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观点或事件与下图发展理念(从左到右)对应正确的是( )
①实施“互联网十”行动计划
②五年来,我国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
③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
④打好“蓝天保卫战”
⑤2019年11月5日至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
A.②③①④⑤
B.①④⑤②③
C.①②④⑤③
D.①③④⑤②
2、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离不开法治,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这是因为( )
①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②法治是判断是非曲直的唯一标尺
③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④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本保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剑桥大学第346任校长杜思齐说过:“教育应该允许学生们尽可能广地与来自不同背景、不同国家的人交往,接触不同的世界观和想法将迫使学生们进一步思考。”这告诉我们
A.珍视每一次交往的经历
B.把出国留学当作自己的唯一目标
C.要与外国人的世界观保持一致
D.良好的教育都是在强迫下进行的
4、曾经去过欧洲旅游的一位中国游客说:“在西方国家,他们有给‘小费’的习惯。刚去的时候,我们并不了解,后来才慢慢知道。曾经 就有不少人因为没给‘小费’被当地人认为很小气,甚至发生争吵。”对此,我们应
A.认识到世界不同民族因文化不同而无法沟通
B.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中去探索多彩的世界
C.以排斥的心态去面对其他种族、国家的文化
D.放弃自己的文化以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
5、中国倡导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不做凌驾于人的强买强卖,共建“一带一路”的市场很大,足以容得下各国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其中,共同把“一带一路”蛋糕做得更大,使全世界人民共同受益。这说明我们
A.要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B.要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C.要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D.要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6、在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很广泛。下列措施有利于人权保护的是
①国家规划将实施义务教育的年限由九年提高到十二年
②实施精准扶贫,增加贫困地区人民的收入
③浙江实施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
④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的直接结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坪塘花溪新苑社区委员会把居民对楼院管理的意见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收集上来,根据居民们的意见,随后又通过微信群把最终方案发布下去。做到协商有序化,充分尊重居民的意见建议。该社区的工作( )
A.扩大了居民自主管理的权利,提高了工作效率
B.充分尊重了居民意见,贯彻了民主集中制
C.体现了社区居民在国家事务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
D.有力地体现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
8、2019年12月10日,第二届中国横琴科技创业大赛启动,澳门积极参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快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这( )
A.表明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B.必将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光明未来
C.得益于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D.说明我国科技水平已经领先世界
9、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仍然很大,表现在( )
①频发的战争、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教育等诸多因素使许多国家仍然难以摆脱贫困
②由此衍生的饥饿、疾病、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人类的发展
③局部战争冲突从未间断
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10、2018年9月18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方决定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发表谈话。发言人指出,美方不顾国际国内绝大多数意见反对,宣布自9月24日起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的关税,进而还要采取其他关税升级措施。对此我们深表遗憾。为了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和全球自由贸易秩序,中方将不得不同步进行反制。
针对此事,同学们展开了讨论。
11、女乘客在C334次列车上遇“霸座”的视频在网上热视频内容显示,在由济南开往北京的高铁上,一名男子强行霸占女乘客座位,不听列车工作人员劝阻。该事件经网络曝光后,引发舆论关注。男乘客受到网友的谴责及“人肉”。男乘客工作单位被扒,导致中国社科院、中科院等多家单位躺枪。“霸座”男被处治安罚款200元,并在一定期限内被限制购票乘坐火车。
12、身份证挂失后,原身份证仍可正常使用,现行身份证缺乏基本防伪功能增加了打击犯罪的难度。对此,公安机关要切实履行司法职能,打击盗用他人身份证的违法行为。
13、材料一: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材料二:“一带一路”建设是沿线各国开放合作的宏大经济愿景,需各国携手努力,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努力实现区域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广泛深入,不同文明互鉴共荣,各国人民相知相交、和平友好。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各国人民相知相交、和平友好需要相互尊重,为什么?
