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两千多年前,《蒹葭》以爱的主题入诗,那片仁立千年的芦苇,见证了远古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
B.在这个世界上时光是最公平的,它不会怠慢每一个执着而勇敢的人。
C.广东的旅游胜地最让人气冲斗牛的就是白云山景区和西樵山风景名胜区了。
D.当“冠状病毒”这个名词频繁出现在大家面前时,国家卫生部呼呼大家切勿草木皆兵,应保持足够的冷静与理智。
2、下列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水浒传》中,青面兽杨志为筹措盘缠,在汴京街头售卖祖传宝刀。泼皮牛二前来纠缠,两人扭打起来,杨志一时性起杀了牛二,投开封府自首,那把宝刀也被官府没收。
B.《西游记》中,六耳猕猴精趁唐僧赶走了孙悟空之际变作悟空模样,谁知真假悟空实在难辨:到观音处无结果;到玉帝那照妖镜无用……直到雷音寺如来佛处,佛祖才使假悟空现出原形。
C.《朝花夕拾》中的《无常》那几张荒唐可笑的药方,使我们认识到旧社会的庸医装神弄鬼、草菅人命的罪恶。《无常》表达了“我”对父亲深切的爱。
D.《格列佛游记》是一部讽刺小说,通过主人公在四个国度的奇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英国议会中毫无意义的党派斗争,统治集团的昏庸腐朽和唯利是图,对殖民战争的残酷暴戾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同时它在一定程度上歌颂了殖民地人民反抗统治者的英勇斗争。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书体例有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通史、断代史等,同一史书可以属于不同史书体例,如《史记》属于纪传体、通史。
B. “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就算我没有稼轩同一般的才华,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歌词中涉及到的古人依次是:苏轼、欧阳修、李商隐。“挑灯看剑”让人想起“吹角连营”的一往无前。
C. 说,是一种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也可以叙事兼议论,如柳宗元的《捕蛇者说》。
D. 《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他的代表作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樱桃园》等。
4、对下面两首写景的诗,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甲)次北固山下 (乙)望岳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 (甲) 诗的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 (乙)诗的颔联,写出了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C. (甲)(乙)两诗都有富含哲理的诗句,前者所表现出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后者所表现出的是有雄心壮志才能有所作为的人生哲理。
D. (甲)(乙)两诗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都含蓄表达出诗人受到冷落的抑郁和希望得到重用的情感。
5、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语文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以下三则古诗文,请你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
【甲】
读 书
清·法式善
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
露叶既畅茂,烟条渐苍莽。此理木不知,木乃遂其养。
我读古人书,辄作古人想。掩卷了无得,心中时快快。
忽然古明月,照见天怀朗。前境所造非,后境改观赏。
【乙】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丙】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①,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人有坎壈②,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③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朱云亦四十,始学《易》《论语》;皇甫谧二十,始受《孝经》《论语》,皆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节选自《颜氏家训》)
【注释】①理:练习,温习。②坎壈[lǎn]:困顿,不得志。③荀卿:与后面的“公孙弘”“朱云”“皇甫谧”皆为人名。
【1】为了加深理解,小宁以表格的形式对材料中重点词句进行了梳理。
文言词句 | 学习方法 | 加点字释义 |
持汤沃灌 | 课内积累法 | (1)__ |
老而弥笃 | 课内迁移法:博学而笃志(《论语》) 目似瞑,意暇甚。(《狼》) | (2)__ |
瞑目而无见者 | (3)__ | |
可以无大过矣 | 词性推断法:“朝服衣冠”中的“服”是动词,解释为“穿戴”(《邹忌讽齐王纳谏》) | (4)__ |
【2】用“/”给【丙】文中的划“ ”句断句。(限断3处)
世 人 婚 冠 未 学 便 称 迟 暮 因 循 面 墙 亦 为 愚 耳
【3】请从下列选项中找出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日来而月往 足肤皲裂而不知
B.当余之从师也 如日出之光
C.始来游学 蒙乃始就学
D.曾子七十乃学 乃不知有汉
【4】请用现代汉语解释划横线句子的意思。
(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5】阅读后,小宁将三篇古诗文进行了整合,请你合作完成读书笔记卡。
读书笔记卡 | |||
篇目 | 说理方式 | 摘抄句 | 感悟 |
【甲】 | (1) | 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 | (3) |
【乙】 | 对比 |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 (4) |
【丙】 | 举例 | (2) | (5) |
6、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①
宋﹒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②。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③。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释)①此词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②鸣廊:在回廊上发出的声响。③妨:遮蔽。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夜来风叶已鸣廊”写出了环境的凄清寒冷。
B.“酒贱常愁客少”写出词人因没有好酒招呼客人而发愁的情状。
C.下片写出了词人独自一人在异乡把盏赏月的孤寂处境和伤时感事的思绪。
D.词末两句点出了作词的时间与主旨。
【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生几度秋凉”一句采用问句的形式,引人深思,让人感叹人生的虚幻与短暂。
B.词末两句表达出词人与朋友欢聚畅饮的淋漓之情,以及仍希望被朝廷重用的深意。
C.词中运用象征的表现手法,“明月”象征词人的美好理想与高尚人格,“云”则象征奸佞小人。
D.这首词的语言不尚藻饰,用语平稳妥帖而又蕴含深意,富有人生哲理,耐人寻味。
7、阅读下面的资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你幸福吗?”是一个很现实又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了解当前中学生的幸福感受,提升同学们的幸福指数。某初中学校开展了“快乐学习,幸福成长”的主题实践活动。
(1)下图是此次活动中对在校学生进行了“你幸福吗?”的问卷调查结果。请你把其中的信息转化成两条文字信息。
(2)在回答“你幸福的理由是什么?”这一问题时,同学们给出的答案有:身体健康、成绩优异、帮助他人、他人的褒奖、物质条件良好等。其中,你比较认同或认为欠妥的是哪一条?并说明理由。
8、下列古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蒹葭苍苍,白露未霜。
B.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9、阅读《珍视人生的“老窖泥”》,完成后面小题。
珍视人生的“老窖泥”
路禹泉
①很多人喜欢畅饮美酒,但酒香醉人的背后,很少有人关注过窖泥。窖泥在酒窖最底层,其貌不扬,不了解它的人会以为它就是烂泥巴而已,实际上它却是从谷粱到美酒不可或缺的催化剂。窖泥中,有种群数量庞大的微生物及活性酶,没有它们的生化发酵,再好的水质和工艺,也难酿出醇香的酒。人的成长也犹如酿酒,应该珍视人生的“老窖泥”。
②人各有志,人各有路,但沉潜和发酵,却是一个必须完成的过程。诚然,不少人希望在追梦路上,起点高些步子顺些,但即便是阳关大道,也是自荆棘小路开拓而来;即便是风和日丽的晴空,下一秒也可能迎来狂风暴雨。“春天的道路依然充满泥泞”,没有唾手可得的成功,真正需要计较的,不是我们所面临的境况,而是我们的心志;不是我们的起点、资源和禀赋,而是我们的定力和韧性。
③人生的老窖泥,能够酿出人生的美酒。“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看看兰考的焦桐、东山的木麻黄,谁敢说贫瘠的土地孕育不出动人的风景?想想罗布泊的黄沙和帐篷、北大荒的风雪和油井,想想一茬接一茬的支边支教、援疆援藏人员,谁敢说他们的选择没有意义?不管处在什么样的境遇中,沉下心去开启一段累足成步、磨杵成针的光辉岁月,生命必会因奋斗而放射光芒。
④酿出人生的美酒,离不开个人的争取和奋斗。跳出“农门”成为大都市白领的方月萍,毅然辞掉工作来到山野乡村,成立专业合作社帮扶老乡脱贫;记者肖琳从抗震救灾志愿者成为村官,为乡亲致富四处奔波……我们的身边,不乏这样的奋斗者、奉献者。“非常的艰苦,每天各种磨难,但吃苦很值得”,透过他们的感悟,不难领悟到平凡梦想中的不平常。正如《平凡的世界》所告诉人们的,“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与奋斗”。以梦为马,胸怀光明,每一分努力都不会唐捐,每一次生长都会通往美丽的春天。
⑤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珍视自己的“老窖泥”,深植其中,把握好拌醅、发酵、蒸馏各环节,不急不躁地一步步酝酿、转化、升华,何愁不能畅饮到生活与岁月馈赠的美酒?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文章的论点怎么提出来的?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你是如何理解第②段画线句“春天的道路依然充满泥泞”这句话的。
【3】第④节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0、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与此同时,布罗克赫斯特先生倒背着双手站在炉子跟前,威风凛凛地审视着全校。突然他眼睛眨了一下,好像碰上了什么耀眼刺目的东西,他转过身来,用比刚才更急促的语调说:“坦普尔小姐,坦普尔小姐,那个,那个鬈发姑娘是怎么回事?红头发,小姐,怎么卷过了,满头都是鬈发?”他用鞭子指着那可怕的东西,他的手抖动着。
“那是朱莉娅·塞弗恩。”坦普尔小姐平静地回答。
“朱莉娅·塞弗恩,小姐!为什么她,或是别人,烫起鬈发来了?她竟然在我们这个福音派慈善机构里,无视学校的训诫和原则,公开媚俗,烫了一头鬈发,这是为什么?”
“朱莉娅的头发天生就是鬈的。”坦普尔小姐更加平静地回答。
“天生!不错,但我们不能迁就天性。我希望这些姑娘是受上帝恩惠的孩子,再说何必要留那么多头发?我一再表示我希望头发要剪短,要朴实,要简单。坦普尔小姐,那个姑娘的头发必须统统剪掉,明天我会派个理发匠来。我看见其他人头上的那个累赘物也太多了——那个高个子姑娘,叫她转过身来。叫第一班全体起立,转过脸去朝墙站着。”
坦普尔小姐用手帕揩了一下嘴唇,仿佛要抹去嘴角上情不自禁的笑容。不过她还是下了命令。
他把这些活奖章的背面细细打量了大约五分钟,随后宣布了判决,他的话如丧钟般响了起来:“头上的顶髻都得剪掉。”
坦普尔小姐似乎在抗辩。“小姐,”他进而说,“我要为主效劳,他的王国并不是这个世界。我的使命是节制这些姑娘的肉欲,教导她们衣着要谦卑克制,不梳辫子,不穿贵重衣服。而我们面前的每个年轻人,出于虚荣都把一束束头发编成了辫子。我再说一遍,这些头发必须剪掉,想一想为此而浪费的时间,想……”
布罗克赫斯特先生说到这儿被打断了。另外三位来访者,都是女的,此刻进了房间。她们来得再早一点就好了,赶得上聆听他关于服饰的高论。她们穿着华丽,一身丝绒、绸缎和毛皮。三位中的两位年轻的(十六七岁的漂亮姑娘)戴着当时十分时髦的灰色水獭皮帽,上面插着鸵鸟毛,在雅致的头饰边沿下,是一团浓密的鬈发,烫得十分精致。那位年长一些的女人,裹着一条装饰着貂皮的贵重丝绒披巾,额前披着法国式的假鬈发。
这几位太太小姐,一位是布罗克赫斯特太太,还有两位是布罗克赫斯特小姐。她们受到了坦普尔小姐恭敬的接待,被领到了房间一头的上座。她们看来是与担任圣职的亲属乘同一辆马车到达的。
(节选自《简·爱》)
【1】面对布罗克赫斯特先生的激动责问,坦普尔小姐的反应为什么是平静的?
【2】请解释画线词的语意。
11、永远挺拔的白杨树
作者:王洁
长大离开家乡的我,见过了许多风景,走过了许多的城市,也认识了更多的树木。我想,每一个人也一定是对应了某一种树,有的如红松般高大伟岸,有的如樱花般旖旎繁华,还有贵气十足的楠木,风情万种的河柳……而我们社区的那个保安队长小刘,应该就是那株朴素且挺拔的白杨树吧。
小刘是个退伍兵,皮肤黝黑,个头儿虽算不上高大,却也显得结实、健壮。一双不怎么大却黑黑亮亮的眼睛里总绽放出神采,逢人总是会很腼腆地笑一下,便会露出两排干净整洁的牙齿。
有一次,我下班后忘记了带家门钥匙,那天赶巧下着大雨,我只能躲在门口的保安室里等人来送钥匙。刚好那天是小刘值班,那是我们第一次见面。得知我的情况后,小刘很热情的帮我倒了一杯热茶,让我安心坐在那里等。
之后的日子里,每天下班,我总会在小区门口留意他那挺拔的身姿,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便随之而来。每次看到他时,眼前总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出家乡河边的那一排排挺拔向上的白杨,不浮夸、不张扬,却站成一排翠绿的风景。
他是一个很普通的男孩,没有高学历,也没有富裕的家境,普通到如果你不是特别的注意,仿佛可以忽略掉他的存在。普通到如果有一天他在人海中消失,你都不会记得他曾默默守护你那么多年!
但他的善良又时刻提醒你,他偏偏是一个无法忽略掉的存在。小区里如果是哪位业主提了重物,他便总会一个箭步迎上去为业主打开大门,也时常都会看到他总是主动帮助小区里年纪大的老人接送东西。小区里每天都要进出很多个蹬三轮车的快递小哥,他也都是从不吝啬他的真诚与热情。
他憨厚朴实,正直善良。每当遇到别人对他说谢谢时,他总会挠挠头,脸上随即露出憨憨又羞涩的笑容来。并会连声说:“没事儿没事儿,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最后还总会讷讷地小声补充上一句:我是当过兵的呢。
有一阵子,我接母亲过来住,母亲总会下楼去菜市场买好多东西带回来,只要是小刘在岗,他都会很热心地帮母亲把东西送回到家里。一来二去,我们全家也都跟他越来越熟悉起来,没事就邀请他到家里来坐坐。
每次来家做客他都会显得很拘谨,但当他的目光扫到我书柜上摆放的那些藏书时,就不由得站起身来像是被磁石吸住一般。他告诉我,在部队当兵时,每天除了训练和执行任务外,他都会去部队阅览室里找这类书籍看。他说若不是因为家里条件差,现在的他应该也是大学毕业了,他曾经也有过很多的梦想……
莲出淤泥不染,鹰生断崖不伤,简单朴素的白杨树,虽植根荒漠的旷野,但依旧梦向蓝天,那片片生机勃发的树叶,个个儿都是心的形状,向着太阳的方向生长。
今年春节过后,有好一段的时间不见他的身影,刚开始以为是回老家过节还未返回呢。元宵节过后,依然不见他的身影,我越发有些紧张和担心了,跑去物业办打探,才知道他是受了伤休假了。
原来,他是在春节前一天回老家的途中,发现一位老人家在追一个小偷,他想都没想,毫不犹豫一阵猛追拦住了小偷,但却被小偷手里的刀具给刺中了。老人看病用的救命钱是追回来了,可小刘却倒在了血泊之中,整个春节都是在医院里度过的。
我带着水果去看望他时,问他当时有没有害怕,他羞涩的点了一下头,又马上摇了摇头,说不怕,我当个兵,在部队训练过,就算是危险,我也会毫不犹豫冲上去的,否则怎么对得起我穿过的那身军装呢?
是啊,虽然他已脱下军装,但是在他的骨子里,在他整个儿的精神灵域里,他始终认为自己依然流着军人的血。
当他悄无声息地返回到岗位时,我悬着的心总算是轻松了。好一个热血男儿,你就是那棵不惧风雨的白杨树!只要有草的地方,就一定会有白杨,只要给它一片土地,无论风吹雨淋,贫瘠干涸,它都会努力生长。每一个枝条,都合拢向上;每一片树叶,都闪烁金光;每一根树杆,都高耸挺拔。不蔓不枝,随遇而安。树树无声,树树有声。就算秋来冬至,树叶凋零,那光秃的枝条,也都是枝枝透着精气,条条向着阳光。
【1】本文描写的是白杨树,为什么文章开头从红松,樱花树、楠木、河柳写起?
【2】文章记叙了“我”与小刘交往的几个片段,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归纳交往的内容。
【3】本文是一篇叙事抒情散文,采用了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情感,请说说文中的“白杨”象征什么?试结合文意进行简析。
【4】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中 “树树无声,树树有声”的理解。
【5】在作者的笔下,白杨“只要给他一片土地,无论风吹雨淋,我无论贫瘠富饶,它都会努力的生长”白杨的“向上、坚守”让你想到了什么?请你参考下面的事例也写一句话。
白杨的向上、坚守让我想到了中华大地上那些淡泊名利的精英,那些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他们如中流砥柱,撑起了祖国的建设事业。
12、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在600字左右;④凡涉及考生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⑴人生何处不相逢。与他人相逢,也许就是一次感情的慰藉;与自然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与书籍相逢,也许就是一次心智的陶冶;与历史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精神的升华……,总有一次相逢,会触动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人生。
请你以“相逢”为题作文。
⑵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我在院子里喝茶。看见一只黑色的凤蝶飞入朱槿花丛采花蜜,黑色的蝶在红色的花间穿梭飞舞,煞是好看。我想,是朱槿花的欢心,讨得了凤蝶的欢心。朱槿花把蜜送给凤蝶,让凤蝶快乐地传播花粉;凤蝶以快捷服务,传递新鲜花粉,来酬报朱槿花的蜜。花与蝶共同的欢心,才创造了春天。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