角度作文,自定立意,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可抄袭、套作。不可抄袭前面阅读材料。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6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