(2)小明认为,“一带一路”的建设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但同时也加剧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竞争,不利于国家发展。请对他的观点进行评析。
14、 长春市政协委员金仁顺说:“随着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国家间进行着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而方言在逐渐消失,地域文化也逐渐在模糊,这很令人担忧。”
孙利天教授认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凝练新的文化,增强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自觉和自信,是当下我们最首要做的。
(1)“国家间进行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体现出世界文化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2)“方言在逐渐消失,地域文化也逐渐在模糊”警示我们文化的发展必须植根于什么
(3)“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凝练新的文化”就是使民族文化与时俱进,那么我们应创造出怎样的先进文化?
15、遵守网络规则 学会依法行事
材料一:漫画《网络安全法公布:与你我都有关》
材料二:2016年11月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今天上午经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法有6方面亮点:明确网络空间主权的原则;明确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的安全义务;明确网络运营者的安全义务;完善个人信息保护规则;建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确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数据跨境传输的规则。
(1)材料一的漫画体现了法律具有什么作用?
(2)坚持上述材料所体现的治国方略有什么重要意义?
(3)“明确网络空间主权的原则”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请你说说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以实际行动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16、“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今年4月23日是第22个“世界读书日”,全国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倡导大家多读书、读好书,从基层起步,大力推广全民阅读。九年级(1)版的同学们开展了“关注全民阅读 共建书香班级”主题研究活动。
【数据分析】
表一: 全国国民阅读情况调查
年份 | 2011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人均阅读量(本) | 4.36 | 7.78 | 7.84 | 7.86 |
人均手机阅读时间(分钟) | 12.32 | 33.82 | 62.21 | 74.40 |
阅读方式 | 纸质图书,报刊等 | 图书、电子书 | 纸质图书、数字化阅读(网络在线、手机APP,ipad等) |
注:1.2016年,我国成年人阅读,都市言情类、玄幻追剧、军事历史类书目居前三位;中小学生人均阅读10.8本,学辅类、作文书为主,科幻、百科全书类自然科学很少。
2.手机阅读等数字化阅读量连续八年递增。
表二: 2011年统计部分国家人均读书量
国家 | 法国 | 日本 | 韩国 | 以色列 | 中国 |
人均读书(本) | 20 | 40 | 11 | 64 | 5 |
(1)请你分析调查表反映出的信息,谈谈你的感悟。
【明理导行】
现象一:春节期间,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火爆全国,10期节目累计超过10亿人次,中国人的诗心被唤醒,领会传统文化之美,一时间吟诗歌赋成时尚。
现象二:已播出十期的《朗读者》更是好评如潮,每期一个主题,一个人,一段文,传递真善美和人间大爱,怡情、明志、导行,电视节目催生了文化热诚,“今天你阅读了吗”成为问候语。
现象三:55集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开播后,广大群众热衷追剧,收视率高居榜首,正能量爆棚,更是推动该图书发行量第一。
(2)运用《融入民族文化》知识分析,为什么上述电视节目会激发全民阅读兴趣?
【成果分享】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3)请你向大家推介一本好书,并说出推介理由。
要求:先概括介绍作品中的人物或故事,并说明启示(体现思想品德教材中的观点)。
例如:经典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曾说“命运总是不如人愿元,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复的矛盾和艰辛中,才使人成熟起来”。启示我们人生难免有挫折,直面挫折,乐观理智面对。(已经出现的书名不得再介绍)
17、 材料一:我国反家庭暴力法的实施为家庭弱势群体撑起了一把法律“保护伞”。反家庭暴力法明确规定:监护人实施家庭暴力,人民法院可撤销其监护资格;医疗机构、居委会、村委会等相关部门发现家庭暴力未报案将担责。
材料二:一份《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引发热议。根据该报告,我国九成以上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超六成10岁以前“触网”,全国约1亿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手机已成为未成年人上网的重要工具。然而,面对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有的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和不良网站,荒废了学业,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的?
(2)看了材料二,有人认为:只要矫治了不良行为,就能够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了,请运用“远离高压线”的有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邮箱: 联系方式: